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委會書記鄉村振興美麗鄉村的心得體會
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并描繪了“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美好藍圖,這既是今后一段時期統領農村發展的總綱領,更是新一輪鄉村發展的重大機遇。
近年來,我國牢固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發展理念,堅持以黨建引領發展,以“我的村莊我的夢”為載體,努力讓農村更美麗、更文明,讓群眾更富足、更幸福。
但在推進過程中,仍存在著不平衡不充分問題,如產業發展缺乏持續能力、生態環境治理任務繁重、村民文明程度不高、農村基層治理有待加強、農村空心化現象嚴重、城鄉居民收入差距拉大等問題。
為此,建議:堅持黨建為魂堅持以紅色引領綠色發展,以黨建統領美麗鄉村建設。
一是發揮堡壘領航作用。
堅持“一切工作到支部”的理念,推動支部作用核心化,建立鄉村振興項目庫,以開展“書記曬項目”等活動為抓手,狠抓項目落地。
二是發揮先鋒模范作用。
激活紅色細胞,建立以返鄉干部、黨員、鄉賢等為成員的鄉村振興委員會,把鄉村振興作為檢驗黨員干部“兩學一做”學習教育成果的主考場,完善黨員積分制管理,強化考評結果運用,激發黨員干事創業熱情。
三是發揮志愿服務作用。
積極推行“黨建×”工作模式,圍繞鄉村發展,常態化開展黨員志愿活動,建立黨員包干聯系、黨員幫扶指導、黨員帶頭落實等工作機制,打造基層黨建鐵軍。
堅持美麗為先以“美麗”為突破口,全民發動、全域提升,推動美麗鄉村由“盆景”變“風景”,把農村作為一個大景區、大花園來謀劃。
一是全域整治,讓“干凈”成為第一感官。
堅持從“群眾反映最強烈、清理整治最急需”的熱點難點問題入手,全力推進垃圾、公廁兩大革命,建立健全生活垃圾分類收運處置體系,開展衛生廁所建設、改造、普及,努力實現“污水不橫流、垃圾不落地、危房不住人、雜物不亂堆”。
二是全民參與,讓“美麗”成為自覺行動。
發揮村民主體作用,做到村村整治、家家行動、人人動手,打一場全民戰役。
落實“門前三包”制度,即“包干凈、包整治、包美化”,引導農戶做到門前屋后見綠、見花、見小品,形成有品味、有特色的景觀。
開展“美麗家庭”等創建活動,充分調動村民參與美麗鄉村建設的積極性。
堅持產業為本把“富民”作為鄉村振興的落腳點,著力提升產業鏈的融合度,打通農村經濟發展梗阻。
一是加大政策幫扶力度。
建議中央和省、市財政每年安排一定資金進行以獎代補,重點用于土地流轉后實行規模化經營、發展現代高效農業的經營主體獎補,為土地流轉和規模經營創造良好條件。
二是實現產業鏈式發展。
樹立“一個村就是一家企業”的理念,積極推行“村+企業+農戶”的經營模式,大力拓展農業多樣性,如發展深加工、旅游農業、創意農業等,引導農業產業向產、加、銷一體化經營發展。
三是加快農村“觸網”進程。
堅持把農村電商作為發展農村經濟的新引擎,大力實施“互聯網+”行動,出臺農村電子商務專項扶持政策,充分激發草根創新智慧,大力培育電子商務特色村,努力實現線上線下聯動發展,拓展農村經濟發展新的增長點。
堅持治理為重大力構建“法治、德治、自治”融合的鄉村治理體系,努力提高基層治理能力。
一是創新基層治理。
全面加強基層組織建設,深入實施村級“領頭雁”工程,全面修訂完善村規民約,深化基層網格員隊伍建設,打造“楓橋經驗升級版”。
二是規范基層權力。
積極探索農村小微權力清單,全面梳理村級權力事項和村干部權力事項,深化農村“三務”公開,全面推行村務聯席會議制度,切實管牢“微權力”。
三是深化基層改革。
以“最多跑一次”的理念,加快推進農業農村治理體系改革,破除一切束縛農民手腳的不合理限制。
堅持文明為要積極開展農村鄉風革命,以黨風引領村風民風,培育文明鄉風,筑牢精神家園。
一是破陋習。
發動廣大干部群眾自覺投身到移風易俗中來,從源頭上破除亂堆亂放、大操大辦、封建迷信等陋習。
二是立規矩。
堅持推進文明鄉風的制度化、常態化、長效化,嚴格落實衛生管理保潔機制,堅決避免“突擊一陣風、過后老樣子”的現象。
三是樹新風。
把農村精神文明建設擺在更加突出位置,充分發揮村級文化禮堂的主陣地作用,以“最美榜樣”引領文明,以“家風家訓”傳承文明,以“鄉賢文化”涵養文明,讓文明正氣在農村蔚然成風。
村書記美麗鄉村發言稿
演講稿是常見的文體,在翻譯中經常會遇到一些較長的句子,如果不加以特殊處理,會使得譯文不適于朗讀。
下面學習啦小編整理了共建美麗鄉村演講稿,供你閱讀參考。
共建美麗鄉村演講稿篇1 尊敬的鐘書記、各位領導、同志們: 大家好!我是來自**鄉**的黨支部書記**。
首先,感謝縣委、縣政府提供了這樣一個平臺,讓像我這樣一群來自最基層黨組織的干部,有機會站在這里向各位領導匯報工作,有機會與兄弟鄉鎮的村干部作交流。
下面,我就介紹下我村的主要做法: 一、主要做法
【第1句】:多年持續的基礎設施建設,打實了底子。
一是鼓勵建房促安居。
為改變原先農民住房散、亂、舊、差的狀況,在連續5年舊村改造的基礎上加快拆舊換新力度,僅**年就新建房屋16幢,現全村85%的村民住進了新房。
二是改善交通便出行。
以前村里只有1條主干道,房前屋后的各個小巷均為坑洼泥地。
為改善環境,**年底,我村舉債修建了7條水泥路,實現村內主干線水泥路面全覆蓋。
三是勤治污水改面貌。
針對我村隨處可見亂搭亂建的廁所、雞舍、豬欄嚴重影響環境。
**年,我村首批完成了農村生活污水處理工程,全村80%個農戶受益,極大改善了村莊整體面貌。
【第2句】:不折不扣做好六邊三化三美工作,美化了村貌。
被列為節點村后,及時召開村一攬子會議,對六邊三化三美工作進行全面部署。
同時要求每個村民代表和隊長挨家挨戶進行宣傳,講清講透政策,過了這個村就沒那個店了。
所以村民們都講上面政策好,免費幫我們的房粉刷起來,對工作也就十分配合和支持,無障礙施工。
我村僅用了不到1個月時間,46幢13000平方的外立面粉刷全部完工。
而且我村又提早謀劃了“村美”工程,在全村主干道的房前屋后、村口和村辦公室門口等重要節點全部砌上小花壇,美化了環境。
【第3句】:干部群眾齊心協力,做好了保障。
一是縣領導和聯系部門關心支持。
我村是經濟薄弱村,村集體零收入。
做任何一項工作都離不開縣、鄉領導的支持。
在這次工作中,縣委陳書記四次來村調研指導,可以說,在**歷史上從沒有縣級領導在一個月里面這么頻繁來關心我們,讓我們倍受感動,更信心倍增。
此外,聯系領導雷縣、聯系部門電視臺闕臺長他們也多次下村指導,出錢出人出力,我們都非常感謝!二是鄉聯系領導嚴格把關。
由于一開始我村“十整治”認識不到位,幾次整治都達不到要求,鄉黨委書記多次親自蹲點到村,身體力行帶領我們干部一項一項整改直至到位。
三是村黨員干部團結干事。
我村黨員干部紛紛放下手中的工程、生意、放棄休息時間,投入到整個整治工作中去。
四是農戶群眾鼎力配合。
凡是被叫到參加環境衛生整治的農戶,沒有一個拒絕說不去的。
經過近半個多月的連續作戰,我村先后通過了市、縣六邊辦十整治的驗收,也成為鄉環境整治樣本村。
現在村民意識比以前強多了,亂推亂放少了,垃圾滿地不見了,環境漂亮了,大家都說整治好! 二、下步打算
【第1句】:建立機制。
將環境衛生長效保潔等工作列入村規民約,不斷鞏固和提升整治的成果。
由村統一購買垃圾桶,分發給每家每戶,從源頭解決垃圾難入箱的問題。
每周組織垃圾車將“戶集”垃圾清運到村垃圾房,實現“戶集、村收、鄉清運”。
【第2句】:擴大宣傳。
一是每年固定一個日子為“**清潔日”,開展宣傳和集中整治。
二是開展“小手拉大手”活動,讓孩子們成為環境衛生保潔的先鋒隊和宣傳員,并以此帶動家長參與到自覺行動中來。
三是聘請村中學生和老人擔任監督員,評選“巾幗麗人”、“環保小衛士”等,以獎促先。
反面典型,給予上榜,并取消一切慰問和惠農政策支持,為打造“潔美”鄉村營造良好氛圍。
【第3句】:深化“村美”。
扮靚入村口,做美小節點。
結合新農村建設,在主要區塊繪制文化墻,彰顯人文氛圍。
同時,動員有條件的村民進行民宿改造,為加快融入茶鄉江南旅游線,實現“和、富、美”的“新**”而積極努力! 各位領導、同志們,以上是我村的一些做法介紹,說的不對的,請各位領導和兄弟鄉鎮(街道)、村的同志們多提寶貴的意見,最后也歡迎大家來我村指導,謝謝!
怎樣抓好美麗鄉村工作談談自己的感想
可以從幾個方便進行設想:
【第1句】:環境:作為“美麗鄉村”和城市相比,最大的優勢在于環境,所以保護好鄉村環境是首位,因此在道路建設、經濟開發過程中要特別注意環境的保護;
【第2句】:人文傳統:鄉村風土人情淳樸也是受人歡迎的原因之一,因此可以將鄉村中良好的風俗習慣、文化生活進行保護并發揚光大;
【第3句】:經濟建設:鄉村發展最基本的就是經濟,只有經濟發展才能更好的做其他方面的發展。
經濟發展要結合當地特點進行,不如適合發展農業還是工業,副業適合發展什么等等;
【第4句】:最重要的,每個人都要參與其中。
對建設美麗鄉村有何建議
中國是一個美麗的國家,可是這雖然美,但美中有不足。
中國不能只是城市化的美麗,農村也需要美化
從美麗中國到山水鄉愁,這些清新詩意的文字被寫入中央文件,觸動了每一位中華兒女對未來中國的美好期許。
中國要美
潔凈的水源、新鮮的空氣、安全的食品、優美的環境,當這些生存必須成為民生的最要關切,當這些個人追求匯成億萬人共同夢想的最大交集,保護生態壞境、建設美麗中國,慢不得,等不起!農村更要美!如果說城市人僅是迷失在都市文明的鋼筋水泥叢林,”望不見山水,尋不到鄉愁“;那么,垃圾只能靠風刮,污水只能等蒸發,億萬農民的基本生存還在受到污染的威脅。
農村美是中國美的應有之義。
農業大國的現實國情決定了,農村是美麗中國建設不能甩過的大站。
中國是一個大家庭。
如果要讓中國變得更美的話,不能只美化城市,農村也同樣需要
因為即使我國的城鎮化率達到70%,仍有數億人生活在農村。
作為全體人民”中國夢“的重要組成部分,”美麗中國“絕不應該也不可能是城市一條腿走路,億萬農民的夢想是美麗中國宏大敘事最樸實、最動人的篇章。
農村美是中國美的有機組成。
農村為城市提供了生態屏障,其涵養的水源和綠色的植被,不離不棄的呵護著被污染的大城市。
農村還具有城市不具備的特殊功能,“小橋‘流水、人家”的鄉村游,已經成為現代都市人群感悟生態之美和人文魅力的假日驛站。
同事,美麗鄉村建設對于改造空心村,盤活和充足土地資源,提升農業產業,縮小城鄉差距,推進城鄉發展一體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美麗中國必須是魅力城市與美麗鄉村的兩翼齊飛,這符合國家總體布局,符合社會發展規律,更符合農業農村實際和億萬民眾期盼。
然而,我們不能只靠政府建設美化鄉村,我們大家也要保護環境,保護公物
美麗鄉村,承載著人們對鄉村所寄予的美好期望與幻想。
拋棄過往鄉村所在的詬病:垃圾圍村、臭水橫流、留守兒童、空巢老人、古寨調敝、文化遺失。
讓這一切沉浸在歷史的長河里永不復醒,順應當時把大的號召,順應廣大民意,把生態文明建設納入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五位一體“的總體布局規劃中來,明確努力建設美麗中國的戰略目標。
古諺說:“上帝創造了鄉村,人類創造了城市。
”鄉村的自然美和城市的現代美,不應割裂,也不應混淆,應當高度統一于美麗中國的建設中,成為一種和諧共生、相融相長的存在
農村和城市不能有巨大的反差,更不能沒有區別;城鄉一體化不是城鄉同樣化,有差異才有多樣化。
只有傳承鄉村文明,保留田園風光,發展現代農業,實現人與自然和諧發展,才是真正的美麗鄉村;只有城市與農村各美其美’和諧互補,美麗城市與美麗鄉村交相輝映、美美與共,才是真正的美麗中國。
小手拉大手同建美麗家園 爭創文明城市倡議書致家長的一封信怎么寫
尊敬的家長們、親愛的小朋友們: 創建文明城市,共建美好家園,是我們全體市民的責任,是關系到全市人民群眾的切身利益和西寧長遠發展的一件大事。
提升我們西寧人民現代文明新形象,建設更加美麗富裕和諧的新西寧,是我們的共同愿望。
現在,迎接新一輪創建全國文明城市復查工作已經吹響。
為此我們向全體師生和家長發出“小手拉大手,文明一起走”的倡議:
【第1句】:積極參與,從我做起。
西寧是我們的家園,創建文明城市,共建美好家園,是每個市民義不容辭的責任和義務,全校師生和家長要攜手同心,共同關心“創文”,支持“創文”,參與“創文”。
用自己的行動創造潔凈優美的社區和校園環境,努力營造藍天、綠地、水清、健康文明和諧的新西寧。
【第2句】:崇尚文明,躬行禮儀。
從身邊做起,從今天做起,從小事做起。
講文明、講衛生、遵法紀、守秩序,尊敬師長,愛護幼小,倡導環保,愛護環境,遵章過馬路,摒棄不文明陋習,積極參與社會公益活動,爭當文明小使者。
【第3句】:情牽大手,共創文明。
小手牽大手,帶動家庭、社區和社會齊心共創,形成全民學禮儀、勤健身、守秩序、齊保潔、傳愛心的良好氛圍,勇于指出和糾正父母和身邊人的不文明舉止,提高創文的知曉率、參與率和支持率,為創文齊喝彩,為創文齊出力,為創文添光彩。
創建國家文明城市,我們既是參與者,又是受益者,讓我們積極行動起來,“小手拉大手,文明一起走”,為西寧能最終成功進入“全國文明城市”行列而努力奮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