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西方繪畫大師,沒有人會忘記拉斐爾,他是古典繪畫派的大師,其畫作至今為人們喜愛。拉斐爾出生在意大利,他的成長在文藝復興時期,他的成長故事值得后人學習。
公元1843年,拉斐爾出生在意大利一個繪畫世家,他的父親是一個宮廷畫師。拉斐爾排行老三,他的兩個哥哥卻夭折了,所以拉斐爾出生后,父母都對他更加呵護,并給他取名為“拉斐爾”,意大利語中就是天使的意思。
父親希望子承父業,拉斐爾在8歲時就開始學習作畫,10歲時就已掌握所有的繪畫技巧。為了提高兒子的繪畫水準,父親還不斷帶兒子四處拜師,并大力鼓勵他探索自己的藝術風格。11歲時,拉斐爾的父親去世,他到了一個畫家的畫室里學習。
16歲時,拉斐爾離開家鄉,前往意大利北部,想拜當時一位著名的畫家為師,可那位畫家對拉斐爾說:“我這里是個小地方,會埋沒你的天才,你要到大師云集的佛羅倫薩去。”
就這樣,拉斐爾再次出發,來到佛羅倫薩,拜著名畫家佩魯基諾為師,學習色彩感覺和透視原理。
在21歲時,拉斐爾創辦獨立畫室,他的畫作《圣母的婚禮》,既借鑒了老師又超過了老師,流暢的線條、優美的人物、形與空間的和諧以及純凈明麗的情調,都體現著他早熟的天才,并預示了他后來的發展。
達·芬奇的藝術深沉、含蓄、富有理智、充滿智慧;米開朗基羅的藝術博大、雄偉、富有激情、充滿力量;而拉斐爾的藝術則以優雅、秀逸、和諧、高度的完美為標志。
他開始意識到自己的羽毛已經豐滿了,他可以走向更高的藝術殿堂,他想到羅馬去一顯自己的才能,讓世人看一看誰是當今意大利最優秀的畫家。
29歲,拉斐爾創作了《花園中的圣母》,創作這幅畫還有一段趣聞。一天,拉斐爾在花園中散步,看見一位美麗的少女正在花叢中剪枝,藝術家被她那富于魅力的形象所吸引,立即敏捷地將這位姑娘的形象速寫下來。不久,他用這位少女做模特兒,創作了這幅名畫。因這姑娘是園丁的女兒,故這幅畫又稱《美麗的園丁之女》。
32歲,拉斐爾受教皇的邀請,來到羅馬工作。教皇給拉斐爾的任務是,在進入教皇宮的簽字大廳內畫四幅寓意壁畫,題名為“神學”、“哲學”、“法學”和“詩學”。這些壁畫雖然是為羅馬教廷服務的,但拉斐爾巧妙地將人文主義精神和希臘古典藝術美融入到壁畫中。
33歲,在羅馬期間,拉斐爾畫了著名的《西斯廷圣母》。這幅畫是拉斐爾為西斯廷教堂所創作的。在這幅畫中,我們看到,帷幕剛剛揭起,一位身披長袍、赤足的母親,懷抱嬰兒,從云端冉冉地降臨人間。人群歡聲雷動,熱烈地迎接圣母的到來。畫面左側跪著教皇,仰望圣母表示自己的崇敬心情,并以手示意,好像是把圣母介紹給觀眾。右側蹲著的是一位女圣徒,她內心充滿喜悅,把頭剛從圣母的方向轉過來,注視著下面的兩個小天使。畫面下端的兩個小天使活潑可愛,他們翹首仰望圣母,又若有所思。這兩個小天使,據說拉斐爾是根據他對門面包房的兩個小男孩畫成的。
拉斐爾雖然受到教皇的器重,但他對教會的黑暗腐敗非常不滿。有一次,兩個紅衣主教對他的創作品頭論足,說他把圣彼得和圣保羅兩個圣徒的臉畫得太紅了。拉斐爾當即譏諷道:“我是故意畫得這么紅的,兩位主教大人,他們在天堂里看到你們這樣的人在治理他們的教會,所以他們臉紅了。”
天才的成就,引來繁重的訂畫任務,這是拉斐爾的光榮,也是他的悲劇,太大的名望終于把他壓垮了。37歲那年,天才的畫家拉斐爾告別人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