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節包粽子的心得體會
我今包粽子了。
我用的棗是我們當地的大紫棗和葡萄干。
棗洗凈煮熟葡萄干洗凈備用。
粽子葉用清水洗好后煮十分鐘,糯米洗凈用水泡倆小時,我包的時候米是泡著的,。
粽葉三分之一處折成漏斗樣放棗呵葡萄干堵住角防漏米。
接著放米最后再放棗和果干 。
喲著過來成三角形用茅草纏住就ok了。
。
。
煮的時候鍋底梵風衣篦子防粘到過鍋底部 。
大火燒開煮倆小時再小火燜三小時。
。
。
自己動手感覺粽子特別好吃。
放冰箱隨吃隨熱。
。
一次別吃太多。
。
。
呵呵你會了嗎
試試吧很好做的哦。
。
。
呵呵。
。
。
。
吃粽子嘍。
。
。
。
香甜。
。
。
。
來段一百字的一年級日記。
關于端午節包粽子之類的就好
X月X日 星期三 晴 又是一年端午節,我很想體會體會這種氣氛,便向奶奶要求,讓她教我怎樣包粽子。
包粽子,首先要把箬葉洗干凈,在熱水中泡軟。
再準備好棗子、雞蛋、肉等做陷,將自己喜歡的陷煮得香噴噴的,就可以開工了。
先把長長的箬葉折疊,圍攏來,做成一個窩,中間放進調配好的糯米和粳米,包出棱角。
然后把陷放在米里,和在一起揉勻,最后把箬葉包著的粽子做成四角的形狀。
這包粽子的功夫全在最后一道工序,你的粽子包得好不好,就看四個角是不是勻稱,是不是有型。
我開始學的時候,總是把四個角弄歪了,不是成了六個角,就是揉成一團球了。
奶奶就不止一次看著我的“杰作”發笑:“這,這能叫粽子嗎
你讓細線系在什么地方啊
” 感情粽子包出四個棱角是方便用細線系著掛起來的,怎么這世界上就沒有圓粽子呢
包好的粽子放進鍋里用猛火煮,大約1小時后,改文火煮30分鐘就可以。
在煮粽子的過程中,我總是急不可耐地要揭蓋子察看情況。
因為從鍋里飄出那粽子的香氣,饞得我直流口水。
等待的時間總是特別的漫長,看到熱氣騰騰的粽子終于從鍋里“解放”出來的時候, 我高興得手舞足蹈。
放在碗里,用筷子剝開,就可以看到里面金黃松軟的“粽肉”了,咬一口,美味無比,我差點連筷子都要咬下來了。
今年端午節,我學會了包粽子,品嘗到自己勞動的果實,那感覺不是一般的甜蜜。
包粽子的心得體會 大約50字左右
盼星星,盼月,終于盼到了已久的端午節。
下午,我剛回到就見媽媽與奶奶專心致包著粽子,只見奶奶手中拿著粽葉,卷成陀螺形,放入米和蜜棗,之后就包成四角形.我看了之后覺得又有趣,有簡單,于是就走上前去說道:“我也來包粽子好嗎?”奶奶和媽媽爽口地答應了.我也學著媽媽和奶奶的樣子,拿來粽葉卷成陀螺形的,我卷啊,卷啊,可卷起來的就是沒有媽媽和奶奶的好.我不灰心,一連卷了好幾次,終于卷出了一個令我自己比較滿意的形狀,可拿來與奶奶和媽媽的一對比,哎呀,還是別有差距.我心里想:“我是第一次包粽子,包地不好那是理所當然的了.”當我放上米時,米好似一個個頑皮小孩從上面倒下去,下面漏出來,我倒了半天見米還不滿,才發現我的棕葉有一個很微小的洞,又看了看奶奶和媽媽放米的時候,米好像一個個乖娃娃,隨媽媽奶奶任意擺布,媽媽見了,說:“這樣的粽葉不“合格”.我又做了一次,這一次我做得很精細,很細心,盡量滿足媽媽對我的要求,幾分鐘后,我歡呼起來:“哦,成功咯
”我終于做出了一個最好的粽葉。
再一次放上米,米也不再像頑皮娃娃那樣,而是乖乖的躺在它們的“小家園”里.要把米全部包裹起來了,我左一片葉子,右一片葉子,把米遮攏,盡量不撒到外面,可是還有一些米像娃娃還沒有玩夠似的,又跑了出來,無奈,我只好不管撒出來的米了,繼續包我的粽子.為了不在讓米再次撒出來,我又多用了一片粽葉當做“外衣”捆上線,一個怪怪的粽子出現在我的眼前,雖然不太好,但是我是進我最大的努力包出來的,我也非常滿意,奶奶和媽媽見了還夸我做地不錯呢,我聽了美滋滋的。
過了一會兒,粽子蒸好了,我拿著自己的“作品”吃了起來,覺得不其他的粽子好吃多了,因為粽子是自己做的,吃起來肯定香。
這個端午節我過得真開心,真有趣啊
千萬不要抄
幼兒園端午活動過后家長的感想的句子
兒歌《五月。
一、設計思考節是我們中華的傳統節日,設計并組織有關端午節的主題教育活動,是為了讓幼兒更好地了解端午節,感受端午節豐富的文化內涵,激發初步的愛國主義情感,豐富以下主要經驗:①農歷五月初五是端午節,端午節也是一家人團聚的日子。
②端午節有吃五黃、掛五端以驅毒避蟲的習俗。
“五黃”指黃豆做的粽子、咸鴨蛋黃、雄黃酒、黃魚和黃瓜;“五端”指菖蒲、艾草、石榴花、蒜頭和龍船花。
③端午節有賽龍舟的習俗。
④端午節有特別的食品——粽子,它是多種形狀、多種口味的。
⑤端午節有許多傳說、故事、兒歌,如:屈原的傳說等。
二、各年齡段主題活動目標年齡段主要目標小班(1)初步了解端午節是我國的傳統節日,感受端午節的節日氛圍;(2)喜歡和老師、小朋友一起做做、玩玩、嘗嘗,共享節日的快樂三、主題活動實施概況年齡段序號活動內容主要涉及領域組織形式 小班1參觀端午節的環境社會集體2好吃的粽子科學分組3綠豆糕藝術分組、區域4劃龍船健康體育、游戲5一起過端午綜合集體7端午節親子活動綜合年級組活動5熱鬧的賽龍舟語言、社會集體6龍舟競賽健康、社會集體7一起過端午綜合大帶小活動 四、主題活動環境創設及資源利用環境創設 (1)園內大廳布置“賽龍舟”的場景;(2)班級中陳列幼兒收集的與端午節有關的物品,懸掛艾草、粽子、鴨蛋、香包等;(3)各班以端午節為主題更換主題墻飾,展示幼兒參與端午節活動的全過程及在活動過程中的發現、收獲與體驗:①中、大班可以以“我的調查”、“我的發現”等為標題展示幼兒端午節活動進展情況,如:有關端午的問題以及對端午的傳說與習俗方面的調查資料等;②小班則可以以“我們在端午節里”為題展出幼兒的活動情況;(4)區域中提供與主題相關的操作材料,如:①圖書角:提供有關端午節的圖書、圖片,供幼兒欣賞、閱讀;②體育角:提供“賽龍舟”游戲所需的竹竿、彩條、紙棍、小旗等,供幼兒游戲;③動手區:中、大班提供紙、線等材料供幼兒嘗試包粽子、縫香包、編鴨蛋網,小班提供油泥讓幼兒嘗試自制綠豆糕、鴨蛋。
(5)家長園地:介紹主題活動中須請家長配合的內容、主題活動進展情況等資源利用(1)請家長協助幼兒進行相關資料的調查及收集,豐富幼兒的相關經驗;(2)請家長來園參加活動,和老師、幼兒共同感受節日做做、玩玩、嘗嘗的快樂;(3)在本地組織“賽龍舟”活動時,組織師幼前往參觀并攝像
一年級看圖寫話端午節包粽子
是一個非常熱鬧的粽子節媽坐在那里正在包粽子看見了,我就一心一意、一絲不茍著媽媽怎么包,我學著媽媽,不知我突然包的特別的好和媽媽包的差不多了。
我非常高興,粽子熟了我們一家人高高興興的吃著粽子,我吃著我自己包得更香,吃著比媽媽的還要香,這就是我一天做的事是不是很有意義?呵呵,加油!!!
包粽子的心得體會
今天是農歷五月初五,我國的傳統節日—端午節。
節日的習俗之一是吃粽子,我們家自己包粽子,媽媽對我說:“包粽子先要把糯米和竹葉在水里泡一天,才好包又好吃。
”所以媽媽昨天就泡了糯米和竹葉,并備好了一些配料。
開始包粽子了,媽媽拿起粽子葉,把一頭一卷,就形成了甜筒狀,然后把糯米裝進去,再放進一塊淹好的五花肉,把粽子葉折好捆緊,一個肉粽就包好了。
接著媽媽一邊包一邊示范給我看,我仔細看著,學著她的樣子慢慢的包著,終于包好了一個,雖然形狀還不太好,看著我包的第一個粽子,我高興極了。
后來我包的一個比一個好,“好棒!”媽媽笑著說。
粽子煮熟了。
我聞著清香解開粽子,一邊吃著一邊聽媽媽講端午節的故事。
@怎樣寫端午節包粽子小學生作文
又要到端午節了,四處飄著粽子的清香,讓我垂涎欲滴。
于是,我向媽媽嚷著,今天包粽子,媽媽去菜市場買回了包粽子的葉片。
在她的吩咐下,我開始了我的工作。
首先我把葉片放入水中洗干凈,放在一旁。
再把用來包粽子的糯米放入水中洗干凈,加一點點鹽和醬油攪拌均勻。
看著準備包在粽子里的鮮肉和蛋黃,我急不可待的挽起了袖子準備開始。
媽媽先拿了兩張大小不一的葉片重疊在一起,折成一個漏斗型,再舀一勺米放進漏斗中,把它對著左手的掌心抖了兩下,再塞進去一塊鮮肉和蛋黃,然后再用米填滿。
接著左折折右折折,三兩下便把它包得嚴嚴實實,最后用繩子把它綁起來,一個結結實實的粽子就包好了。
我看媽媽包著很容易似的,就想試一試,拿了兩片葉片,照媽媽剛才的方法包了起來。
可是,這時我的漏斗卻出現了三個洞,米一直往下掉,媽媽說:很多事看著容易,起來可難了,這是有技巧的。
說完就手把手教我,她做一步我就跟著做一步,可我不是折個貨真價實的漏斗,就是把它包得松松垮垮,一上線就全散架了,好不容易整出個有點樣子的,我早已累得哇哇叫了,看來真是個技術活呀。
我搖搖頭便不再繼續了,就等著媽媽包現成的我吃好了。
沒有我在一旁干擾,媽媽的速度更快了,她一口氣包了五串粽子。
媽媽說:要把包好的粽子放入鍋中煮一個小時,這樣才能讓粽子吃起來更有嚼頭些。
一串串帶著水氣兒的香噴噴的粽子終于出鍋了,那香味飄滿了屋子,讓人都不由自主流下了口水。
我迫不急待地剝開綠色的粽葉,哇,粽子色澤誘人,連忙呼口氣,吃了起來,那味道清香可口,咸咸的香香的,真好吃
媽媽看我狼吞虎咽的樣子,在一旁不停地說:吃慢點,吃慢點;一個粽子剛下肚,我就沖著媽媽說:媽媽你真棒
包的粽子味道好極了
媽媽用手理了理額頭邊上的幾根零散的頭發,欣慰地笑了。
粽子不僅以它特有的形狀、顏色和滋味惹人喜愛,而且能引起人們對一位古代詩人的懷念。
粽子的形狀很特別,既不是方的,又不是圓的。
你能說出它包含著幾個頂角、幾條棱、幾個平面、幾個三角形嗎
粽子用翠綠的葦葉包裹著雪白的糯米和鮮紅的棗子。
煮熟后,顏色變了,剝開墨綠的葦葉,只見潔白如玉的珍珠米團里鑲嵌著幾顆深紅油亮的瑪瑙棗,紅白綠三色互相映襯,顯得十分艷麗動人。
粽子的味道更是鮮美。
葦葉散發出高雅的清香,咬一口粽子,真是甜而不膩、粘而爽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