母親是一個溫和寬厚的女人,她一生幾乎從未與人爭吵過,但卻唯獨跟父親過不去。父親偶爾犯個小錯,母親便會揪住小辮子不放,除了當面批評和數落,把父親批得體無完膚外,而且逮著我也會嘮叨個沒完沒了。
一天,父親下樓跟棋友下棋,興高采烈地走了,可沒過半小時就垂頭喪氣地回來了。母親問其原因,父親說:“那家伙輸了不認輸,老悔棋。”我回到家,母親便把父親的“惡劣行徑”數落給我聽,剛好那天我的心情不好,加之聽煩了平日里母親的嘮叨,便脫口而出:“我爸這么大個人了,像個孩子似的,在一起玩個熱鬧,輸贏就這么重要?心又粗,脾氣又壞……”
我好半天沒有聽到母親回聲,而等我抬起頭的時候,母親的臉已經有鍋底那么黑了。母親說:“這一次肯定是那老頭悔棋的次數多了,你爸才生氣的。你爸有時候是心粗,但他每次去外地出差,回來的時候都記得送我一件禮物。你爸脾氣是壞,但哪個男人能沒有脾氣呢?你爸敬業,愛家,愛你們,不像現在的年輕人,一點兒責任感都沒有,就知道瘋玩兒。”今天,母親直接把矛頭對準了我,我嚇得不敢再吭聲。
我忽然想起了母親的一句話:“我可以說你父親的不是,但你不可以說。”我忽然明白,數落父親的不是、批評父親的缺點,原來只是母親一個人的特權,是不容許別人插嘴的。比如父親吸煙,母親會說:“吸那么多的煙當飯吃啊?”其實母親的潛臺詞是:氣管不好還吸那么多的煙,又喘又咳的,夜里睡不著多遭罪啊。父親喝酒,母親會說:“喝那么多酒,像個酒鬼似的,滿身的酒氣!”其實母親是想說:喝那么多的酒,犯了高血壓可不是好玩兒的。父親遇到什么不順心的事兒,生悶氣的時候,母親會說:“一個大男人,怎么就那么小心眼兒呢!”其實母親心里在想:小心眼兒生悶氣,容易生病。
我突然明白,原來母親對父親的數落,其實正是愛的另一種表達方式。他們那一代人,也許一輩子都不會輕易說出那個“愛”字,但一言一行卻都是愛,甚至嘮叨和數落中都飽含了濃濃的愛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