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句】:【禪語人生】悟道之人如何待事?時時刻刻保持內在的覺知,對事物清楚明了,又不加以分別。事物就是事物,它沒有屬性,一旦你給它下了定義,就有了好壞、善惡、是非。而我們普通人則相反。
【第2句】:【禪心佛語】德盛者其心平和,見人皆可取,故口中所許可者多。德薄者,其心刻傲,見人皆可憎,故目中所鄙棄者眾。
【第3句】:【佛心禪語】比較有愛心的人,往往從內而外散發出一種過人的光華,讓人越看越順眼,越來越喜歡與其接觸。
【第4句】:【禪心佛語】計較就是在消耗自己。就是沒有能力去接納。就是對命運的不夠臣服,在抗爭的過程中就仿佛在泥潭中掙扎,越掙扎陷得越深。當我們能接納的時候,能放松接納的時候,生命不可能沉降。
【第5句】:【邵康節養生詩】閑居慎勿說無妨,才說無妨便有妨,爭先徑路機關惡,退后語言滋味長;爽口物多終作疾,快心事過輒為殃,與其病后須求藥,不若病前能自防。
【第6句】:【喪己于物,失性于俗】喪己于物,失性于俗者,謂之倒置之民。(位子·刻意》)☆為追求物欲而喪失自我,為趨就流俗而失掉本性,就叫做本末倒置之人。
【第7句】:【禪語人生】我們往生到了西方極樂世界,就可以看到親戚朋友們的生活情況,甚至他們死了以后去哪里。但是,最好也讓他到極樂世界比較好。不能到極樂世界的話,一般下三惡道的比例極高。
【第8句】:【佛心禪語】有一位教授帶著小兒子,到市場去買水果,在水果攤位上挑選時,小販很不耐煩地說:“你這樣挑來挑去,到底買不買?”
【第9句】:讓心靈深入經藏,任何明槍暗箭無法讓他流血,任何困難挫折都無法使他受傷,充滿智慧的人,才是真正戰勝自我的英雄。用佛菩薩的心代替私心,做人不難。
【第10句】:【禪心佛語】沒有好的心理素質和良好的心態,困惑就會像病魔一樣被不時的干擾著······心態好的人不以物喜,不以已悲,達觀大度,坦然面對,知足常樂。因此,生活過得輕松愜意,快樂幸福。
【第11句】:【禪心佛語】如果我們能夠分辨心及覺性,因而認識到自己的真實本性,究竟的見地會漸漸清楚。即使內在覺性現在還不清楚,就只要不讓心散亂于外,即可行;因為覺性就在心的甚深處。
【第12句】:【禪心佛語】與其說我們每天都在祈禱佛菩薩,不與說我們毎天都在乞求佛菩薩。毎天拜佛想成佛,還要拜財神,官神,究竟求什么自己也不肯定,沒有生起菩提心,一切皆是盲求。
【第13句】:【禪心佛語】同一個人,是沒法給你相同的痛苦的。當他重復地傷害你,那個傷口已經習慣了,感覺已經麻木了,無論在給他傷害多少次,也遠遠不如第一次受的傷那么痛了。
【第14句】:【禪語人生】小時候幸福是一件東西,得到了你就幸福;長大后幸福是一個目標,實現了你就幸福;成熟后幸福是一種心態,領悟了你就幸福。
【第15句】:【佛心禪語】最美的刺繡,總是以明麗的花朵映襯于暗淡的背景,最輝煌的成就,總是因艱苦卓絕的奮斗而生成。
【第16句】:有幾個熟悉水性的人乘船渡江,浪打翻了船,他們竭盡全力游向岸邊,水性最好的那個人卻怎么也游不快。岸邊的同伴問他怎么啦?那人說:“我腰上纏著千金,太重了!”
【第17句】:【佛心禪語】不要因眼前的成績而忘乎所以,把自己看得低一點就會多一分防范,高一分警惕;而心一旦飄起來,腳就會高起來,腳下的石頭就會松動。只要腳下的石頭一松動,就有墜入深淵的危險。
【第18句】:【禪心佛語】求人不如求己,因為世上本沒有什么奇跡,一切都要靠自己。在人生追求的過程當中,我們應該保持知足的心態,自己努力創造奇跡,才是真的奇跡。
【第19句】:【禪語人生】先哲云:“覺人之詐,不形于言;受人之侮,不動于色;此中有無窮意味,亦有無限受用。”。
【第20句】:對于勤奮者來說,遍地是黃金。任何一項成就的取得,都是與勤奮分不開的。勤奮是點燃智慧的火把,打開幸運之門的鑰匙。
【第21句】:【禪心佛語】人不怕丑,只要丑得有派頭;人不怕笨,只要笨得可愛;人不怕雷,只要雷得出彩;人不怕衰,只要衰得有才;人不怕窮,只要窮得自在;人不怕苦,苦盡定會甘來。
【第22句】:【禪心佛語】生活總是需要一份鮮活與不同,別因煩惱不自由,活好自己的存在,改正自己的偏頗和固執,人生活來不容易,理解大家,有你才成大家。
【第23句】:【禪心佛語】當一個人忽略家人的時候,他忘了愛與關懷是一種習慣。【第5句】:當一個人溝通障礙的時候,他忘了真誠傾聽是一種習慣。
【第24句】:如果一個人放棄自己的本分,忽略了自己的角色,而去癡心、妄想、羨慕或嫉妒別人,所得到的除了煩惱和人生的負值之外,只有迷失了。——耕云先生
【第25句】:【禪語人生】以舍為有,則不貪;以忙為樂,則不苦;以勤為富,則不貧;以忍為力,則不懼。
【第26句】:【禪心佛語】四是蘊藏在心底里的夢想,五是豐盈在大腦中的知識,六是父母給咱自己的身體。先做人,再做事;先知禮,后效行。則成功不遠矣。
【第27句】:離俗家與出家相應,去業障與道人相應,去習氣與工夫相應,去煩惱與清凈相應,此數相應,雖然覺得,不如不相應好。
【第28句】:【每日一禪語凈美心靈】人之知足,不是勸人不進取,人知足,不可謂不追求,知足,是一種境界、一種意識、一種欲望,也是一個本能標準、一個基本心態、一個幸福指數。
【第29句】:其實,人生就是一場夢境,不必在乎太多,也不必為自己的失敗而氣妥,生命終歸是自己的,沒有人可以主宰你,珍惜生命,善待自己,才是生活最好的唯一!
【第30句】:人生重要的不是所站的位置,而是所朝的方向。當你能飛的時候就不要放棄飛,當你能夢的時候就不要放棄夢,當你能愛的時候就不要放棄愛。生命太過短暫,今天放棄了明天不一定能得到。
【第31句】:【禪心佛語】高山未能斷流水,枯木也會再逢春。靜待時機,善果可期。殘缺不一定不美麗,完整不一定就美麗。
【第32句】:【禪心佛語】古人的公案多得很,后來專講看話頭,有的“看拖死尸的是誰”,有的“看父母未生之前,如何是我本來面目”,晚近諸方多用“看念佛是誰”這一話頭。
【第33句】:【禪語人生】修行就如同調整相機的焦距,調整至正確位置之后,一按快門,即是本來面目。
【第34句】:【禪心佛語】貪欲、嗔恨、愚昧、傲慢、疑惑、邪見等會影響說話與行為,久而久之,成了習慣,便有一種力量,這就是苦惱的招集者,名為眾生的苦因。
【第35句】:【禪語人生】用功太過急迫,覺心中煩躁時,宜萬緣放下,功夫也放下來,休息約半寸香,漸會舒服,然后再提起用功。否則,日積月累,便會變成性躁易怒,甚或發狂著魔。
【第36句】:【禪語人生】學佛根本不是在形相上燒香、拜佛、求保佑,或者求世間名利及財富等。所以想真正學佛的人,必須要依照從導師佛陀圓滿的智慧和慈悲中流現的無量甘露圣法而去聞思修行。
【第37句】:【佛心禪語】教授又問:“為什么別人就在你身邊時,你還是要喊,難道就不能小聲地說嗎?為什么要喊呢?”
【第38句】:非眼系色,非色系眼,乃至非意系法,非法系意,。于其中間,若彼欲貪,是其系也。《雜阿含經》卷九,第235經
【第39句】:【佛心禪語】曾慮多情損梵行,入山又恐別傾城。世間安得雙全法,不負如來不負卿。一言半句便通玄,何用經書千萬篇。人若不為形所累,眼前即是大羅天。
【第40句】:【圣經文案】190耶穌走遍各城各鄉,在會堂里教訓人,宣講天國的福音,又醫治各樣的病癥。(太9:35)
【第41句】:智者離諸惡,一切皆端嚴;愚夫由作罪,舉身皆丑陋。《大寶積經》卷九十五,善順菩薩會
【第42句】:【禪語人生】學佛而能以般若智慧求覺悟,即是從生活禪進入禪生活的過程;學佛而能以慈悲精神度眾生,即是從禪生活回到生活禪的過程。
【第43句】:【文案基地經典禪語】人一輩子不可能都是順的,總會攤上點什么事情,金錢上的損失都是小事,早晚都會賺回來,就怕人留在坑里出不來,把自己的信心,夢想,以及良好的品質丟掉,那才是最致命的。
【第44句】:若有凈信堅固心,常得親近善知識,一切諸佛與其力,此乃能人如來智。《華嚴經》卷七,世界成就品
【第45句】:【禪語人生】用寬容的態度,包容一切,雖然你臨時蒙冤受屈,但心里坦蕩安穩;看待事物,取他積極向上的一面,什么榮辱得失、沉浮笑罵、是非曲直,一切都能視之等閑。
【第46句】:【成功人士的表現】成功人士大多表現是:謙虛謹慎、居功不傲、不亂評說、忙而不亂、氣度寬宏。
【第47句】:禪是個神妙的東西,一旦在生活中發揮功用,則活潑自然,在生活中洞徹明白,不在物質上牽掛,到處充滿人間的生命力,正可以扭轉現代人生活的錯亂,所以能轉迷為悟,轉邪為正,轉小為大,轉苦為樂。
【第48句】:【禪語人生】有的人可能執著而豁達,頭腦簡單而心胸開闊。有的人從來不想大事,他們是天真的或糊涂的。
【第49句】:【禪心佛語】對任何人、任何事、任何境,不起煩惱,這叫看破。你要知道,沒有恒常,沒有長久。順境要安心,逆境還是要安心。
【第50句】:如想辦成個人事,首先應該為別人,專為自己謀算者,事情一定辦不成。(宋末元初)貢噶堅贊《薩迦格言》
【第51句】:【羅狀元醒世詩其10】貪利逐名滿世間,不如破衲道人閑。籠雞有食湯鍋近,野鶴無糧天地寬。富貴百年難保守,輪回六道易循環。勸君早辦修行路,一失人身萬劫難。
【第52句】:以赤子的眼光去打量這個世界,世界一片清澈;以赤子的心去愛這個世界,世界便充滿愛。如果每個人都能在內心留一角赤子的純真,那么人世間或許就不會這樣渾濁、骯臟、動蕩和絕望。
【第53句】:鄙夫染人,如近臭物,漸迷習非,不覺成惡。賢夫染人,如近香熏,進智習善,行成芳潔。《法句經》卷上,雙要品
【第54句】:【禪心佛語】讓心靈寧靜根本不是佛教的目的。佛教的目的是了解生命中的真理實相。這才是最重要的。一個佛教老師寧可你有一個動蕩但看到實相的心,而不是一個長久平靜卻見不到實相的心。
【第55句】:【禪心佛語】你發的是菩提心,還是出離心呢?假若你發的是出離心,這是小乘的發心;假若你發菩提心,那才是大乘的發心,才能稱得上大乘行者。
【第56句】:【禪心佛語】呼吸就像一陣風,輕輕地來,輕輕地走,不留下一絲痕跡,卻熔盡你我的一生。
【第57句】:【佛心禪語】處世讓一步為高,退步即進步的張本;待人寬一分是福,利人實利己的根基。--《菜根譚》
【第58句】:【禪心佛語】活在當下便是禪,再苦再累也要笑一笑,人生不如意事常八九,不看八九想一二,常給心靈洗個澡,雜七雜八的都清洗掉,學會簡單生活,簡單雖說平凡但不平庸。
【第59句】:以莫散心觀自心,若能自知自本性,諸相自脫大樂中,散心亦皆成大印。(古印度)薩羅訶《諸家大手印之比較研究》
【第60句】:學禪不僅要“明白自己”,更重要的還在于“領悟眼前”,其實,禪就在我們實實在在的生活當中。“郁郁黃花無非般若,青青翠竹盡是法身。”禪是一山一水,一草一木。
【第61句】:人的一切彷徨與痛苦是由于不接納自己,一切空虛和不安也都是由于違背自己的本質所致。——鄭石巖
【第62句】:【禪語大全】芭蕉葉上無愁雨,自是多情聽斷腸。心中的愛與恨,喜與悲,只是心對世界的投影。人生只似風前絮,歡也零星,悲也零星,都做連江點點萍。世界如此,行者護心。
【第63句】:【禪心佛語】生命短暫,夜以繼日的修學,從不敢懈怠、有時多睡一分鐘就覚得是一種罪惡,開山建寺歷經十年,終了宿愿,身心被掏空,現在頗有一種百戰歸來再讀書的急需渴望。
【第64句】:【禪心佛語】如果有兩種選擇:一是一流的團隊,三流的執行能力;二是三流的團隊,一流的執行能力。我情愿選擇后者。
【第65句】:總想,尋一個陽光暖暖的清晨,踏著晨風,將收集好的花間清露寄與你,你若收到,便是一份清水滌心的牽念。
【第66句】:【禪心佛語】生命的完整,在于寬恕、容忍、等待與愛,如果沒有這一切,擁有了所有,也是虛無。
【第67句】:我們心中應該要常常保持沒有煩惱的狀態,也就是頭腦里沒有憂郁、不滿意的事,因為世界上“不如意事十常八九”,既然已經知道,可能會有八九成不如意的事出現,那還有什么不如意的呢?—圣嚴法師
【第68句】:【禪心佛語】公平不是單一的平均分配,也不是殘忍的弱肉強食。既能讓強壯者分到最多的食物,又不能讓弱小者忍饑挨餓,這就是公平。
【第69句】:【禪心佛語】人生怎么能夠何棄療,人生既然要做到隨時隨緣,那就要時刻提醒自己活潑與客觀。讓生活的所有變化去適應命運發展的方向。既然命運有傷,那么一定別棄療。
【第70句】:【禪心佛語】當你擁有了慈愛,當慈愛成為你內心的素質之后,你將會發現:不但你的心情改變了,你的性格改變了,連你身邊的人、周圍的世界也都改變了。
【第71句】:【佛心禪語】耕云先生說:“內心安適,俯仰無愧,從一天到一年,從一年到一生,都能夠俯仰無愧,心安理得,活得很踏實,秒秒感受安詳,活在至真、至善、至美當中,這才是人生的最高幸福。”
【第72句】:一、信——信正道及助道法,能生出一切無漏禪定解脫。若“信根”增長,則能降伏諸煩惱,不被偏狹小乘之諸多疑慮所搖動。
【第73句】:【佛心禪語】自性具三身,發明成四智;不離見聞緣,超然登佛地。吾今為汝說,諦信永無迷;莫學馳求者,終日說菩提。
【第74句】:于諸惑業及魔境,世間道中得解脫,猶如蓮花不著水,亦如日月不住空。《華嚴經》,普賢行愿品
【第75句】:【佛心禪語】做人四自重:行為,一舉一動要自重;講話,一言一行要自重;處世,一事一物要自重;做人,一時一刻要自重。
【第76句】:【禪心佛語】平安即富貴,心靜大吉祥。這世間萬事,悠悠來往,拿起多少,放過多少,全在心量寬窄之間。
【第77句】:【禪心佛語】人世兩相逢,誰有誰的傷痛,誰有誰的艱辛,并非不懂,只是無暇顧及。塵世繁華幾何,人生冷暖幾多,個中滋味,唯自己真實路過。你從人群中走過,熱鬧非凡。你從心中走過,獨來獨往。
【第78句】:【禪心佛語】人活著是一種心情,窮也好,富也好,得也好,失也好,一切都是過眼云煙,只要心情好,一切都好。
【第79句】:【禪語人生】悟,是思事第一法;定,是處事第一法;涵容,是處人第一法;謙退,是保身第一法;因慧而置富貴貧賤常變于度外,是養心第一法。
【第80句】:【禪語人生】喜歡未知的刺激,喜歡默默堅持一個信念的淡定。不管是狂風暴雨,還是巨浪寒潮。都擋不住我前進的步伐。
【第81句】:我們不要時常板起面孔想教育別人,而要有一種關愛的心、慈悲的心,感恩每一個人,幫助每一個人。
【第82句】:佛是為人,魔是為己。雖事事皆為人者未必成佛,但事事皆為己者必定成魔。修行者與人為善,具備一顆佛心,誰又會不去稱贊他的善良呢?
【第83句】:【禪語人生】有道德、有戒行的人,不會做出對他人會造成傷害、對自己會受到良心譴責的事情。
【第84句】:【禪心佛語】生命,只是風雨中的油燈。不要那樣不停地狂奔。那樣,可憐的燈火,只會提前熄滅于風和雨。
【第85句】:【禪心佛語】世尊曾于「菩薩經」中說過,所有一切眾生都曾經做過我們的父母,都曾經賜予我們生命,也曾經養育過我們。重要的是,要記得你此生的敵人,或許在過去的許多生中,也曾是你慈愛的父母。
【第86句】:【經典佛語】世界沒有那么好,也并不是那么糟,我們要做的,只不過是在環境允許的情況下,善意地對所有人。在環境不允許的情況下,保護好自己真正在意的人。.
【第87句】:父母恩,忘不得,師長教誨牢記著。羔羊尚且知跪乳,人無孝行算哪個?奉師養老,盡分盡責,逆什么?
【第88句】:【佛禪文案】只有收拾過失戀殘局的人,才能知道愛情并沒有我們想象的那樣神圣。它也是可以重來的。快樂根本就不是一種感受,而是一種決定。隨時隨地都可以作出,權力全在于你。
【第89句】:【佛心禪語】禪,是人生路上一道永不褪色的風景線,它可以讓心,依著花木的香息從容行走在美麗人間。
【第90句】:【禪心佛語】貧無達士將金贈,病有高人說藥方。逢人不說人間事,便是人間無事人。自古美人如名將,不許人間見白頭。
【第91句】:【禪心佛語】人格像一棵樹,而名聲就像樹影,我們往往以為樹影就像樹的樣子,其實唯有樹身才是真實的。
【第92句】:【佛心禪語】禪師問:你覺得是一粒金子好,還是一堆爛泥好呢?求道者答,當然是金子啊。禪師笑曰,假如你是一顆種子呢?其實,換個心境,或許你會得到解脫。
【第93句】:多少仇恨才算夠?心滿仇恨千千結,擠走快樂不用說,要想人生享快樂,莫讓仇恨跟過夜。多少無知才算夠?錯把善良當懦弱,錯把寬容當吃虧,錯把擁有當快樂,錯把失去當痛苦。
【第94句】:【禪心佛語】每一個人,不論是社會人士或修行者,都應該隨時把自己的心照顧好。我常說,一般人常講“愛心、愛心”,意思指不忍心看他人挨餓受凍,自己身邊若有錢即發心布施,稱之為愛心。
【第95句】:竹密不妨流水過,山高豈礙白云飛。做事必須踏實地,為人切莫圖虛務。艱難困苦塑俊杰,憂怨憤激出詩人。褲子長了要絆腿,心眼多了要受累。身無彩風雙飛翼,J心有靈犀一點通。
【第96句】:真正的財富是一種懂得運用財富的智慧,是人生步步行進的資糧和根基。擁有了這些,做人就會知道滿足,懂得珍惜。
【第97句】:【禪語人生】夜賞天河星漢縹緲羅列,晝品春秋炎涼無常輪換。醒了,喝茶去;醉了,喝茶去;惱了,喝茶去;笑了,喝茶去。
【第98句】:【禪心佛語】活著一天,就是有福氣,就該珍惜。當我哭泣沒有鞋子穿的時候,我發現有人卻沒有腳。
【第99句】:【佛心禪語】一個人是詩,兩個人是畫。世間至美的風景,或許終究需要有人相陪,縱是有傷害和辜負,亦當無悔。約好了,一起將風景看透,約好了,陪你細水長流。——《相逢如初見,回首是一生》
上一篇:佛心禪語文案句句博大精深!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