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試,不論是在古代,還是在現代,年齡特別大的和年齡特別小的兩個極端都特別引人矚目。年紀小的考了好成績,大家會夸他聰明能干;年紀大的還在考試,大家會好奇他都這個年紀了為什么還在考。
唐朝時期有個七十多歲的狀元,他為什么七十多歲了還在考試?而且他的狀元之稱得來的方式也十分另類,因為他是自薦當上狀元的。
這位七十多歲的狀元名叫尹樞,唐朝人,他才華橫溢,在文壇上負有盛名。
尹樞應試時已經七十多歲了,這件事在當時也是引起了很大的轟動的,大家都十分好奇這個尹樞到底是什么來頭。當年的主考官是杜黃裳,這是他第一次擔任科舉的主考官,為了圓滿完成他的工作,他想了很久要如何才能選到那些真正的有才之人。
為了公平公正,杜黃裳不任用認識的人來幫他,但他擔心會出現評判不公的情況,所以三場考試結束之后,杜黃裳就當著五百多位應試的舉子的面,說:諸位學士都是全天下最優秀的一批人,怎么就沒人肯幫我一把呢?
杜黃裳的話說完了,場面十分尷尬,因為五百多人全都沉默起來,一時之間竟真的無一人肯幫杜黃裳的忙。
就在杜黃裳心灰意冷之時,一位七十多歲的老者站了出來,他獨自上前詢問杜黃裳:我該怎么幫你呢?
杜黃裳一笑,道:沒有人寫榜。
尹樞就是這位七十多的老人,他對杜黃裳說自己愿意幫忙寫榜,然后就當場提筆評判眾位考生,按照名次從低到高來寫,每個人看他寫的評語都十分信服,寫到最后,只差一個榜首,尹樞卻愣著沒落筆。
杜黃裳問尹樞:寫誰較好?
尹樞等的就是他這句話,他自信道:非老夫不可!說完就在榜首寫上了自己的名字。
杜黃裳對尹樞的自信感到吃驚,然而再細細一想,這狀元的確非他莫屬,最后那一屆的狀元就定為尹樞了。
雖然我們中華民族向來以謙遜為美德,像尹樞這樣的行為,極可能被扣上狂妄自大目中無人、無恥犯上的帽子,但是尹樞的才學的確出眾,他擔得起那任狀元的名號,也就無傷大雅了。
尹樞不是自大,他擁有的不過是過人的膽識和異乎尋常的自信罷了。
另外,尹樞還有一個親弟弟叫做尹極,尹極后來也成為了狀元,他們兄弟倆被譽為梧桐雙鳳。
下一篇:哲憫皇貴妃的生平,她是怎么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