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的學習、工作、生活中,肯定對各類范文都很熟悉吧。大家想知道怎么樣才能寫一篇比較優質的范文嗎?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優秀范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有機柑橘生產技術標準分析論文 柑橘生產技術規范篇一
摘要:常德市石門縣是柑橘的盛產地,對柑橘的生產技術有著較高的要求,在柑橘的加工過程中不允許使用任何化學添加劑,這樣可有效避免柑橘出現基因轉換的情況,使柑橘保留原有的營養。筆者著重針對有機柑橘的生長條件進行闡述,對其加工技術標準進行分析,對有機柑橘的管理模式展開討論。
關鍵詞:有機柑橘;生產加工;技術標準
一、標準規定范圍及引用文件
在我國被定為有機食品的柑橘一定要具備詳細的產品來源,并且柑橘的產品質量也要進行精確的安全檢測,在有機柑橘的產品指標上我國是根據柑橘的技術加工標準進行制定的。相關研究人員在近年來對有機柑橘的未來發展進行了較深的研究,研究人員表明應加深有機柑橘的產品加工技術標準的定義并且加快有機柑橘的生產率,從根本上減少柑橘在生產加工時的成本,提高有機柑橘的經濟效益。
二、有機柑橘生產加工技術
(一)有機柑橘生產換機的選擇和掌控。近幾年,我國重新制定了有機農作物的標準,原本被要求在特定條件下種植的農產品,當下全部要根據國家所制定的新標準進行種植。傳統的柑橘種植方法中不會特別選擇種植地點,但是某些有機果蔬的種植方式卻大不相同,比如有機柑橘的要求便是必須在特定的無公害、無污染的地域進行種植,另外其生長標準也被要求必須在符合空氣檢測標準的地域進行栽植。這樣做的優勢在于這些地域具有優質的土壤和適宜的生長環境,并且在肥料的實施上也會有更好的效果。這些地域的土壤下往往都具備了充足潔凈的水源,干凈清澈的水源是推動柑橘加速生長的一個重要標準,原料是保障有機柑橘正確加工的關鍵要素,同時也是保證柑橘種植期間不被污染的重要因素,健康的有機柑橘一定要具備有機水果純天然的特性。
(二)有機柑橘在生產中的工作人員的工作素養。有機柑橘的生產在加工技術上有著極高的要求,對于工作人員的素質要求更加嚴格,因此有機柑橘的生產加工過程更加規則化。有機柑橘的生產加工人員應具有一定水平的技術,以達到有機食品技術加工的標準,并且要接受相關技術知識的專業內容培訓之后才可試崗。
(三)建立緩和帶和棲身地。工作人員對有機柑橘的`生長地帶需要進行合理的規劃,有機柑橘在生長條件上會嚴格的受到土地的限制,因此在種植地的選擇上,地區應具備地勢緩和、土壤肥沃等條件,在選擇緩和地帶時要充分考慮柑橘種植后的各項因素,這些因素中包含了緩和地帶的建設距離以及有機柑橘的棲息地。在為有機柑橘提供種植保障的同時,最大限度的避免不適合土質對柑橘種植所造成的影響。
(四)有機柑橘生長的變化期。柑橘具有較長的生長期,需要在經年累月的培養下才能完善其種植系統。同時,柑橘在種植期間需要不斷變化才能最終長成有機柑橘,這種變化一般分為三個階段,在土地剛剛進行開荒處理后要由具有相關技術的專業人員對該地點檢測后才可實施柑橘種植,在種植期間如若養殖人員想將柑橘培養成有機水果就必定要通過精細培養才能達成最終效果。
(五)有機柑橘在種植上的選擇與培育。首先農技人員要引用有機柑橘的品種,這種做法可有效避免有機土地不受到雜質苗的侵害,其次在種植時還要使用經過特別處理的樹苗,這樣可以保障土壤的肥沃,最后由專業人員對柑橘幼樹進行轉基因檢測,同時在培育的過程中,要對有機柑橘進行明確的規劃。
(六)有機柑橘中的防治措施。1.病蟲害防治通常在柑橘的種植過程中會遇到病蟲害的侵蝕,有效防治病蟲害也是柑橘種植的必要階段,病蟲中最難根治的要屬蚜蟲,這類病蟲對果蔬的傷害極大,農技人員應在果樹種植期間便做好果樹的病蟲預防工作,并且從根源的角度看待病蟲害的發生才能保證病蟲的徹底根治。有機柑橘的加工流程一定要具備較高的可靠性,這同樣也是保障其在最終售賣時經濟價值的關鍵。2.加工設備維護加工設備的質量是保障有機柑橘生產的關鍵因素,其中在柑橘加工生產前需要對加工設備進行定期檢查與日常保養,確保設備在使用時不會出現問題。在柑橘生產加工的進程中要對設備進行周期規劃的清潔,以保障柑橘在實際加工中不會受到設備的影響,在實際的加工進程中應注意對加工用劑的使用量加以把控,使用劑應按標準進行投放。
三、結語
對有機柑橘的生產技術標準實施上,應注意檢查其生長過程中的異常之處,排除影響有機柑橘正常生長的因素,保障其在生長過程中不被病蟲侵害。當有機柑橘的檢測標準達到國家規定的相關標準后,農技人員還要對該種植地段進行放置處理,一般間隔1a便可再次進行種植,同時這也是提升有機柑橘生長效率的最好方式。除此之外,還應注意對成熟后的有機柑橘進行加工時,技術人員的自身素養與機械設備的正常運轉,是有機柑橘提升質量與增加收益的基本保障。
作者:陳湘 單位:湖南省石門縣白云鎮農業技術推廣站
參考文獻:
[1]代文才,錢盛,高明,等.施用生物質灰渣對柑橘園土壤團聚體及有機碳分布的影響[j].水土保持學報,(2):260-265.
[2]熊棣文,楊燦芳,喻黎明,等.柑橘產區循環農業關鍵技術創新、產品研發及產業化應用[j].中國科技成果,2023(18):14-16.
有機柑橘生產技術標準分析論文 柑橘生產技術規范篇二
在力學的發展之初,技術是相當單一的,就是通過簡單的力學測量來完成對物體的定量描述。但是就這簡單的力學測量,對我國經濟、科技發展起到了絕對的作用,它在現實生活中也是無處不在、無時不有的存在。就在隨著我國科技不斷發展的過程中,力學計量技術也得到了迅速的發展。當代數字信息技術以及圖像處理技術在很大程度上都促進了我國力學計量技術的成長,為我國計量技術的準確計量提供了強有力的保證。在這個經濟、科技迅速發展的年代,力學計量技術已經形成了一個較為完善的體系,為我國日后的科技發展提供強大的支持。本文結合了我國最新的計量技術,對力學計量技術標準裝置的發展現狀進行分析,充分的剖析力學計量的發展現狀與發展趨勢。
1、力學計量技術標準裝置的發展現狀
1.1 傳感式力學計量標準裝置
傳感式力學計量標準裝置,就是使用一些感應元件和其它的一些附件,來對物體進行測量的一個力學測試系統。在這個系統中,就是根據系統測試物體時,觀察物體的實際情況,技術人員根據系統顯示的數據和信息,從而來判斷物體的測量結果。這種力學測量系統,能夠很好地、準確的測量出所需要測量的一些項目,從而更加合理的使用被測量的物體。
1.2 杠桿式力學計量標準裝置
阿基米德的杠桿原理在生活中隨處可見,它對后來的力學發展領域造成足夠多的影響是一項偉大的成就。杠桿式力學計量標準裝置,就是根據杠桿原理來設計的一項力學計量技術,通過作用力的作用效果來讓計量標準裝置成功運轉。杠桿原理在力學計量標準裝置中的應用主要就是其平衡關系,當該裝置達到平衡時,技術人員即可根據平衡原理來測量物體的力值。現實生活中,天平的測量原理就是該裝置的一種形式,這種利用天平原理來測量的形式也是極其普遍的存在。
1.3 彈簧式力學計量標準裝置
彈簧式的力學計量標準裝置主要就是根據彈簧受力產生形變,然后通過相應的觀察或者其他形式來測量壓力的大小。這種裝置的測量壓力值的范圍很靈活,沒有絕對的能夠測量最大壓力值,它可以根據彈簧的不同性能來改變其能夠測量的最大壓力值。正是因為這樣,彈簧式力學計量標準裝置在實際應用中能夠得到人們的好評,應用的領域也比較廣泛。
1.4 疊加式力學計量標準裝置
采用液壓或者機械方式來測量物體的力值,并且設定一個較大的測試儀器的裝置就是疊加式力學計量標準裝置。這種力學計量裝置能夠通過對比來發現測試儀器的好壞,計量的數據準不準確等問題。除此之外,該種裝置具備一個優勢,即計量的標準裝置的指標大小和測量儀器的`好壞都不會對該力學計量標準裝置造成一點影響,這也就保證了測試結果的準確無誤。
1.5 液壓式力學計量標準裝置
這種裝置主要的原理就是通過觀察密封的液體壓強來判斷壓力值。該原理是來自于帕斯卡的一次對密封液體壓強進行判斷的實驗,當時帕斯卡對一個密封液體的壓強比進行觀察和判斷,然后再以標準砝碼為標準,使用顯示儀器來確定標準質量的值。這種裝置與彈簧式裝置有類似之處,它的應用值的大小很靈活,根據需要來設定相應的規定值,包括2mn、5mn等等,它最大可以達到20mn。這種裝置在生活中很少使用,但是在工程建設中,這種裝置的使用是一種極其普遍的存在。
2、力學計量標準裝置的發展趨勢
新技術、新材料的進一步發展,在實際應用,也促進了力學計量標準裝置的發展。電子信息技術和數字信息處理技術現在已經普遍的被應用到其中,下面就介紹幾種力學計量標準裝置在未來的發展趨勢。
2.1 有靜態方向發展為動態方向
在力學計量發展的過程中,一個重要的發展方向就是往動態方向發展。在這一發展過程中,除了有靜態向動態轉變以外,還要提高其測量的準確度。技術人員在使用計量技術的同時,必須要將一些新技術很好地融入進測量系統,比如將信息處理技術更好的發展為力學計量技術的重要一個環節,根據動態的數據來判斷跟蹤信號的強弱變化,這是力學計量的重要的發展內容和方向。
2.2 量限逐漸向兩端進行延伸
由于受到測量要求和環境的限制,計量裝置的測量范圍也是受到了一定的限制的。就目前的狀況來看,研究計量裝置的兩端力值,已經成為了對力值研究的一個重要的方向。之前的那種規規矩矩的力值研究已經難以滿足計量技術的發展要求,所以對于兩端力值的研究也是一種迫切的需求。
2.3 力學計量裝置測量的自動化
在這個機器機械化的時代,很多裝置都已經實現了自動化的狀態。力學計量裝置的自動化,現在也已經成為了一個發展趨勢,是以后其發展的又一個主要方向和內容。力學計量的技術人員可以采用各種方便的計算機性能軟件,達到力學裝置測量的自動化。這種形式下的力學計量裝置,不僅可以提高計量數據的精確度,還能夠達到節省人力物力的目的,不出意外,是可以消除掉因為人工原因造成的錯誤或誤差。就目前來看,在很多方面,我國的力學計量裝置已經實現了高性能的自動化操作,在未來的工作中,需要將自動化普及。
3、結語
隨著我國高新技術的發展與應用,數字化和信息化也已經很好地融入到了力學計量裝置中,對力學計量裝置的發展起到了很好地助推作用。在力學計量裝置的以后發展過程中,將更多的高新技術和科技融入到自身的發展中來,已經成為了該計量裝置發展的一項重要的工作和要求。不僅要準確的采用各類高科技,還要汲取其他技術的優秀的研究方法,除了要加大力度研究兩端力值以外,還要適當的采用新技術、新理論,從而更好地完善力學計量標準裝置,促進其自身的更好發展。
參考文獻
[1]《計量測試技術手冊》編輯委員會.計量測試技術手冊(第4、5、6卷)[m].北京:中國計量出版社,.
有機柑橘生產技術標準分析論文 柑橘生產技術規范篇三
當代環境科學有機分析論文
1現代有機生物分析在酶化學檢測方面的應用
1.1用毛細管電泳化學發光檢測對黃嘌呤氧化酶抑制劑的篩選
黃嘌呤氧化酶(xod)是人體內產生尿酸過程中的關鍵酶,它的主要生化作用是催化次黃嘌呤氧化為黃嘌呤(xa),并最終生成尿酸(ua)。尿酸產生過剩,會導致高尿酸血癥。因此維持正常水平的尿酸濃度是預防痛風和其它疾病的重要途徑。xod抑制劑可通過抑制xod的活性來減少尿酸的產生,是治療高尿血癥和痛風的一類重要藥物。姜靜等[3]基于毛細管電泳活性發光檢測法,結合電泳中介微分析技術,建立了黃嘌呤氧化酶活性分析和抑制劑篩選的新方法。在優化條件下,測定了黃嘌呤氧化酶活性,并用標準抑制劑考察該方法用于酶抑制劑篩選的可行性,最后對十余種中草藥進行篩選,發現高良姜的乙醇提取物對黃嘌呤氧化酶顯示出較好的抑制效果,故其可能成為新型的xod抑制劑。并將其新方法廣泛應用于中草藥中黃嘌呤氧化酶抑制劑的篩選。
1.2酶催化-納米金共振散射光譜法檢測堿性磷酸酯酶
堿性磷酸酯酶(alp)是一種重要的酶,廣泛存在于動物組織和微生物中。當人體組織發生病變時,alp的含量出現異常,因此檢測磷酸酯酶的含量對臨床診斷具有重要意義。吳蒙等[4]在ph8.9的tris-hcl緩沖溶液中,用堿性磷酸酯酶催化2-磷酸抗壞血酸酯水解生產抗壞血酸,用抗壞血酸還原氯金酸生成納米金微粒,該微粒在600nm處的共振散射峰強度與堿性磷酸酯酶濃度在1.33×10-5~4.0u/l范圍內呈良好的線性關系,該法用于血清樣品測定,結果滿意。故該法是一種檢測堿性磷酸酯酶的共振散射光譜分析新方法。
1.3過氧化氫在胺基硅烷磁性納米材料修飾電極上的電化學行為及對酶的固定
過氧化氫(h2o2)是食品、制藥、臨床、工業和環境分析等領域中的一種重要媒介體。近年來,對h2o2測定的研究十分活躍。經過硅烷化的磁性納米材料不僅具有磁性,可以在外加磁場的`作用下方便的分離;而且通過表面修飾賦予的表面功能基團,使得該磁性納米粒子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穩定性、對酶有較好的親和力。黃玉梅等[5]合成了胺基硅烷磁性納米粒子(a-smnps),并將其用于辣根過氧化酶(hrp)的固定,制備了pdda/hrp/a-smnps/gce修飾電極,并運用化學阻抗(eis)、循環伏安和安培檢測等方法研究了過氧化氫(h2o2)在該修飾電極上的電化學行為。在優化實驗條件下,該傳感器對h2o2具有響應快、穩定性好和選擇性良好的特點。
1.4qcm和sers聯用檢測凝血酶的研究
拉曼光譜作為一種重要的振轉光譜,是研究生物大分子的重要手段,可以在水溶液環境下表征分子結構及其變化,表面增強拉曼散射(sers)效應可使在特殊制備的一些活性基質表面上吸附分子的拉曼散射信號大大增強,從而為生物大分子的超拉曼檢測打開了大門。岳小雷等[6]以凝血酶為研究對象,基于適配子識別技術,實現了壓電石英體微天平和拉曼表面增強光譜的同時檢測,不僅可以通過壓電石英晶體微天平對檢測適配子與凝血酶的識別作用過程,而且可同時通過拉曼光譜得到凝血酶的分子結構信息,本方法為核酸適配子的實際構建和石英篩選提供新的實驗手段。
1.5手性重力大小與方向性對α-淀粉酶活性的效應分析
研究表明,納米顆粒、光照環境以及力場等外在因素在生命體中均能夠產生與之對應的生物效應。很多研究發現,在超重或微重力條件下會影響相關基團表達。但人們總是關注于力的大小效應,而忽視了力的方向性效應。袁龍飛等[7]通過光譜學方法,測定了手性重力的大小及方向對α-淀粉酶活性的影響。結果表明,超重力場會提高α-淀粉酶活性,且右手螺旋力更能提高其活性,并在4000g為其最適點。考慮到地球重力的晝夜周期性變化的事實,表明重力可能也是生理節律的重要授時因子之一。該研究將在生命科學的研究中得到應用。
2現代有機分析在生命科學及環境科學中的應用
2.1毛細管電色譜法分離嘌呤堿及核苷化合物
毛細管電色譜法(cec)是近年來發展起來的新方法,具有快速、高效、進樣量少等特點,分離的核心部分是整體柱。有機整體柱制備方法簡單、內部結構均勻、重現性好,選擇單體具有多樣性,已成為目前研究最為廣泛的一類整體柱。核苷和堿基是生物體的重要物質,在生命科學、藥物等領域中研究廣泛。張琳等[8]以c18為單體,三羥甲基丙烷三甲基丙烯酸酯(tmptma)為交聯劑,制備了一種疏水性有機整體柱,該柱具有良好的通透性,較高的柱效。利用該柱基于毛細管電色譜法,對3種嘌呤堿和4種核苷,即腺嘌呤、次黃嘌呤、甲氨基嘌呤、甲基腺苷、鳥苷進行了快速有效地分離和檢測。
2.26-芐氨基嘌呤-cu(ⅱ)-三苯烷類染料體系的吸收和共振瑞利散射光譜及其分析應用
6-芐氨基嘌呤(6-ba)是第1個人工合成的外源性細胞分裂素,廣泛應用于農業、果樹及園藝作物組織的培養,具有將氨基酸、生長素、無機鹽等攜向處理部位,促進根尖及芽產生愈傷組織并分化;縮短生長周期,提高坐果率;能促進δ-氨基乙酰丙酸的生物合成等多種效能。其在現代農業、水果和園藝作物中起著重要的作用,但過量或濫用細胞分裂素,可能會破壞水果和蔬菜中的營養成分,故在農業、水果生產食用過程中,必須嚴格規范使用范圍并控制其用量,使其更好的服務于人類。故研究對6-芐氨基嘌呤的痕量測定方法,無論對藥物分析或農產品殘留量檢驗都是非常重要的。為此,黎小艷等[9]在ph5.0hac-naac介質中,讓6-芐氨基嘌呤與cu(ⅱ)及三苯甲烷類染料反應,形成離子締合物,其能引起吸收光譜,使共振瑞利散射及倍頻散射顯著增強,其強度變化與6-ba濃度增加呈線性關系,3種方法測得里斯沙明綠體系的檢出限分別為5.48,119.70,64.20ng/ml。將rrs法用于豆芽中6-ba的快速測定,結果滿意。同時,他們還計算了6-ba的電荷分布,對反應機理進行了初步探討。
2.3四氧化三鐵納米磁珠富集磷酸化多肽的研究
蛋白質磷酸化和去磷酸化幾乎調節著生命活動的整個過程,包括細胞的增殖、發育和分化、神經活動、肌肉收縮、新陳代謝、腫瘤發生等。因此,對蛋白質磷酸化位點進行分析,有助于闡明蛋白質磷酸化的機制與功能。生物質譜是目前進行蛋白質磷酸化分析最有力的方法之一,但由于細胞蛋白質磷酸化的豐度很低,以及在質譜分析中磷酸化的肽段離子化效率低,磷酸化肽段的質譜信號會被非磷酸化肽的質譜信號壓制,因此,在磷酸化蛋白質的質譜分析鑒定前,需要結合高效的富集技術才能提高信號比。為此,付潔英等[10]利用四氧化三鐵磁性納米材料對磷酸化肽段的特異性吸附,構建了一個快速、高效鑒定分析磷酸化蛋白質的新技術,實驗證明,通過四氧化三鐵納米磁珠對磷酸化多肽的富集,使其進行了準確測定。
2.4利用柱前衍生毛細管電泳化學發光法高靈敏度檢測生物樣品中氨基酸
作為蛋白質合成中必不可少的原料,氨基酸廣泛存在于血液、尿液、唾液等生物樣品中,并在新陳代謝中起著重要作用,因而對其痕量檢測意義重大。李濤等[11]發現,dpc在毛細管電泳化學發光體系中能極大的增強luminol-h2o2的發光強度,在此基礎上建立了采用abei對氨基酸進行柱前衍生化,基于超常氧化態銅離子復合物二過碘酸合銅(dpc)對魯米諾(luminol)-h2o2化學發光體系的高效催化,建立了氨基酸的毛細管電泳-化學發光檢測方法。氨基酸以異魯米諾(abei)衍生后,定量限可達0.20μm。該法是對生物樣品中的氨基酸進行高靈敏度測定的新方法。
2.5聚合物整體柱微萃取與高效液相色譜法聯用
檢測氨基甲酸酯類農藥氨基甲酸酯類農藥對多種害蟲有良好的殺除效果,因而被廣泛用于農業生產中,特別是蔬菜、水果,但其殘留嚴重影響人體健康。因此,建立簡單、快速的氨基甲酸酯類農藥殘留的檢測方法具有重要意義。馬會會等[12]以聚(甲基丙烯酸-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毛細管主體柱作為萃取裝置,利用聚合物整體柱微萃取與高效液相色譜聯用技術,建立了同時測定水果、蔬菜中氨基甲酸酯類農藥的分析方法。為了得到較高的萃取效率,他們還優化了影響萃取效率的參數(萃取流速、萃取體積、解析液流速等)。該方法具有簡便、快速、靈敏度高、分析重現性好等優點,用于實際水果、蔬菜中氨基甲酸酯類農藥的檢測,獲得了較好的結果。
3現代有機分析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
3.1花梨木類與黑酸枝木類hplc指紋圖構建
近年來,紅木家具及制品的真偽辨別成為一大熱點問題。作為一種從整體上研究復雜物質體系的技術工具,天然產物指紋圖已廣泛應用于中藥、茶葉的辨別分析中,而在木材鑒別上才剛剛起步。沈明月等[13]利用高效液相色譜(hplc)法建立了2類4種紅木hplc指紋圖譜,結果顯示,不同種紅木hplc指紋圖譜間有顯著差異,并探索了化學指紋圖在不同紅木驗證、判別方面應用的可行性,可為紅木質量監控提供新的依據。
3.2對空氣敏感類有機化合物的碳氫氮元素含量測定
天然的和合成的化合物中有許多是對空氣敏感的,即對水分、氧氣、溫度等十分敏感。隨著科技的發展,真空手套開始替代過去的人工氣體純化裝置。為此,戴儷婧等[14]采用在手套箱中稱取金屬有機化合物,整理了不同主族金屬化合物的元素分析結果,發現都在允許誤差范圍內。研究表明,這樣的取樣方法比其它方法更易操作,取樣環境更有保證。該法在環境分析中將得到廣泛應用。
4結束語
近年來,由于科技工作者對現代有機分析化學的潛心研究,使現代有機分析和現代生物分析的新方法、新技術及新的測試手段不斷涌現,從而為保證人類可持續發展,并為人類生產、生活、生存及健康提供了強有力的保證。盡管如此,現代有機分析還面臨著許多新課題,如環境中的微量、超微量有機污染物的檢測,有機和生物污染物在環境中的反應和遷移等,都是對現代有機分析和生物分析發展的極大挑戰。但我們堅信,隨著科學家在研究中不斷發現有機分析和生物分析的新方法新技術和新的測試手段,挑戰性的難題將被解決,有機分析和生物分析將迎來新的輝煌。不僅如此,通過科學家的潛心研究,現代有機與生物分析正向著靈敏、快速、準確、特新、微量化、自動化的方向發展。
有機柑橘生產技術標準分析論文 柑橘生產技術規范篇四
分析柑橘害蟲種類調查及主要害蟲的防止策略論文
湖北省橘園面積約23萬hm2,年產鮮果300萬t,其中三峽庫區、丹江口庫區、沿江柑橘帶是著名的優質柑橘產區,柑橘蟲害發生日益嚴重[1-8],已經成為制約柑橘生產、果農增收的主要因素之一。為了指導果農科學防控柑橘害蟲,湖北植物保護系統按照農業部全國農業技術推廣服務中心對公益性行業(農業)科研專項“主要農作物有害生物種類與發生危害特點研究”的要求,對湖北省柑橘蟲害的種類、分布、發生、危害等進行了調查和研究。
1 調查研究方法
1.1 調查對象
橘園內所有柑橘害蟲;以柑橘大實蠅、柑橘小實蠅、柑橘木虱等81種害蟲為重點。
1.2 調查地點
結合三峽庫區、丹江口庫區、沿江三大柑橘優勢產業帶,確定以秭歸、巴東、丹江口、宜都、枝江、通城、武穴7個縣(市)21個鄉(鎮)63個橘園為調查基點展開系統調查,輔助調查其他柑橘產區的縣(市)。
1.3 調查時間
柑橘越冬期、春梢期(花期)、夏梢期、秋梢期和成熟期各調查1次。連續調查4年(~)。
1.4 取樣方法
參考《農作物有害生物測報技術手冊》,采用5點取樣法進行調查。每個果園或苗圃設立5個樣方。果園每個樣方調查5株,共調查25株;若調查對象為苗圃,則每個樣方調查10株,共調查50株。每株從東、西、南、北4個方向進行調查,各個方向調查3~5個枝(含花、果、葉)。
1.5 調查技術
1.5.1 直接觀察法 取單株或一定面積、長度、部位、容量為樣方,直接觀察記錄害蟲數量或行為、危害狀等。先觀察大型的、移動快的種類或蟲態,其次是小型的、移動慢的,最后調查不移動的種類或蟲態。調查時仔細檢測植株的各個部位或指定的部位,如葉的正反面、莖干、葉柄、葉腋、花、果實等。同時記載植株的生育期、所查部位及樹冠、樹干方位等。
1.5.2 誘捕法 利用引誘工具或物質來調查害蟲的相對數量。利用黑光燈誘鱗翅目害蟲、利用黃色粘板誘美洲斑潛蠅、利用糖醋酒液誘柑橘大實蠅、利用蛋白餌誘柑橘小實蠅等。
1.5.3 拍打法 用于調查有假死習性的昆蟲。利用白色盆或樣布等接蟲工具,用手拍打一定株數或行長植株,觀察記錄害蟲種類及數量。
1.5.4 調查數據整理 采用單株或一定面積或行長、部位調查獲得的結果按以下公式換算為絕對密度(n,每公頃害蟲數),以此作為參考因素衡量害蟲發生程度。
1.6 害蟲發生及為害特點研究
在普查的基礎上,選擇柑橘大實蠅、矢尖蚧、柑橘黑刺粉虱、柑橘全爪螨等為重點對象,研究其在當地發生的歷史信息和田間調查數據,探討其發生規律及為害特點。
2 結果與分析
2.1 害蟲種類
經普查,參考《湖北省昆蟲名錄》等資料確認并統計,在湖北橘園發生并為害柑橘的害蟲有239種,分屬昆蟲綱、蛛形綱、腹足綱3個綱,鱗翅目、鞘翅目、同翅目、纓翅目等10個目,夜蛾科、粉虱科、實蠅科、蚜科等53科。
2.1.1 雙翅目害蟲 雙翅目害蟲有2科5種(表1),分屬實蠅科、癭蚊科。其中柑橘大實蠅發生范圍廣、危害重,是柑橘頭號害蟲。柑橘小實蠅是近年新發現的有害生物,武漢、秭歸有分布,但尚無在湖北越冬的報道。橘實癭蚊在秭歸首次發現,在該縣局部果園發生嚴重。
2.1.2 柑橘螨害 為害柑橘的害螨屬蛛形綱真螨目有5種,分別是柑橘全爪螨、柑橘始葉螨、柑橘銹癭螨、柑橘瘤螨和側多食跗線螨(表2)。前3種是主要害螨,其中柑橘全爪螨發生危害最重、柑橘始葉螨次之,其他害螨局部發生。
2.1.3 同翅目害蟲 同翅目害蟲有12科59種(表3),占害蟲種數的24.7%,僅次于鱗翅目。其中盾蚧科矢尖蚧、粉虱科黑刺粉虱、綿蚧科吹綿蚧等是常發主要害蟲。
2.1.4 鱗翅目害蟲 鱗翅目害蟲有13科87種(表4),其中柑橘潛葉蛾、卷葉蛾類和吸果夜蛾類發生普遍、危害重,是主要害蟲。
2.1.5 鞘翅目害蟲 鞘翅目害蟲有12科51種(表5),其中常發、危害重或風險大的有為害莖葉的橘潛葉甲、枸橘潛斧、惡性葉甲,蛀干類的天牛科、吉丁蟲科害蟲等;金龜子類的害蟲一般是柑橘次要害蟲。
2.1.6 半翅目害蟲 柑橘半翅目害蟲有5科18種(表6)。其中長吻蝽、麻皮蝽、稻綠蝽在湖北橘園局部中等發生危害。
2.1.7 柄眼目、纓翅目、直翅目、等翅目害蟲 這4目害蟲種類較少(表7),危害比較輕。其中柄眼目同型巴蝸牛在秭歸能中等程度發生危害,纓翅目茶黃薊馬、柑橘薊馬是薊馬科的優勢種,一般輕度發生。
2.2 湖北柑橘害蟲發生為害特點
湖北橘園能為害柑橘的害蟲達239種,常見發生危害的害蟲有65種,其中能達到中等程度發生的有35種,能造成嚴重危害損失的只有13種,詳情見表8。主要害蟲有柑橘全爪螨、柑橘大實蠅、柑橘花蕾蛆、惡性葉甲、黑刺粉虱、矢尖蚧、柑橘潛葉蛾等。
2.2.1 柑橘大實蠅 柑橘大實蠅在湖北1年發生1代。以蛹越冬,5月中旬開始羽化,下旬為羽化盛期[1];6月中旬開始產卵,產卵盛期在6月下旬至7月上旬;卵在果實內皮層歷時20 d左右孵化,孵化盛期在8月中旬。9月中旬橘園可以看到變黃的被害果,10月中下旬是被害果脫落高峰期。羽化后的成蟲需補充營養,對糖、酒、醋混合液趨性強,喜歡晴天中午、下午活動,陰雨天棲息不動。
2.2.2 矢尖蚧 矢尖蚧是湖北柑橘主要害蟲之一,危害嚴重時可造成枝葉枯死,甚至整株枯死,造成毀滅性的危害。該蟲在三峽河谷、丹江口庫區等地1年發生3代,具體發生期見表9。
矢尖蚧雌蚧大多分散為害,集中在主葉脈兩側、枝條、果面處;雄蚧有群集習性,常聚集于葉背、枝條上為害。最初發生時呈典型的中心分布,在同一橘園內,先從某一處或幾處生長蔭蔽的橘樹內膛發生,經相鄰枝、葉,向上、向外逐漸擴散,一般很少全園普遍發生[4]。若蚧密度表現為明顯的雙峰型,其第一、第三代密度較高,尤其第一代發生期短、相對集中、發生密度大,是全年主害代。
2.2.3 黑刺粉虱 黑刺粉虱在1995年以前是湖北橘園的次要害蟲,近年上升為柑橘主要害蟲。該蟲通常聚集在葉背吸食汁液,引起葉片發黃、脫落,其排泄物還誘發煤煙病,影響柑橘的產量和品質[5]。黑刺粉虱各世代發生期見表10,以低齡若蟲、卵(少量)越冬,翌年3月下旬羽化,蟲態較單一,其他世代重疊嚴重。成蟲飛翔能力不強,白天活動;成蟲遷移是主要的擴散方式,卵多產在葉背, 散產或密集成圓弧形。若蟲固定于葉片背面吸取汁液,造成樹體生長停滯、落葉多、新梢少,形成“高、大、空”樹形。特別在8、9月誘發煤煙病,柑橘葉片布滿霉層,降低柑橘產量和品質[6]。
2.2.4 柑橘害螨 柑橘全爪螨1年發生12~18代,世代常重疊,該螨空間分布格局為聚集分布,聚集強度隨種群密度的變化而變化,呈現出低密度高聚集、高密度低聚集的態勢[7]。行兩性生殖,也可孤雌生殖,每雌蟲可產卵30~60粒,春季世代卵量最多;越冬卵在次年2~3月孵化,漸擴展到新梢為害,4~5月達高峰。5月以后蟲口密度開始下降,7~8月高溫時數量少,9~10月蟲口又出現上升態勢,形成第二次為害高峰。一般情況下春季受害最嚴重。柑橘全爪螨以口器刺破柑橘葉片、嫩枝和果實表皮吸食汁液。多集聚在葉脈和葉緣附近,被害葉面產生針頭大的灰白色斑點,嚴重時全葉失綠變成灰白色,導致大量落葉,影響樹勢和產量。該螨有喜光趨嫩習性,山地、丘陵地的陽坡果園中樹冠外圍中上部由于光線充足,常多發生;一般嫩綠新梢、嫩葉、幼果比老葉、老枝受害重;幼樹受害重,蟲口密度一般較成年樹大。
柑橘始葉螨1年發生13~20代,世代常重疊,卵多產于葉背主脈、支脈兩側或葉背絲網下。以卵、雌成螨在樹冠內膛中下部的當年生春、夏梢葉背凹陷處越冬,在柑橘潛葉蛾為害的僵葉上蟲數最多。春梢抽發后即向春梢葉片轉移,秋后向夏秋梢轉移。4~5月是為害盛期,多在柑橘開花前后大發生,春梢葉片受害重。6月以后蟲口密度急劇下降,10月后略回升,為害秋梢葉片。該螨喜陰濕、黯淡環境,多分布在樹冠內部和中下部[8]。一般陰坡、蔭蔽果園發生重。柑橘始葉螨主要為害柑橘的春梢嫩葉、花蕾和幼果,以春梢嫩葉受害最重。成螨、幼螨、若螨喜群集在葉背主脈、支脈和葉緣上為害。老葉被害后形成黃斑,正面為淺黃色斑,背面為黃褐色大斑;春梢嫩葉受害后凹陷呈草黃色或黃白色,葉片扭曲畸形,向葉片正面鼓起,凹陷處常有絲網覆蓋,螨常活動、產卵在網下。危害嚴重時引起大量落葉、落花、落果、枯枝,并影響樹勢和產量。
柑橘銹癭螨1年發生18~24代,有明顯的世代重疊現象。成螨在柑橘腋芽鱗片間隙或秋梢葉上越冬。翌年3~4月日平均氣溫達15 ℃左右、春梢萌發期間開始活動、繁殖, 常群集在新梢嫩葉背面中脈兩側。5、6月蔓延至果面上。6月下旬起繁殖迅速,7~10月為發生盛期,1葉或1果蟲數可達千余頭,在葉片和果面上往往附有大量的蟲體和蛻皮殼,好像薄敷一層灰塵。9月以后部分蟲口轉至當年生秋梢上為害,直到11月中、下旬仍可見較多蟲口在葉片與果實上取食。可行孤雌生殖,卵一般為單生,散產于葉背及果實凹陷處,葉面較少,也產在嫩枝上,密度大時數粒產在一起。每頭雌螨一生產卵10~20粒,多的可達35粒。若螨初孵時靜伏不動,2齡若螨活動性較強。成螨和若螨都能蠕動爬行,且可彈跳。此螨在田間呈聚集分布,喜蔭蔽[9],多集中于樹冠的下部、內部葉背、果實下方及背陰處。成螨和若螨群集在葉、果和嫩枝上吸食汁液。被害葉背面初呈黃褐色,后變黑褐色,重者變為黑色。果實被害初期呈灰綠色,失去光澤,以后變成紅色或黑褐色,嚴重的還形成木栓狀組織,出現許多網狀裂紋。葉、果被害后,表皮細胞被破壞,內含的芳香物質溢出,經空氣氧化變成黑褐色,影響果實品質,果實受害嚴重者全部變黑。柑橘銹癭螨危害嚴重時可引發大量落葉,削弱樹勢。
2.2.5 橘實癭蚊 20秭歸發現橘實癭蚊為害,近年該縣局部橘園發生嚴重,僅20就有16個村近700 hm2橘園受害,直接經濟損失180萬元。初步調查發現該蟲主要發生在海拔300~650 m,此范圍內海拔越高發生越重。秭歸5月上旬初見成蟲,5月中旬至6月中旬為成蟲羽化高峰期,一年發生4~5代,每代歷時35~40 d,有世代重疊現象[10],以老熟4齡幼蟲在樹冠下10 cm內的淺表層土壤中越冬。為害期從6月中旬持續到11月上旬,7~10月為為害高峰期,造成臍橙嚴重落果。
3 小結與討論
主要農作物有害生物種類與發生危害特點研究課題組所確定的81種柑橘害蟲在本次柑橘害蟲調查中查明湖北有66種,并研究了其種類、分布區域及其發生為害程度;另外查明在湖北還有其他173種可以為害柑橘的害蟲。研究了柑橘大實蠅、矢尖蚧、黑刺粉虱等主要害蟲的發生規律、生活習性、危害特點,這對指導橘農合理用藥、科學防控蟲害具有重要意義。湖北柑橘害蟲多達239種,許多害蟲的發生規律、為害特點等還需進一步研究,特別要關注橘實癭蚊、嘴壺夜蛾、柑橘爆皮蟲等危害重、風險大的害蟲,警惕其暴發成災。
參考文獻:
[1] 江仁喜,王宏彪.十堰市柑桔大實蠅發生及防治情況[j].湖北植保,(6):21.
[2] 鄭 忠. 三峽河谷地區柑桔大實蠅發生規律及防治[j].湖北植保,1995(1):14-15.
[3] 郭鄂平,陸學忠,歐陽義鳳. 柑橘矢尖蚧的發生為害及綜合防治研究[j].中國植保導刊,2005 (10):28-29.
[4] 楊玉麗. 宜昌市柑桔矢尖蚧暴發成因及防治對策[j].湖北植保,(4):25.
[5] 尹正平,魯家葵,夏德菁. 柑桔黑刺粉虱發生特點及防治技術研究[j].湖北農業科學,,41(2):63-65.
[6] 謝華倫, 張求東, 周華眾.三峽庫區柑橘黑刺粉虱的發生特點及防治對策[j].中國植保導刊,(7):21-22.
[7] 甘宗義,朱紅艷,譚榮榮.橘全爪螨種群空間分布與危害[j].湖北農業科學,,51(12):2477-2478.
[8] 魏 冬,王 濤.柑橘始葉螨的空間分布規律及綜合防治[j].植物醫生,(2):19.
[9] 陳傳培.柑橘銹癭螨發生規律及防治措施[j]. 植保技術與推廣,(5):26.
[10] 聶家云,徐 燕.秭歸縣柑橘橘實癭蚊發生初報[j].湖北植保,2023(5):52
有機柑橘生產技術標準分析論文 柑橘生產技術規范篇五
1有機農業
1.1有機農業的涵義
我國有機產品國家標準中對有機農業的定義是遵照一定的有機農業生產標準,在生產中不采用基因工程獲得的生物及其產物,不使用化學合成的農藥、化肥、生長調節劑、飼料添加劑等物質,遵循自然規律和生態學原理,協調種植業和養殖業的平衡,采用一系列可持續發展的農業技術以維持持續穩定的農業生產體系的一種農業生產方式。而有機食品是指來自有機生產體系,根據有機農業生產要求和相應標準生產加工的,且獲得了獨立的有機食品認證機構認證的農副產品,包括糧食、蔬菜、水果、奶制品、畜禽產品、蜂蜜、水產品和調料等。因此,有機農業符合環境友好型農業的標準。
1.2有機農業的特征
以自然資源特別是可再生資源為基礎;有效利用太陽能和生物系統的生產潛力;維持土壤肥力;最大限度實現植物養分和有機物質的循環;不使用自然資源以外的物質;維持生態系統和農業景觀的基因多樣性;向畜禽提供適應其行為本性的生活條件等。
1.3有機農業的生產原理
以生物學、生態學為理論指導,以實現生態環境、經濟、社會的功能完美結合及可持續發展為目標,其基本內容可概括為相對封閉的生物營養循環體系原理、土壤是一種活的生命系統原理、應用生態學防治作物病蟲害原理和保持養殖業的適載量及遵循動物自然習性飼養管理原理四個方面。
1.4有機農業的基本原則
依靠傳統農業技術(時空多樣性和連續性、空間和資源的最佳利用、養分循環、作物系統自我調控和作物保護)和現代農業技術。實現耕作與自然的.結合,培育健康的土壤,保護不可再生性自然資源,充分利用農業生態系統內的自然調節機制,生產高品質的食品。
1.5有機農業的理念
有機農業的生產觀、價值觀、消費觀、環保觀。是把生產視為人類為了提高物質生活和精神生活水平,在保護生態環境和自然環境的前提下,保持人類社會健康發展,通過合理改造自然、利用自然創造物質財富的過程。有機農業生產注重在生態良性循環的前提下,給農民帶來經濟效益。有機農業生產不僅規定了生產的實質內容,而且強調污染人類生產環境和破壞資源的活動不是有機農業。
2我國發展有機農業的優勢
在中國發展有機農業有著眾多優勢和廣闊的發展前景。
首先我國有著歷史悠久的傳統農業,在精耕細作、用養結合、地力常新、農牧結合等方面都積累了豐富的經驗,這也是有機農業的精髓。有機農業是在傳統農業的基礎上依靠現代的科學知識,在生物學、生態學、土壤學科學原理指導下對傳統農業反思后的新的運用。
其次中國有其地域優勢,農業生態景觀多樣,生產條件各不相同,盡管中國農業主體仍是常規農業依賴于大量化學品,但仍有許多地方,多集中在偏遠山區或貧困地區,農民很少或完全不用化肥農藥,這也為有機農業的發展提供了有利的發展基礎。
第三,有機農業的生產是勞動力密集型的一種產業,我國農村勞動力眾多,這有利于有機食品發展,同時也可以解決大批農村剩余勞動力。
第四,隨著中國加入世貿組織腳步的臨近,中國農產品的出口會受到綠色非貿易壁壘的限制,有機食品的發展能與國際接軌,可以開拓國際市場。同時隨著我國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和環境意識的增強,有機食品的國內市場在近幾年內將有較大發展,因此有機食品在國內外都會有廣闊的發展前景。國內也出現了一批具有中國自主知識產權的有機食品生產資料,比如武夷菌素(山東濰坊萬勝生物農藥有限公司生產)供應奧運會代表團的食品安全。
有機柑橘生產技術標準分析論文 柑橘生產技術規范篇六
典型地區有機農業發展分析論文
1河北有機農業發展概況
河北作為我國主要農產品產區,又毗鄰北京這一國際化大都市,有著良好的地理位置和市場條件。其農業生產歷史悠久,特別是蛋雞養殖在全國占有重要地位,全國首個有機雞蛋認證企業即位于河北省。河北在有機肥發展方面也積累了一定經驗,有許多不同規模的有機肥企業。但就目前來看,據一則報道表明,河北有機農業總體發展存在較大問題。
2辛集市有機雞蛋模式研究
歷史上辛集是河北省蛋雞存欄大縣,曾經達到1600~1700萬的存欄數量。目前50%左右農戶養雞存欄量維持在3000~5000只,30%農戶達到5000~10000只蛋雞。養殖數量過萬的農戶占20%左右,極少數農戶的雞場能達到10萬只蛋雞存量。通過對辛集市新綠科技發展有限公司有機雞蛋生產的訪談調研,了解了其公司運營的基本情況。辛集市新綠科技發展有限公司下設馬莊養殖基地,該基地目前有存欄蛋雞3萬只左右,籠養蛋雞產蛋率在90%以上。公司雞場配有6個飼養人員和6個產品處理分裝人員,雞場防疫和消毒工作由產品分裝人員一并完成。與公司有聯系的養雞農業協會(合作社)目前主要負責與農戶的對接工作,公司也通過農業協會收集農戶生產的有機雞蛋。隨著近幾年有機產品被納入國家農業體系并得到相當的重視,公司生產的“康鈦益”牌雞蛋于5月11日通過中國有機食品認證機構之一的北京五岳華夏管理技術中心的(chc)技術委員會審定,符合《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準(有機產品)》中有機畜禽養殖的要求,成為我國首家通過有機產品認證的雞蛋[3]。新綠科技公司、當地農業協會、農戶組成一個有機生產網絡。有機產品市場的開拓和有機雞蛋的暢銷得益于社會分工的完善。該網絡的生產、加工、銷售各環節在逐步細化和明確。對這一案例進行剖析總結為以下幾點:
1)從組織形式看,該網絡以公司為核心主體,合作社、農戶處于客體地位,它們依靠價值增值為紐帶聯系在一起。該有機生產網絡的有機生產模式屬于“公司+合作社+農戶+基地”。公司作為網絡中的主導者,負責資源的合理配置以實現降低成本、貼近市場、謀取利潤。合作社和農戶的競爭優勢在于專業化程度高,反映速度快,靈活程度高。公司與合作社農戶之間以互補性分工為基礎,以互惠互利為原則,產品價值歷經農戶、合作社、公司逐步得到提升。公司經過改革創新促使一個持續運作的有機生產網絡形成,這是成功的關鍵因素。該公司通過對生產活動的垂直整合,將原來公司內部的許多功能外包給專業化的工作團隊,包括對飼料、養殖、培訓等工作的外包;更加專注于自己所擅長的部分,即銷售工作,產業組織呈現垂直解體的趨勢,形成了網絡化的組織形式。創新機制為公司發展注入活力。有機網絡形成的基礎:市場和公司的相互作用。公司本身雖然有著一定的生產能力,但這并不是該網絡形成的根本原因,公司僅因擴大生產是不足導致其進行生產活動整合的;導致公司進行生產活動垂直整合的動力來源于銷售方面的不足,市場阻塞推動了公司的改革創新。市場和公司一經產生就相互依存,市場中各個公司的激烈競爭使得公司分工細化,必然推動市場發展,市場發展之后反過來又推動公司分工的進一步細化。
2)從驅動力來看,該有機生產網絡主要由企業驅動。公司已不再以自行生產產品為主,他們將生產、原材料籌供、物流等環節外包出去,然后在既有商標或商品形象的.基礎上,致力于培養金融、研發和市場銷售等環節的競爭力。因此,在組建生產網絡時,公司對產品進行采購,然后貼上自己的品牌,利用自己的營銷渠道進行銷售。他們必須向農民提供比較先進的技術,要求它們按照規格生產出合適的產品,這種關系可以促使農民養殖技術的提高和嫻熟。
3藁城市有機肥模式研究
對藁城市石家莊大眾肥業有限公司的訪談調研,了解到該公司是河北最早生產復合肥的大型現代化生產企業。企業領導經營雞場起家,20世紀八九十年代雞場效益良好,隨后效益欠佳,企業領導在考慮雞糞處理情況,遵循環保、可持續原則基礎上,通過自己的努力,兼顧經濟和社會效益,開辦有機肥廠。每年有機肥生產量達到23000t,銷售價格在50元/m3左右。有機肥廠的雞糞原料來源中只有1/10為自家雞場,9/10從周圍10km以內的養雞農業戶中收購,干、濕糞均收,收購過程有專門負責運輸的農戶,公司通過一定價格從農戶手中將雞糞收集起來,然后以一定價格賣給有機肥廠以賺取差價。該廠所產有機肥種類有商務肥、有機肥、有機無機復合肥,每年銷往全國各地,有一定的規模效益。基于有機肥生產自身特色,有機肥廠主要進行加工和包裝工作,其生產網絡的組織形式為“公司+基地”。有機肥生產周期短,在原料供給充分的前提下即可進行生產銷售。生產過程機械化、工程化程度高,產品質量容易保證,公司雇傭附近農戶進行有機肥生產加工,公司主要進行產品銷售。這種模式帶動了周圍農戶的積極性并為其提供了經濟來源,公司在整個生產網絡中扮演區域帶動者的角色。通過發放給農戶工資的形式進行合理的價值分配。這種模式的形成有其內在原因:公司資金、技術、設備充足,缺少勞動力;農戶有勞動力而缺乏資金、技術和設備,農戶沒有余力進行生產加工,在這個生產網絡中只能作為被雇傭者的角色。通過調研發現在該有機肥廠工作的農戶大都為40歲以上中老年勞力,究其原因:年輕勞力渴望更好的工作環境和工資待遇,而中老年勞力大都繼承了勤奮吃苦的精神,在收入合理的前提下他們更愿進行生產和工作,這是這些農戶們轉向有機的內在原因。
4存在的問題
1)企業應成為有機生產網絡主體力量的趨勢不明顯。目前河北農民數量眾多,有機龍頭企業、合作社數量較少,大量農民散戶經營難以形成規模。這種狀況是由中國農業人口基數大、人均耕地少的現狀決定的。有機農業是資本技術密集型產業,中國廣大農民尤其是西部地區農民經濟收入微薄,不能承擔有機生產的種種風險。即使部分地區農戶進行有機生產,規模也較小,品種單一,加工能力弱,有機農產品市場化程度不高。而企業有充足的資金和豐富的銷售經驗,這決定了該網絡中企業應成為核心力量,必須依靠企業整合帶動整個網絡的發展。
2)營銷網絡體系不健全,銷售渠道不暢。在企業專業化分工日益細致的過程中,企業間更應建立良好合作關系。生產企業、供應企業和銷售企業之間應注重利潤的合理分配,高效、快速地為消費者提供優質的產品,協調和組織各部門、各行業、各地區間相互合作,相互制約、相互帶動,建立快速、高效的有機農業的技術服務、信息服務、市場服務、質量監控與認證服務的網絡服務體系[4]。
3)企業在監督農戶生產、提高加工技術、產品檢測方面問題突出。目前,我國企業農產品加工技術落后,特別是有機食品在保鮮、儲運、精深加工等方面的研發相對滯后,造成我國銷售和出口的有機產品大都是初級產品,附加值低,利潤空間小。同時,有機種植農戶缺少有機肥料制作、有效防止病蟲害、輪作等有機技術相關知識的指導和培訓[5]。此外,有機產品認證費用較高,檢測設備昂貴,企業缺少快速、簡便的檢測手段。
4)部分農戶對有機生產認識有誤,有機生產熱情不高。目前辛集市農民對有機雞蛋的認識較淺薄,部分農民認為有機雞蛋是生產方式的倒退。河北蛋雞養殖農戶在認證方面缺乏規劃標準的認證公司和機構,市場混亂度高。有機認證標準比綠色和無公害標準更加嚴格,河北省無公害雞蛋多,但獲有機認證的雞蛋屈指可數。
5建議
1)吸取國內外有機農業模式的優秀經驗,加快有機農業發展。新綠公司意識超前,較早獲得了無公害認證和有機認證。大眾肥業有限公司早期與美國、德國等進行合作,成功經營了有機肥廠,吸取我國乃至世界的優秀經驗,將加快有機農業發展步伐。
2)加快有機產品的科技研發,加強企業與科研機構的合作交流。雖然有機產品環保性高、品質好,但產量低,在銷售上仍有阻礙。目前,全國籠養蛋雞產蛋率約為90%,散養蛋雞產蛋率僅30%左右。散養和籠養有機蛋雞的產蛋率相差較大,進一步提高有機雞蛋產量的技術亟待開發。在有機肥生產中,買者更加看重有機肥中營養物質含量,企業經營者應積極探尋良好的腐熟、發酵、成分添加比例等技術,提高有機肥質量。
3)拓寬市場銷售渠道,建立良好的信用體制。公司可以適當開拓直銷市場,生產的有機產品越過超市和銷售商直接向消費者銷售,可借鑒日本有機生產網絡銷售渠道模式[6]。有機產品直接從生產者到消費者手中,有機產品流通環節少、利潤高,有利于建立消費者和生產者的相互信任。
4)河北有機產品生產的專業化程度較高,需在繼承優點的基礎上擴大規模,形成規模效益。通過調研,新綠公司模式中部分農戶進行蛋雞養殖,部分農戶進行飼料加工,部分農戶進行雞蛋收集,公司負責銷售,合作社進行培訓和溝通工作。通過農戶、公司、合作社間相互協作,分工明確,使有機網絡專業化程度提高,有利于規范生產和經營,在此基礎上做大做強產業規模。
5)政府規范有機市場,加快有機認證公司機構建設。規范的市場能夠保證有機產品質量的提高。鑒于目前河北有機認證機構數量幾乎為零的現狀,政府有必要扶持重點大型企業成為有機模范單位,由其指定統一的有機生產標準,便于其它企業效仿,形成統一模式,有利于市場向健康方向發展。
6結論
中國有著自己的特殊國情,一方面生產力水平仍需進一步提高,農業基礎設施差,生產個體多,生產規模小,農民普遍文化水平不高[7],生產技術和科技意識薄弱,經濟上并不富裕;另一方面中國農業地域性尤其突出,這是由不同地區的自然條件和經濟發展水平決定的[8],因此發展有機農業需要因地制宜。
1)國家層面上:充分利用我國發展有機農業的優勢條件,建立健全有序的產品流通渠道,形成有機農業發展的產業規模;政府給予法規、制度、政策、技術、認證、組織管理、資金、宣傳上的支持;同時,借鑒發達國家的成功經驗并因地制宜的應用于國內。
2)地方層面上:我國農業生產歷史悠久,很多傳統農業技術可以直接運用于有機農業生產。特別是西南部山區和邊遠、貧困地區農民,很少使用化肥和農藥,比較容易向有機農業轉換[9]。有機農業是典型的勞動密集型產業[10],農村勞動力資源豐富,發展有機農業能部分解決中國農村勞動力就業問題。地區要利用優越的交通和地理條件,同中國貿易出口對接,提高有機產品質量和出口標準,打造有中國特色的有機產品品牌。大城市要充分利用強大的消費群體和流通效率,在城市郊區大規模發展有機農業,形成地區輻射中心,帶動周圍有機產品消費市場。
3)個人層面上:農民自覺加強、掌握有機農業相關知識,如農業產業化理論、產業生態學理論、現代育種技術、土壤培肥技術、病蟲害防治技術等高新技術,進行技術創新;有機農業科研機構人員要自覺提高科研水平,結合實際生產進行研究,更好地為廣大農民提供咨詢服務;消費者要提高環保意識和食品安全意識,在購買力允許的條件下盡量加大有機產品消費,對有機產品認證機構進行監督、舉報,協同政府規范有機產品市場。
有機柑橘生產技術標準分析論文 柑橘生產技術規范篇七
電力安全生產的分析論文
【摘要】安全,對于電力生產企業來說,是一個永恒不變的生命線,它是企業賴以生存和發展的基礎。對于電力生產企業,首先考慮的就是如何保證生產安全,只有在保證安全生產的前提下,才會考慮經濟效益等因素。本文主要講述徐州華潤電力有限公司如何落實安全生產主體責任,創新安全生產管理,高執行力保證企業的長期安全穩定發展。
【關鍵詞】安全 責任 管理 執行力
1 系統概述
什么是安全?從社會學的名詞解釋,安全是指沒有受到威脅、沒有危險、危害、損失。人類的整體與生存環境資源的和諧相處,互不傷害,不存在危險、危害的隱患, 是免除了不可接受的損害風險的狀態。翻開電力安全生產簡報,一幕幕血淋淋的教訓又總是不斷出現在我們的視野,何解?何以保安全?徐州華潤電力有限公司學習和總結過往事故經驗和教訓,層層落實企業安全生產責任,創新采用nosa五星安全生產管理體系,不斷完善安全生產管理制度,有效保證了生產企業的長期安全、健康、環保的可持續發展。
2 落實安全生產主體責任
安全生產中的“兩個主體”,政府是安全生產的監管主體,而企業則是安全生產的責任主體!企業是生產經營活動的主體,是安全生產工作責任的直接承擔主體。徐州華潤電力有限公司嚴格依照法律、法規規定,積極履行安全生產法定職責和義務。
(1)徐州華潤電力有限公司成立了專門的安全生產管理機構—--ehs部,ehs是環境 environment、健康health、安全safety的縮寫。ehs部門組織建立并完善環保、安全、健康的管理體系,通過層層分工和落實,能夠最大限度地減少企業生產過程中,對環境的污染和破壞,對員工身體健康的危害,對公司財產的損失。而公司各個下級部門也分別設置安全生產管理崗位,如發電部除設置專職的安全生產管理專業外,還成立了“兩查一反”辦公室,對部門內部的安全監察、行政監察及反習慣違章等方面進行有效的監督管理。
(2)公司層層分工和落實安全生產的主體責任,在每一年的年初各崗位人員都要逐級和上級簽訂安全生產責任書,明確自身工作崗位上的安全生產責任。公司組織人員不斷建立和完善各項安全生產管理標準制度,以滿足國家法律、法規、規章、國家標準和行業標準規定為前提,根據生產實際需要進行標準修訂,并組織專家對管理標準進行逐一評審,在審核通過后下發并組織員工進行學習,進一步明確各崗位標準化的安全生產職責。
(3)公司加強安全宣傳教育培訓。意識決定行為,安全培訓和教育必不可少。以人為本,是夯實安全教育的基礎,筑牢生產人員的安全意識,是落實企業安全生產主體責任的基石。公司及部門每個月都要進行安全學習培訓,各班組每個月要舉行“安全聯系日”活動,針對每年的安全生產月及其他企業發生的安全生產事故更是及時組織學習,采取和制定相關預防措施。公司綜合部門會針對此類學習和培訓的結果進行檢查和考核。
(4)公司積極履行其他方面的安全生產主體責任。如為生產人員定期提供符合國家標準或行業標準的勞動防護用品,并監督生產人員按照規定佩戴使用;如對安全設施、設備(包括特種設備)符合安全管理的有關要求,并按規定定期檢測檢驗;如依法制定生產安全事故應急救援預案,落實操作崗位應急措施,并按要求進行應急演練等等。公司通過缺陷管理,及時發現、治理和消除可能存在的安全事故隱患,對重大危險源實施有效的檢測、監控,明確要求生產人員熟悉作業場所和工作崗位存在的危險、危害因素、防范措施和事故應急措施,教育職工自覺承擔安全生產義務。
3 創新安全生產管理
徐州華潤電力有限公司堅持理念創新,不斷探索和實踐先進的安全生產管理手段,以5s管理為基礎,以tpm持續改善為載體,有效地推進實施nosa五星安、健、環綜合風險管理系統。
nosa英文全稱為:national occupational safety association,中文直譯為國家職業安全組織。nosa管理系統是一種安健環風險管理系統,通過對工作中影響安健環的危險點進行辯識、評估,采取有效控制手段,以盡量降低工作的安健環風險,確保企業的經濟效益和員工利益。
通過nosa安健環的思想理念,綜合考慮危害的多方面影響,體現了徐州華潤電力有限公司以人為本的核心思想;公司運用風險管理的方法,在危害后果尚未發生時,進行危險辯識,實施控制,提前控制及有效降低了安全生產風險;公司遵循pdca的管理理念,實行閉環管理,注重管理的實效性。公司通過創新引進nosa五星管理體系,營造出了濃厚的企業安全文化氛圍,構建出適合自身的安全生產管理長效機制,生產設備的可靠性、安全性和經濟性不斷得到提高。
目前公司已經順利完成nosa的四星評定,距離nosa五星安全的終極目標又近了一步。在這其中公司的每一位員工都積極參與、辛勤付出,做出了自己的貢獻。他們通過大量的kaizen改善項目來消除公司各個環節存在的安全隱患,提高了機組運行的安全穩定性;通過大量的nosa改善建議,為公司的安全生產獻計獻策;通過大量的sda、sga項目實踐,在安全、經濟、環保等方面均取得了顯著的成效。而公司的各項規章,也在其中不斷被改善、被修訂,直至被完善,從而形成一套系統的、全面的、標準化的規章制度。
4 注重細節、高執行力保安全
作為一名電力生產人員,每個月都會進行安全生產簡報的學習,對近期發生在身邊及其他兄弟電廠的生產事故進行深入剖析和學習,進而引起重視,總結經驗,避免類似悲劇的再發生。通過分析這些事故案例,總是能看到一些共性存在的問題:違反了安全生產相關管理規定、違反兩票三制、違章指揮、違規操作等等。這些事故,原本是可以避免的,但卻因為人員對規章制度的執行不到位,最終釀成了悲劇的發生,奈何悔之晚矣!
徐州華潤電力有限公司,也在為如何保證機組的安全生產付出他們的努力。近年來,公司及各部門不斷完善安全生產的管理制度和操作規程,排查治理安全隱患和重點監控重大危險源,各專業對應建立事故預防機制,各值規范員工的安全文明生產行為。在生產過程中通過一系列的安全文明生產考核,讓每一位生產員工明確了自己崗位的安全生產職責,都清晰地明白自身應承擔責任和應盡的義務。安全生產的標準化制度,成為衡量生產員工工作質量的準繩。
完善的制度更要完美的執行,不能讓制度睡覺,成為一面死鏡子。制度需要緊湊的約束,需要有效的執行,需要員工共同的遵守,于是績效考核機制變得尤為重要。公司領導及安全監察管理機構、部門的兩查一反辦公室、各安全專業等均會針對安全文明生產中的各個環節進行定期的檢查和不定期的抽查,檢查結果直接影響到月度的績效分數。
在實行績效考核機制剛開始的時候,被考核的人員很多,有5s定置不完善的、有環境衛生不規范的、有遺忘簽名的、有遲到的、有定期工作未做的等等。其實這些都是細節問題,也許短時不會造成大的安全生產事故,但千里之提毀于蟻穴,正是這些細節的不關注,最后可能釀成不能承受之痛。這些被考核的環節就是我們生產工作中疏漏的地方,通過績效考核機制使各崗位人員逐漸認識到自身工作離標準化還差多遠,還有哪些細節做的不夠,需要改善和提高。隨著時間的推移,大家的工作逐漸變得注重細節,注意操作的規范化,受考核的次數也隨之減少,而機組的安全生產形勢也變得越來越好。
記得有這么一句名言:“使人疲憊不堪、難以闊步的不是橫亙面前的崇山峻嶺,而是掉進人們鞋里的細小沙礫”.細節決定成敗,提高執行力才是企業安全生產的關鍵。
5 結束語
企業是社會經濟活動中的建設者又是受益者,是安全生產中不容置疑的責任主體,在社會生產中負有不可推卸的社會責任。而作為一個電力生產企業,在安全生產的道路上,沒有終點,沒有時限。對于企業內部的電力生產人員,從上班的那一刻起,歷經當班的八小時,直至工作結束下班的這段時間里,肩膀上始終擔著安全的重責,他們需要對自身負責、對部門負責、對公司負責、更是對社會負責! 徐州華潤電力有限公司積極探索,勇于實踐,形成了一套完善的生產管理模式,在安全、健康、環保的可持續發展道路上大步前行!
有機柑橘生產技術標準分析論文 柑橘生產技術規范篇八
水稻生產栽培技術分析的論文
論文關鍵詞優質稻;高產;栽培技術
論文摘要介紹了安龍縣德臥鎮優質稻的生產概況,并總結了示范區優質稻的高產栽培技術。
為抓好安龍縣優質水稻示范生產工作,德臥鎮農業服務中心積極引進良種進行品比試驗和提純復壯,以選取適應當地氣候和地宜條件栽培的優質稻品種,并配套實施了相應的高產栽培技術,使德臥鎮優質稻示范生產及產業化建設取得了較好成績。
1德臥鎮優質稻生產概況
為進一步貫徹落實中央關于農村的經濟發展戰略方針,加大農業產業結構調整,安龍縣農業局根據貴州省農業廳黔6號《關于切實搞好優質稻示范項目實施工作的通知》要求,組織建立了優質稻生產示范基地,并加強了品種引試篩選工作,篩選出適應性強、產量高、品質好、消費者喜愛的`骨干品種進行推廣,不斷提高種植優質稻的經濟效益。逐步把安龍縣優質稻培植成優勢產業,提高優質米的市場競爭力,到全鎮共種植了約134hm2優質稻,總產量達90萬kg。對全鎮種植業結構調整、農村經濟發展和增加農民收入起到了明顯效果。
隨著人民消費水平的進一步提高,人們對優質農產品的要求日益增長,對優質稻米的需求尤為突出,市場競爭也更加激烈,在這樣的形勢下,各級政府采取一系列有效措施,狠抓優質稻米生產,德臥鎮連續3年作為安龍縣優質稻米示范實施鄉鎮,通過項目的示范實施,示范基地農戶可新增產值2250元/hm2左右,企業每加工100kg稻谷可獲利稅40元左右,效益較為可觀。
目前,德臥鎮根據實際情況,積極發揮自然優勢條件,大力發展優質稻米產業化建設,依靠科學技術,開發特色產業,生產無公害食品,使優質稻米“滿口香”真正成為該鎮的農業產業之一。
2優質稻高產栽培技術
2.1品種選擇主要以“滿口香”和“兩優363”為主。
2.2培育壯秧培育壯秧是搞好優質稻高產栽培的基礎,“秧好半熟稻,苗壯產量高”。壯秧具有移栽后活棵快、發根早、有效分蘗率高、抗性強、結實率高等特點。可采用水稻旱育稀植技術,高標準培育低位多蘗壯秧,示范基地全部推行水稻旱育肥床育秧。
2.3選地育苗先選擇背風向陽、水源方便、排水良好、土壤肥沃偏酸的稻田土或菜地按1m左右開溝分廂,并施入腐熟的農家肥作底肥。在播種前用強氯精和使百克對種子和床土消毒,然后播“滿口香”種子40~100g/m2。最后要抓好苗床管理及肥水的促控,播后用農膜覆蓋,并注意避免高溫燒苗,移栽前7d根據苗情長勢,適當追施氮肥作送嫁肥。
2.4科學施肥合理施肥不僅是奪取稻谷高產的關鍵性技術措施,而且是獲得優質稻米的主要可控因素之一。應以“前重中控后補”為施肥原則,即基肥以農家肥為主,在施足基肥的基礎上,生育中期視苗情不施或少施氮肥;后期視苗情、地力補施粒肥。整個生育過程做到肥料合理搭配,施肥控制在中等水平,切忌過量施肥,后期要慎用氮肥。基肥以農家肥和沼液、沼渣為主,增施磷肥、鉀肥,移栽前施有機肥或沼液、沼渣15000~22500kg/hm2,復合肥450kg/hm2,磷肥375kg/hm2,碳銨375kg/hm2作大田底肥。
2.5規范栽培示范區實行寬窄行拉繩插秧,適時移栽,以中、小苗移栽為主,4~5葉移栽以(33+20)cm×17cm的寬窄行為基準,肥田稀,瘦田密,保證基本苗22.5萬/hm2左右。
2.6合理灌溉科學管好稻田水,是實現優質高產的又一可控技術。大米品質與土壤水分密切相關。水稻移栽后,應淺水灌溉,注意調節水、肥、氣、熱矛盾。前期防止干旱,后期避免斷水過早。斷水過早,會造成青米粒、死米粒、腹白粒增多影響產量,使米質下降。灌漿成熟期,要求做到干濕壯籽。黃熟期排水促成熟,收割時做到田間無水,以免稻穗浸泡在水中降低米質。肥水管理的具體方法:移栽后5~7d,根據田土肥力情況追施1次尿素。分蘗期深、淺水交替灌溉促分蘗早生快發,形成大穗,苗達375萬/hm2左右時,及時控苗。
2.7病蟲草害防治優質稻栽培應從作物和病蟲草等整個生態系統出發,綜合運用各種防治措施,創造不利于病、蟲、草滋生和有利于各類天敵繁衍的環境條件,保持農業生態系統的平衡和生物多樣化,減少各種病蟲草害發生。示范區以農業綜合防治為主,加強病蟲草害發生發展趨勢的預測預報,做到及時準確。選用高效、低毒、低殘留農藥,對病、蟲、草、鼠進行綜合防治,嚴格控制農藥殘留量。在水稻分蘗盛期,用大功臣等殺蟲劑防治稻飛虱和水稻黏蟲。
2.8適時收獲適時收獲可防止稻米品質發生不良變化,這也是優質稻生產的重要環節。當稻谷谷粒含水量在19%~21%,谷粒全部變硬,稻軸上干下黃,2/3的秸稈枯黃時,說明谷粒已充分成熟,應及時收獲。早稻成熟后期溫度較高,如不及時收獲,不僅堊白增大,精米率降低,而且會導致糊化溫度升高,膠稠度變硬。收獲時要現割現脫粒,嚴禁谷把在田間過夜。脫粒后風干、揚凈、曬干,由加工企業統一收購。
參考文獻
[1]王安寧,留漢堯.安龍縣水稻高產栽培技術[j].農技服務,,24(4):6,10.
[2]王兆斌.水稻高產栽培技術[j].新疆農業科學,2007,44(b06):94-95.
上一篇:最新會計明年工作計劃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