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見了,“花花公子”
我的來訪者中有一位英俊帥氣的年輕小伙子。他交往過很多女友,每個都是一見鐘情,可過了一周左右的時間就會厭倦,“花花公子”的惡名也在周圍傳開。
“當你剛愛上那些女孩時是什么感受?”我問。
“覺得她就是我最想要的人。”
“那怎么走不到一起呢?”
“我覺得她們都一個樣。有些時候,即使知道和這個女孩不會有什么結果,可也愿意享受與她戀愛的過程。”小伙子的眼神憂郁而無辜,“我覺得自己像抽上大煙一樣,唯有一段新的愛情是我的解藥。”
他希望我能幫助他戒除戀愛的癮,發展持久的伴侶關系。咨詢過程中,他可以詳細地講述出每個女孩曾是多么可愛,如何相互吸引,之后又因什么問題分手。聽得出來,每段“閃戀”的開始和結尾都如此相似——因為愛所以愛,因為有點不愛就斷然分手。我發現,每次都是他主動操控這些開始和結局。所以,我想會不會也有不同的狀況呢?
“你有沒有被女生拒絕過?”
他先是被我這個問題驚了一下,然后就低下了頭,一邊回憶一邊說:“上高中時我曾經瘋狂追求過同班的一位女生,經過很多努力她答應與我在一起,可一周之后她就拋棄了我,為此我休學一年。那時我太青澀,毫無自信。現在我工作不錯,長相不錯,有很多人喜歡我,我也覺得自己有足夠的資本談愛了。”
講到這兒,他自己停頓下來,不再說了。咨詢時間也到了,我說他很有悟性,自己會慢慢解決這個問題的。
兩個星期以后,我接到他一個電話。他說那天的談話好像掀開了自己心里的一個蓋子。他以為高中時那段傷心的感情早都忘記了,可事實上那一直是他心中不可觸碰的暗礁。這些年來,他并沒有真正投入感情去愛過,他不斷地接觸新的女孩,只是為了證明自己能夠得到女孩的愛,而每次分手都是在女孩兒對他說“愛”之后。他決定冷靜一段時間,想想自己究竟需要怎樣的伴侶之后再去認真地談戀愛,這樣才是對雙方都負責的。
我很高興自己的判斷沒有錯,這是個天生具有自我覺知能力的男孩。曾經的失戀之苦給他帶來了刻骨銘心的疼痛,因而從此不敢面對真正的愛情,便用一次又一次對新鮮愛情的追尋來解救自己。他真正的病灶不是“愛成癮”或“太花心”,而是走不出失戀的陰影,無法重獲新生。
只要愛情,不要婚姻
另一位來訪者是位姑娘。她說害怕結婚,最好只有愛情,不要婚姻。
她跟第四任男友交往也有一年多了,一想到兩人再相處下去就要結婚,她簡直就要發瘋。于是,她越發覺得兩人不合適,總找出各種跡象證明自己的選擇是錯誤的,主動挑起“戰爭”,直至分手。以前幾位都是這樣散了的。
“前幾個男朋友是什么類型的?”
“我喜歡穩重的男人,幾個人都差不多吧。”
“看得出你對伴侶是有統一標準的,為什么都走不到一起呢?”
“我就是不想結婚,因為那樣就失去了自由。”
“你指的自由是?”
“就是交朋友的自由。我希望我還可以繼續交往異性朋友。”
我有多年圖畫分析的經驗,畫一個“房、樹、人”的圖畫可以很形象地呈現出一個人的情感沖突。她的畫中,她住在一座戒備森嚴的古堡里,打開一扇窗向外看,院子里有個美人魚的雕像噴泉,她說美人魚是為愛而幻滅的。
這幅畫說明她內心非常缺乏安全感,渴望獲得最安全最穩定的愛情,所以她找到的都是老成持重不善言辭的男性。可與此同時,她又有著強烈的灰姑娘情結,渴望不夠出眾的她最終贏得王子的心。
“你喜歡自己嗎?”
“上學時特別不喜歡自己,因為我發育晚,很多同學都不拿我當女孩兒看,我曾經特別苦惱這件事。”
“這事跟你母親談過嗎?”
“她從不關心這些事。”
接下來我了解到她與父母的關系并不順暢,特別是母親,沒有過親密的交流。她在青春期承受過長期的壓抑、困惑與掙扎,沒有傾訴對象,也沒有知心朋友。因此,她極度渴望一份超穩定的感情以獲得安全,滿足她渴望依靠上一個人的需要。當她依賴的需要被滿足后,對男人的其他需求又來了,她內心真正想要的是一位極有能力的成功人士,帶給她一生的幸福。所以每當她和一位穩重老成的男友交往一段時間之后,她就又會去結交一些條件較好的成功人士,暗中做比較。比較的結果可想而知。
我建議她先放下對愛情對象的選擇,重新了解自己。要清晰地看到自己的優勢和弱點,克服內心的自卑。慢慢嘗試用心體會自己,也體會對方,真誠大膽地去愛,而不是僅僅依戀于戀愛關系帶來的安全感。
過了一段時間,她帶一位男青年來見我,大方地跟我介紹說,“張老師,我找到我真正想要的另一半了。”不必多說,她已經走出了困惑,追求真愛去了。
愛情有夠嗎?對一個人格完善的人來講,刻骨銘心的愛情是婚姻的前奏,是幸福的回憶。而那些不斷找愛的人,多數并不是“愛情上癮癥”,是因為他們迷失了自我,他們苦苦尋找的,其實是一直沒有找到的自己。
上一篇:今天,不說話,只傳情
下一篇:阿P觸電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