虛烏來到了子有家里,一進門就高興地說:“子有先生,我的故事寫出來了,請你過過目,提提意見。”
子有笑著說:“好快呀,我先睹為快!”
子有接過來,仔仔細細的看了一遍,故事寫了一位女子,來到一家飯店里,和一位男子賣弄風騷,打情罵俏,趁人不注意,進行了毒品交易,當場被一位警察抓住。
子有看了說:“故事不錯,很有創(chuàng)意。”
虛烏說:“我是讓你來提意見的,不是來叫你表揚的。”
子有笑著說:“好吧,那我就直言不諱了。”
虛烏說:“說吧,我洗耳恭聽。”
子有鋪開一張白紙,拿起筆在上面畫著,畫完后遞給了虛烏。
虛烏接過來看了看,畫上是一顆大樹干,沒有枝葉,他不明白的看了看子有問:“你這是畫的什么?”
子有笑了笑說:“一棵大松樹,你看這樹干,又圓又大又高。”
虛烏說:“這叫什么樹?”
子有說:“松樹呀,好看么?”
虛烏搖了搖頭說:“不好看。”
子有說:“是不好看,這樣的大樹,木匠看了喜歡,是塊好材料,但是寫作和繪畫是一門藝術,他不是講究實用的,俗話說,紅花還需要綠葉扶持,沒有細節(jié)的小說,就像這顆大樹,所以,寫小說,不但有主干,更需要細節(jié)描寫。比如你寫的這篇小說,主干有了,但缺少細節(jié),你應當把側(cè)重點放在警察身上來寫,他們怎么樣調(diào)查,跟蹤,收網(wǎng),都要詳細來寫,像你這樣寫,讓讀者看了感到很突然,不知道贊揚的是誰,鞭打的是誰?”
虛烏聽了說:“說的也是,一棵大樹,不但有主干,還要有枝有葉,才會好看,文章也是如此,沒有細節(jié)瞄寫,文章會顯的干癟,不生動。”
子有笑了笑說:“對,比如一個人物的語言描寫,如果干巴巴的來說,就不會有趣味,如果加上肢體語言,或者表情,就會生動了。”
虛烏說:“你能講的具體一點兒么?”
子有說:“比方你叫一個人過來,說了一句話,‘你過來’。我氣憤的說:‘你過來!’;我和藹的說:‘你過來。’;我微笑著說;‘你過來。’我疑惑地說:‘你過來?’。你說一說,這一句話一樣么?”
虛烏用不同的語氣說了一遍笑著說:“真的不一樣。”
子有繼續(xù)說:“一個人說同一句話,用不同的語氣,會有不同的效果,如果寫出來,就需要加上他的表情,肢體語言等。一個人的投足舉手,擠眉弄眼,彎腰站立,微笑憤怒,都會代表著不同的感情色彩,所以,這些細節(jié),千萬不能忽略了。”
虛烏說:“說得對,比方說一個人在客廳里掛著一幅字畫,內(nèi)容是:奪泥燕口,削鐵針頭,刮金佛面,細搜求。鵪鶉肚里尋豌豆,鸕鶿腿上劈精肉,蚊子腹中剮脂油,虧老先生下手。讀者一看,這個人就是一個吝嗇鬼。”
子有說:“說得對,不過這樣的詩是不會有人寫成字畫送人的,如果在文學作品中,掛在吝嗇鬼房間里,就合情合理了。所以說,就是一幅字畫,也要符合人的身份,如果在秦檜房間里,掛上杜甫的《春望》,那就不合時宜了。”
虛烏聽了沉默了一會兒說:“我明白了,對環(huán)境的描寫,也要有細節(jié)。”
子有說:“對,無論是自然環(huán)境還是社會環(huán)境描寫,都要注重細節(jié)。”
虛烏站起來,拿起自己寫的小說說:“好,我回去再認真的修改。”
虛烏說完要走,子有把讓他送到了門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