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句】:【萬事俱備,只欠東風】諸葛亮與周瑜聯合用火攻曹操水 軍,一切準備停當,就缺少東風吹火,諸葛亮便設壇臺借東 風。事出《三國演義》。此句表示只缺少一個必要的關鍵條 件。韓志君等《籬笆·女人和狗》:“叫我看,你這事兒,現在 是萬事俱備,只欠東風。”
【第2句】:【熱鍋上的螞蟻——亂轉】(歇)形容焦急、忙亂,束手無策。 也作熱鍋上的螞蟻——團團轉。 熱鍋上的螞蟻——團團亂轉。 熱鍋上螞蟻——來回直打轉轉。
【第3句】:【人窮志不窮】釋義:雖然貧窮,但是不能沒有志氣。例句:“同志們哪,我們窮,不假,可是我們人窮志不窮,我們有窮人的骨氣。”
【第4句】:【兄弟同心,黃土變金】見“弟兄協力,土塊變金”。
【第5句】:兩手捧壽桃——有禮(理)
【第6句】:電線桿上曬衣服——好大的架子
【第7句】:生鐵進了鐵匠鋪——挨打的坯子;等著挨錘
【第8句】:【羊皮膏藥——不靈】(歇)舊時民間認為狗皮膏藥療效好,羊皮膏藥不管用。指不靈驗,不起作用。
【第9句】:【腦袋里少根筋】思想簡單,缺少心眼,或在某一方面不善 于思考,意識不到。或說:腦筋里缺根弦。王安憶《文革軼 事》:“她們這些張家后代,由于養尊處優缺少世事的鍛煉, 個個腦筋里都像缺根弦似的。”
【第10句】:【老鼠拉木锨——大頭在后面】(歇)木锨:揚場用的木制農具,形似鐵锨,長柄大頭。本指木锨大的一頭在后面,轉指更重要的人、事或更嚴重的事情還在后面。 也作老鼠拖木锨——大頭在后邊。 耗子拉木锨——大頭在后。
【第11句】:上山釣魚,下山打獵——路線錯了
【第12句】:【求人不如求己】主要靠自己,不能依賴別人。成語:自力 更生。清代《紅樓夢》:“俗語說的好:求人不如求己。說不 得姐姐擔個不是,暫且把老太太查不著的金銀家伙,偷著運 出一箱子來,暫押千數兩銀子,支騰過去。”
【第13句】:房脊上逮雞——不好捉摸
【第14句】:小濤的媽媽要他把衣服脫下來洗,對他說:“你呀,一身衣裳一身泥,是狗皮也應該愛惜哩!”(湖北·仙桃)
【第15句】:羊糞蛋里掉個花生——是個好仁(人)
【第16句】:【各人自掃門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這句俗語形容自私自利、少管閑事、明哲保身的為人處世的消極態度。此語出自宋代陳元靚《事林廣記·警世格言》:“自家掃取門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此語誕生以來,流傳甚廣。要說對此語有獨到見解的,還是非魯迅莫屬:這乃是“教人要奉公、納稅、輸捐、安分,不可怠慢,不可不平,尤其是不要管閑事。”而對于壓迫者來說,這句格言另有一番含義:“所以被壓制時,信奉著‘各人自掃門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的格言的人物,一旦得勢,足以凌人的時候,他的行為就截然不同,變為‘各人不掃門前雪,卻管他人瓦上霜’了。”
【第17句】:【黃鼠狼給雞拜年】偽裝友好,別有用心。浩然《艷陽天》: “黃鼠狼給雞拜年,沒安好心,說不定來找我耍什么鬼把戲, 可不能理睬這號人了。”
【第18句】:快要考試了,有些同學還不努力學習,校長批評說:“現在是焦麥炸豆的時候,你們咋還沒個緊張勁兒呢?”(廣西·來賓)
【第19句】:一天,老師讓做報紙上的作業題,由于我的報紙忘到家里了,就找出差生陳壘的報紙做。有位同學說:“陳壘啊陳壘,你可真是買了爆竹給別人放。”(浙江·寧波)
【第20句】:【心肝跌進肚里頭】(慣)指終于放下心來。 也作“心放在肚子里”。
【第21句】:【肥豬拱廟門——十分好的運氣】(歇)肥豬拱廟門:肥豬自己送上門來當供品。指運氣好,不費事地得到送上門來的好處。
【第22句】:【雨過地皮濕】見“水過地皮濕”。
【第23句】:【不怕晚了恨,只怕事不成】釋義:不怕事情做得晚,只怕不成功。例句:“你們眾位不必著急。常言道:‘不怕晚了恨,只怕事不成。’天還早哩,就是上燈時節也將他等了去。”
【第24句】:【不瞎不聾,做不得阿翁】釋義:做事要睜只眼閉只眼,不可太認真。例句:“……常言說得好:‘不瞎不聾,做不得阿翁。’這件事,皇兒你的度量和明智,真還不及皇貴妃喲!”
【第25句】:【失晨之雞,思補更鳴】(諺)失晨:誤了啼鳴報曉。誤了報曉的公雞,很想再有個準時報曉的機會,以彌補失晨的過失。比喻犯了錯誤的人,很想有機會立功補過。
【第26句】:【處暑若還天不雨,縱然結實也難收】釋義:處暑時還沒有下雨,莊稼縱然結了籽實也無收成。指干旱難以成孰。例句:處暑日宜雨。諺云:“處暑若還天不雨,縱然結實也難收。”
【第27句】:【撅撅尾巴就知道他拉什么屎】(慣)比喻對某人的底細了解得非常清楚,他一有舉功就知道他要干什么事情。 也作“撅屁股就知道拉什么屎”。
【第28句】:【碟大碗小,經常磕碰】家庭內部,難免發生爭吵。類似的: 鍋碗勺子,哪能不碰撞/鍋碗勺子常碰撞/勺子免不了碰鍋 臺。張賢亮《肖爾布拉克》:“有的家庭,你別看他們碟子碗 經常磕碰,要仔細觀察他們相互之間的眼睛神態,興許還是 有情有意的一對哩。”
【第29句】:【繳白卷】見“交白卷”。
【第30句】:【機不可失,時不再來】(諺)時機到來時,要緊緊把握好,一旦失去就不會再來。指機緣可貴,稍縱即逝。 也作機不可失,時不我待。 時不再來,機不可失。
【第31句】:【嚼舌頭】(慣)指傳閑話,撥弄是非。也指閑聊或互相逗著玩。 也作嚼舌根。 嚼舌頭根。
【第32句】:【事到萬難須放膽】(諺)萬難:極度的艱難窘困。指事情到了萬般無奈時,就要放大膽量去做,不可瞻前顧后,畏首畏尾。
【第33句】:不像不是戲,真像不是藝。
【第34句】:【啞子嘗黃柏——昧苦自家知】(歇)黃柏:落葉喬木,樹皮味苦,可入藥。指自己的苦處只有自己心里知道。
【第35句】:【家有賢妻,丈夫不遭橫事】(諺)橫事:意料不到的災禍。指家里有賢惠的妻子,處事周到,防禍未然,丈夫自可過著無憂無慮的平安生活。 也作“家有賢妻夫禍少”。
【第36句】:清道夫拉貨——拉的全是廢物
【第37句】:【賊去了關門】(慣)去:離開,離去。財物被賊偷走后才關門。比喻事后才采取防范措施。 也作賊走了才關門。 賊走了才拴門。
【第38句】:【嚼字眼】(慣)形容過分地斟酌字詞。
【第39句】:我們靖城有一種名吃——蟹黃湯包。一位老大爺剛吃完,抹著嘴說:“這湯包鮮得打嘴巴子也不會丟碗啊!”(江蘇·靖江)
【第40句】:【 天機不可泄漏】天機,天的機密,深奧的道理。謂機密事 情不可告訴別人。魯迅《準風月談》:“然而預言的妙處,正 在似懂非懂之間,叫人在事情完全應驗之后,方才恍然大 悟。這所謂天機不可泄漏也。”
【第41句】:【囤底上省不如囤尖上省】釋義:說明節儉應從一開始做起。例句:囤底上省不如囤尖上省。嚴班長對這兩大垛噴香的新稻草管得很緊,誰抽動一小把,他立刻能看出來。
【第42句】:【過了芒種,不能強種】釋義:芒種:二十四節氣之一,在6月6日前后。大田作物要在芒種以前播種完,芒種以后不宜再播種。例句:俗話說:過了芒種,不能強種。谷雨思尋了一下,才說:“離芒種只有五、六天了……可我尋思,強種也得種呀!決不能坐等國家支援!”
【第43句】:【外無救援,內絕糧食】見“內無糧草,外無救兵”。
【第44句】:【下藥捻兒】(慣)比喻設計害人。
【第45句】:【有錢好辦事,家寬出賢人】(諺)賢人:行善積德的人。人有了錢,什么事情都好辦;家資富裕,行善積德的事就容易做出。指居家處世,離不了錢。
【第46句】:【馬不知臉長,牛不知角彎】(諺)比喻人總是缺乏自知之明,或總是為自己護短。 也作馬不嫌臉長,羊不嫌角彎。 牛不知角彎,馬不知臉長。
【第47句】:我的學習成績優異,經常得到老師的表揚。媽媽發現我近段驕傲了,就語重心長地對我說:“虛心竹,有低頭葉;傲骨梅,無仰面花。孩子,凡事都要謙虛些。謙受益,滿招損。你一定要牢記心間喲!”(河南·內鄉)
【第48句】:【空棺材出喪——木中無人】(歇)木:棺木,諧“目”。指人自高自大,看不起別人。常含責罵意。
【第49句】:【實話好說,謊話難編】(諺)指實話實說,自然流利,毫不費力,而編造謊話,生拉硬扯,往往難以自圓其說。 也作“真話好說,謊話難編”。
【第50句】:【放龍入海,縱虎歸山】(慣)比喻把強敵放走,留下禍根。
【第51句】:【骨頭里榨油】敲詐勒索。類似的:石頭縫里榨油。成語: 敲骨吸髓。趙樹理《李家莊的變遷》:“從前是有錢的不肯拿 出錢來。只在沒錢人的骨頭里榨油,這個不對。”
【第52句】:鄰居家的婆媳吵架,只是因為媳婦的一句話。奶奶勸架時說:“誰家的嘴皮不磨牙,說錯了就改,何必吵架呢?”(湖北·鐘祥)
【第53句】:【打饑荒】(慣)1指為了達到某種目的,與人糾纏不休。2指借債或欠債。
【第54句】:【中國】中國的英譯名是China,有歷史學家考證,英文china-詞來源于印度梵文“支那”,是我國第一個封建統一王朝——秦的音譯。秦朝統一六國后,威名遠播,周邊國家就根據中文發音來稱呼這個強大的帝國,并按照印歐語系的拼寫方法,將“秦”拼寫成chin,chin后來被附加了一個元音,成了“China”。還有,把瓷器翻譯為China,則是在China-詞產生之后,“這和中國瓷器的興盛有關。中國素以瓷器揚名世界,八世紀之后瓷器通過絲綢之路和海上運輸遠銷世界,中國被譽為“瓷器王國”,但中國China得名與瓷器無關。
【第55句】:軍棋盤里下象棋——不對路數
【第56句】:【連著藤,扯著蔓兒】釋義:比喻相互聯系著。例句:不能說,不能說!說了這個不要緊,可這個跟老賬連著藤哪,扯著蔓兒哪!
【第57句】:魚找魚,蝦找蝦,烏龜愛王八——氣味相投
【第58句】:麻雀打鼓——跳(調)皮
【第59句】:【挨金似金,挨玉似玉】跟什么人在一起,就會受到什么樣 的影響。清代《兒女英雄傳》:“俗話說的:挨金似金,挨玉似 玉。今番親家太太的談吐,就與往日大不相同了。”
【第60句】:【 能舍錢一千,不教一招鮮】一招鮮,能夠盈利的獨有的技 術。謂一招鮮不能傳授給別人。李準《黃河東流去》:“原來 陳柱子有個規矩,就是能舍錢一千,不教一招鮮。”
【第61句】:【剝蔥剝蒜別剝人】釋義:剝蔥皮剝蒜皮,別剝人的皮。比喻不揭別人的短處。例句:“剝蔥剝蒜別剝人,他陳鯱刺總是剝人!”聞魁氣憤地說。
【第62句】:民之所欲,天必從之。
【第63句】:逮兔打狐貍——舉兩得
【第64句】:星期天,爸爸教我做飯。切菜時,我怕被菜刀切了手,不敢動手切。一旁的奶奶說:“常摸刀,不能不割手;常在河邊走,不能不濕鞋。”(山東·萊陽)
【第65句】:【青史】“青史”即史書。那么,歷史為什么被稱為“青史”呢? “青史”里的“青”指的是竹簡。制作竹簡其實并不容易,要選擇上等的青竹,其他竹不堪用,所以稱為“青”;“史”指歷史或史書。因為在還沒有發明紙張的古代,平常的書籍大都是用竹簡制成。制作竹簡還有個程序,就是將竹筒放到火上炙烤,經火烤處理的竹簡不僅刻字方便而且能夠防蟲蛀,可長久保存。當時人們把這種火烤的程序叫做“殺青”,也叫“汗青”。古人將這些竹簡編連成形狀像“冊”字的書,它是古代人用作書寫的工具,也用來記載歷史,所以后來就以“青史”或“汗青”作為史書的代稱了。如文天祥的名句:“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第66句】:【捏著鼻子哄眼睛】(慣)比喻自己欺騙自己。
【第67句】:【肚痛埋怨灶司】(慣)灶司:灶王爺。比喻自己沒本領做事情,卻埋怨他人。
【第68句】:【鐘在寺院聲在外】釋義:比喻名聲在外,人人都知道。“聲”又作“音”。例句:你還不知道我這個人是錢到手飯到口,鐘在寺院聲在外,開費大著哩。
【第69句】:【丁是丁,卯是卯】(慣)丁:天干的第四位。卯:地支的第四位。丁卯不能混為一談。一說丁卯諧工藝制作中的“釘鉚”。釘,榫頭;鉚,鉚眼兒。釘和鉚的尺寸錯了,器物便安裝不成。形容對事認真,一絲不茍,毫不含糊。 也作“釘是釘,鉚是鉚”。
【第70句】:【會讓路的不是癡漢】(諺)走路時,能主動給人讓路的,絕不是癡呆的表現。比喻見機行事的人,聰明機靈。
【第71句】:【螳臂當車——不知自量】(歇)螳臂:螳螂的前腿。當:阻擋,抵擋。指過高地估計自己,妄圖抗拒強大的力量或做力所不及的事情。 也作螳臂當車——自不量力。 螳臂擋車——不自量力。
【第72句】:【看菜下飯,量體裁衣】釋義:要按實際情況辦事。例句:“看菜下飯,量體裁衣。這是最普通的生活常識,為政者更不能不審時度勢。”
【第73句】:大船載太陽——勉強度(渡)日
【第74句】:海龍王打哈欠——好大的口氣
【第75句】:【皮笑肉不笑】假裝笑臉。袁靜孔厥《新兒女英雄傳》:“第 二次過堂,何世雄還是皮笑肉不笑的說:‘楊小梅,怎么樣? 憋悶得慌吧?”’
【第76句】:【蒺藜子拌草——不是好料】(歇)蒺藜子:蒺藜的果實,有毒,皮上有尖刺,俗稱蒺藜狗子。料:本指飼料,轉指材料。指人不是好東西。常含責罵意。
【第77句】:【洞庭湖的麻雀——見過大風浪的】(歇)洞庭湖:我國第二大淡水湖,在湖南省北部、長江南岸。比喻人見過世面,經歷過大的風浪。
【第78句】:【身不動膀不搖】(慣)1形容什么活兒也不干。2形容面對大事非常鎮靜、從容。
【第79句】:【好戲還在后頭】(慣)指事情還沒有完結,熱鬧的場面和激烈的爭斗還在后面。 也作“鬧戲還在后頭”。
【第80句】:【包子有肉不在褶上】釋義:褶:指包子頂部折皺的面皮。比喻錢財或優點不露在表面。例句:掌柜的,你別瞧我們穿的破,包子有肉不在褶上,招好主顧,財神爺來了。
【第81句】:放學回家,我只顧玩耍,很晚了作業還沒做,媽媽狠狠地批評了我。爸爸在一旁說:“趕前不趕后,趕后有氣受。”(河南·孟津)
【第82句】:補了又補的破輪胎——到處泄氣
【第83句】:拖拉機轉彎——卷土重來
【第84句】:【上眼皮只看見下眼皮】(慣)形容目光短淺,胸無大志。
【第85句】:【 有天理有國法還有人情】講道理,執法,也要照顧人情。 意即不能不考慮人際關系。李準《李雙雙》:“這算貪污工 分?有天理有國法還有人情呢!你以后少跟他后面跑!少 家失教的樣子。”
【第86句】:【吃五谷雜糧,保不住不生病】(諺)指人免不了要吃五谷雜糧,也就免不了要生百病。 也作“人吃五谷生百病”。
【第87句】:【買香囊吊淚——睹物傷情】(歇)香囊:盛香料的小囊,舊時常掛在腰間,可作贈品或傳情的信物。指看到與已有關的物品,引起傷感之情。
【第88句】:牦牛好不好,看鼻子就知道;姑娘美不美,看父母就知道。
【第89句】:【討飯怕狗咬,秀才怕歲考】(諺)歲考:清代各省學政對所屬府、州、縣學生員舉行的考試。指秀才們怕的是歲考,就像討飯的乞丐怕狗咬一樣。
【第90句】:【不是姻緣莫強求】(諺)舊指男女雙方如果沒有緣分,就不要勉強結合到一起。
【第91句】:抱著干柴救火——幫倒忙
【第92句】:【抗膀子】(慣)比喻對著干。
【第93句】:逼著烏龜伸腦袋——越逼越不行
【第94句】:【 打一巴掌揉三揉】又打擊又拉攏。成語:軟硬兼施。老 舍《駱駝祥子》:“她撇開嘴,露出兩個虎牙來。‘不屈心,我 真疼你,你也別不知好歹!跟我犯牛脖子,沒你的好兒,告 訴你!“不……’祥子想說,‘不用打一巴掌揉三揉’,可是沒 有想齊全。”
【第95句】:【慷他人之慨】用別人的財物做人情,自己并無愧色,卻顯 得很慷慨大方。明代《二刻拍案驚奇》:“滿生總是慷他人之 慨,落得快活。”
【第96句】:我拿著單元測驗的成績單,請爸爸簽字。爸爸看了看我的成績,第一單元100分,第二單元94分,第三單元89分……他不由得皺起眉頭,不滿意地說:“你這成績,就好像股市行情一樣,高開低走。”(四川·自貢)
【第97句】:【明是一盆火,暗是一把刀】(慣)指表面上待人親熱,內心卻非常狠毒。
【第98句】:【木不鉆不透,人不激不發】(諺)木材不鉆就穿不透孔,人不經受激勵就難以奮發圖強。指人的奮發向上,往往需要客觀上的激勵。
【第99句】:【你不嫌我籮疏,我不嫌你米碎】不相嫌棄,互相諒解。你、 我、他,可互易。類似的:你不說他的疤瘌,他不說你的瘤子 你不說我頭禿,我不笑你眼瞎。韓志君等《古船·女人和 網》:“反正,銅鎖,咱倆是一家人了。我不嫌你籮粗,你也別 嫌我米碎了。”
上一篇:藝術賞析50字精選五篇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