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的成才介紹我是看了不少,而每年高考“狀元”成才的介紹我在電視上也看過。今天,我要說的是發生在我身邊的人,那就是去年的文科狀元,媽媽同事汪阿姨的兒子。
他有一張長長的臉,高高地個兒,瘦瘦地身材,你仔細瞧瞧,他臉上還露出一副頑皮的樣子,一點兒也不像我腦海中戴著一副眼鏡、文質彬彬的書生模樣。于是,我與媽媽趁著吃他的喜酒,帶著疑問去問狀元媽媽——汪阿姨,她是怎么培養兒子成才的,他自己又是怎樣掌握學習竅門的。
汪阿姨告訴我們他兒子剛上高中的時候,因他的基礎比較好,所以他是以全市第二名的好成績考上宣城中學的。可是,他進了高中以后由于放松了學習,所以成績“一落千丈”。做父母的看在眼里,急在心中。于是,他們請了一個家庭教師,但這個家庭教師并不是成天教他寫作業,而是和他談心,教他的學習三要素:上課45分鐘認真聽講、認真記筆記、課后認真復習。他按照老師教他的方法努力學習,成績一步一步上升,特別是臨近考試的前三個月,他發奮了……
聽了汪阿姨的介紹,我想:一定要向那位大哥哥學習,學習他那勤奮、刻苦、落后不氣餒的精神。
在回家的路上,媽媽還邊走邊和我重復談論汪阿姨的話。回到家中,我把提高學習的三要素寫了下來,放在我的寫字桌上。每當我坐在寫字桌前,它時刻都在提醒我。
天才是99分的勤奮和1分的聰明凝結成的,我相信只要勤奮,就可以夢想成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