妹夫跟他大哥在北方一個大城市開了一個饅頭房,生意還不錯。二妹在農村老家帶兩個小孩子。等到小兒子2歲時,就把孩子留給了爺爺奶奶看管,去了城里忙著妹夫蒸饅頭。一年也就是回家兩三次。在家待的時間最長的是春節,不過也就是十來天。妹夫說在城里起早貪黑地干非常辛苦,但每每過年回家腰揣著大把的血汗錢,存到鎮上的銀行,覺得再多的苦和累也覺得值了。
我笑了笑:真的值嗎?
妹夫疑惑道:怎么不值啊,若是在老家,種地或者是做小本生意,累死累活,才賺多少錢啊。不像在大城市干活,除去吃喝住行,一年下來兩口子得十多萬呢。
我說:十來萬對于咱們小戶人家來說確實不少。幾年下來就有幾十萬呢。也算是巨款了。可孩子呢?
妹夫:什么孩子?在老家不都好好的嗎?
我說:我的意思是孩子的教育問題。你沒看新聞報道嗎?留守兒童問題。
妹夫:我跟二妹不都是這樣過來的嗎?再說了帶到城里開銷很大的。
我嘿嘿一笑:你是不是也指望著孩子們跟你們一樣長大了以后也蒸饅頭吧?
妹夫嘆了一聲:那肯定不是了,希望他們有文化能找份穩定的工作。可培養孩子需要錢啊。孩子上學需要錢,以后大了買房子更需要錢。所以趁著年輕多賺錢。
我說:這個當然可以理解,父母賺錢大都是為了孩子。可是你別忘了錢是越來越貶值的。
而在孩子身上投資那才是長遠的而且回報高的投資。因為孩子成才需要從小打好基礎。就像樹苗從小就得呵護才有可能長成參天大樹,地基打牢了才可以建高樓。你跟二妹畢竟比你父母有些文化,而且觀念也比父母更先進,自己帶孩子,對孩子進行課外輔導,更有利于他們的成長。試想,如果孩子小時候培養不好,導致以后走了彎路、邪路、不歸路,那么將會讓你們更加費心鬧心操心,屆時再多的錢又有什么用。
二妹夫問:有那么嚴重嗎?
我反問:如果你小時候你父母把你扔在老家去城里做生意,一年回來不了幾次,你愿意嗎?
二妹夫答道:當然不愿意了,有父母陪著多好。
我微微一笑:你兩個孩子也是這么想的。
真的是那么想的,之前就聽說二妹兩個孩子每每想起爸爸媽媽就落淚。可憐的孩子……
二妹夫回去與家人商量了一下,決定把孩子帶到城里上學。雖然會多出一大筆開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