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句】: 急需一篇關于魯迅的外貌的文章,最好能夠用上比喻、排比等修飾手法
(1)我向里面望了一下------陰天,暗得很,只能模糊辨出坐在南首的是一個瘦瘦的、五十上下的中國人。
(2)他的面孔黃里帶白,瘦得教人擔心,好象大病新愈的人,但是精神很好,沒有一點頹唐的樣子。(頭發約莫一寸長,顯然好久沒剪了,卻一根一根精神抖擻地直豎著。胡須很打眼,好象濃墨寫的隸體“一”字。)
(3)他用竹枝似的手指遞給我,小袖管緊包在腕子上:“你買這本書吧——這本比那本好。”
(4)我很驚異地望著他:黃里帶白的臉,瘦得教人擔心;頭上直豎著寸把長的頭發;牙黃羽紗的長衫;隸體“一”字似的胡須;左手里捏著一枝黃色煙嘴,安煙的一頭已經熏黑了。
(5)我又仔細地看他的臉——瘦!
(6)我費力地從里衫的袋里掏出那塊帶著體溫的銀元,放到他的手里——他的手多瘦啊!
外貌描寫,都抓住了魯迅“瘦”的特點,連同另外三處寫“瘦”,突出了魯迅置健康于不顧,把整個生命獻給革命事業的崇高品質和頑強意志。
【第2句】: 【請使用比喻,夸張等修辭手法描寫魯迅,250字左右.緊急
魯迅的相貌 身高【第1句】:61米,不瘦 “現在可以看到的魯迅照片或是畫像,大多是短發豎立,目光犀利,眉頭緊促,面堂消瘦,一撇人字胡,或沉思或眺望,沒有笑容,凝重而嚴峻.于是,在人們印象當中,魯迅都是嚴厲的、高大的、戰斗的、橫眉冷對的,好像很容易生氣喋喋不休,讓人既尊敬崇拜又望而生畏.”事實上,魯迅只有兩個時期是消瘦的.一個是魯迅大病的時候,另外就是1936年10月19日留下的魯迅遺像.“為什么我們看到的魯迅的遺容是這么消瘦的,其實是魯迅沒有帶全口的假牙,因此兩腮是扁進去的.” 他說,魯迅的身材也沒有人們想象當中的那么高大,實際上他的身高只有【第1句】:61米.“為什么這么說,我們有證據.魯迅跟朋友在家中,就是現在的魯迅紀念館門口拍過一張照片,我們從地面開始,數出來那磚到魯迅的頭上是19塊,后來我們就用尺到現場去量,是【第1句】:61米.”。
【第3句】: “王小剛瘦的像猴子”是不是比喻句
是比喻。
比喻就是“打比方”。即抓住兩種不同性質的事物的相似點,用一事物喻另一事物。
比喻一般應由三部分組成,即本體(被比喻的事物)、喻體(作比方的事物)和比喻詞(比喻關系的標志)。構成比喻的關鍵:甲和乙必須是本質不同的事物,甲乙之間必須有相似點,否則不能成立。
“王小剛瘦的像猴子”中“王小剛”是本體,“猴子”是喻體,二者本質上不是一類事物,有相似點,中間又有比喻詞,所以說他是比喻。此外,說他是比況有一定道理,因為句中說的是王小剛瘦的情況和猴子相似。
但應當注意,比況是用抽象事物來比具體事物的,就是說比喻詞的后面一般是抽象事物而不是具體事物。如果要說“王小剛”就是具體事物,說“王小剛瘦的”就是抽象事物。
因此,本句也具有比況特征,。兩種特征中比喻比較明顯。
有夸張,但第一特征是比喻。比擬是把人當物寫或把物當人寫,這里是把人比成猴子。
上一篇:楚辭中表達友情的句子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