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句】:【晚安禪語】慢慢地,都淡了;漸漸地,都忘了。世上的事就是這樣,好多熟悉的人,你不去呵護,慢慢就淡了,許多熟悉的事,你不去回味,漸漸就忘了。歲月的風,不僅能吹淡你我心中的情,也能冷卻你我的心;時光的手,不僅能模糊你眼中的我,也能淡忘我心中的你。再熟悉的路,你不行走,也有陌生的感受…這就是人生。
【第2句】:【佛心禪語】因為他對京都的歷史、古寺、名勝的認識淺薄,實在沒有內容可以告訴學生。中學老師看他不知所措的樣子,還笑著安慰他說:“你別想得太難,只要放輕松就可以了。”
【第3句】:【禪語人生】我快要六十七歲了,如果我內心深處,有時也沒有辦法接受這么多年下來自己身體已經衰老的話,我一定會難以接受我目前的狀況。當你老了,要意識這背后究竟意味著什么,不要欺騙自己,試著從中得出最好的結果。
【第4句】:有人問我是否要錢,或希望受到重視等等,我說,如果是這些有必要得到而又可以得到的話,我是不會拒絕的,但是我不會因為求之不得而失望。
【第5句】:佛的眼中眾生皆是佛,菩薩眼中皆是菩薩,凡夫眼中皆是凡夫。悲觀者看世界,世界是暗淡失敗;進取者看世界,世界是美麗光明。你的世界是光明還是暗淡,取決于你的心態與智慧。以佛菩薩的智慧與慈悲照見,以慈悲喜舍心看待世界、眾生,你會發現,一切的發生都是那么的可愛,都是祝福,都是修行的良機。
【第6句】:【禪語感悟人生的文案】抓住一樣東西,就意味著放棄了更多的東西。放棄和失去,其實始終是人生的大局。人生若茶,生活似水,水能讓茶由苦變甜,生活的磨礪能使人超越苦難而嘗到幸福的甜蜜。不經苦,何來甜。一念苦,一念甜,轉個念就是希望。
【第7句】:【禪心佛語】忙,像一把鋒利的慧劍,能斷妄想的葛藤;忙,是點石成金的手指,能化腐朽為神奇;忙,是營養調身的補品,使人生充滿生機。
【第8句】:【禪心佛語】二曰作業求“勤”。業精于勤而荒于嬉。天道酬勤,勤能補拙。不輕浮,不好高,重過程,慎細節,行之以漸,持之以恒。凡事有知有行,唯勤勞、勤苦、勤奮、勤勉,方可知行合一,揮灑自如。
【第9句】:上屋搬下屋,少了三籮谷。少成若天性,習慣成自然。少說漂亮話,多做平凡事。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蛇無頭不走,雁無頭不飛。射人先射馬,擒賊先擒王。身不離勞動,心不離群眾。身靜養指甲,心靜養頭發。
【第10句】:是故一切法,從本以來,非色非心,非智非識,非有非無,不可說相。而有言說者,當知如來善巧方便,假以言說引導眾生。其旨趣者,皆為離念,歸于真如。以念一切法,令心生滅,不入實智故。(古印度)馬鳴《大乘起信論》
【第11句】:我們今生所有遇到的人和事,前世已注定;我們來世所有遇到的人和事,今生已注定。生命中的一切,我們都無需拒絕,笑著面對,不去埋怨。遇到的人,善待,經歷的事,盡心,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輪回路上,就讓善意盈盈的每一段,寫著努力與光明;寫著平安與喜樂;寫著慈悲與智慧。
【第12句】:【經典佛語】“不可將福便為功德。功德在法身中,不在修福。”福德跟功德是兩回事。功德在哪里求呢?“功德在法身中”,不在修福中求。
【第13句】:菩薩摩訶薩應先具足學一切道,道智具足已,應分別知眾生深心。。入眾生深心相,人已,隨眾生心,如應說法。《摩訶般若經》卷二十四,種善根品
【第14句】:人生最美是淡然。生活未必都要轟轟烈烈,簡單的生活也可以很迷人。人生的繁雜欲望,都是源自心的不清凈、不安穩,當生活的需要簡化到最低限度時,生活反而更加充實。在燈紅酒綠、推杯換盞、斤斤計較、欲壑難填之外,不依附權勢、不貪求金錢,心靜如水、無怨無爭,安然一份簡單生活,如此足矣。
【第15句】:【心靈禪語】追求一份平平靜靜的生活,擁有一份輕輕松松的心情;追求一份真真實實的坦蕩,擁有一份平平淡淡的從容。孔子說:“君子坦坦蕩,小人常戚戚。”心胸坦蕩,正大光明,才能寢食無憂,記住別人對我們的恩惠,洗去我們對別人的怨恨。坦蕩活在當下,盡心就是完美。讓你的心靈輕松快樂,才是生命里唯一的本真。
【第16句】:人生的道路,無論是崎嶇或平坦,都要靠自己去走;人生的滋味,哪怕是酸甜或苦辣,也要靠自己去品。人生的命運,無論是幸運或多舛,都要堅韌精進;人生的歷程,波折坎坷可以感悟世間冷暖艱辛。嘗遍酸甜苦辣,才識世間萬象,笑而無言,不過如此。
【第17句】:【圣經文案】370弟兄們,若有人偶然被過犯所勝,你們屬靈的人,就應當用溫柔的心,把他挽回過來;又當自己小心,恐怕也被引誘。(加6:1)
【第18句】:我們在歲月中無聲地行駛,驀然回首,才發現時光已經悄然流逝。因為相信有下一世的輪回,我們心中不再懼怕,只是盡力將此生做到最好。生命不會為任何人裹足不前,每個人都要老去,只要用心的去生活,用心的去體會活著的美好,感謝生活的賜予,感恩曾經的擁有,讓陽光灑滿心田,就是夠了。
【第19句】:明明本是無家客,逢人卻說是故鄉。禪本無言,卻找本來。沒有必要說的東西,反而一番糾纏。漫步在人間,思索在心頭,曾經多少糾纏放不開,到頭來不過一場癡迷。既然是漫步,那就悠然散步,散了,散了。
【第20句】:有的人活著,并沒有真正活過,因為他們活在一個個虛假的概念中;只有悟道的人,體驗過永恒只是瞬間、瞬間即是永恒,才真正清醒地活過,活在永恒的大自然中。
【第21句】:萬般隨緣過,一切隨緣了。只見活人論是非,不見死人道丑好。世人都為不忙之事忙碌,只要三寸氣在,名利爭執不休,殊不知無常期到,請問能帶走多少?皇帝一死,江山也丟,萬般將不去唯有業隨身。
【第22句】:愿歲月靜好,現世安穩。守著一座老舊的亭院,守著一池素色的荷蓮,與風邀約,于雨共眠,與花同舞,與雪說禪。與你青梅煮酒,賭書潑墨,紅袖填香,低眉共度煙火人間。任憑季節如何變幻,年華漸次走遠,相信,那些風雨相伴的時光,那些噓寒問暖的陪伴,那些相知相惜的溫暖,都將是時光深處最美的畫卷。
【第23句】:有時候你以為自己做到最好,但實際上并不夠好。因為你的極限,都沒到好的標準。有時你以為自己足夠清醒,但實際上你還是懵的。因為你最大的清醒,依舊不夠看清。我們不是要做到極限,而是突破極限。當你每天否定自己踏過自己,才算前進。路是用自己的曾經墊出來的。——陸琪
【第24句】:【禪心佛語】人人都希望事業有成、有地位、受人尊敬,所有的美好都降臨在自己身上,一夜醒來,10萬就變成100萬。這不是沒有可能,只要正確利用空性原理就可以辦到。
【第25句】:環境會不知不覺地影響一個人,而且是根本的影響。所以,我們要在不能改變大環境的情況下,盡量創造一個適于自己生長的小環境,如小的家居佛堂。我們心里有了山門、圍墻、大殿、本尊,也才必然會外在地顯現出來——外境乃內心的顯現。
【第26句】:前行,總會有坎坷,飛翔,總會有阻隔,心隨路轉,心路常寬,學會轉彎才算明智,無論什么事,無謂的堅持不一定成功,改變一下思路,往往會柳暗花明,豁然開朗。生活,無論多么不開心,也要繼續;人生,無論多么不如意,也不能停步。順其自然,隨心而為,做真實的自己,讓生命少些遺憾,讓人生多些無悔。
【第27句】:【禪語心燈】在生命里尋覓快樂的方法,就是了解你被賦予生命是為了享受生命。懂得享受生活的過程,人生才會更有樂趣。人生如夢,歲月無情。驀然回首,才發現人活著是一種心情。窮也好,富也好,得也好,失也好。一切都是過眼云煙。不管親情、友情、愛情,能永遠珍惜就是好心情。
【第28句】:【禪語人生】心淡了,寂寞也是一種美。心無所依,謂之寂寞。人生有期盼,就會寂寞。期盼讓心萌芽,現實讓心墜入寂寞。盼花花不開,盼人人不來,求功功不成,希望越大,失望越大。摒除執念,一切隨緣。花開,喜于結果;花謝,喜于過程。太依賴于結果的美麗,路上再美的風景也只能錯過。靜享時光,則寂寞也是美。
【第29句】:調和:萬物因水的存在而匯聚融合。譬如石灰石、黏土和鐵礦粉是三種不同的事物,因為水的調和而融合為水泥。由于水的存在,它們三種才有可能按比例調和而成。同樣的道理,由于愛心的存在,人與人之間、人與動物之間、人與社會之間、人與大自然之間才有可能和諧相處、充滿和平。
【第30句】:世界上總有占不完的便宜,吃不完的虧,好事不可能總讓你攤上,你也不可能老是那個倒霉蛋。所以,放松點,看淡點,做完,放下,不再去想,不要去比較,你便釋然。有后悔和比較的時間,還不如去做點別的事,你會得到更多。心情也是有成本的,為一些無法挽回的事情影響現在的心情,那才是真正的損失。
【第31句】:【佛心禪語】北魏時,曾在洛陽、嵩山等地傳授禪教。當時對他所傳的禪法褒貶不一,約當魏末入寂于洛濱。據《景德傳燈錄》在民間常稱其為達摩祖師,即禪宗的創始人。
【第32句】:【佛心禪語】有一位南泉禪師,有一天,問陸亙大夫一個問題,他說:“有人在瓶子里養了一只鵝,鵝在瓶里慢慢長大了,瓶口很小,鵝出不來了。現在我們要把這只鵝放出來,但是不得毀瓶,也不可傷鵝。請問,鵝如何才能出來呢?”
【第33句】:【禪語人生】要與人為善,以德服人,離是非遠點,靠家人近點,便有了心安,有了愜意。樂觀的心態來自寬容,來自大度,來自善解人意,來自與世無爭;壞心情是失眠時折磨出來的,其實現實并沒有你想的那樣糟糕,生命有高峰也有低谷,這個世界上沒有一帆風順的人生。
【第34句】:【禪心佛語】但凡拜讀過守培法師《解深密經》及《天臺四教儀》著述的人,都無不驚嘆老人學術理論的嚴謹、廣學宏辯之精密。然而,如此偉大的鴻篇巨制,居然是在入廚幫忙、勞作無暇、一被一帳、粗棉過冬的簡單生活中一一完成的,作為禪和子一味平懷的修行本分,真如旃檀香林,愈沉愈香。
【第35句】:【佛家靜心禪語】好的生活就是不瞎想,要懂得把握。站在鏡子面前微笑,你看到的是愉悅;站在鏡子面前沮喪,你收獲的卻是憔悴。人生亦是如此,好的命運需要好的態度來滋養;美的命運需要美的心靈來灌溉。
【第36句】:【禪語人生】緣起性空,諸法非實。世間萬相,哪里來?因緣而生,為此,也將因緣而滅。其沒有自性,自性空寂。世界,所有的顯現,無非就是種幻相,如水中月,夢中花。我們,以之為實,只是一種錯覺而已。
【第37句】:【古賢文教兒經37-24】我說這話非假事,賭博后來全然清。勸君及早回頭想,賭博場中不可行。平時親近有道士,一舉一動照他行。邪言亂語非正道,說長說短是非人。一嘴兩舌說慣了,那管好歹亂搭經。或說人家閨門事,或說人家破衣巾。或說人家貴與賤,或說人家丑兒孫。或說人粗并人細,或說人家破衣巾。
【第38句】:人生難免會遇到風雨和坎坷,對于生活中的諸多不順,不要心懷不滿、怨氣沖天,也不必耿耿于懷、一蹶不振。是福是禍,都得面對;是好是壞,都會過去。
【第39句】:【禪心佛語】大家見了這首偈子,驚奇不已。這首偈子說,身心都不是真實的,從緣起性空的立場上來看,沒有菩提樹,沒有明鏡臺,身心如幻影,干擾我們身心的煩惱更是皮之不存,毛將焉附。這首偈子把禪學漫長的修行過程,轉化為當下的一念頓悟,說人的本心本性,原本清凈無染。只要覺悟到這一點,就可以立地成佛。
【第40句】:【禪心佛語】生活需要游戲,但不能游戲人生;生活需要歌舞,但不需醉生夢死;生活需要藝術,但不能投機取巧;生活需要勇氣,但不能魯莽蠻干;生活需要重復,但不能重蹈覆轍;生活需要挑戰,但不能百戰百勝;生活需要微笑,但不能一笑置之;生活需要樂趣,但不能自得其樂。
【第41句】:【禪語感悟人生的文案】對于一些讓自己生氣的事,當怒則怒,該忍則忍,該怒的時候卻忍了,那就是一種懦弱,底氣不足,既缺傲氣,又缺傲骨;該忍的時候卻怒了,那就太魯莽,行事全憑意氣,后果會很棘手。分寸若能拿捏得當,那就說明自己是一個有原則,有立場,有胸懷,曉人情,明大理的人。
【第42句】:人感到糾結,…是因為:只從自己的角度和感受去看事看人;只用自己的經驗和經歷去評判他人;只想讓別人知道自己的觀點和情緒;沒有看到到事情的全相。感到痛苦糾結時,靜下心來,放下自己的評判和情緒,了解對方的想法感受,也從第三方的角度看人看事,就會看到全相,事情的全相會讓人自由!
【第43句】:【禪心佛語】生活里多理解別人的那些怎么樣,少去挑剔別人為什么,那些哭解決不了的事情,嘆息也沒什么用,來尊重這每天的故事,每天的人,每天的經過,不為別的,只因為明天應該做的事情一定不會比今天需要面對的少,抬頭看,更寬闊。
【第44句】:初發心最重要的就是我們應當擁有一顆怎么樣的心去修行。禪宗講即心即佛,佛就是心;凈土宗講唯心凈土,還是講心;密宗講三密相應,還是心;天臺宗講三諦三觀,還是心;華嚴講一真法界,還是這個心。離開心就沒有法,所以心是一切的根本。
【第45句】:愛出者愛返,福往者福來,一句智慧的禪語,包含著人生全部的真諦。不是擁有幸福的人才幸福,只是能夠感受幸福的人才幸福;人,之所以快樂,不是因為得到的多而是因為計較的少包容的多。人,之所以充實,不是因為擁有的多而是因為賞識的多感受的多。
【第46句】:【佛心禪語】靜心:靜能生慧,智者無憂,計較是疼,比較是痛,淡然是福。定心: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安心:盡人事而順天意,隨遇而安即得幸福。正心:心術不正,損人害己;恒心:意志不堅,諸事難成。寬心:心有多大舞臺就有多大。平心:淡泊以明志,寧靜以致遠。
【第47句】:【禪心佛語】人的一生就是“生、老、病、死”的過程。一個人生下來,然后長大、成人、衰老,最后死亡,這是誰都不可避免的。事物因為因緣相聚而存在,也是因為因緣離散而變遷消逝,也就是我們說的“成、住、壞、空”。
【第48句】:【文案基地---醒世歌】是是非非何日了,煩煩惱惱幾時休。明明白白一條路,萬萬千千不肯修。為人不可不回頭,名利英雄有日休。千種情懷千種恨,一分榮辱一分憂。紅塵大廈千年計,白骨荒郊一土丘。開口對人閑借問,為誰不了為誰愁。衣食無虧便好休,人生世上一蜉蝣。石崇不享千年富,韓信空成十大謀。
【第49句】:【禪心佛語】當我們思維“觀死無常”,再思維“輪回過患”,而真正生起一種“我真的要從輪回中出離”的殷切之心,這就是出離心的標準。如果心中沒有生起這種真實、不造作的出離心,就沒有真正入道;法是不是真正在心中生起,基礎就在于有沒有真正生起出離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