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華大學學霸勵志演講
各位親朋。
各位老板們 大家晚上好
今天是我兒子金榜宴會的大好日子,我的心情也萬分的緊張和激動,在此我要代表我們全家對大家的盛情光臨表示最熱烈的歡迎和最誠摯的謝意。
我首先要感謝的是孩子的老師和學校,感謝他們為孩子付出的辛苦和汗水;我也對愛子表示衷心的祝賀,同時也希望他以此為一個新的臺階,好好的學習,不驕不躁,再接再厲將來成為咱們祖國的有用之才,與此同時我還要代表我們全家對在場各位親朋和老板在百忙之中抽出時間前來捧場表示最衷心的感謝
祝賀孩子考上大學的祝福語有哪些
大學新生入學后,無論是學習,還是其后的心 理感受,都面臨著一個全新的視界,他們會有什么 樣的感受呢
綜合本人多年的教學實踐,發現很多 大學新生對大學學習和生活等方面適應性很差,產 生心理矛盾或心理障礙,主要表現在: 1大學新生入學后面臨的適應性問題 從高中到大學是一個質的飛躍,但為實現這一 飛躍會產生諸多的心理壓力。
【第1句】:1理想與現實的矛盾 從高中到大學是一個質的飛躍。
實現這個飛躍 的人往往對個人、對未來抱有較高的期待。
根據調 查,大學生屬于政治、經濟期望值較高的社會群體。
從心理學的原理來看,期望值越高,心理承受力越 差。
如果入學前對學業、教師以及未來的就業前途 等抱有過高的期望,在現實中就會產生較大的心理 落差,導致大學新生理想與現實產生矛盾,甚至是 巨大的矛盾。
首先,從考大學的動機看。
許多學生考 大學都是迫于社會上越來越激烈的競爭,希望通過 提高學歷增強競爭力,將來有更好的就業前途,潛 意識中天真地以為只要讀上大學未來就是一片燦 爛。
但現實是,近些年由于本科生、研究生的擴招, 社會上的高學歷人才數量急劇增加,且大多數高層 次的人才都匯聚到大中型城市爭搶有限的職位。
大學生雖然就讀大學之后競爭實力增強了,但社會就 業壓力也越來越大了,大學生就業前景顯然不是理 想中的那么樂觀,因此導致大學新生心理的不平 衡,有些人甚至懷疑自己當初的選擇。
其次,對學 校、專業的失望。
有的學生在入學前對自己的興趣 愛好缺乏自信,對報考學校或報考專業缺乏了解, 在深入大學學習后一旦發現學校的教學環境、教學 水平等沒有自己想象的那么好或所學內容和專業 與自己的興趣志向不相符,心理平衡受到破壞,學習 積極性消逝,陷于失望和痛苦之中。
再次,理想中的 大學生活與現實中的大學生活有很大差距。
理想中 的大學生活正如在高中時老師和家長所描述的那 樣,輕松、自在、閑適,沒有壓力,沒有考試,沒有班 主任的管教,可以天天玩,甚至可以天天睡懶覺等 等。
但學生一旦進入大學,才發現完全不是那樣,上 課仍然要考勤,晚上仍然有晚自習,要參加期中考 試、期末考試,甚至必須參加各種各樣的等級考試。
為完成學分,除了必修課的學習、整天還忙于選修 課的學習,學習競爭依然激烈,導致大學新生在心 里對大學的美好想象破滅了,心理上難以接受,表 現出迷惘和失望。
【第1句】:2自我形象的沖突 我是誰
我能做什么
我要成為什么樣的人
人 的一生會無數次經受自我形象的困擾,自我形象的 沖突也是壓力產生的根本原因之一。
大學生處于人 生的過渡時期,也是容易出現自我形象危機的時 期。
考大學的成功雖然使整體自我形象得到一定程 度的提升,但接下來又面臨著學習、就業等多方面 的挑戰。
加入大學生群體之后,進行自我比較的參 照系發生了變化,大家都是經過層層篩選的優良人 才,參照系的變化勢必對自我形象造成潛在的沖 擊。
對于由高中直接考入大學的人來說,這種問題 更加嚴重。
因為這部分學生沒有在社會上經歷過摔 打,并且從小學到中學都是拔尖或比較拔尖的人 才,就讀大學后這種優勢往往難以保持,很容易對 自我形象產生懷疑。
另外在學校組織的各種競賽、 演講等活動中,對于那些沒有任何愛好與特長的學 生來說,更是無所適從,自信心大打折扣。
大量研究 已經證實,人對壓力的感受與自我形象關系密切, 持肯定自我形象的人能更好地應付壓力,對自我形 象持否定態度的人更容易感受到壓力。
由于自我形 象發生沖突,困惑加大,心理壓力也隨之增大。
【第1句】:3對大學學習方式感到迷茫。
大學的學習方式與中學有很大差別,很多學生 在短期內無法適應。
大學課堂教育,在于基于教材 又脫離教材的原則上進行。
特別是文科教學,很多 時候教師注重課堂教學內容的容量,于是很多同學 感到大學的學習方式和知識與高中時似乎脫節,對 老師所講的都不太懂,對老師的授課方式也不適 應,感覺講得太快,內容深而廣。
如果教師脫離課本 進行講解,很多同學更是模棱兩可,沒有課本作依 據,抓不住重點。
一堂課下來,不知所云,更談不上 收獲,這對急于想適應新的學習生活的學生來說是 無法接受的。
以至于在以后的學習中,沒有目標,得 過且過,這樣被動的學習就只能是痛苦的學習,沒 有動力就不可能學好。
所以在思想上表現頹廢,行 動上感到迷茫。
【第1句】:4在日常生活方面的種種不適應。
現在的大學生基本上是獨生子女,在家多數是 飯來張口、衣來伸手,一旦離開父母,來到一個新環 境,生活上就感到非常不方便。
有的同學對自己要 洗衣、打開水、整理內務這些瑣碎而無序的日常事 物感到煩躁。
這些小事處理不好,對學生的心情、學 習和生活影響是很大的。
另外不少大學生的生活理 念和動機都建立在“個人”與“自我”的基礎之上,在 這種極端“個人第一”“、自我第一”思想指導下,他 們的為人處世的方式,人際交際的準則,都是以自 身的利益為進退的。
平常的生活中,他們想到的是 自己的得失,很少體諒周圍人的感受,同學之間理 解與關心少了,取而代之的是戒備與嫉妒,表現出 狹隘、孤僻、孤傲、自私、閉鎖的心理特征。
這種種的 不適應,使很多同學像一只無頭蒼蠅,到處碰壁,摸 不著頭腦。
每天都在忙,又似乎沒有什么收獲,只能 是瞎忙。
于是,有的同學就開始懷疑自己的能力,自 卑心理由此而生,心理壓力加大,也構成強大的壓 力源。
多數同學感到大學生活乏味、無聊。
為了打發 時間,就沉浸在休閑娛樂中,荒廢了學業,人也變得 膚淺、功利,缺乏一個大學生應有的思想道德和文 化素質,這種壓力是來自人性較深層次的壓力,如 果得不到適當的疏導將造成惡性循環,越積越重。
有同學如是說:學習上的壓力沒有高中時的大,但 精神壓力卻很大很大。
2對策思考 對大學新生面臨的以上這些問題,我們要給予 足夠的重視和指導,加強對大學新生的適應教育, 幫助新生盡快完成角色轉變,盡快適應大學的學習 和生活。
【第2句】:1對大學新生加強理想教育 理想和信念是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集中 體現,它是激勵人們百折不撓、忘我奮斗的巨大動 力。
心理學研究表明,一個人如果理想迷失,信念動 搖,就會喪失辨別和抵御錯誤思想的能力。
如何在 社會中尋找適合自己的位置,協調理想與現實的矛 盾是每個大學生都要面對的困惑。
教師擔負著教書 育人的重任,應成為理想、信念的引導者和激勵者。
在傳授學生以豐富知識的同時,更應該悉心地傳播 真理,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在他們心中點 燃理想的種子。
因此,對剛進人大學校門的大學生 我們要利用授課時間、談心方式等加強學生的理 想、信念教育。
要及時注意觀察個別學生的異常動 態,并加以適當的點撥,引導他們樹立克服困難的 勇氣和毅力,從而積極地應對人生,樹立崇高的理 想和堅定的信念。
教育學生應以自己的價值目標為 坐標,對自己的人生作一個規劃,那就是我到學校 來是為了什么,我將成為一個什么樣的人,我將怎 樣去做,才能成為一個成功的人。
這個成功不僅僅 是財富上,更要體現在人格上,激勵學生為了實現 理想可以克服所經歷的千辛萬苦。
【第2句】:2要讓學生盡快適應大學的學習,掌握良好 的學習方法,在學習上樹立自信心 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是學習的實 質。
學生在中學的時候習慣了老師的授課方法,一 時難以接受大學的授課方法是很平常的。
而學生自 主學習現已成為知識經濟社會的主要學習方式。
大 學教學的主要任務就是為學生的主動學習和知識 構建創設一種真實而復雜的學習環境,讓學生用良 好的學習策略來控制自己的學習過程,充分發揮學 生的主觀能動性,使學生在感受、理解知識的同時, 深入探究,力求有所發現,有所創新,成為一個真正 會學習的人。
老師還要注意對學生加以引導,教會 學生學習。
培養大學生學會學習要落實“教為主導, 學為主體”的原則。
學會學習比學會知識更重要,知 識是不斷發展變化的,學會掌握檢索、搜集、分析、 應用知識的手段則更加重要。
要鼓勵學生對書本的 質疑和對教師的超越,鼓勵學生要有不同于別人的 理解和富有個性的表達,積極引導學生從事實驗、 實踐,培養學生動手實踐的能力。
不僅要學到老師 所講的知識,更重要的是學會自學,學會怎樣學習, 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要充當主角,要積極主動地學 習。
要自己能提出問題,能自己解決問題,要有創 新。
【第2句】:3要讓大學新生盡快適應大學生活。
讓大學新生盡快適應大學生活,這包括兩個方 面。
一方面要盡快適應大學的自主生活,讓學生認 識到自己處理自己的生活瑣事是自己的責任,也是 對自己獨立生活能力的鍛煉,要克服依賴思想,自 己的事自己做,不能事事都依靠父母。
要培養今日 事今日畢的好習慣,有意識地培養自己的獨立生活 能力。
另一方面要培養學生適應集體生活的能力。
在中學,很多同學沒有住校,加之學習壓力大,對集 體生活比較陌生,對同學關系也不太注重。
進入大 學,也是進入了人際交往的高峰期,他們不僅表現 出對異性新的興趣,而且對同性、同齡人也表現出 較大的交往熱情。
同一個寢室的人朝夕相處,由于 來自不同的地方,經濟條件、個人條件差異都會給 同寢室的人的交往帶來一些影響,這種影響更多的 時候表現為負面的影響,教師應引導大學生正確地 從親緣交往轉向以社會交往的轉變,讓同學意識到 在學校里,同學之間的友誼是以高尚的人格為基礎 的,是以真誠、理解、平等、寬容為紐帶的。
與同學交 往要能理解他人、要平等待人,不能斤斤計較,能容 他人之短。
使學生明白并感受到,良好的人際關系 能使人獲得安全感和歸屬感,給人帶來精神愉悅和 滿足,從而促進學生的人格與心理健康。
【第2句】:4培養學生承受壓力的健康心理素質。
壓力問題是社會問題,需要社會、學校、家庭和 個人多方面的合作和努力才能得到有效的排解。
首 先應幫助學生從個人的角度轉變看待壓力的態度。
使他們了解壓力,重視壓力。
告訴學生,我們的生活 離不開壓力,回避壓力無濟于事,要積極地應對壓 力,學會緩解心理壓力的技巧。
并使他們明白,壓力 并不總是壞事,適當的壓力有利于激發人的斗志, 增加做事的效率,壓力并不可怕,關鍵是找出個人 所能承受的壓力極限,當壓力過重時使用適當的方 式進行宣泄和疏導,以此來緩解壓力。
其次將大學 新生心理教育落到實處,比如:將心理健康納入培 養計劃。
另外,廣為開展體育鍛煉,促使大學生參加 體育活動,在體育鍛煉中釋放壓力,獲得身心的愉 悅;加強心理健康教育,普及心理知識,加強心理咨 詢,增強社會支持,為壓力提供疏通的渠道;加強人 文環境建設,創造寬松的學習、科研、實踐環境;改 進教學計劃,拓寬大學生的知識面等等。
總之,有針對性地加強對大學新生的適應性教 育,使他們的大學生活一開始就有一個良好的開 端,成為人格健全的現代人才,廣大高校教師責無 旁貸。
[參考文獻] [1]周愛保.實驗心理學[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
【第8句】: [2(]美)戴維·邁爾斯.社會心理學[M].北京:人民郵電出版社,200
【第6句】: [3]董險峰.大學生活導航[M].北京:北大出版社,200
【第5句】: [4]杜艷芳.大學新生適應性教育[EB\\\/OL]. . com\\\/2wxf\\\/replyview-939602-4
【第86句】:html.2004-12-
【第24句】:200
【第4句】:
【第12句】:
好媽媽勝過好老師讀后感400字
這種專門搞培訓賺錢的人為了在網絡上推廣,除了編寫類似“經過我們培訓很多人考上了清華北大啊哈佛”的句子恨不得讓家長馬上掏錢給你(有證據嗎
既然考上哈佛啊清華啊是誰哪個學生能說出個名字住址學歷編號嗎
),為了提高董的知名度好讓更多人投錢去聽你的培訓課,上傳視頻時把其他知名的教育家名字(比如尹建莉)作為關鍵詞以提高搜索量,當教育家尹建莉的粉絲搜索尹建莉的名字時就會出現大量董進宇的視頻,你不覺得無牙齒我都不好意思看下去。
我給它改一下“近十年來,近1000名學員參加過訓練營之后,考入XX職業技術學院、山東藍翔等名校,近5000名學員學習成績從原來的倒數后10名進步到班級正數前40名(班里共40人)。
董進宇博士主講的中學生訓練營創造了教育界的奇跡。
”你覺得有違和感嗎
你說學生學習不好的什么八大原因,基礎知識不牢啊,什么不夠用功啊,嘰里扒拉,怎么就沒寫到真正原因是有一部分老師他不懂怎么教書不懂怎么教育學生不懂怎么跟學生溝通,如果做老師這么簡單,出現什么問題都是學生的錯老師都是沒錯的,那你根本就不是在培訓學生,而是在培養奴.隸。
并不是你生個孩子就能當好父母,并不是你開個廠就能當好老板,并不是你考個教師資格證就能當好老師。
你讓培訓營的親子一起走荒漠爬山過河的能保證能從根本上消除孩子父母間的矛盾嗎
孩子從出生的一張白紙到長大成人活在不同的社會階級,家庭教育和家庭環境是關鍵,孩子與父母間的關系出現問題,99%的錯是出在父母對子女的教育方式和溝通方式不對,很多父母和老師全盤否定子女的人生觀和價值觀仗著自己年長總以為自己才是對的,這就是專制。
什么是民主
民主可以簡單成四個字:互相尊重。
如果不讓父母或老師從思想上轉變對孩子的態度和看法,孩子的悲劇還會重演。
杭州儒林高復學校怎么樣
我就是今年剛離開那里的。
首先說說那里的硬件條件。
雖然那里硬件條件住宿條件什么是不錯,但是首先,你是去高復不是去享受生活,硬件條件并不是最總要的,而且那里雖然有空調熱水器,但電費都是自己出的,儒林在石橋,靠近半山,工業區,都是工業用電,一塊錢一度(雖然不知道那里的電費到底是多少,反正學校是收我們一塊錢一度電的),總共預交交了600塊電費和300塊寢室押金,結果走的時候600塊錢一分不退也就算了,連押金都不退了(作為學校,連什么叫做“押金”也不知道么
)。
我們一個寢室五個人,寢室白天是斷電的,用電時間也就是晚上9:30到早上7:30。
就是說我們一個寢室一年用了4500度電。
走的時候我同學跟老師要電費單子,老師不給,態度還很差,直接把我同學罵出來了。
再說說最重要的,那里的教學。
學校的廣告上說是什么雙軌教學,就是主講老師上課,課后輔導老師進行輔導。
首先不否認學校請的主講老師都是重高的老師,有好有不好吧,總體來說到還過的去。
但是主講老師下課就走了,而且他們架子很大,很多都不怎么愿意回答學生的問題(當然也有很負責的,比如英語老師,不過他貌似下屆不教了),課后只有輔導老師,那些輔導老師真的讓我無語,實在是……都是外地剛畢業的大學生,都不知道哪里畢業的,根本就不懂浙江高考,又不了解什么關于浙江高考的時事信息。
最搞笑的是文科班到學期結束都沒有地理輔導老師,學生和家長去找學校反映,學校又是以一貫惡劣的態度應對。
后來一直到高考前幾個月,學校才去找了個地理老師,還美名其曰是“300個老師里挑出來的”,結果有一次一個學生去地理題,知道那個老師說了句什么嗎,他說“這個東西我也不清楚,我地理不好的”,反正后來沒幾天那個地理老師就走了,文科班就一直沒有地理輔導老師。
而學校說說是不分快慢班的,進去以后為了節省資源還是分AB班的,主講的課語文都是所有學生一起上,英語分成兩個班,A班(快班)的英語主講不錯,很負責,B班(慢班)的英語老師以前是個教瑜伽的,也不知道學校是怎么找到一個瑜伽教練來給學生上英語課的。
然后數學也是分班,A班上主講的課,B班上的是輔導老師的課(就是說B班的學生甚至是沒有機會上數學主講的課)再說說學校的飯菜吧,學校訂的是一家叫蜂巢快餐的飯,一餐學校收不少回扣(具體多少我忘了,反正不少,是我同學在單子上看到的),本來就六塊五一餐的飯,減了學校的回扣,再減了快餐店的利潤,你就可以想象我們每天吃的是什么了,冬天的時候還沒啥感覺,天熱起來以后菜都是有怪味的,甚至從菜色上就能看出是剩菜(絕對不夸張,如果你有機會碰到在那里讀過書的可以去問問,很多人去的時候都是健康的,在那里呆了一年胃多少都有點毛病),而且那里盛菜的女的每次看見男的都給很多肉,看見女的就給一點點,總之在那里男生和女生的待遇差別是很大的,上到主任老師下到盛菜的,看見男生都跟看見自己親兒子一樣,看見女的就好像我們欠她們似地。
這都不說了,說說高考結果,現在二類分數線沒出來,我也不評價什么,就拿我自己來說吧,反正我的分數比去年低了近30分,而我知道分數的幾個同學,也都比去年底(總之目前我知道的還沒有比去年高的),雖然說今年卷子是難,但至少復了一年也該跟去年差不多的分數吧,可是大家分數都比去年低很多,就算不說退步,也是沒有啥進步的。
幸好我是藝術生,還上了本科線,跟我一起高復的同學連能不能上本科線都是個問題,都說白花了幾萬塊錢。
我寫這些,也許有人會不信,也許也有托會過來罵我說假話。
我只是不想再有人受儒林的迫害了,畢竟是一年的光陰和爸媽幾萬塊錢的辛苦錢,讓儒林的黑心商賺去了,真的不值得。
PS:還有一點,儒林以前叫做“育英高復”(還是“育英儒林高復”,反正就是用育英這個名字的),后來1818黃金眼去暗訪過,后來被工商部門查封了,就改名儒林,繼續辦學。
這個我們也是去了那里以后才知道的。
還有儒林教學區走廊上貼了類似“光榮榜”的很多照片,都是什么從儒林出來考進清華大學北京大學這些學生的照片和感言,不過要說明,那些都不是杭州儒林的,也就是說都不是我們讀的那個儒林的學生,那是北京儒林的,仔細看一下照片,學生背后的儒林的牌子雖然和這個儒林的一樣,但“儒林”二字前面能看到一個“京”字,這也是班主任跟我們說起來,我們才發現的)好了,大概的情況就是這樣,全部是鐵的事實。
如果你有什么想問的可以QQ我,QQ號碼843419250,備注加“儒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