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偷得不是菜,是寂寞;姐偷得不是花,是煩惱。
——引自農場告示牌
如今,見面的“吃了嗎?”早已被“偷了嗎?”代替。網絡上掀起了一陣“偷菜狂”,看吧,這各大網站都推出了“農場”。網站不叫網站,整個一菜站。這人們就更無可救藥了——
小蔡
因為名字里就帶著一個“蔡”字,小蔡的偷菜技術試比天高。雖然工作繁忙,但是菜熟的時間,她掐算的相當準,分秒不差,——那可是長時間練出來的工夫啊!想當年,小蔡在農場里是吃得苦中苦,才方為神偷人。這還不算什么,她經常午夜十二點從床上爬起來,打開電腦“偷偷偷”,不知情者,還以為是午夜兇鈴,嚇得人心惶惶呢。而小蔡在網上偷得那叫一個不亦樂乎,一偷一個通宵。周末,更是沒日沒夜的泡在網上,一包大食袋的方便面就能解決兩天的肚皮問題。Oh,mygod.(我的上帝呀),那才叫瘋狂呢!
我充滿了好奇,竟不明白,農場為何會使人這么投入?她在對話框上刷刷打了這幾行字:工作太繁忙了,每天都千篇一律的,只能用這樣的方式娛樂一下了,于是把它當做了另一種“工作”,這樣生活也豐富一點,哎呦呦,我的藍玫瑰開了,我閃。當場倒掉!
Feiya
她的網名叫Feiya,也不知到她是自己起得還是怎么,在網上我們叫她“飛呀”。不過現在該叫她“飛偷”。她偷得速度,相當快,誰讓他腦子機靈呢?雖然沒有小蔡會掐時間,但是遇上熟菜就兩個字“快偷”,而且每次都得逞,我們真是佩服得五體投地,有的甚至為了投機取巧,去親自請教一番。但Feiya
一副不屑的樣子,擺擺手說:“天才不是白叫的。”雷到一片人。Feiya的年齡比我大,但大不了多少,也就是個高中生。他到沒有像小蔡一樣,偷得如癡如醉,但也夠狂的。
終于臨近高考的那天,她才告訴我,因為高考,他天天緊張,竭力復習,但成績在慢慢下降,快急瘋了,才玩偷菜這個游戲,放松一下。
同桌
我的同桌Q也是一個偷菜狂,雖然他是一個住宿生,一周回一次家。但是在家里也是high,更high。他有個特點,總是把各大網站的農場開通一遍,而且,玩的賊好,真不知道“他老人家”有什么祖傳秘方。有時在課間他總是冷不丁的冒出一句偷菜時感想,然后再發表長篇大論,把自己夸一番。孰不知我們已經被他暈倒在課桌上。
后來,他又一次自戀的夸自己,我終于按捺不住問他:“為什么喜歡偷菜啊?他的臉上立刻彌漫了愁苦的表情,嘆息一聲:“大考小考,整個人都被烤糊了,只有在偷菜的時候我才感覺自己是活的。”
尾
“有菜自農場偷來,不亦樂乎?”小小的一個偷菜游戲,反映了一個深刻的社會現實——正是因為人們內心的空虛、寂寞、孤獨,才使得農場風靡一時。所以,偷一偷菜可以解解悶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