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字左右的老師教育感言
問立資助家庭經濟困難學生資助體系是黨中國務院為解決家庭經濟困難學生上后顧之憂的一項惠民政策,這個新體系中包括高等教育和中等職業教育,新政策體系的主要內容有哪些
答:國家學生資助政策體系主要包括: 國家資助和社會捐助以及助學貸款三個部分,主要有國家助學金、國家勵志獎學金、國家獎學金、國家助學貸款和教育部師范院校免費資助等。
第一,國家助學金。
資助對象:高校全日制本專科(含高職、第二學士學位)和中等職業學校在校生中的家庭經濟困難學生。
資助標準:高等學校國家助學金平均資助標準為每生每年2000元,具體標準在每生每年1000-3000元范圍內確定,可以分為2-3檔;中等職業學校國家助學金平均資助標準為每生每年1500元。
資助覆蓋面:我區高校、高等職業學校約有1萬多人可以得到國家助學金,享受面將達到學生總數的20%%以上;中職在校生7萬多人,絕大多數都可以享受資助政策,享受面將達到學生總數的90%%以上。
申請資助條件:熱愛社會主義祖國,擁護中國共產黨的領導;遵守憲法和法律,遵守學校規章制度;誠實守信,道德品質優良;勤奮學習,積極上進;家庭經濟困難,生活儉樸;經過學生家庭所在鄉、鎮或街道民政、教育部門、所在學校認定的家庭經濟困難學生。
第二,國家勵志獎學金。
資助對象:用于獎勵資助高校全日制本???含高職、第二學士學位)學生(以下簡稱學生)中品學兼優的家庭經濟困難學生。
資助標準:獎勵高等學校中家庭經濟困難,同時學習成績好的學生,每生每年5000元。
資助覆蓋面:享受國家勵志獎學金的學生約占高校在校生的3%%。
申請資助條件:熱愛社會主義祖國,擁護中國共產黨的領導;遵守憲法和法律,遵守學校規章制度;誠實守信,道德品質優良;在校期間學習成績優秀;家庭經濟困難,生活儉樸;經過學生家庭所在鄉、鎮或街道民政、教育部門、所在學校認定的家庭經濟困難學生,品學兼優。
第三,國家獎學金。
資助對象:獎勵高校生中特別優秀的學生。
資助標準:每生每年8000元。
資助覆蓋面:享受國家勵志獎學金的學生約占高校在校生的0.3%%。
申請資助條件:熱愛社會主義祖國,擁護中國共產黨的領導;遵守憲法和法律,遵守學校規章制度;誠實守信,道德品質優良;在校期間學習成績優異,社會實踐、創新能力、綜合素質等方面特別突出。
第四,國家助學貸款。
資助對象:高校全日制本??疲ê呗?、第二學士學位)在校生中家庭經濟困難的學生。
資助貸款標準:每生每年最高可以申請到6000元,本科4年將可申請到24000元。
申請資助條件:具有中華人民共和國國籍,且持有中華人民共和國正式居民身份證。
具有完全民事行為能力的自然人 (未成年人申請國家助學貸款須由其法定監護人書面同意);符合中國人民銀行公布的《貸款通則》規定的其他條件;誠實守信,遵紀守法,無違法違紀行為;學習刻苦,能夠正常完成學業。
家庭經濟困難 (學生在校期間其家庭不足以支付該生完成學業所需基本費用)。
第五,免費師范生資助政策。
教育部直屬的6所師范大學,北京師范大學、華東師范大學、西南師范大學、華南師范大學、陜西師范大學、東北師范大學,師范專業實行免費教育,國家免除學費、住宿費,同時補助生活費。
前提條件是:錄取時考生和自治區教育廳、學校要簽訂一個三方協議,考生需承諾畢業以后在我區中小學從事十年以上的教育事業。
第六,國家助學貸款的代償政策。
考上部委所屬學校的學生,畢業后到艱苦邊遠地區縣級以下單位工作三年以上,其在學校期間的國家助學貸款將由國家償還,包括貸款利息在內。
第七,勤工助學。
勤工助學是指學生在學校的組織下利用課余時間,通過自己的勞動取得合法報酬,用于改善學習和生活的社會實踐活動。
勤工助學是學校學生資助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提高學生綜合素質和資助家庭經濟困難學生的有效途徑。
第八,社會資助。
入學教育感受500字作文。
初中。
結合扶貧政策給自己帶來的變化寫,緊緊把握生活實際,不要假大空。
也可以寫一件扶貧干部做的讓你感動的事,以小見大突出政策福利。
望采納,謝謝
愛的教育感言要簡短30字左右
讀《愛的教育》有感 今天,我讀了《愛的教育》這本十分有哲理性的書,受益匪淺。
本書以日記的形式來記載每個動人的故事,人與人之間,應該友好相處,應 該互相幫助。
這些感人的故事,讓人看了心酸。
不管是哪一篇文章,都蘊含 著一個個深刻的道理。
怎樣寫對學校教育孩子的感言和建議
學習國家安全教育有感隨著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我國的市場經濟有了較大的發展,國際競爭力也得到了提高,但在社會主義建設的道路上依然面臨著許多的不安全因素,其中當代大學生國家安全意識問題是一個十分值得觀注的問題。
通過學習國家安全教育知識以及有關事例,更深刻的認識到什么是國家安全。
那什么是國家安全呢?國家安全一般是指作為社會政治權利組織的國家及其所建立的社會制度的安全的保障,是主權國家獨立自主地生存和發展利益的總和。
具體指國家獨立、主權和領土完整及人民生命、財產不被外來勢力威脅和侵犯;國家政治制度、經濟制度不被顛覆;經濟發展、民族和睦、社會安全不受威脅;國家秘密不被竊取;國家工作人員不被策反;國家機關不被滲透等。
隨著高校改革開放深入,大學生的生活空間大大擴展,交流領域也不斷拓寬。
在校期間大學生除了進行正常的學習、生活外,還需要走出學校參加各種的社會實踐活動。
在這種情況下,如果缺乏必要的社會生活知識,尤其是安全知識,勢必會導致各種安全問題的發生。
因此,加強大學生的安全教育,增強安全意識和自我防范能力,已迫在眉睫、刻不容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