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24式太極拳學習體會 1000字左右
教學目標:
【第1句】:認識本課生字詞.
【第2句】: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背誦課文,積累好詞佳句.
【第3句】:理解含義深刻的句子,揣摩其中蘊含的深意.
【第4句】:感悟作者對生命的思考,懂得珍愛生命,尊重生命,善待生命,讓有限的生命體現出無限的價值.教學過程一、預習探究
【第1句】:“一粒貌不驚人的種子,往往隱藏著一個花季的燦爛;一條丑陋的毛毛蟲,可能蛻變為一只五色斑斕的彩蝶.因為,生命本身就是一樁奇跡.”這是臺灣著名女作家杏林子對于生命的感悟.同學們,能不能把你喜歡的有關生命的格言或精彩語段、篇章讀給大家聽?
【第2句】:學生交流課前搜集的有關生命的語句.(指名說)
【第3句】:你怎樣理解生命,你就會有一個怎樣的人生.我剛才提到的杏林子從小病魔纏身,身心都受到了極大的折磨,但她并沒有因此虛度年華,反而更加珍惜、熱愛生命.下面讓我們一起來讀一讀她對生命的思考和感悟———《生命 生命》.板書課題.
【第4句】:發現這個題目有什么特別的地方嗎?兩個生命放在一起,你覺得該怎樣讀?(指名讀)一起讀課題.二、合作交流
【第1句】:找五名同學分自然段讀課文,其他同學邊聽邊畫出本課的生字詞.好,開始吧!
【第2句】:(課件出示生字詞)現在我來檢查一下你們對生字詞的掌握情況.(指名讀、齊讀)
【第3句】:快速再瀏覽一遍課文,想想課文圍繞“生命”寫了哪幾個事例?
【第4句】:全班交流,教師引導學生用簡練的語言對三個事例加以概括,(飛蛾求生、瓜子生長、心臟跳動)同學們說得不錯.老師再給總結一下(板書、齊讀一下)三、品讀體驗(一)走近飛蛾,體會飛蛾求生之欲望(1)誰先來讀第一個事例?其他同學可是有任務的,邊聽邊畫出讓你感到震驚的語句(指名讀,讀后找同學說句子).誰來說說你畫的句子?出示:但它掙扎著,極力鼓動雙翅,我感到一股生命的力量在我手中躍動,那樣強烈!那樣鮮明!誰來讀讀這句話?(指名讀.讀得真流利)(2)同學們,伸出手來,現在有一只掙扎著,極力鼓動雙翅的飛蛾正握在我們手中,你感覺到了什么?(生命的頑強)能把這句話讀好嗎?(出示句子.指名讀.)我聽出了你內心的情感.(3)現在你就是那只被人攥在手中的飛蛾,你掙扎著,極力鼓動雙翅,你會對自己說些什么?你又會對攥著你的人說些什么?(4)同學們,飛蛾想盡一切辦法想要求生,可是你們知道一只飛蛾的壽命有多長嗎?平均壽命只有9天,只有9天那!可它卻為了這短暫的9天,在你的手中掙扎了一分鐘、兩分鐘、十分鐘、二十分鐘……甚至會到生命的最后一刻.小小的飛蛾為什么要如此掙扎呢?(活下去)是呀!飛蛾求生的欲望是多么強烈!(板書:強烈)小小的飛蛾尚且如此,更何況是人呢?下面這些是四川地震中的一些圖片.(出示后說)這一張張熟悉而又曾經震撼過我們心靈的圖片向我們詮釋了生命的偉大、堅強. 讓我們帶著強烈的求生欲望,讀一讀課題——生命 生命(5)飛蛾強烈的求生欲望讓作者感到捏在自己手中的不是一只小小的飛蛾,而是一個不屈的——(生答):生命是的,作者真切地感受到了原來生命就是(課件出示,讓生齊讀)生命就是——飛蛾掙扎的身影;生命就是——飛蛾極力振動的翅膀;生命還是——飛蛾強烈的求生欲望.作者震驚了,于是忍不住放了它.(再次出示句子)誰再來讀讀這句話,讓大家感受你的震驚.(指名讀)(讀得真好,我感受到了你的震驚)(二)走近香瓜子(1)作者對于生命的震驚還不僅在于此,現在請仿照第一個事例的學習方法,小組合作學習另外兩個事例,請先明確學習要求(出示)
【第1句】:劃出每個事例中讓你感到震驚的語句.
【第2句】:從所劃語句中你體會到什么?等一會兒我們看哪個小組學習的最棒,好,開始吧!(2)、現在我們一起來交流一下學習收獲.先看第二個事例“瓜子生長”.哪個小組來匯報一下?先說讓你們感到震驚的句子.(生說,隨機出示)出示:那小小的種子里包含著一種多么強的生命力呀!竟使它可以沖破堅硬的外殼,在沒有陽光,沒有泥土的磚縫中,不屈向上,茁壯生長,即使它僅僅只活了幾天.
【第1句】:誰愿意來讀讀這句話?(讀得真好)
【第2句】:現在你就是那一顆種子,你已經有了自己鮮活的生命,可上天對你真的不公啊!因為你是一顆生長在磚縫中的種子,你的生命只有短短的幾天呀!此時,你想說些什么?多么頑強勇敢的香瓜子啊!(板書:頑強)讓我們帶著頑強勇敢,帶著對生命的期待,一起呼喚課題——生命生命
【第3句】:這粒頑強的香瓜子,在沒有陽光、沒有泥土的磚縫里竟然發芽了,而且還長出了幼苗,真是一件不可思議的事啊!這不由得讓我們驚嘆——指名讀句子(誰再來讀一讀這句話)
【第4句】: 讀得真好!聽了你的朗讀,我前出現了這樣的畫面,在一個陰暗潮濕的墻角,細小的幼苗輕輕搖動,杏林子就坐在墻角,注視著這株瓜苗,你聽,她說:(課件出示讓生齊讀)生命就是磚縫里——不屈向上的幼苗;生命就是—香瓜子沖破堅硬外殼的勇氣;生命就是即便只活幾天也要——頑強活著的勇氣!
【第5句】:同學們,生活中還有許多小生命像飛蛾、香瓜子那樣為了生存而努力著!(播放多媒體,教師旁白)你們看這些小生命:稚嫩的花苞要經歷多少風吹雨打才能長成絢麗的鮮花呀!(三)、心臟跳動之負責(1)是啊,小小的生靈為了自己的生命付出了多么艱辛的努力啊!更何況我們人類?哪個小組來匯報第三個事例?哪一個句子讓你感到震撼?出示:那一聲聲沉穩而有規律的跳動,給我極大的震撼,這就是我的生命,單單屬于我的(誰來讀讀這句話).(2)那是一種怎樣的震撼呢?同學們,請你們閉上眼睛把手放在胸口靜靜地感受一下自己的心跳!(播放心跳的聲音,教師旁白)你今年10歲?這樣的心跳在你胸膛里跳動了10年,你曾經注意過它的存在嗎?這樣的心跳在你胸膛里跳動了三千六百五十天!你感覺到了嗎?這樣的心跳在你胸膛里跳動了八萬七千六百小時,你曾經關注過嗎?這樣的心跳在你胸膛里跳動了五百二十五萬六千分鐘,你知道嗎?這樣的心跳在你胸膛里跳動了四億一千零四十八萬次,你又曾經注意過多久?現在,感受著你心臟那一聲聲沉穩而有規律的跳動,你想說些什么?(生說)老師想說:(課件出示)出示:這就是我的生命,單單屬于我的.
【第1句】:你想帶著怎樣的心情把這句話告訴大家?(高興、自豪、激動……)2那就帶著這種心情一起讀讀這句話.
【第3句】:是呀,這樣的生命是屬于你自己的,一切全由自己決定,快不快樂誰來決定?成不成功誰來決定?對,一切全由自己決定,你必須對自己負責.(板書:負責)讓我們帶著對生命負責的態度再讀一讀課題——生命 生命(四)、感悟升華(1)學到這兒,老師不得不向你們介紹一個人,她就是課文的作者杏林子(出示照片)中間的那位女子便是杏林子,看了照片,你感覺杏林子應該是個怎樣的人?(指一名生說)(2)師說:而實際上,杏林子自12歲起就患“類風濕性關節炎”,全身百分之九十以上關節壞死.從12歲患病到61歲去世,她腿不能行,肩不能舉,手不能抬,頭不能轉,保持著一種姿勢,在輪椅上坐了整整50年.你們想到了嗎?整整50年時間,日日夜夜,分分秒秒,她都在經受著病痛的折磨,從她開朗的表情中你能感覺到她的痛苦嗎?老師有一篇資料:杏林子曾經在她的作品中這樣寫道——十二歲那年,我得了一場大病,聽都沒聽過的怪病,不用別人告訴我,我也能從醫生和父母的臉上看出來,我永遠不會好了!看著 自己的關節一個個壞掉,漸漸不能走不能跳,那一種打擊令我無法承受!心靈上的痛苦更甚于身體上的病痛.我不知道像我那樣既沒有念過多少書,又癱瘓在床上的病人到底有什么用?我要永遠做一個廢人嗎?我告訴自己,如果三年還不康復的話,我就不要活了.結果,好不容易熬了三年,還是沒有好!我想:好吧,再延長三年好了,如果再不好,我就絕對不要活了!(3)師:就是在這樣一種生存狀態下,杏林子被掙扎求生的飛蛾所感動,被頑強生長的小瓜子所感動,被自己的心臟那沉穩而有規律的跳動所感動,于是對生命有了全新的感想:讓我們齊讀最后一段(生齊讀)出示:雖然生命短暫,但是,我們可以讓有限的生命體現出無限的價值.(誰來讀一讀這句話),誰能把這句話再簡練一些?(引導學生說出:生命有限 價值無限)(板書)(4)你準備把這八個字送給誰?(送給自己,那就用最真摯的心來告訴自己吧,一起讀)(五)、學生眼中的生命(1)讓我們再次回到課文開頭,誰愿意起來讀讀第一自然段?(2)生命是什么?這個我們開始回答不了的問題,通過剛才的學習,我們可以怎么回答?(出示,讓生填空)生命是( )(3)這些精彩的句子,讓我們感悟到了生命的可貴,可以成為你的座右銘,激勵自己努力生活,努力進取!最后我們來聽一聽著名作家冰心對生命的感悟.(多媒體出示,師讀):宇宙是一個大的生命,江流入海,落葉歸根,我們是宇宙中的一員,我們是大生命中的一份子.不是每一道江流都能流入大海,不是每一粒種子都能成熟發芽.生命不是永遠快樂,也不是永遠痛苦,快樂與痛苦是相輔相成的.在快樂中,我們要感謝生命,在痛苦中,我們也要感謝生命,因為快樂、痛苦又何嘗不是美麗呢?為了生命的美麗,我們再次呼喚課題——生命 生命(4)作者通過這篇文章要告訴我們什么?(珍惜 珍愛生命)引導學生從小處體會怎樣做才是珍惜生命(比如遵守交通規則,注意水電安全,不亂吃垃圾食品等)四、鞏固延伸生命是什么?不同的人、物、事,會告訴我們不同的答案.在你的眼中生命又是什么呢?課下請拿起你的筆,用你們優美的文采,豐富的感情,寫下一段生命的感言吧.
【板書設計】
【第19句】:生命 生命飛蛾求生 強烈瓜子生長 頑強心臟跳動 負責生命有限 價值無限
【獲獎感言】劉曉東:我們為什么要解放兒童
人的天性是天之予人者。
人的天性資源遭受抑制、破壞和浪費,是最大的暴殄天物,是個人、民族、國家、人類最寶貴的天性資源的浪費。
對于許多民族來說,兒童的天性沒有得到尊重和保護是民族難以昌盛的根源。
為什么要解放兒童
因為兒童自身還具有珍貴的精神資源。
《蘇菲的世界》的作者喬斯坦·賈德認為,兒童比成人更容易成為哲學家。
畢加索認為每個兒童都是藝術家,他的作品大量借鑒兒童的藝術表現視角和手法。
安徒生在《皇帝的新衣》里讓一個小孩子拯救了從皇帝到臣民全都說謊的成人社會。
中國的豐子愷、賈平凹、周國平等人甚至將兒童視為成人社會應當學習的道德表率:兒童天真坦率、不管形勢、不瞧臉色、不拐彎抹角……總而言之,兒童的精神世界不同于成人的精神世界,兒童的精神世界里有許多內容是值得成人學習的,這已經成為不少人士的共識。
中國的許多孩子的天性或生活正在遭受披著各種美麗外衣或高尚目的的各種“教育”的抑制、干擾甚至破壞。
解放兒童,就要批判舊的兒童觀念和教育觀念,就要將超前教育、神童教育、幼兒珠心算教育、幼兒讀經等從兒童生活中清除出去,這些“教育”壓迫兒童,破壞兒童天性,霸占童年時光,它們是反教育的,對兒童的成長是有害的。
兒童教育學是一門復雜的科學。
兒童教育應當認識和保護兒童的天性,應當尊重和遵循兒童的生活。
歷史上的一些偉大思想者對此有著深刻的洞見。
盧梭認為教育即自然發展,杜威認為教育即生長,皮亞杰認為兒童的成長有其自己不變的軌跡(必經途徑)。
確實如此,兒童的生活是隨年齡的增長而轉換和生長的,兒童在每個年齡段的銜接地帶其智慧水平、世界觀念以及學習方式均會發生質變。
因而,盧梭提出“否定教育論”,杜威主張教育應當發生從傳統的成人中心或教材中心到“以兒童為中心”的哥白尼式革命,維果茨基提出“教育的大綱應當符合兒童的大綱”的教學原則。
而幼兒教育學大師蒙臺梭利則提出,兒童自身存在一個“內部教師”,“大自然為了保護兒童免受成人經驗的影響而給予能促進兒童發展的內部教師(the inner teacher)以優先權”,內部教師將兒童的整個學習計劃制定妥當,而外部的成人教師“成了兒童的服務員和創造兒童的自然的協同者”。
從盧梭到蒙臺梭利,這些偉大的教育學家的基本主張也許是薪火相繼,也許是不謀而合。
兒童教育學(尤其是課程與教學論研究)的終極使命不就是破譯兒童自身的“內部教師”的教學計劃和教學方法嗎
而“內部教師”不就是兒童天性的總和與靈魂嗎
老子云“道法自然”,教育學不也應當師法兒童的內在自然(“內部教師”、兒童天性)嗎
而這進一步凸顯了兒童中心、兒童本位教育學的科學深度和迷人魅力。
現代兒童教育是以兒童為出發點,又是以兒童的成長為其歸宿的。
也就是說,現代兒童教育的基本立場是以兒童為中心、以兒童為本位的。
中國的兒童教育需要兒童本位,中國的文化也需要兒童本位。
這讓我想到了明代的一位學者羅汝芳,羅汝芳將赤子之心、兒童天性看作身心的源頭,也看作家國天下的源頭,他主張建設童心為本的學說,主張建設兒童本位的社會與文化。
魯迅在《今天我們怎樣做父親》中也主張建設“幼者本位”的社會以取代過去“逆天行事”的“長者本位”。
而法國思想家巴什拉也有類似的思想:“如果我們說社會是為學校而構成的話,那么,在人的內心該是多么明快、多么可親
學校是一種目的,學校就是目的,我們的全部身心都對未來的一代負有責任。
”這些思想是一種徹底的以人為本的主張:人為本,社會是末,人是根莖,社會的方方面面是枝葉花朵,這對于當今建設以兒童為本位的教育具有重要的借鑒價值。
馬克思曾將人本主義、自然主義看作理想社會的基本屬性。
他認為徹底的人本主義就是徹底的自然主義,徹底實現人本主義和徹底實現自然主義的社會是未來的理想社會。
西方學者賴特的觀點似乎可以進一步佐證馬克思的主張,他在評論盧梭時指出:“自然人不是我們最早的野蠻祖先,而是最后的人,我們正走在成為這最后的人的旅途中。
”我相信,如果兒童本位的教育、兒童本位的社會得以實現的話,那么兒童便真正獲得了解放,他走向自然人的道路便會寬廣通暢。
兒童是成人之父,解放了的兒童必然能“創造”保留了豐富天性的成人。
換句話說,能夠保障兒童解放的教育條件、文化條件、社會條件,就是能夠保全人的天性的生活條件,在這種生活中,成人自然得到解放。
所以,兒童的解放不只是解放了兒童,同時也解放了成人,這是人性的全面解放,這是全體人的解放。
(劉曉東,南京師范大學教育科學學院研究員,《解放兒童》一書作者)
“放飛童心,擁抱夢想”發言稿
開展童心悅讀塑造幸福人生尊敬的各位領導、各位同仁:大家上午好
首先,請允許我代表金茵小學1600多名師生對各位蒞臨我校視察指導工作表示熱烈歡迎和衷心感謝
臨淄區金茵小學始建于XX年,占地45市畝,總建筑面積1XX平方米。
現有29個教學班,1415名學生,92名教職工。
學校在教育局的正確領導下,建校時我們就提出了“讓每一個孩子擁有幸福人生”的辦學宗旨,確立了“承傳古代文明,弘揚現代文明,璧合兩個文明,培育代代文明”的辦學思路。
所以,在XX年的新教育第六屆年會上,當我們聽到朱永新老師提出“過一種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的口號時,一下子就想到我們的辦學宗旨“讓每一個孩子擁有幸福人生”,驚喜于我們的相通之處,頗有“志同道合”之感。
這是和新教育實驗的第一個不解之緣。
第二個不解之緣:金茵小學一建校就確立了建設以書文化為核心的金茵文化。
在第一個五年規劃中,學校走古代文明與現代文明相融合的雙文明育人之路,在閱讀經典古詩文、研究齊文化和家校共同育人方面取得了較多的階段性成果。
隨著學校在閱讀方面不斷地深入,XX年我們在學校第二個五年規劃中明確地提出了學校的辦學特色之一就是:童心悅讀。
希望所有的老師、學生和家長都能擁有一顆童心,讓閱讀變得輕松愉悅,為孩子一生的幸福奠定基礎。
當在XX年我們接觸到了新教育兒童階梯性閱讀的理論,真有一種久旱逢甘霖的驚喜感,與我們的童心悅讀更是不謀而合,有了兒童階梯性理論的指導,有了干老師為首的課題組的指導,就堅定了我們的信心:一定要以“童心悅讀”為核心,全力提升學校的辦學品位。
關于“童心悅讀”,我們的理解是這樣的,它包括三層含義:第一,兒童應該閱讀兒童的書,每個年齡階段的兒童都應該閱讀此時此刻他最適宜的書;閱讀應該是愉悅的,是沒有任何功利的,是直接指向兒童生命成長的。
第二,教師也應該閱讀兒童的書,這樣教師才能擁有一顆童心,才能拿到通往童年的郵票。
第三,家長應該閱讀兒童的書,這樣才能和孩子擁有共同的語言密碼,走進孩子的心靈,和孩子一起成長。
下面,我從三個方面向各位領導和同仁匯報一下我校開展童心悅讀的主要做法,不當之處,敬請批評指正。
一、樹立共同的童心悅讀理念。
美國詩人惠特曼有一首詩:《有一個孩子向前走去》。
詩里說:有一個孩子每天向前走去,他看見最初的東西,他就變成那東西,那東西就變成了他的一部分。
在開展童心悅讀的過程中,最重要的是理念,理念一邊天地寬。
金茵小學的教師、學生和家長反復研究,形成了共識,確立了我們的讀書理念:
【第1句】:讓讀書像呼吸一樣自然。
【第2句】:一個人的閱讀史就是他的精神發展史。
【第3句】:帶著童心上路,讓閱讀變得輕松愉悅。
【第4句】:閱讀經典童書,享受幸福人生。
【第5句】:學生、老師、家長共讀一本書,就是創造并擁有共同的語言和密碼。
【第6句】:讓不同年齡的兒童讀到他此時此刻最適宜的書。
這些理念,已深入到金茵小學每個學生、老師和家長的心田,成為我們讀書的信念支撐。
老師我想對你說50字
老師我想對您說,有時我們不懂事在課堂上總是惹您生氣,深感對不起您。
有時在課堂上,有些同學在說悄悄話,您看見了就用目光提示他們,讓他們注意,別講話,仔細聽講,否則學不到知識,那些說悄悄話的立刻閉上嘴,仔細聽講。
每次您上課時,您會從走廊上慢慢地走來,同學們聽到您的腳步聲,馬上安靜下來,等待您的到來。
每當下課時您會對我們像吃了蜂蜜一樣的微笑,來給我們說笑。
由于有了您的辛勤的付出,我們班從三年的級的最后一名,提升到了第三名。
您為我們操了不少的心啊
照您這樣教我們,我們一定會贏得第一名的。
寫給老師的畢業贈言
感謝您長來的精心培養,從一個頑童逐漸成為了一個愛學習,懂禮講團結的好學生。
我永遠不會,您批改作業時專注的表情,您講課時的節奏和揮動的手臂,您鼓勵時掛在嘴角的微笑。
是您教給了我打開知識寶庫的金鑰匙
是您為我揚起了理想的風帆
我在您溫暖陽光的沐浴中充滿自信
在您汗水的滋潤下,像種子一樣發芽長大
衷心謝謝您敬愛的老師
在我小小的世界里,除父母外便是您:在我小小的心靈里,最了不起的也是您:老師,是您教會了我們,我們會用一生來感謝您的。
幼兒園教師年會個人感言
音樂優美 內容充實 主題明確 引人入勝
學完某一課程后的心得如何寫,給個建議
首先對比學習前后對于本課程的認知,然后談談學習中遇到的困難,如何解決困難,最好說說希望本課程還能怎么提升自我,收獲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