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句】:很多高僧大德常講“吃虧是?!?,這一點不假。吃虧的反面是占便宜,占便宜就是禍。我們要清楚占便宜是禍害,就絕對不會再有占人家便宜的念頭了。
【第2句】: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多一念不如少一念。有念必有事,無念便無事。除非南無阿彌陀佛。
【第3句】:【佛語悟道】人的一切痛苦的根源在于貪欲,如果能夠滅除貪欲,痛苦就沒有地方可以依托而存在了。
【第4句】:【佛心禪語】佛陀接著又說:“世間俗人長時間被貪、嗔、癡三種煩惱襲擾,不能自拔。如果自己能明白無常之道理,能明白佛法苦集滅道之道理,那么自然煩惱盡除。這些人皆可以證道啊。”
【第5句】:也許曲終人散之后,離開的離開,忘記的忘記,然而旋律最好的時候,感謝上天讓我們是在一起的。
【第6句】:民要安家,官不修衙。敏而好學,不恥下問。名高妒起,寵極謗生。明槍易躲,暗箭難防。明修棧道,暗渡陳倉。莫忘久德,不思久恨。謀事在人,成事在天。牡丹花好,綠葉扶持。男不斗婦,女不讓路。
【第7句】:云何一法斷故,乃至不受后有?所謂無明。離欲,明生,得正智?!峨s阿含經(jīng)》卷八,第203經(jīng)
【第8句】:【禪心佛語】男人——當他不屬于你時,讓你感嘆什么是完美;當她屬于你后,讓你感嘆什么是真實。
【第9句】:正如神秀大師說過,心如明鏡臺,時時勤拂拭,保存心態(tài)的寬松,簡化生活的負累,多少爭執(zhí)成一笑,人生深刻在心平。
【第10句】:【禪心佛語】如果所知一切皆是如實而知的話,就沒有任何事物能干擾那澄澈清明的心了。
【第11句】:譬如有目者,因燈見眾色,有智依多聞,能別善惡義,多聞能知法,多聞離不善,多聞舍無義,多聞得涅槃。《大毗婆沙論》卷一
【第12句】:【禪語人生】因果,最簡單的解釋,就是“種什么因,得什么果”,這是自然界的普遍法則,所謂“種瓜得瓜,種豆得豆”。
【第13句】:【佛心禪語】·佛光菜根譚·投人才能深入,付出才能杰出,平凡才能不凡,磨煉才能熟練。
【第14句】:【禪心佛語】處順事之境愈宜靜,處逆事之境愈宜忍,處至急之事愈宜緩,處至大之事愈宜平。
【第15句】:相傳,佛陀降生時,不用人扶就會走路,向四方各走七步,開言說道:“天上天下,唯我獨尊。”這是何等的自信。
【第16句】:我們即是本身所想的模樣,一切行為來自內(nèi)在的想法,這些想法使我們造成今日所處的世界!
【第17句】:設(shè)一切眾生,于一念中悉成正覺,與不成正覺等無有異。何以故?菩提無相故,若無有相,則無增無減?!度A嚴經(jīng)》卷五十二,如來出現(xiàn)品
【第18句】:對于現(xiàn)代人來說,不執(zhí)著于得失,不拘泥于成敗,凡事拿得起放得下,就是平常心。擁有一顆平常心,才能不浮俗世、適性隨緣、清凈快樂。
【第19句】:佛教徒常說“功德無量”,是指對該做的事從不計較,無限量地做、及時地做,’而且不求回報,此即真正無量的大福報,.亦即所謂的“功德無量”。
【第20句】:【禪心佛語】對修行者而言,祈求是非常重要的功課。祈求,就是把自己內(nèi)心的善愿向佛菩薩報告,這是培養(yǎng)向上仰望的心、皈依心,是打開自心向佛菩薩的通道。
【第21句】:【禪語人生】有一個皇帝想在皇宮內(nèi)修建一座寺廟,于是派人去找技藝高超的設(shè)計師和工匠,希望能夠把寺廟修建得華美。
【第22句】:【禪心佛語】順境和逆境是凡夫分別出來的。如果你執(zhí)著了,心動了,這就是逆境;如果你放下了,心不動,一切都是順境。
【第23句】:【禪心佛語】人人都有三個煩惱賊,它們的名字加貪嗔癡。我們不要殺滅它,把它轉(zhuǎn)變過來成為菩提種。
【第24句】:【禪心佛語】禪悟人生:佛陀說:努力才是一個人的幸運之星,一個人不該把時間浪費在卜卦和選擇黃道吉日上,自己才是自己的主。
【第25句】:【禪心佛語】人生處世四寶:對眾人而言,惟一的權(quán)力是法律;對別人而言,惟一的權(quán)力是寬容;對自己而言,惟一的權(quán)力是善良;對身體而言,惟一的權(quán)力是健康。
【第26句】:不必要急于去解釋那些誤解與成見,這世間又有多少人能夠得到別人的理解與認可呢,學會隱忍,學會釋懷,學會安詳,由它風雨摧,心地存柔軟。
【第27句】:【禪語人生】因別人的過錯而自餒是非常負面的能量和心態(tài)。重新找到立足點,浴火重生的鳳凰更有生命力。不管現(xiàn)實有多慘不忍睹,你都要固執(zhí)的相信,這只是黎明前暫時的黑暗而已。
【第28句】:菩薩見一切貧窮人來乞者,隨前人所須,一切給與。而菩薩以惡心、瞋心,乃至不施一錢、一針、一草。有求法者,不為說一句、一偈、一微塵許法,而反更罵辱者,是菩薩波羅夷罪。《梵網(wǎng)經(jīng)》卷下
【第29句】:覺即了,不施功,一切有為法不同。住相布施生天福,猶如仰箭射虛空?!队兰巫C道歌》
【第30句】:【禪心佛語】聽說,世界上最美的相遇是擦肩,最美的誓言是謊言,最美的愛都在昨天,最美的思念是永不相見。
【第31句】:【禪心佛語】絕望的那一刻,往往是希望的開始;危機的盡頭,往往就是轉(zhuǎn)機的來臨;山窮水盡的地方,往往就有柳暗花明。
【第32句】:【禪心佛語】通常我們都向外追尋,從財富,地位,親人乃至他人的認可中尋求安全感。但依賴和執(zhí)著外境終會帶來痛苦。要向內(nèi)求,通過自己的信仰,善業(yè),智慧來實現(xiàn)真正的安全感。
【第33句】:【佛家禪語情】活這一場,讓我們對人生心存感激,學會把所有的煩惱付與流云,今生來此,也不是找那個鼻青臉腫的糾纏,懂幾分珍惜和感激,做好一份心理準備,修復(fù)所有被煩惱損壞的美好。
【第34句】:【禪語感悟人生的文案】無論我們貧窮還是富有,無論我們走到哪里,有5樣?xùn)|西不能丟失:揚在臉上的自信、長在心底的善良、融進血里的骨氣、兩側(cè)外泄的霸氣、刻進命里的堅強。
【第35句】:【禪語人生】因此,去做每一事情行動之前,一定要謹慎的檢查自己的心底,看看是何種欲望推你前進?這是修行上最重要的一著,卻常常被忽略。
【第36句】:十個指頭有長短,荷花出水有高低。十載寒窗無人問,一舉成名天下知。時到天亮方好睡,人到老來才學乖。時來風送滕王閣,運去雷轟薦福碑。時來天地皆同力,運去英雄不自由。
【第37句】:不在乎一朵花,怎能祈求滿地花開?不在意一棵樹,怎能奢望一片森林?任何偉大,都源自平凡。做平凡人,理平凡事,將每一件平凡的事做到極致,才有可能不平凡。
【第38句】:【禪語人生】小事情往往令人苦惱,你可以躲過迎面沖撞而來的大象,卻避不了蒼蠅的侵擾。
【第39句】:【禪心佛語】人的一生都有兩本存折:一是有形的,錢、財、物;二是無形的,關(guān)愛、責任、愛心、謙卑。修身立業(yè)是古今做人的行為宗旨。
【第40句】:【佛心禪語】一切眾生,禍從口出,惡語傷人,有如矛刺心,若能話到口邊留半句,則是積口德。
【第41句】:【圣經(jīng)文案】367我已經(jīng)與基督同釘十字架,現(xiàn)在活著的不再是我,乃是基督在我里面活著;并且我如今在肉身活著,是因信神的兒子而活,他是愛我,為我舍己。(加2:20)
【第42句】:如果不是自身的原因,我們不會屢戰(zhàn)屢敗,不會四處碰壁,不會遭人唾棄,不會感受到世界仿佛遺棄了我們。我們付出了多少,就會得到多少;我們破壞了多少,就會相應(yīng)得到多少痛苦。
【第43句】:【禪心佛語】禪悟人生:所謂看開人生,絕不是悲觀,而是積極樂觀;不是看破,而是看透;并非什么都不做,而是及時去做。
【第44句】:佛之所以為佛,不僅靠大徹大悟的智慧,還要靠無比高尚純真的感情,因此,佛法主要由兩條主線構(gòu)成,即大智和大悲心,它是佛的靈魂,也稱“佛父”和“佛母”。
【第45句】:【禪心佛語】倘若你施舍給他人的,是個生命永恒向上發(fā)展的智慧,這才有根本性救助的意義。
【第46句】:【禪語心燈】人生,就是一道難解的題,邊走邊解,能解就解,不能則不解,放下,慢慢再解。事情,不因你煩惱而順利,不因你不快而變易,學會放下,懂得看開、看淡。真的放開,一切也容易了。
【第47句】:心靈禪語:人間所有的風雨瀟瀟,不過是因塵心未了。當明白自己也如塵埃般,終是一回過客,那就會在所有的不平凡背后,懂得平凡的意義。
【第48句】:參禪參的什么,參的是自己如何從無限的膨脹到化做虛無。學佛學的什么,學的是自己如何從妄想成神到本分做人。悟道悟的什么,悟的是自己從自以為是到如何還能像別人一樣坦白的微笑,輕松的活著。
【第49句】:人生煩惱時,切記忍耐。處事紛擾處,切記心靜。人生失意處,切記看淡。聰明人時時動用心機,智慧人日日月月隨緣。聰明人對命運怨天尤人,智慧人對命運守心問心。
【第50句】:【禪語人生】在佛法里提供了很多解脫生死的辦法,其中以阿彌陀佛大愿普度眾生的凈土法門,是人人有希望修成的法門,是能讓眾生平安度過死亡的法門,是非常簡單有效的法門。
【第51句】:【佛心禪語】以家庭與睦讓讓安定的心穩(wěn)同,以善待以回避仇人讓的心穩(wěn)同,以充滿愛心讓穩(wěn)同的心發(fā)揮功用。
【第52句】:佛說:“一切法得成于忍”,忍得淡薄可養(yǎng)神,忍得饑寒可立品,忍得語言免是非,忍得爭斗消仇憾。
【第53句】:【禪心佛語】你必須嘗試,如果你還不能做到,便得更深入去探求。掘取這雜染煩惱,根除它們。
【第54句】:【禪心佛語】人生有三樣?xùn)|西是不該揮霍的;身體、金錢和愛;你想揮霍,卻得不償失。
【第55句】:【禪心佛語】人生的路上,你要學會珍惜,珍惜美好的一切,因為當你一旦失去時,你將會追悔莫及;生活中其實沒有絕境,絕境在于你自己的心沒有打開。
【第56句】:言如者,有二義:一如如智,二如如境,并不倒,故名如如。(古印度)世親《佛性論》卷二
【第57句】:問:“聞一切舛動咸寧皆有佛性,譬我人身中蟲類,若皆有佛性,豈非一身全佛?不解請指教!”答:“只可云一身全是佛子,因尚欠修,現(xiàn)不是佛,如金在礦,須待冶提。”——李炳南居士
【第58句】:【禪心佛語】人生,只有一種選擇,那就是你自己做出的選擇。人生,只有一條路,那就是通往真實自我的路。人生,只有一種精彩,那就是用你自己的選擇度過了真實的一生。
【第59句】:有人要向我請法——彌陀大法,我說:“彌陀之法不用請,如同空氣,充塞一切處,沒有聽說請空氣的。當下當處呼吸自在,也當下當處念佛自在。”
【第60句】:雖然我們未必能為他人做什么,只要我們在心中真誠地對一切人說:“只要你好,我就好?!蔽覀兙陀凶銐虻目鞓?。而很多時候,別人也未必需要衣食的接濟,只是需要一份真誠的祝福、包容、愛心。
【第61句】:【禪語人生】我們平生雖然忘記死、逃避死,但是,死必然會到來。所以,這種心態(tài)并不能解決死的問題。
【第62句】:一切諸苦樹,放逸為根本,是故欲離苦,應(yīng)當舍放逸。《正法念處經(jīng)》卷五十七不放逸不死,放逸是死處。不放逸不死,放逸常生死?!墩钐幗?jīng)》卷二十五
【第63句】:【禪語人生】我們生存在宇宙大化之中,為人做事一要有敬畏之心,二要有感恩之心,此事關(guān)系到我們個體生命與群體生命的和諧,這是人生修養(yǎng)的根本出發(fā)點。
【第64句】:【禪語人生】有一個人對佛陀說:我要快樂。佛陀回答說,首先去掉我,那是自負。然后去掉要,那是貪心??茨悻F(xiàn)在只剩下了快樂。
【第65句】:多數(shù)眾生在愛欲中打轉(zhuǎn),苦不堪言;如果眾生能從自私的欲愛中解脫出來,抱著誠與正的心來從事濟世愛人的工作,參加社會的慈善事業(yè),就會離開個人的欲愛,放長情于眾生。
【第66句】:【禪語人生】真的就是真的,如果是你的錯,遭到譏毀那就是你應(yīng)當付出的代價,反省自己、改正錯誤;而假的就是假的,既然根本就是不存在的,就無需理會,更不必放在心上,生氣、難過、發(fā)怒。
【第67句】:要得直截,不疑佛祖,不疑生死,但常放教方寸虛豁豁地。事來則隨時拔置,如水之定,如鑒之明,好惡妍丑到來,逃一毫不得,信知無心自然境界,不可思議。
【第68句】:走過人生的悲歡離合,看過人世的如夢浮華,知道所有的輝煌終會歸于平淡,所有的繁華終將化為云煙,心便在一份坦然和寧靜中漫步,在一份恬靜閑適中感悟人生極致的美。
【第69句】:【禪心佛語】佛教要分析生命的構(gòu)成,認知生命的真相,研究生命的本質(zhì),最終目標是為了解脫生命的諸苦。
【第70句】:看教貴精不貴多。一部中精研妙義,徹骨徹髓,自然旁通眾典,勢如破竹。欲徹骨徹髓,必須看時即是觀心,既日觀心,功同參悟。(明)澫益《靈峰宗論》卷二之二
【第71句】:“釋懷”是一種修養(yǎng),更是一種境界。不為五斗米折腰的陶淵明懂得釋懷,才會有“采菊東籬下”的曠達高潔;被貶他鄉(xiāng)的蘇軾懂得釋懷,才會有“也無風雨也無晴”的樂觀豁達。
【第72句】:【禪心佛語】當你確定來時,也就注定要走,你可以因為眷戀而珍惜,但不能因為錯過而糾結(jié),若來時左右無相伴,又何憂走時誰相陪,而上海的雨總是那么紳士,又接又相送。
【第73句】:【禪語人生】有了生命價值永恒性的觀念,就有了對人的言行負責任的思想做基礎(chǔ),人類的道德、良心就有了保證。
【第74句】:真實觀者,不以空故,令諸法空,但法性自空。非無人故,名日為空,但空自空。前際空,后際空,中際亦空?!洞髮毞e經(jīng)》卷一一二,普明菩薩會
【第75句】:【禪語人生】銷售世界上第一號的產(chǎn)品——不是汽車,而是自己。在你成功地把自己推銷給別人之前,你必須百分之百的把自己推銷給自己。
【第76句】:【佛語悟道】所有那些奸猾、諂媚、偽善、欺詐、迷惑別人的人,往往外表看起來直率,而內(nèi)心卻懷著奸詐和自私,所以,有智慧的人應(yīng)當善于明察真?zhèn)巍?/p>
【第77句】:【以直報怨,以德報德】或日:“以德報怨,何如?”子曰:“何以報德?以直報怨,以德報德。”(《論語·憲問》)☆有人問孔子:以德報怨,怎么樣?孔子說:以直報怨,以德報德。
【第78句】:任何外在的力量都無法從根本上改變我們的命運,在人生行進的途中,只有自己才是最有力的法寶,只有靠自己一點一滴、腳踏實地地積累,才能改變命運,獲得成功。
【第79句】:無論做任何事,人和則事必成;不管發(fā)多大的愿,始終如一、堅定不移,即能有所成就。
【第80句】:【心靈禪語】心善自然美麗,心慈自然柔和,心凈自然莊嚴;淡泊寡欲可以養(yǎng)神,寧靜致遠可以養(yǎng)志,怡情適性可以養(yǎng)和,觀空自在可以養(yǎng)心。
【第81句】:生命就是呼吸,不能提前也不能拖后,無論如何嘗試,你都無法逃避人生,只要你活著,不管是在城市或在山林,你都必須面對它。
【第82句】:攝為船師,攝就是接受;只要有信念,肯接受佛陀的教法,佛法就象是一條船,可以送我們到達解脫痛苦的彼岸。
【第83句】:【佛禪文案】無論走到哪里,都該記住,回憶是一條沒有盡頭的路,一切以往的春天都不復(fù)存在,就連那最堅韌而又狂亂的愛情,歸根結(jié)底也不過是轉(zhuǎn)瞬即逝的現(xiàn)實。
【第84句】:【禪心佛語】當你明了成功不會造就你,失敗不會擊垮你,平淡不會淹沒你時,你就站在了生命的最高處。
【第85句】:【禪心佛語】驕傲最大的壞處,就是它會讓我們不知長進。如果你以為:“我全都知道了,我實在很了不起?!蹦悄憔驮僖矊W不到什么。然而一個人如果說會碰上什么很糟糕的事情,這可以算是其中之一。
【第86句】:深潛不露,是名持戒,若浮于外,未久必敗。有口若啞,有耳若聾,絕群離俗,其道乃崇。(《西方確指》)
【第87句】:【禪心佛語】行善貴在及時努力。我們大家現(xiàn)在就開始積陰德吧。否則恐怕會太遲了。因為生命無常,我們并不知道死神何時會來臨,所以應(yīng)該趁早修善積福。
【第88句】:優(yōu)雅是件很難的事情。比矜持難。比無賴也難。矜持能裝。無賴更容易。可是優(yōu)雅不行。優(yōu)雅要氣質(zhì)。要資歷。要歲月沉淀。要那份從容與云淡風輕。雪小禪《優(yōu)雅的老去》
【第89句】:逃避不一定躲得過,面對不一定最難受,孤單不一定不快樂,得到不一定能常久,失去不一定不再有,轉(zhuǎn)身不一定最軟弱。
【第90句】:【禪心佛語】靠山山會倒,靠人人會跑,只有自己最可靠。沒有人陪你走一輩子,所以你要適應(yīng)孤獨,沒有人會幫你一輩子,所以你要奮斗一生。
【第91句】:【禪心佛語】可知,心無雜念妄想,不打坐也是修行,心有雜念妄想,打坐也不能開悟。
【第92句】:【佛心禪語】我?guī)熕f,妙湛圓寂,體用如如;五陰本空,六塵非有;不出不入,不定不亂;禪性無住,離住禪寂;禪性無生,離生禪想;心如虛空,亦無虛空之量?!秹?jīng)》
【第93句】:【佛心禪語】趙州從諗禪師,有一天,趙王特地去拜訪他。這時趙州禪師正在床上休息,于是就躺在床上對趙王說:“大王。我現(xiàn)在已年邁,雖然你專程來看我,但我實在無力下床接待你,請別見怪。”
【第94句】:【禪心佛語】世界上有很多事情是不以人的意志為轉(zhuǎn)移的,我們不能主宰命運,但是我們自己的心情卻是可以自我控制、自我改變、自我調(diào)整的。
【第95句】:【佛心禪語】佛陀說道:“你的父親是利根之人,只要你把我說的故事轉(zhuǎn)述給他聽,他必然能去邪向正,回迷向悟。”
【第96句】:【禪心佛語】世間沒有任何一個獨立存在的個體,皆是因緣所生之物,都離不開緣起緣滅之狀態(tài)。
【第97句】:應(yīng)當修習無相正觀,無相能伏妄想。唯現(xiàn)實性,不見實相,一切諸法,體本空寂,無見無知,是名正觀。《大乘本生心地觀經(jīng)》卷四,厭舍品
【第98句】:【禪心佛語】人總是在追逐中感受到匱乏,在處處為自己著想中感到不安,在不情愿和抱怨中產(chǎn)生憂煩。
【第99句】:翠竹黃花非外境,白云明月露全真。頭頭盡是吾家物,信手拈來不是塵?!峨p嶺化禪師》
上一篇:讓自己變得更好的佛心禪語文案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