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畈社區位于城鄉結合部,這里的老鼠不但多,而且成了“精”:各種捕鼠具對它們根本不起作用,鼠藥更是碰都不碰,貓狗倒藥死不少。為這事,這幾天社區劉主任都急得快要上吊了!
劉主任前年到社區上任后,就一直為創建“綠色社區”的事奔忙,市“愛衛會”后天就要來驗收了,可“鼠密度測試”這一關過不了,到手的“牌子”就要泡湯。劉主任想來想去決定開個戶長會議,讓大家都來想想辦法。
聽說是開“滅鼠會”,居民們不到六點半,人就基本到齊了。七點鐘不到,劉主任也到了。他介紹完情況后說:“‘社區是我家,創建靠大家’。今天叫大家來,就是為了要商量一個應付鼠密度監測的好辦法來!”說完后他中華煙滿場扔,一個勁地鼓勵居民出“點子”。
居民們一聽不是商量滅鼠的事,而是為了“應付”鼠密度驗收關,心里很反感,因此哼哼哈哈地都不說話。這時墻角邊站起了一個人:“報告劉主任,我有好辦法!”
說話的年輕人叫張小書,外號“機靈鬼”。他拍著胸脯說:“用我的兩個招數對付老鼠,不要說到市里,就是到省里背個‘牌子”回來都沒問題!”劉主任一聽忙說:“快說,你快說,金點子有獎!”
劉小書咳嗽了一聲,然后說:“第一招,教老鼠練‘法輪功’。老鼠學了這玩藝,一定會走火入魔,然后是窩里斗、自相殘殺,最后包管它全軍覆滅!第二個辦法更簡單,就是派人給老鼠站崗,檢查組來的時候,禁止老鼠通行,不許它們亂說亂動……”居民們先還側耳認真聽著呢,此時方知是惡作劇,大家禁不住全“哄”地一聲笑起來。
面對張小書的戲弄,劉主任臉色先是發紅,繼而發紫,最后發黑,不過他很快又平靜了:“真是眾人拾柴火焰高,今天這個會開得很有成效!散會!”
接下來的三天,市愛衛會還真來人驗收了。鼠密度監測的程序很嚴格,先后要經過三次,第一次是“粘鼠板”監測法,后兩次是“粉跡”測式法。
這粘鼠板是很厲害的,只要有老鼠經過,粘住了就無法掙脫,而這“粉跡”法更厲害,布下粉塊不要說老鼠經過,就是蟑螂經過也會留下痕跡。
張小書暗自高興:這下有劉主任的好戲看了!
第一次鼠密度測試完成了,讓人沒想到的是,驗收組在該社區布下的100塊粘鼠板,居然沒有粘住一只老鼠!
張小書怎么也想不明白:難道劉主任真有“法力”,連老鼠都能聽他打“招呼”?這時鄰居趙大林跑來告知他內部消息,他才知道,原來劉主任昨夜專門派了一批人通宵守在粘鼠板邊上,不讓老鼠靠近。鼠密度測式是百分之百合格!
而這“給老鼠站崗”的主意,恰恰是張小書給出的!
明白了事情的經過后,張小書是又氣又急,他做了一個決定:一定要戳穿劉主任的“西洋景”!
第二天,他忙了一天,把市驗收組要布粉塊的45個地點,摸了個一清二楚。他決定等晚上“給老鼠站崗”的人一“上班”,他就給市驗收組打電話!
可那晚竟然沒有一個人來!你說奇怪不奇怪?
更奇的是,市驗收組布下的45塊粉跡,居然塊塊原封不動,只有一塊上面有小鼠爪印。劉主任第二次“闖關”成功,得意之色溢于言表。
張小書搜腸刮肚也想不明白其中的緣由。還是鄰居趙大林通過“內線”為他解開玄機:原來,劉主任竟然別出心裁地做了一批竹編的罩子,晚上悄悄地給每塊粉跡都加了“蓋”。而那唯一的小鼠爪印,還是劉主任親自用一只死鼠爪子按上去的,為的是效果更逼真。
原來是這樣!張小書這下終于有了拆穿西洋景的辦法:你不是要“捂蓋子”嗎?我就給你來個“揭蓋子”!
第三次測試鼠密度工作開始了。后半夜,張小書打著手電,來到了布粉處,見蓋子就掀,還小聲地哼著歌招呼老鼠:“妹妹你大膽地往前走哇——”為防止劉主任來轉悠再蓋上,他把那些蓋子全扔得遠遠的。
張小書這回是徹底放心了,回家一覺睡到了大天亮。可早上趙大林又來告訴他最新情況:市愛衛會第三次鼠密度測試也結束了,給了大畈社區一個“滿分”的評價。聽說過幾天市愛衛會領導還要到這里開現場會呢!
張小書跳了起來!這怎么可能呢?真是活見鬼了!
他剛想說什么,趙大林已經罵罵咧咧地說開了:“不知哪個馬屁精昨晚掀開了粉塊上那些蓋子,害得老子白忙活一場!”張小書一驚:“你說什么?什么蓋子?”
原來,趙大林一直想戳穿劉主任的‘西洋景’,得知粉塊加蓋的事后,就向市驗收組的同志檢舉了,為了證明所說是實,他還和他們約好,后半夜來一次‘突擊行動’……結果趙大林他們到的時候,張小書剛把粉塊上的蓋子全揭走了……張小書做夢都沒想到,他們竟然會弄巧成拙!
三天后,市愛衛會領導如期來到社區視察,“小花園”前熱鬧非凡。劉主任春風滿面地正向市領導介紹滅鼠工作。記者們的“長槍短炮”全對準了他。現場氣氛很是熱烈。
會議正順利地進行,突然,現場響起了一片驚呼聲,只見很多人手舞足蹈地邊叫邊跳,就像發癲癇病一樣。連市里的領導也跟著“哇哇”驚叫!
劉主任順著聲音一看,不禁目瞪口呆:只見一大群濕漉漉的老鼠,正吱吱叫著爭先恐后地從“小花園”里往外奔。一些小老鼠慌不擇路,竟往一些市里來的女領導的褲腳里鉆。一些記者反應過來了,對準老鼠一個勁地猛拍……
接下來的情景可想而知的。現場會自然就這樣散了,但記者對這事的調查卻全面展開。第二天報紙上出來一篇《滅鼠經驗介紹會精彩一幕——老鼠組團告狀》的報道,圖文并茂,還真是吸引人吶!
不久,劉主任走了。新來的社區主任是個剛退伍軍人。做事雷厲風行。他上任后不久從外地請來了一支專業滅鼠隊,不顯山不露水地,大畈社區的死老鼠便堆成了一座小山……這下居民們開心啊!
不過有一件事居民們還是沒搞清楚:現場會上那一出精彩的“老鼠告狀”,到底是誰導演的呢?這事最后還是張小書和趙大林大笑著自己揭了謎底。
原來,張小書和趙大林下決心要在現場會上揭劉主任的老底。他們知道,開現場會的地方過去是小菜場,那一帶的老鼠洞特別多,那兒建成小花園后,四周圍上了水泥護扳,就像一個大“盆子”。他們靈機一動,搞了個水泵,算準時間,把邊上水渠里水引進花園,來個“水漫鼠穴”,老鼠根本沒有“抗洪”經驗,只能四散逃命……
一出好戲收場了,居民們都夸他倆做了件好事,還有人笑著問“你們這算什么招哇?”張小書笑著說:“假的總是斗不過真的,我們這一招就叫‘讓老鼠說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