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句】:【禪心佛語】常念三寶恩、常念眾生恩、常念父母恩、常念國家恩,我們回向偈上天天念的“上報四重恩”。一個人能常常念恩,你德行就愈積愈厚,我們常講積功累德,這是累德。
【第2句】:【禪心佛語】人生有苦樂的兩面,太苦了,當然要提起內(nèi)心的快樂;太樂了,也應(yīng)該明白人生苦的真相。熱烘烘的快樂,會樂極生悲;冷冰冰的痛苦,會苦的無味;人生最好過不苦不樂的中道生活。
【第3句】:【禪心佛語】多一分付出,就能多一分成就。布施不是有錢人的專利,而是一分虔誠的愛心。布施若不是真正心存喜舍,則非但沒有功德,而增煩惱。
【第4句】:問:“在人與人之間,您的心難道沒有障礙嗎?”師言:“修行是自己心甘情愿的,就是因為要脫離人我是非,才需要修行。如果修行還去招惹人我是非,那又何必修行呢?”
【第5句】:定慧一體,不是二。定是慧體,慧是定用。即慧之時定在慧,即定之時慧在定。《六祖壇經(jīng)·定慧品》
【第6句】:【禪心佛語】獲得幸福感,欲望一定要足夠小。像庖丁解牛,要那么細小鋒利的刀片,才能在逼仄的骨頭之間,游刃有余。
【第7句】:【禪語人生】幸運會轉(zhuǎn)為不幸,不幸會轉(zhuǎn)為幸運;因禍得福,塞翁失馬,都說明了幸運與不幸會相互轉(zhuǎn)換。
【第8句】:卻很難相信陌生人,當然也有人連自己身邊的親人、朋友,都無法做到百分百的相信。因為太多生活經(jīng)驗告誡我們:“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無,萬丈深溝終有底,唯有人心不可測。”
【第9句】:【禪心佛語】佛說因緣生法是空是無,乃對根利的眾生說,是鼓勵他們撤除功利觀念的「我」執(zhí),而進入解脫之門。
【第10句】:【佛門禪語】不管對什么樣的人,哪怕他的職業(yè)再低賤、身份再卑微、行為再惡劣,我們也不應(yīng)該隨意輕視,而要盡量觀清凈心、平等心。六祖也說:“欲學(xué)無上菩提,不可輕于初學(xué),下下人有上上智。”
【第11句】:現(xiàn)代人是愛慕虛榮的,大家生活在激烈競爭和貪圖占有中,所以在外表上是富有的,心靈深處卻是蒼白的;物質(zhì)生活看似是安穩(wěn)的,而精神生活卻顯得非常不安。——鄭石巖
【第12句】:古人云:“欲做精金美玉的人品,定從烈火中煅來;思立掀天揭地的事功,須向薄冰上履過。”
【第13句】:大氣是一種忍讓,不輕易拿自己的涵養(yǎng)挑戰(zhàn)別人的淺薄;大氣是一種淡泊,金錢名利浮云過,我心自有明月在。
【第14句】:【禪語人生】我尋著千年的印記,將你刻畫成,心底那抹最艷麗的朱砂。感受著靈魂的悸動,婉約了一世的追尋。
【第15句】:【禪心佛語】求革新不可太快,厭惡人不可太兇,要他好不可太過,用人才不可太急,聽發(fā)言不可太率,對自己不可太寬。
【第16句】:【禪心佛語】個人離開社會,不可能得到幸福,正如植物離開土地而被扔到荒漠上不可能生存一樣。
【第17句】:【禪心佛語】佛陀三明:“賢圣知見,堅圣法、律真實三明”,具體表現(xiàn)為擁有無學(xué)的宿命通、天眼通與漏盡通。
【第18句】:【佛家禪語】平等:無分美丑善惡,蕓蕓眾生都平等得到水的滋潤。分高低凹凸,自然環(huán)境都平等得到水的滋養(yǎng)。以水對蕓蕓眾生與自然環(huán)境的利益是平等的。
【第19句】:【禪心佛語】如果兩個人互相敵對,那是兩個人都不好。你在零上面無論加多少個零,答案還是零,懷有敵意的人加在一起,出現(xiàn)的終究還是敵對狀態(tài)。
【第20句】:同樣是過一輩子,欲望大的人得花很大的氣力,才能滿足需求;而欲望淡薄的人,少欲少煩惱,便能安穩(wěn)地終此一生。
【第21句】:沒有經(jīng)歷過遺憾的人生是不完整的,遺憾是一種感人的美,一種破碎的美,因為有它,人世間一切的真善美將更值得稱頌;因為有它,生命將更值得去回味;因為有它,就有了遠走天涯的念想。
【第22句】:【禪語人生】無論什么樣的門,都能推得開的,也看你肯不肯去推,看你上不上去推而已。路本是同樣的路,只在乎你怎么樣去走而已。人生的路也是這樣子的。
【第23句】:【禪語人生】隱惡揚善的意思就是:人家的缺點――我們盡量不說;人家的優(yōu)點――我們盡量去說。
【第24句】:【禪心佛語】首先,施的自相是“能舍”;戒的自相是心里沒有熱惱;忍辱的自相是內(nèi)心不起嗔恨,稱作“不恚(不嗔恚)”;精進的本性是希求善法而有歡喜之心,“喜心”是精進而不生罪性的重要原則。
【第25句】:【禪心佛語】真正的慈悲,真正的大愛是沒有分別心的付出,無條件的給予對方,如同陽光一樣普照萬物,如同下雨一樣無分別的灑在石頭上,花朵上,樹木上,馬路上。
【第26句】:譬如種子別,生果各殊異,業(yè)力差別故,眾生剎不同。譬如心王寶,隨心見眾色,眾生心凈故,得見清凈剎。《華嚴經(jīng)》卷七,世界成就品
【第27句】:【禪心佛語】對種子來說,收獲是豐年的開端;對江水來說,入海是洋流的開始;對人生來說,生活中存在著無數(shù)個起點和終點。有志者總是把每一次太陽升起的一刻都看作生命起跑線。
【第28句】:【圣經(jīng)文案】492然而有一件事我要責(zé)備你,就是你把起初的愛心離棄了。(啟2:4)
【第29句】:【禪心佛語】水貴在鋼柔并濟。水能載舟,亦能覆舟。靜若處子,動若雷霆。一旦匯成急流,有如萬馬奔騰,排山倒海,無法抵擋。
【第30句】:【禪心佛語】但言諸法皆在心內(nèi),離心偏心純屬外道。離心丟心無一切,降心用心成一切。其心無住超越一切。
【第31句】:迷妄中的人永遠不可能與覺悟者對等說話,如同盲眼人不可能與明眼人分辨顏色一樣。凡夫?qū)Ψ鹫f種種懷疑、推量,也就毫無價值了。
【第32句】:一日春工十日糧,十日春工半年糧。一生快樂皆庸富,萬種艱辛出偉人。一失足成千古恨,再回頭已百年身。一時強弱在于力,千秋勝負在于理。一雙冷眼看世人,滿腔熱血酬知己。
【第33句】:弱者憤怒有何用?強者何必把氣生?為了辦事而憤怒,這是無謂的自焚。(宋末元初)貢噶堅贊《薩迦格言》
【第34句】:【圣經(jīng)文案】15耶和華若喜悅我們,就必將我們領(lǐng)進那地,把地賜給我們。那地原是流奶與蜜之地。(民14:8)
【第35句】:是的,過于執(zhí)著,是一種執(zhí)著。而一味加求放下執(zhí)著,也是一種執(zhí)著。這就象是冥想、禪修時,一味追求空的思想,空的心,空的狀態(tài)一樣。追求空也成了執(zhí)著。
【第36句】:法師對信眾,最好不遠不近。譬如地球距離太陽即是不近不遠,所以適宜生存人居。過近則日光暴烈炙烤;過遠則日照不足,陰冷酷寒:皆不宜生命生長。
【第37句】:傷人之語,如水覆地,難以挽回。大家都知道生氣是一種無知又無濟于事,可是又奈何不了它。正因為少“悟”,放不下得失之故。五官刺激,不是真正的享受,“內(nèi)在安詳”才是下手之處。
【第38句】:【禪心佛語】您有您的生命觀,我有我的生命觀,我不干涉您。只要我能,我就感化您。如果不能,那我就認命。
【第39句】:【佛心禪語】別人恭維你時,偷偷高興一下就可以了,但不可當真,因為那十有八九是哄你的;別人批評你時,稍稍不開心一下也無妨,但不可生氣,更不必?zé)溃驗槟鞘菍δ阕詈玫谋薏摺?/p>
【第40句】:【禪心佛語】人生充滿煩惱,但如果能以煩惱為契機去勘悟世間萬象的本質(zhì),從煩惱入手去實現(xiàn)止息煩惱的最終目的,那么這樣一個充滿煩惱的人生就是我們解脫的最好機緣。
【第41句】:【禪心佛語】取相之病若除,則內(nèi)而五蘊,外而山河等一切法,便如楞嚴經(jīng)所說咸是妙凈明心凈明體。
【第42句】:文殊師利大圣尊,三世諸佛以為母,十方如來初發(fā)心,皆是文殊教化力。《大乘本生心地觀經(jīng)》卷三,報恩品
【第43句】:【禪語人生】因為審美過程是中國文化“增上生”和“決定勝”的緣故,所以必須如法。
【第44句】:佛言:我從某夜得最正覺,乃至某夜人般涅槃,于其中間不說一字,亦不已說當說。《楞伽經(jīng)》卷三
【第45句】:如果每個人都能了解自己非常幸福,時時刻刻都能培養(yǎng)慈悲心,便會顯露出可愛、慈悲、快樂寧靜的本性;如此就能制止瞋心,控制脾氣。
【第46句】:不自在相為無我相。南傳(錫蘭)覺音《清凈道論·論行道智見清凈品》一切法皆屬因緣,屬因緣故不自在,不自在故無我,我相不可得故。(古印度)龍樹《大智度論》卷二十二
【第47句】:【佛心禪語】心平何勞持戒,行直何用修禪。恩則孝養(yǎng)父母,義則上下相憐。讓則尊卑和睦,忍則眾惡無暄。若能鉆木出火,污泥定生紅蓮。——六祖慧能大師
【第48句】:心中有愛、心存感恩;無論環(huán)境多惡劣,不管人事多險阻,也要憑借信心、毅力,化解困厄障礙。自古雅士愛寒梅!即因:“未經(jīng)一番寒徹骨,焉得梅花撲鼻香?”
【第49句】:【禪心佛語】真正的慈悲是幫眾生開悟,是把眾生引上解脫之道,而不僅僅是幫助滿足于現(xiàn)實的物質(zhì)之中。
【第50句】:當知一切宗教,各有其長處,皆能令人向善。彼等有信仰之誠,是吾所敬;彼等有求真之心,尤吾所愛。但惜其不如佛法廣大精微,真究竟耳。(民國)弘一《佛法大意》
【第51句】:【佛心禪語】最愛挑剔的人,最激烈的批評者,往往會在一個懷有忍耐、同情的靜聽者面前軟化下來。這位靜聽者,必須要有過人的沉著,他必須當著尋釁者像一條大毒蛇張開嘴巴的時候――靜聽。
【第52句】:【佛心禪語】修行者道:“你說得也有道理,為了表示公平起見,鴿子身上肉有多?,你就在我身上叼多少肉吃吧。”
【第53句】:【禪心佛語】強化心不像健身般只要動一動就好,而是將心帶至一個「止」的狀態(tài),使心得到休息。
【第54句】:【禪心佛語】人生在世,把握了今天,就等于擁有了明天。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理想,要實現(xiàn)理想,只有不斷地努力,去改變自己,完善自己。
【第55句】:【禪心佛語】人生看淡了,不過是無常。事業(yè)看透了,不過是取舍。愛情看穿了,不過是聚散。生死看懂了,不過是離合。珍惜瞬息萬變的此刻,珍惜稍縱即逝的激情。
【第56句】:人的觀念常隨萬緣而浮動,隨身外的境界而遷移,因此,時時無明、常常造業(yè),故名凡夫、眾生。
【第57句】:如果我們像禪門說的調(diào)息、調(diào)身、調(diào)心,慢慢調(diào)伏像野馬、像猴子的這顆心,令它柔軟,人生才能活得更快樂、更長久。
【第58句】:【禪心佛語】天才并不是自生自長在深林荒野里的怪物,是由可以使天才生長的民眾產(chǎn)生,長育出來的,所以沒有這種民眾,就沒有天才。
【第59句】:【禪心佛語】妄想乃為輪回之因,凡圣善惡皆屬分別,若無分別離道不遠。一念生起造多劫,多劫一念超。一切諸法緣生緣滅,其相無盡,其性無二。
【第60句】:我們都在做夢。晚上做的夢是黑夢,白天做的夢是白夢。晚上的夢很容易醒過來,但是白天的夢很難醒過來。醒過來了就叫覺者,沒有醒過來叫迷者。
【第61句】:如若你已忘記我,請把我的心還與我,我且用它在一個人的山河歲月中,細數(shù)流年悲喜,讓沒有你的日子,依然能夠過得活色生香。
【第62句】:【圣經(jīng)文案】46因此,我的心歡喜,我的靈(原文作“榮耀”)快樂,我的肉身也要安然居住。(詩16:9)
【第63句】:這大概也是因為小孩心性單純,還未曾受后天環(huán)境的浸染,天生陽氣足的緣故,所以他們感召的多是正面能量。
【第64句】:太平安樂的世界,是眾生心地善良、厚德重道所感。我們必須在佛法修行中,起勇猛精進心,生慈悲喜舍的善念,才能獲得人生真妙義諦,得到心靈輕安的喜樂,及生命永恒的解脫!
【第65句】:【禪心佛語】如果你想翱翔藍天,那你就要和雄鷹一起飛翔;如果你想馳騁大地,那你就要和駿馬一起奔跑。
【第66句】:【佛語悟道】風(fēng)吹動時心就會像樹一樣地擺動,云生成時本性就會像塵土一樣揚起,如果總是想弄明白現(xiàn)實中的這些事情,反而會不明白本來的自我。
【第67句】:【圣經(jīng)文案】157耶穌受了洗,隨既從水里上來。天忽然為他開了,就看見神的靈彷佛鴿子降下,落在他身上。(太3:16)
【第68句】:【禪語人生】無論是今天、這個月或今年,讓我們快樂的任何『人、事、物』也都注定會改變——『改變』是相對實相中唯一不變的事實。
【第69句】:【佛心禪語】心地?zé)o非自性戒,心地?zé)o癡自性慧,心地?zé)o亂自性定,不增不減自金剛——《壇經(jīng)》
【第70句】:【圣經(jīng)文案】484小子們哪,我們相愛,不要只在言語和舌頭上,總要在行為和誠實上。(約壹3:18)
【第71句】:改過者第一要發(fā)恥心,思古之圣賢,與我同為丈夫,彼何以百世可師,我何以一身瓦裂?耽染塵情,私行不義,謂人不知,傲然無愧,將日淪于禽獸而不自知矣。
【第72句】:人活著只求心安無愧,你我生命的意義與價值,并不建立在少數(shù)主觀、偏見者的好惡之上。人要是沒有這種堅持,這種自我做主的態(tài)度,他會活得很無奈。——耕云先生
【第73句】:和尚念經(jīng),那么那么。河狹水激,人急計生。洪鐘無聲,滿瓶不響。后生可畏,來者難誣。狐貍看雞,越看越稀。虎怕離山,人怕孤單。禍因惡作,福自德生。擊石生火,激人成禍。基礎(chǔ)不牢,地動山搖。
【第74句】:【佛心禪語】佛陀說:“如果能夠時時禮讓、將心念守好,堅定地走完自己所選擇的道路,終有一天會走到目的地的。”
【第75句】:【禪心佛語】個人必須帶著其余的人一起走向完美,不斷地盡其所能來擴大和增加朝這方面邁進。
【第76句】:每個人的潛能都足以創(chuàng)造奇跡,最大障礙不是別的,而是目標不定、精力分散。只要你將潛能專注于一個目標,奇跡就會在你手中發(fā)生。
【第77句】:【禪心佛語】所有的痛苦,一切外在的不幸,都是幻想,都只是一場夢、一場戲,根本沒什么好擔(dān)心的。
【第78句】:【佛心禪語】「任性合道、逍遙絕惱。」你任這個自性合真實之道,你不要去執(zhí)著不要去取舍,你自自然然的就可以破除煩惱。
【第79句】:以洗器余食著于凈地,令彼處眾生即得利樂,我說斯等亦入福門,況復(fù)施人!《雜阿含經(jīng)》卷四,第90經(jīng)
【第80句】:毀滅生命,殺、砍、擁、偷盜、說謊、行騙、欺詐、虛偽、與他人之妻同居,葷腥是這些,而不是食肉。《經(jīng)集》第二品,第二章《葷腥經(jīng)》
【第81句】:每個人發(fā)表意見時,都以為掌握了真理,說得有理;如果對方聽不進去,那就是不懂道理了。殊不知,你講的道理未必有道理,為了維護道理而冒犯他人、傷害他人,就犯口業(yè)了,弄不好還會遭報應(yīng)。
【第82句】:【心靜禪語】一個人,心念變了,德行就變了;德行變了,氣場就變了;氣場變了,風(fēng)水就變了;風(fēng)水變了,運氣就變了;運氣變了,命運就變了,厚德載物,人生就是一場修行,修的就是一顆心。
【第83句】:【禪心佛語】人活著應(yīng)該盡情揮灑,即便這一生只是一個匆匆的過往,也要讓它成為最閃亮的瞬間。
【第84句】:【你說對不對】人生三大遺憾:不會選擇;不堅持選擇;不斷地選擇。生活三大修練:看得透想得開,拿得起放得下,立得正行得穩(wěn)。成功的三要素:一、堅持。二、不要臉。三、堅持不要臉。
【第85句】:【禪心佛語】佛說:得不到的東西,我們會一直以為他是美好的,那是因為你對他了解太少,沒有時間與他相處在一起。當有一天,你深入了解后,你會發(fā)現(xiàn)原不是你想象中的那么美好。
【第86句】:【禪心佛語】樂天問道在西湖。憶起金山事更娛。自是鎮(zhèn)門須玉帶。因而聽法屈金吾。放開鶴去前山遠。覓得牛歸牧草枯。彈罷無弦琴幾曲。流商刻羽和還無。
【第87句】:【幸福基地】佛家云:如果真心幫助,不挾帶任何雜念的布施,就是真布施;不怕將來沒有回報的布施,就是真布施;不對受施人存任何輕視之心的布施,就是真布施。
【第88句】:【禪語人生】一個人面對外面的世界,需要的是窗子;一個人面對自我時,需要的是鏡子。通過窗子能看見世界的明亮,使用鏡子能看見自己的污點。
【第89句】:冷暴力的危害極大,會使一些女人患上憂郁癥,并產(chǎn)生極端想法,比如自殘或自殺;也可能會使丈夫或妻子一方發(fā)生外遇,致使家庭矛盾進一步惡化;也會給下一代的孩子造成心理陰影和性格缺陷。
【第90句】:【禪語人生】許多成功者之所以在機遇來臨的時候,能夠及時抓住機遇,迅速成功,是他們真正懂得了“努力要趁早”的道理。當失敗者還在喋喋不休地抱怨冬日嚴寒的時候,成功者已經(jīng)抖擻精神上路了。
【第91句】:【禪心佛語】連那些行為合群的動物,都能夠吸引附近別的動物;而行為殘暴的,別的動物一看到它們就逃。我們不是常常看到一些會讓別的狗——就算是大狗——都躲得遠遠的惡犬。
【第92句】:【禪語人生】無論什么時候打電話,拿起話筒的時候請微笑,因為對方能感覺到。再直的筷子,插進水里也是彎的,學(xué)會圓容。
【第93句】:未曾有一法,不從因緣生,是故一切法,無不是空者。(古印度)龍樹《中論·觀四諦品》
【第94句】:文字終究是點滴,念想,且滄桑。執(zhí)筆也只是心路的悲與喜,或回憶,或感慨,別無它意。經(jīng)年過后,仍淺笑若夢,紅塵只是回眸一笑,僅此而已。
【第95句】:當你不再需要通過別人的認可來證明自己的時候,你就真的強大了,請記得守住內(nèi)心的淡定與寧靜,才能在茫茫的人生旅程中欣賞到美麗的風(fēng)景。
【第96句】:【凡事靠自己】怎樣才能消業(yè)、消災(zāi)?把自己的本分事做好,歡喜接受所面臨的一切,過一分鐘即消一分災(zāi)。事都得靠自己,福要自己造,業(yè)要自己了,而非求佛消災(zāi)解厄。
【第97句】:【禪語人生】智慧是在人和事中磨練出來的,我們遇到一次違緣,能增長一種智慧;遇到一次障礙,能提高一個層次。
【第98句】:世俗凡夫所談的情是私情、是染著的情;所談的愛是染污的愛、是不清凈的愛,是很小也是很短的愛。
【第99句】:世上任何事業(yè)的成就都不會是一帆風(fēng)順的。在通往成功目標的過程中,總會遇到各種困難,唯有那些始終堅守自己信念的人,才會取得最終的成功。勝利者不一定是跑得最快的那個人,而是最能耐久的人。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