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迅詩曰:“無情未必真豪杰,憐子如何不丈夫。”此詩深得我心,因而從小我就喜歡小孩子。當我自己還是個孩子的時候,就常常情不自禁地去鄰居家領比我更小的孩子。我自己也不知道,為什么一個男孩竟這樣喜歡孩子?29歲上有了自己的兒子,自然更是愛不釋手,真是放在手上怕飛了,含在嘴里怕化了。下班回家,第一件事就是抱著兒子看不夠、親不完。那紅撲撲的小臉,那粉嘟嘟的嘴唇,總能激起我心中似水的柔情。
那段日子,一下班,我就會興沖沖地騎半小時的自行車,從工作的中心小學來到岳父家,抱起兒子走上阡陌小路,東瞧瞧西看看,指著藍天說白云,來到魚塘邊講猴子撈月亮的故事。當然,說得最多的是“爸爸”兩個字。
我的兒子真爭氣,9個月大的時候,他真的開始叫人了。他叫的第一個人竟然不是媽媽,而是我這個爸爸。那天,我真的是欣喜若狂啊!我逢人就說:“我兒子會叫爸爸了!”現在想來一點也不稀奇,因為我無數次的讓他叫“爸爸”,他終于會發“爸爸”的音了;可那時我真的覺得十分神奇:9個月大的孩子居然會叫“爸爸”!
后來,我調到了鄰鎮的中學任教。考慮到鎮上的幼兒園比鄉下的教育水平高,就把兒子轉到了鎮上。妻子還在原來的學校任教。那時,我面對著全新的工作,常常備課到深夜。早晨5點鐘就得起床,洗父子倆的衣裳。在食堂吃過早飯,我就讓兒子在宿舍看一會連環畫。20分鐘早自修結束后,我就背起兒子飛快地跑向在鎮上另一頭的幼兒園,再飛快地跑回來上第一節課。這中間,有時常常只有短短的10分鐘。
吃過晚飯,我就領著兒子,在這個江南古鎮上穿街走巷,讓他辨認各種古代建筑。回來后,給他洗漱完便哄他上床,給他講《中華少年英才故事》、《百魚故事》,讓他背《兒童學詩51首》。等他睡眼朦朧的時候,我就悄悄地溜下床,準備第二天的課程。
兒子在小學的時候,有一段時間體育成績很不好。我就天天早上和他一起打羽毛球,以增強他的體能。在練球的時候,我先故意讓他占上風。漸漸地,他的斗志被激發起來了,他打得越來越穩、準、狠了。到最后,我使出渾身解數,也不能打贏兒子了,他的體育成績從此再也沒有開過紅燈。
到了中學,兒子的學習負擔越來越重。我不像有些家長那樣給他施加壓力,而是常常在雙休日帶他到附近的鄉下,到稻浪中漫游,在小河邊徜徉,父子倆邊走邊談。交談中,兒子的壓力釋放了,我也了解到了他的思想狀況。
到了高中,兒子的學習卻出現了文理發展不平衡的狀況。他的理科成績特別好,在那個高手如云的區重點,常常考個第一、第二名,而文科的成績卻不是很理想。幾次跟他談,他承認在文科上花的時間少,也下過決心在文科上多用點功,但就是提不起興趣,這其實是男孩子的通病。我知道,硬壓是不行的。我就順應他喜歡理科的特點,給他訂了《科幻世界》雜志。雜志里以外太空、微電子為內容的天馬行空般的幻想故事激起了他極大的興趣。每期雜志一到,他就會放下正在演算的物理、數學題目,如癡如醉地看個痛快。漸漸地,他的文科成績也上來了。因為解決了偏科問題,高考時,兒子以優異的成績考上了上海市一所重點大學的涉外學院,本科畢業后將直接去歐洲攻讀研究生學位。
我是做教師的,在我近30年的教學生涯中,我接觸過各種各樣的父親。我發現,那些講究“父道尊嚴”的人,常常會培養出一個個反社會的叛逆者——在學習、做人上都很失敗的叛逆者;而那些對孩子充滿愛心、講究教育方法的父親,總能培養出品格健全、學業優秀的成功者。所以,我們完全應該做一個慈祥溫和的父親,父愛是可以如水的!
下一篇:母親的特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