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是中國的首都。
北京二字,可以喚起全中國人的心,讓人熱血沸騰。
北京,是一個美麗、壯觀的勝地。那雄偉壯觀的長城,像一條長龍盤臥在祖國的邊疆,好像要飛起來似的;那古老深邃的故宮,宛如一位隱匿在鬧市的老者,需要慢慢去體會;那廣闊的天安門廣場,猶如一片寬廣的巨毯,鋪蓋在城樓下。7月15日坐飛機抵達北京,這個向往已久的地方。七天軍訓生活后,我盡情地在北京游玩了二天,雖只有短短的二天,卻讓我體會了很多。
北京的景致數不勝舉。從禧龍賓館出發的第一天,心情非常激動、興奮。坐了大約一個小時的車,來到了長城腳下。望著那聳立在山間谷地的長城,我感慨萬千。慢慢地走上長城的石級,放佛登上了一座云梯。整個石級都是用大理石鋪的,置身在這樣的道上,有一種古鎮的感覺。昔日的戰爭場面放佛就在眼前。秦始皇站在高達的馬車上,長鞭一揮,頃刻千軍萬馬殺向六國,頓時烽煙四起,馬車嘶鳴,浩浩蕩蕩的場面向我涌來。依稀記得當年王昭君請愿遠嫁匈奴,出塞的人馬排成長龍,她面容慘淡,心中很不安,舍不得故鄉的山水,更舍不得故鄉的人。悠遠的琵琶聲起起伏伏,一聲一聲刺入我的耳畔。一晃眼我已登到長城的頂峰。站在石級的制高點,極目眺望,山間的峰谷一覽無遺,密密麻麻的樹木挨得緊緊的,像一片綠海。山丘相連,宛如趕去沙漠的駱駝峰。蜿蜒的山路像盤纏在山間的巨蟒。我把視線收回,盯在了這些石磚上,放佛它們都是一只只長滿老繭的大手,這是勞苦人民的手,青黃的很,一把一把鋪砌成這雄偉的長城。突然眼前閃過一道光,我放佛看到一群人,吃力地在挪動著腳步,那腳印深深地印在了泥土里,那辛苦的眼神多么像天邊飄動的云。不知不覺已到了下午,于是下了山。便又順路踏上了故宮的道。
來到故宮里,眼前為之一亮。它的構造很特別,有一種深邃博大之勢,讓人摸不透。里面都是琳瑯滿目的稀世珍寶。大都是玉造的。玉質品在古代是地位的象征,一般是貴族佩戴的。有的造型像牛角,有的是方的,還有圓形的,扁形的,一有盡有。由于時間的原因,我眷戀地離開了故宮,回到了住處。第二天,按原計劃,便去了宏偉、壯觀的天安門廣場。這里是市中心,喧鬧的很,來來往往的行人和車輛,川流不息。而天安門里面顯得靜悄悄地。廣場很大,像古代廝殺的戰場。人們來到這里要么是為了看升國旗,要么就是瞻仰毛澤東的遺容。城樓上掛著一張很大的像,那是我們偉大的領袖毛澤東。這時的他,看起來很年輕,一雙炯炯有神的眼睛,放佛在守望者樓下的行人。走上天安門城樓,左右都是一排排小古樓。真像一位位威武的士兵,守衛在這里。天安門城樓對面就是毛澤東紀念堂。排著長隊,走進了紀念堂。門口有一座石雕的毛澤東頭像,很有精神,放佛回到了當年他帶領紅軍廝殺戰場的年紀,著實讓人敬佩。隨后,我瞻仰了毛澤東的遺體。他那布滿皺紋滄桑的臉,不禁讓人心痛。
這位偉人,為了中國的革命事業付出了一切。那深深地紋痕,似乎有跳動的思想,在招呼著:中國人民從此站了起來。主席實在太累了,是該歇息了。他的遺容,就像天安門城樓外面的陣陣涼風,時刻清涼著我們。7月25日晚,我帶著幾分眷戀,離開了北京。坐在飛機上,向窗外望去,那片片景象,多么像北京的景色,一次又一次涌現在腦海中。雖然離京而去,但北京兩個字,永遠深烙在我的心里,漸漸成為一種永難抹去的情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