諾貝爾獲獎者的獲獎感言
我其實不是一個人站在這領獎臺上。
小時候我和小伙伴喜歡在戶外玩耍,但是每當夜幕降臨,疲憊的村婦們一起坐在農舍邊的長凳上開始講故事時,她們的聲音就會像磁石一樣吸引我們。
這些婦女沒有一個人有丈夫、父親或者兄弟。
二戰之后,我幾乎看不到村子里有男人出沒。
戰爭期間,四分之一的白俄羅斯人喪生,有些死于前線抗擊敵人,有些死于后方和敵對游擊隊的戰斗。
我從童年時代就已經明白了愛的真正內涵。
每當我走在街上,記錄下聽到的各種詞匯、短語和感嘆時,我都會在想:有多少小說都沒有痕跡地消失了啊
人們還不能直接把他們生活中的對話記錄下來作為文學作品,因為人們不懂得去欣賞這些對話,也不會因為讀它們而感到驚訝或者快樂。
我喜歡人類交談的方式,我喜歡寂寞的人聲。
為什么關于戰爭
因為我們是戰爭中的人——我們一直在戰爭或者準備戰爭。
在家里,在街上。
這也是為什么這個國家的人命如此廉價。
一切都是戰爭。
在一次旅行中,我遇到了一個女人,她在二戰期間是一名醫療兵。
她告訴我一個故事:冬天她們穿過拉多加湖時,敵人注意到了風吹草動,開始朝她們射擊。
人和馬都摔在了冰上,這一切都發生在夜里。
她抓住一個受傷的人,開始把他拖向岸邊。
‘我拉著他,他全身赤裸濕透,衣服都被撕爛了。
’她對我說。
到岸后,她發現自己拽的是一條巨大的受傷的鱘魚,這個女人想到:人類在受苦受難,但是動物、鳥和魚,它們做了什么
在另一次旅行中,我聽到了另一個醫療兵的故事。
在一次戰斗中,她把一名受傷的士兵拉到彈坑,突然發現這是一名德國兵。
他的腿斷了,不停流血。
他是敵人
怎么辦
自己這邊的人全死了。
但是,她還是幫德國兵包扎好,隨后又跑出來,拖著一名失去意識的蘇聯兵來到彈坑。
蘇聯兵見到德國兵時,雙方都拔槍想殺了對方。
我給了蘇聯兵一耳光,又扇了德國兵一耳光。
我們的腿都浸沒在血泊中。
彼此的血融在了一起。
女人的戰爭,而不是英雄的戰爭,不是一方英勇地殺死了另一方。
我記得女人們頻繁地哀嘆:一場戰役后,你穿過田野,他們都躺在那里……都很年輕,很英俊。
他們躺在那里,看著天空。
你為他們感到難過和惋惜,戰爭雙方的人。
戰爭無非就是殺戮。
這是女性記憶中的戰爭模樣。
‘消失’是女人談論最多的東西,戰爭可以很快將一切化為烏有,不管是人命還是時間。
男人們十七八歲就志愿上前線,但并不意味著他們想殺人。
但是,他們準備隨時赴死。
為了祖國而死。
為了斯大林而死。
這些是無法從歷史中抹去的詞。
俄羅斯文學的有趣之處在于,它講述了在一個大國實施一場實驗的故事。
我經常被問到:你為什么總是寫悲劇
因為這就是我們的生活。
現在我們住在不同的國家,但是‘紅’人無處不在。
他們來自同一個國家,曾擁有相同的生活,有著相同的記憶。
在我的祖國,孩子們從小就了解死亡。
我們被教育了死亡的含義。
我們被告知人類的存在就是為了奉獻一切,犧牲自我。
我們被教會如何用武器去對待別人。
邪惡是冷酷無情的,你必須要對此打個預防針。
”阿列克謝耶維奇說,他們是在行刑人和受害者之間成長起來的,他們的生活環境是被玷污的,“我已經寫了五本書,但我感覺到它們都是同一本,都在講述烏托邦的歷史。
過去有段時間,整個20世紀沒有一個政治理念可以和共產主義(以十月革命為象征)相提并論,共產主義比任何其他事情都更強烈且富有感染力地吸引著西方知識分子。
但是實際上,共產主義理想已經至少2000多歲了。
我們可以在柏拉圖的理想國里找到它的淵源;在阿里斯多芬尼斯有關‘萬物共享’的夢里看到它的影子;歷史上還有托馬斯·莫爾和托馬索·坎帕內拉,圣西蒙,傅里葉和羅伯特·歐文這些人。
俄羅斯人的骨子里有一種精神推動著他們去試圖把這些夢想變成現實。
我那位至死都相信共產主義的父親把黨員卡留到了最后。
我的父親、我的朋友以及我身邊的許多人,他們都來自同一個地方——社會主義,他們之中有許多理想主義者、浪漫主義者。
但在今天,他們會被稱為‘被綁架的浪漫主義者’,或者‘烏托邦的奴隸’。
我相信他們所有人本都可以過上不一樣的生活,但他們還是選擇了蘇聯式生活。
為什么會這樣
為了找到答案,我花了很長一段時間。
我行走于這個曾被稱為蘇聯的幅員遼闊的土地,并留下了成千上萬的磁帶。
我一點點地回顧社會主義的歷史,回顧社會主義對人類的影響。
我發現人類其實是很小的概念,尤其具體到我們每一個人。
但在現實中,人類讓一切發生皆有可能。
白俄羅斯的土地,那里是我父親的家鄉,那兒有我的整個人生;烏克蘭,我母親的家鄉、我出生的地方;以及俄羅斯的偉大文化,沒有它我不能想象自己。
我很愛這三個家。
但是在這個時代,我們很難談愛。
埃米爾·貝林生平簡介是怎樣的
1901年12月10日第1屆諾貝爾獎共6位科學家獲獎:
【第1句】:和平獎 弗雷德里克·帕西(Frédéric Passy 1822-1912) 法國 創立國際和平聯盟和各國議會聯盟
【第2句】:和平獎 瓊·亨利·杜南(Jean Henry Dunant 1828-1910) 瑞士 創立國際紅十字會
【第3句】:化學獎 范托霍夫(Jacobus Hendricus van"t Hoff 1852-1911) 荷蘭 化學動力學和滲透壓定律
【第4句】:生理學或醫學獎 貝林(Emil Adolf von Behring 1854-1917) 德國 血清療法防治白喉、破傷風
【第5句】:文學獎 蘇利·普呂多姆(Sully Prudhomme 1839-1907) 法國 《孤獨與深思》
【第6句】:物理學獎 倫琴(Wilhelm Conrad R?ntgen 1845-1923) 德國 發現X射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