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句】: 比喻句、擬人句、夸張句
【第1句】:風兒清唱著歌,喚醒了沉睡中的大地。
【第2句】:頑皮的雨滴最愛在雨傘上盡情的跳舞。
【第3句】:船頭飛濺起的浪花,吟唱著歡樂的歌兒。
【第4句】:秋天到了,樹上金紅的果子露出了笑臉,她在向著我們點頭微笑。
【第5句】:海棠果搖動著它那圓圓的小臉,沖著你點頭
微笑。
【第6句】:那點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點粉色。
【第7句】:一個個紅石榴就像一個個小姑娘可愛的笑臉,躲在樹枝間。
【第8句】:樹縫里也漏著一兩點路燈光,沒精打彩的,是渴睡人的眼。
【第9句】:巨浪伸出雙臂把我猛地托起。
【第10句】:收音機天天說個不停,令鄰居十分討厭?。。。。。?
【第11句】:油蛉在這里低唱,蟋蟋們在這里彈琴。
【第12句】:春尚淺,幾處山頂上的梅花卻掙扎著吐出紅苞來。
【第13句】:微風柔和地吹, 柔和地愛撫我的面孔。
【第14句】:荷塘里的荷花都羞澀地打著朵。
【第15句】:落葉隨著風高低起舞。
【第16句】:我沐浴在大自然的懷抱中,讓柔和的晚風輕撫著鬢角,吹去一切郁悶和煩惱。
【第17句】:陽春三月,沉睡了一冬的銀梨樹被蒙蒙細雨淋醒。
【第18句】:它脫下破舊的外衣,又開始新的生活;它貪婪地吮吸著春天那清新、甜潤的露珠兒,慢慢地長出逗人喜愛的嫩枝綠葉。
1) 父愛如山,母愛如海。 2) 皎潔的明月高掛在淡藍色的天空中,月光像流水一樣瀉下來,大地一片銀白色。 3) 月亮慢慢地從江心升起來了,圓圓的、亮晶晶的,好像一個銀盤。 4) 春風像一支彩筆,把整個世界勾勒得更加絢麗多彩。 5) 春風像個慈祥的母親,拂著你的臉頰,使你感到舒暢,心曠神怡。 6) 云彩像一朵朵潔白的羽毛,輕輕的飄浮在空中。 7) 東方天邊的彩霞時刻在變幻,如霜楓,如榴火,如瑪瑙,如琥珀。 8) 西湖像一塊碧玉,也像一面銅鏡。 9) 星星像一雙明亮的眼睛在夜空中照耀。 10) 小姑娘的心靈像棉花一樣純潔。 11) 水仙花很漂亮,像一位站在小河邊,穿著白衣服的仙女。 12) 春天像位愛美的姑娘,讓世界姹紫嫣紅。
【第2句】: 比喻句.擬人句.夸張句
比喻句:
【第1句】:天空中出現了一道彩虹,宛如一座彩橋懸在上空。
【第2句】:天漸漸破曉,淡青色的天空鑲著幾顆殘星,大地朦朦朧朧的,如同籠罩著銀灰色的輕紗。
【第3句】:我順著柳蔭小路漫步,只見那依依的垂柳,仿佛像少女羞澀的低著頭,在朝輝中舒展著柔美的身姿。
【第4句】:玉盤似的明月高掛在淡藍色的天空中,月光像流水一樣瀉下來,大地一片銀白色。
【第5句】:月亮默默的從江心升起來了,圓圓的、亮晶晶的,好像一個銀盤。
【第6句】:村子里一棵棵黑油油的廣柑樹,就像一把把巨大的傘,挺立在那里,滿樹都閃著細碎的銀光。 【第7句】:春風像一只彩筆,把整個世界勾勒得更加絢麗多彩
【第8句】:春風像個慈祥的母親,拂著你的臉頰,使你感到舒暢,心曠神怡。
【第9句】:云彩像一朵朵潔白的羽毛,輕輕的漂浮在空中。
【第10句】:東方天邊的彩霞時刻在變幻,如霜楓,如榴火,如瑪瑙,如琥珀。
擬人句:
【第1句】:請聽聽森林爺爺的話吧。
【第2句】:天空中的星星眼睛一眨一眨的。
【第3句】:小鳥在樹上歡快地歌唱。
【第4句】:花紅的像一個小姑娘的臉。
【第5句】:花兒在微風中翩然起舞。
【第6句】:人面不知何處去,桃花依舊笑春風.
【第7句】:春天母親又蘇醒了,她哺育小草,呵護大樹,孕育生命,溫暖人間,使世界一片生機盎然。
【第8句】:春姑娘輕輕地飛來了,她飛過高山,來到江河,飛過森林,來到田野,把春風春雨送到人間
【第9句】:春姑娘穿著彩衣,身批彩帶,帶著明媚的陽光、艷麗的花朵,翩翩舞到了人間。
【第10句】:柳樹在小河邊聽著春之歌,微風一吹它搖動起像小辮子那樣的枝條,好像在說:“春天真美!”
夸張句:
【第1句】:團團如果跌一交,幾個舉重運動員都扶不動他,只能用起重機吊起來
【第2句】:球球跌交,會像皮球一樣,從房間這一頭滾到那一頭
【第3句】:圓圓的床和椅子是用三寸厚的大鋼板制成的……
【第4句】:小朋友乘棉花糖氣球飛來
【第5句】:交語速裝束,絡繹如浮云
【第6句】:精妙世無雙
【第7句】:昨天我給我媽媽打電話,我問媽媽最近家里怎么樣。媽媽說家里沒什么事。媽媽說有一家來要化肥錢的。我媽媽這樣評價他們的化肥:你們兩年前化肥頭幾天耕地還有那,我撿起一個來裝到槍里打死了一群兔子。
【第8句】:瀚海闌干百丈冰,愁云慘淡萬里凝
【第9句】:大蟲見掀他不著,吼一聲,就像半天里起了個霹靂,震得那山岡也動了
【第10句】: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
【第3句】: 含有夸張、擬人、比喻的詩句,每類6句以上.
夸張:【第1句】:白發三千丈,緣愁似個長.(李白) 【第2句】: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李白《望廬山瀑布》) 【第3句】: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盤珍饈值萬錢.(李白《行路難》) 【第4句】: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贈我情.(李白《贈汪倫》) 【第5句】:萬里赴戎機,關山度若飛.(《木蘭詩》) 【第6句】:瀚海闌干百丈冰,愁云慘淡萬里凝.(岑參《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 【第7句】: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柳宗元《江雪》) 【第8句】: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李白《早發白帝城》) 擬人:【第1句】:蔞蒿滿地蘆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時!【第2句】: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唐,孟郊《游子吟》) 【第3句】:安知千里外,不有雨兼風?(唐,李嶠《中秋月》) 【第4句】:聞說梅花早,何如北地春?(唐,孟浩然《洛中訪袁拾遺不遇》) 【第5句】:來日綺窗前,寒梅著花未?(唐,王維《雜詩》) 【第6句】:不知明鏡里,何處是秋霜?(唐,李白《秋浦歌》) 【第7句】: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唐,高適《贈董大》) 【第8句】:今春看又過,何日是歸年?(唐,杜甫《絕句》) 【第9句】:向使當初身便死,一生真偽有誰知?(唐,白居易《放言五首》) 【第10句】:妝罷低聲問夫婿,畫眉深淺入時無?(唐.朱慶余《近試上張水部》) 比喻:【第1句】: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岑參《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 【第2句】: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賀知章《詠柳》) 【第3句】:馬作的盧飛快,共如霹靂弦驚.(辛棄疾《破陣子》) 【第4句】:床頭屋漏無干處,雨腳如麻未斷絕.(杜甫《茅屋為秋風所破歌》) 【第5句】: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第6句】:峰回路轉,有亭翼然臨于泉上者,醉翁亭也.(歐陽修《醉翁亭記》)。
【第4句】: 【寫出運用比喻、擬人、排比、夸張、反問、設問、對偶修辭的句子各
【比 喻】根據事物的相似點,用具體的、淺顯、熟知的事物來說明抽象的、深奧的、生疏的事物,即打比方.比喻能將表達的內容說得生動具體形象,給人以鮮明深刻的印象,用淺顯常見的事物對深奧生疏事物解說、幫助人深入理解.比喻的三種類型:明喻、暗喻和借喻.明喻 甲像乙 出現 像、似的、好像、如、宛如、好比、猶如如:那小姑娘好像一朵花一樣.暗喻 甲是乙 出現 是、成為如:那又濃又翠的景色,簡直就是一幅青山綠水畫.借喻 甲代乙 本體和喻詞都不出現如:地上射起無數的箭頭,房頂上落下萬千條瀑布.【擬 人】把物當做人寫,賦予物以人的言行或思想感情,用描寫人的詞來描寫物.擬人可把禽獸鳥蟲花草樹木或其他無生命的事物當成人寫,使具體事物人格化,語言生動形象.如:桃樹、杏樹、梨樹、你不讓我,我不讓你,都開滿了花趕趟兒.【夸 張】對事物的性質,特征等故意地夸張或縮小.夸張可提示事物本質,烘托氣氛,加強渲染力,引起聯想效果.夸張類別有:擴大夸張 對事物形狀、性質、特征、作用、程度等加以夸大 柏油路曬化了,甚至鋪戶門前的銅牌好像也要曬化縮小夸張 對事物形象、性質、特征、作用、程度等加以縮小 只能看到巴拿大的一塊天地超前夸張 把后出現的說成先出現,把先出現的說成后出現 她還沒有端酒懷,就醉了.【排 比】把結構相同或相似、語氣一致,意思相關聯的句子或成分排列在一起.排比可增強語言氣氛,加強表達效果.如:他們的品質是那樣的純潔和高尚,他們的意志是那樣的堅韌和剛強,他們的氣質是那樣的淳樸和謙遜,他們的胸懷是那樣的美麗和寬廣.【對 偶】字數相等,結構形式相同,意義對稱的一對短語或句子,表達兩個相對或相近的意思.對偶整齊勻稱,節奏感強,高度概括,易于記憶,有音樂美感.如: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反 復】為了強調某個意思,表達某種感情,有音重復某個詞語句子.反復的種類:連續反復和間隔反復,連續反復中間無其他詞語間隔.間隔反復中間有其他的詞語.如:山谷回音,他剛離去,他剛離去.(連續反復)好像失了三省,黨國倒愈像一個國,失了東三省誰也不響,黨國倒愈像一個國.(間隔反復)【設 問】為了引起別人的注意,故意先提出問題,然后自己回答.設問可提醒人們思考,有的為了突出某些內容.如:花兒為什么這樣紅?首先有它的物質基礎.【反 問】無疑無問,用疑問形式表達確定的意思,用肯定形式反問表否定,用否定形式反問表肯定.如:我呢,我難道沒有應該責備的地方嗎?【引 用】引用現成的話來提高語言表達效果,分直接引用和間接引用兩種.如:“虛心使人進步,驕傲使落后”,我們應該記住這一真理.【借 代】用相關的事物代替所要表達的事物.借代種類:特征代事物、具體代抽象、部分代全體、整體代部分.如:不拿群眾一針一線.先生,給現錢,袁世凱,不行么?【反 語】用與本意相反的詞語或句子表達本意,以說反話的方式加強表達效果.有的諷刺揭露,有的表示親密友好的感情.如:(清國留學生)也有解散辮子,盤得平的,除下帽來,油光可鑒,宛如小姑娘的發髻一般,還要將脖子扭幾扭,實在標致極了.【對 比】對比是把兩種不同事物或者同一事物的兩個方面,放在一起相互比較的一種辭格.運用對比,必須對所要表達的事物的矛盾本質有深刻的認識.對比的兩種事物或同一事物的兩個方面,應該有互相對立的關系,否則是不能構成對比的.如:有的人活著,他已經死了;有的人死了,他還活著.(臧克家《有的人》)【頂真】用上句結尾的詞語作下句的開頭,前后頂接,蟬聯而下,促使語氣銜接.又稱聯珠、蟬聯、連環.例如:《傾國傾城》歌詞雨過白鷺州柳戀銅雀樓斜陽染幽草幾度飛紅搖曳了江上遠帆回望燈如花未語人先羞心事輕梳弄淺握雙手任發絲纏繞雙眸所以鮮花滿天幸福在流傳 流傳往日悲歡眷戀所以傾國傾城不變的容顏 容顏瞬間已成永遠此刻鮮花滿天幸福在身邊 身邊兩側萬水千山此刻傾國傾城相守著永遠 永遠靜夜如歌般委婉作用:總的說來:環環緊扣,引人入勝.具體地說:議事說理,準確、謹嚴、周密.抒情寫意,格調清新.狀物敘事,條理清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