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許你會青奧會與我們沒有什么關系,但是作為南京人的我們也需要了解青奧會,作正真的青奧小主人。
青少年奧林匹克運動會(TheYouthOlympicGames,YOG),簡稱為青少年奧運會、青年奧運會、青奧會。青少年奧運會是一項專為年輕人設立的體育賽事,糅合了體育、教育和文化等領域的內容,并將為推進這些領域與奧運會的共同發展而扮演著一個催化劑的作用。青奧會與奧運會一樣,每四年一屆。夏季青奧會最長12天,將于仲夏舉辦。2001年,國際奧林匹克委員會主席雅克·羅格提出了舉辦青奧會的設想。國際奧委會在2007年7月5日于危地馬拉城舉行的第一百一十九次國際奧委會全會上一致同意創辦青少年奧運會。總部位于瑞士洛桑的國際奧委會3日宣布,中國、印度尼西亞、摩洛哥、墨西哥、波蘭和土耳其的國家奧委會已經向國際奧運會遞交了申辦2014年第二屆青年夏季奧運會的申請。
國際奧委會稱,這六個國家中,中國南京、印度尼西亞首都雅加達、波蘭波茲南已宣布申辦本屆青年夏季奧運會,其他三個國家的奧委會還沒有決定由本國那個城市申辦,請求給予更多時間研究決定。國際奧委會提出必須在今年4月1日之前遞交申辦城市名單。按照國際奧委會公布的申辦程序,所有申辦城市須在今年9月4日前遞交正式的申辦報告,國際奧委會執行委員會將在12月份宣布最終的候選城市,2010年在加拿大溫哥華舉行的國際奧委會第122屆全會上將宣布最終獲選城市。
青奧會的目標包括:1。將全世界的青年運動員們都集合起來,并為他們而歡慶。2。用一種獨特而有力的方式來推廣奧林匹克精神。3。以一種創新的形式激發關于奧林匹克精神和社會挑戰的教育和討論。4。在節日般融洽歡快的氣氛中分享世界各地的文化。5。向世界各地的不同青年團體推廣奧林匹克精神。6。在年輕人之間提升體育運動意識和參與感。7。在奧林匹克發展運動中成為一個創新的平臺。8。成為能代表國際最高運動水平的賽事之一。其實光了解青奧資料還不夠,我們還要從身邊做起,從小事做起,從環保做起。環境保護是指人類為解決現實的或潛在的環境問題,協調人類與環境的關系,保障經濟社會的持續發展而采取的各種行動的總稱。其方法和手段有工程技術的、行政管理的,也有法律的、經濟的、宣傳教育的等。
對自然環境的保護
防止自然環境的惡化。包括:對青山、綠水、藍天、大海的保護。這里就涉及到了不能私采(礦)濫伐(樹)、不能亂排(污水)亂放(污氣)、不能過度放牧、不能過度開荒、不能過度開發自然資源、不能破壞自然界的生態平衡等等。這個層面屬于宏觀的,主要依靠各級政府行使自己的職能、進行調控,才能夠解決。
對地球生物的保護
物種的保全,植物植被的養護,動物的回歸,生物多樣性,轉基因的合理、慎用,瀕臨滅絕生物的特別、特殊保護,滅絕物種的恢復,棲息地的擴大,人類與生物的和諧共處,不欺負其他物種等等。
這3個層面的關系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各有側重而又統一的。3者并不矛盾、更不對立。
作為公民來說,我們對于居住、生活環境的保護,就是間接或直接地保護了自然環境;我們破壞了居住、生活環境,就會間接或直接地破壞了自然環境。
作為政府來說,既要著眼于宏觀的保護,又要從微觀入手,發動群眾、教育群眾,使環境保護成為公民的自覺行動。
1972年聯合國人類環境會議以后,“環境保護”這一術語被廣泛的采用。如前蘇聯將“自然保護”這一傳統用語逐漸改為“環境保護”;中國在1956年提出了“綜合利用”工業廢物方針,20世紀60年代末提出“三廢”處理和回收利用的概念,到20世紀70年代改用“環境保護”這一比較科學的概念。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的規定,環境保護的內容包括保護自然環境和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兩個方面。也就是說,要運用現代環境科學的理論和方法,在更好的利用資源的同時深入認識、掌握污染和破壞環境的根源和危害,有計劃的保護環境,恢復生態,預防環境質量的惡化,控制環境污染,促進人類與環境的協調發展。
中國重視環保還比較晚,現在各級政府的重視程度還有差距,能夠稱得上環保政府的并不多見。所以談環保市民還為時過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