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故壘西邊,人道是,三國周郎赤壁。亂石穿空,驚濤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畫,一時多少豪杰。
遙想公瑾當年,小喬初嫁了,雄姿英發。羽扇綸巾,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故國神游,多情應笑我,早生華發。人生如夢,一樽還酹江月。
好一首氣勢磅礴的詞!讓人聽了心中甚是爽快。這首詞寫出了多少豪杰的心,吐出了多少豪杰的情!能寫出這樣豪放的詞句之人,世間能有多少?當然是大文豪蘇軾了。
蘇軾字子瞻,又字和仲,號東坡居士,北宋眉山人。因為他號東坡居士,所以又名蘇東坡。蘇軾還有一點奇怪,就是他有兩個字。第一個是他爸取的,為什么叫“子瞻”呢?子瞻是靠兩邊的意思,他父親看他從小就才氣過人,怕他盛勢過頭,所以給他取的。但他錯了,蘇軾日后的前途可能是他一輩子都想不到的。
蘇軾知識淵博,多才多藝,是北宋著名文學家、書畫家、散文家和詩人,唐宋八大家之一。他與他父親蘇洵,弟弟蘇轍皆以文學名世,世稱“三蘇”,與漢末“三曹父子”齊名。他寫的詞,氣勢磅礴,令人回味無窮。他還與南宋辛棄疾并稱“蘇辛”……
“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起筆頗有氣勢,從長江著筆,想想看,那波濤洶涌浪花,給人一個巨大的,想象的空間;千古風流人物,在無數的英雄豪杰中入筆;將此兩者聯系起來,組成一個極為廣闊的歷史背景;浪淘盡,歷史長河無盡的洗刷。下面的內容十分讓人期待……
這首《念奴嬌·赤壁懷古》的開頭就給人一種氣勢壓人的感覺,看來蘇軾當真是才華橫溢,不可估量的。而中間就是寫蘇軾他來到舊營壘的西邊看到的景物,而這些景物都寫得有些堅韌不拔之感,大概是蘇軾為了緬懷周瑜伏下一筆。最后一句,是寫那時期有著許許多多的英雄豪杰,像劉備、關羽、張飛、黃蓋……這樣的英雄人物著實不少。
第二段開頭,寫周公瑾在小喬剛剛嫁過來的時候是姿態雄峻。他手持羽毛扇,頭上戴著青絲帛,真可謂是“羽扇綸巾”。談笑之間,曹操的無數戰船在濃煙烈火中灰飛煙滅。蘇軾神游故國(三國)戰場,可能是他太過于憂心忡忡了,以至于生出絲絲白發,蘇軾自己感慨人的一生就像做了一場大夢,還是把一杯酒獻給江上的明月,和我一起同飲共醉吧!
在這里我還要糾正一個歷史性的錯誤,你們有沒有發現《念奴嬌》中的周瑜形象為什么與《三國演義》中的大不相同?這是因為三國演義為了美化諸葛亮而貶低周瑜造成的。蘇軾筆下的周瑜年輕有為,文采風流,春風得意,膽略非凡,氣概豪邁,而《三國演義》這本小說為了抬高諸葛亮,故意貶低周瑜,把周瑜丑化成一個心胸狹隘,妒才嫉能的小人,是嚴重違背歷史的。正史上的周瑜揮宏大度,神機妙算,年少有為,是蘇軾心中十分仰慕的英雄,可以說,念奴嬌赤壁懷古中的周瑜,才是歷史上真正的周瑜。
在這首詞里,無論是文筆,用詞,都令我受益匪淺,還讓我知道了真正的歷史,看來我得多多向大文豪蘇軾學習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