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挺有意思的,”比爾·蓋茨放松地坐在辦公室沙發(fā)上說,“在我年輕的時候,我不認識什么老人。在我們發(fā)起微處理器革命的時候,沒有一個人是老的,沒有一個人。如今看這個行業(yè)變得這么老,感覺很奇怪。”
蓋茨在互聯(lián)網進程的歷史上有著特殊的地位,大部分人都認為他是史上最杰出的代碼編寫者之一。然而,他在自己眼中已不再年輕,業(yè)界集中了一種聲音:他引領整個IT產業(yè)的位置,將由引領新一代網絡浪潮的社交網站“Facebook”的掌門人馬克·扎克伯格(MarkZuckerberg)取代。
十年一劍
扎克伯格為什么要辦Facebook?Facebook究竟是什么?
1984年5月14號,扎克伯格出生在美國東北紐約州的個小城,父親是牙科醫(yī)生,經營著私人診所,母親協(xié)助父親工作。他11歲的時候,父親請來了一位軟件工程師給兒子做家庭老師。1年以后,扎克伯格已經能夠幫助父親改進工作程序。他做了個即時通信軟件程序,使得家里和診所的幾臺電腦之間實現(xiàn)了聯(lián)網,家人和診所工作人員使用這個網絡可以彼此發(fā)出信息。當診所前臺有病人來訪,接待人員不再通過口頭喊叫告訴扎克伯格的父親,而是通過電腦。那是1996年,正是互聯(lián)網開始在美國流行的時候。扎克伯格的即時通信系統(tǒng)——他自己稱之為扎克網(ZuckNet)——比美國在線(AOL)正式發(fā)布Instant Messenger早了1年,比微軟和騰訊分別發(fā)布MSN和QQ早了3年。
也許很多人會問——扎克伯格為什么要辦Facebook?Facebook究竟是什么?
這個問題要追溯到他的高中時期,上了高中,扎克伯格離開家,就讀于已有將近230年歷史的菲利普愛斯特學校(Phillips Exeter Academy)。這是美國最著名的私立寄宿制中學之一,擁有悠久的歷史文化傳統(tǒng)、全球最大的中學圖書館和先進計算機設備。
Facebook翻譯成中文,可以叫做花名冊。每年秋季開學,菲利普愛斯特學校都會制作花名冊,上面有學生的照片和基本信息,有利于學生之間的了解和聯(lián)系。這個由來已久的傳統(tǒng)習慣模糊之中樹立起扎克伯格對于網絡中是否需要同樣架構的聯(lián)絡網站的思想萌芽。在這般優(yōu)渥的學習環(huán)境下,扎克伯格也更為如魚得水,高中最后一年,他的編程能力已經達到可以獨立開發(fā)中型軟件的程度——跟朋友設計的一個叫Synapse(突觸:生物體神經系統(tǒng)中傳遞信息的部位)的軟件,可以通過搜集信息判斷音樂收聽者的習慣。這個軟件的易用性和美譽度不脛而走,消息很快傳到網上,此時的美國在線和微軟都想購買扎克伯格的軟件,也對雇傭這個年輕人產生濃厚的興趣。然而,誰也沒想到,扎克伯格拒絕了美國在線和微軟的邀請,他選擇去哈佛繼續(xù)學習,并且在大學里完成他已架構于心的夢想。細算下來,扎克伯格創(chuàng)辦Facebook的預備期長達10年之久。
30年前,當蓋茨和喬布斯是扎克伯格現(xiàn)在這樣年紀的時候,也許沒有人能想到下一個蓋茨或喬布斯會出現(xiàn)在哪里。30年后的今天,在接受美國著名雜志《紐約客》采訪時,扎克伯格說,谷歌和類似的搜索引擎是將網上的所有信息做成索引,好供人們查詢,而Facebook在于幫助人們相互了解各自心中在想什么。這是比信息搜尋更深層的做法,通過Facebook,全世界的人可能更緊密的連結在一起。換句話說就是,跟外在于網上現(xiàn)成的信息相比,人們其實更關心周圍的人內心深處的信息。
在哈佛大學主修計算機和心理學的兩年,扎克伯格開始把醞釀的想法付諸實踐,建立一個網站作為哈佛大學學生交流的平臺。只用了大概一個星期的時間,扎克伯格就建立起了這個名為Facebook的網站。意想不到的是,網站剛一開通就大為轟動,幾個星期內,哈佛一半以上的大學部學生都登記加入會員,學生們利用這個免費平臺掌握朋友的最新動態(tài)、和朋友聊天、搜尋新朋友。很快,該網站就擴展到美國主要的大學校園,包括加拿大在內的整個北美地區(qū)的年輕人都對這個網站饒有興趣,如今,在英國、澳大利亞等國的大學校園同樣風靡。
我不是“蓋茨第二”
他是一個羞澀之人,他甚至不敢直視別人的眼睛。然而羞澀之下,卻透露出讓人感到敬畏的自信。
表面上馬克·扎克伯格給人感覺和任何普通的大學生沒有什么區(qū)別風格奇特的T恤、破爛陳舊的牛仔褲、阿迪達斯運動鞋,講起話來甚至有點靦腆。“他是一個羞澀之人,他甚至不敢直視別人的眼睛。然而羞澀之下,卻透露出讓人感到敬畏的自信。”朋友說出這番話時,扎克伯格的Facebook已是美國第二大社交網站。巧合的是,這個年僅22歲的美國小伙子確實和世界首富、微軟公司創(chuàng)始人比爾·蓋茨有驚人的相似之處。他們都在19歲就開始創(chuàng)業(yè),成立自己的公司,同樣是出身中產家庭且教育良好,同樣是哈佛大學的輟學生,同樣年紀輕輕就贏得世人尊敬。
扎克伯格樂意談論比爾·蓋茨“對于前輩比爾·蓋茨,我個人相當尊敬,他也是IT業(yè)界的成功典范。如果外界非要給我加上‘蓋茨第二’的帽子,這是你們的一廂情愿。我為什么要成為比爾·蓋茨呢?微軟靠的是Windows和Offic軟件發(fā)家,承載我夢想的是互聯(lián)網,更具體說是Facebooko”扎克伯格的語氣中既表達了對于前一代領袖的尊敬,又嚴肅地回絕了“蓋茨第二”這個綽號。
22歲的扎克伯格像是一個戰(zhàn)略思考者,談吐之中充滿了他對Facebook的宏遠發(fā)展規(guī)劃。他的觀點比其他互聯(lián)網的從業(yè)者更有遠見,這種自信來源于Facebook牢牢吸引的幾千萬用戶。“我從來不想運營一個公司或者企業(yè),我把更多的注意力集中在用戶的體驗上,總想怎樣能給他們帶來革命性的便利。”在他的理念中,與其說是對互聯(lián)網的開發(fā)應用,不如說是聚焦于對世界的改變更為貼切。
無法低估的野心
讓我們共同建立持久的文化價值。并且為了從前人手中接管這個世界而全力以赴。
面對未知的未來,扎克伯格很有自信,“很多公司經營的網站都聲稱立足于社交網絡,他們的網站大同小異,提供的都是約會地點、媒體信息集粹,或者交流社區(qū)類似的信息,但是Facebook旨在幫助人們理解這個世界。我們肯定不會效仿門戶網站,讓用戶盡可能多地在網站上消耗時間。我相信Facebook未來定有盈利的。”
和同為社交網站的MySpace不同,扎克伯格坦言,通常一個普通用戶只能看到Facebook群體中不到0.5%的其他用戶信息,這是因為Facebook采取了完善的信息保護機制,不讓信息泛濫成災,保證了用戶的隱私權安然無恙。形成鮮明對比的是,MvSpace的注冊用戶只要他們愿意的話,就可以瀏覽所有其他用戶的資料。
扎克伯格說,F(xiàn)acebook有一套復雜的個人隱私保護法則。如果第三方想了解某個用戶的信息,該用戶很快就能洞察對方的舉動,所以用戶可以允許屬于特定群組的朋友了解他本人,同時能阻止無關緊要的其他用戶窺視自己。用戶甚至可以決定他提交給Facebook的信息究竟有多少能被第三方搜索到。例如,個人相冊是每個用戶資料的重要內容。按照扎克伯格的功能定義,用戶使用相冊時能有選擇性地挑選對象,可以讓一個相冊由他的大學同學看,另一個相冊由他的同事看,而其他的不相關人員張照片也看不到。用戶的所有信息都被嚴格保密,任何試圖闖入進來并且竊取手機號碼等隱私信息的人都會被阻擋在大門之外。“這種對用戶身份的甄別要求整個網站的系統(tǒng)結構和其他傳統(tǒng)網站完全不一樣。”扎克伯格表示。這一措施也有效地避免了信息泛濫威脅個人隱私的網絡難題,類似于MySpace曾遭遇過的尷尬事件:某用戶信息被其他人獲取并提出勒索,在Facebook中就能有效避免。
扎克伯格認為,F(xiàn)acebook是一個縮微的現(xiàn)實社會,超過60%的用戶會每天上來逛逛,看看朋友在做什么,檢查有沒有新收到的消息并作出回復,或者更新調整個人的資料。Facebook要求用戶提交的個人資料都是標準格式的,而不是像MySpace那樣帶有很大的隨意性。
幾乎每個主要的互聯(lián)網公司都曾試圖收購Facebook,但扎克伯格一直不為所動。這個年輕人到底在等待什么?有人認為他在等待更誘人的報價,有人則認為這只是他的計劃與眾不同。對此,他表示:“我只是想建立一個長期的東西。其他事情都不是我關心的。”
別覺得這個年輕人說的話目空一切。要知道在Facebook草創(chuàng)初期,扎克伯格對伙伴們宣揚最多的是“讓我們共同建立持久的文化價值,并且為了從前人手中接管這個世界而全力以赴”。
上一篇:巴菲特留給兒女的財富
下一篇:寶萊塢女演員命喪百慕大殺人怪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