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句】:菩薩具足二法,能自他莊嚴:一者福德,二者智慧。《優婆塞戒經》卷二,二莊嚴品
【第2句】:所謂生活禪,就是要在生活中勤修戒、定、慧,息滅貪、嗔、癡,凈化身、口、意。
【第3句】:現今世界戰禍連連,動亂不安,因為人不知護生,缺乏慈悲心。只要大家不殺生,愛護生靈,則天下自然太平安樂,永無戰亂。
【第4句】:【禪語人生】無事莫把閑話聊,是非往往閑話生。太過于欣賞自己的人,不會去欣賞別人的優點。
【第5句】:怎樣讓生活中惱人的事變得越來越少呢?有兩個法子:一個看似主動其實被動的法子:選擇。一個看似被動其實主動的法子:不思量。
【第6句】:【禪心佛語】快樂是什么?快樂是利他之心;幸福是什么?幸福是慈悲之心;尊貴是什么?尊貴是敬重之心;財富是什么?財富是施濟之心;解脫是什么?解脫是寬恕之心。
【第7句】:【禪心佛語】佛經有一句話說:‘悟者,覺悟本性,本性不動,怎能心靜'這時,才恍然明白,人啊。
【第8句】:【禪心佛語】佛說:戀愛不是慈善事業,不能隨便施舍的。感情是沒有公式,沒有原則,沒有道理可循的。可是人們至死都還在執著與追求。
【第9句】:【禪心佛語】人生并不是永遠都像想象中那般美好的:生命中本就有許多無可奈何的悲哀和痛苦。
【第10句】:【禪心佛語】非不非,是不是,差之毫厘失千里。是則龍女頓成佛,非則善星生陷墜。
【第11句】:【禪心佛語】人們喜歡向外追求幸福,這樣得到的只能是幸福的幻象,稍縱即逝,因為外在的東西是變化無常的。
【第12句】:【心靈禪語】人的思想可以決定人的行為,這是精神活動對于物質活動(人的各種行為)的指導作用。所以每個人完全可以決定自己是做個好人,還是做個壞人。
【第13句】:美麗與哀愁:古德云:“孔雀雖有色嚴身,不如鴻雁能遠飛。”此意:美好的表面,常蘊含著悲哀苦因!
【第14句】:在盡責中求滿足,在義務中求心安,在奉獻中求幸福,在無我中求進取,在生活中透禪機,在保任中證解脫。
【第15句】:【禪心佛語】每個人都有每個人的因緣,每個人都有每個人的因果,不必去羨慕他人。
【第16句】:【禪心佛語】處世讓一分為高,退步即進步的張本;待人寬一分是福,利人實利己的根基。
【第17句】:生活就是禪,在匆忙中活出一份超越的智慧,在那平凡中去走出一條人生的軌跡,動也是好,靜也是好,寵辱不驚。
【第18句】:【禪語人生】用志當人是沒說的、不變的,你欺我、罵我,也是成我。你假、你詐,也是成我。就是殺了我,也是成我。
【第19句】:【禪語人生】與人相處要牢記默字;與家相處要牢記忍字;與世相處要牢記寬字。
【第20句】:【禪心佛語】人生處理四難之法:難懂之理宜停,難處之人宜厚,難為之事宜緩,難成之功宜智。為人處事要靈活,不要死板鉆牛角。
【第21句】:【禪心佛語】學佛以因果為本,做人以誠信為本。人之一生,成因謙虛,敗因驕滿。
【第22句】:學佛,最重要的是培養慈悲心。若失去了慈悲心,就是失去佛教的精神。
【第23句】:【禪心佛語】你把自己放在最高處時,實際上你在最低處;你把自己放在最低處時,實際上你在最高處。
【第24句】:路逢險處,為人辟一步周行,便覺天寬地闊;遇到窮時,使我留三分撫恤,自然理順心安。
【第25句】:【禪心佛語】人一旦有了理想就應該為實現理想支付成本。為了獲取理想必須放下過去輕裝上陣、再也不能讓我們的舊習重蹈覆轍了,否則你的人生永遠是在原地踏步。
【第26句】:【禪心佛語】時光,總盛開在當下。年華,常零落在未來。不要奢望能鎖住時光,把握住了當下,才能把握自己的人生。
【第27句】:【佛家禪語】信而不修,果報就在那里,或樂或苦,與你寸步不離,不毀不滅。
【第28句】:不沉湎于放逸,不貪戀感官的享受,擁有熱忱而且常思真理的人,可獲得大安樂。——《佛陀的格言》
【第29句】:【禪語人生】在日常生活中要有樂觀的情緒,做到知足常樂、助人為樂、自得其樂。胸懷寬廣,氣量豁達,對生活充滿自信,培養自己廣泛的興趣和愛好,使精神有所寄托。
【第30句】:普賢法身遍一切,能為世間自在主,無始無終無生滅,性相常住等虛空。《金剛頂經》
【第31句】:【禪心佛語】瓦特在實驗室,家里人給他兩個雞蛋,叫他餓時煮來吃,到想吃雞蛋時,一看煮的卻是懷表。
【第32句】:【禪語人生】喜歡生氣,疾病就越來越多;喜歡占便宜,貧窮就越來越多;喜歡布施財,富貴就越來越多。
【第33句】:【禪心佛語】人生充滿煩惱,但如果能以煩惱為契機去勘悟世間萬象的本質,從煩惱入手去實現止息煩惱的最終目的,那么這樣一個充滿煩惱的人生就是我們解脫的最好機緣。
【第34句】:【佛心禪語】師父說:“內心無惡則無苦,你既然內心有痛苦,說明你的內心就有惡存在。請你將你的痛苦略說一二,我來告訴你,你內心存在著哪些惡。”
【第35句】:【禪心佛語】世間人以「有」,來享受生滅法的人天福報;菩薩以「無」,來享受不生不滅,戒、定、慧的喜悅。
【第36句】:幾回生,幾回死,生死悠悠無定止。自從頓悟了無生,于諸榮辱何憂喜?一《永嘉證道歌》
【第37句】:【禪語人生】無論身處何方,內心永遠象太陽。無論環境怎樣,內心永遠樂觀向上。無論你對我怎樣,內心永遠感恩至上。
【第38句】:社會是群體的,只有一個人好或只有一個人向善還不夠;希望擁有一個好家庭、好社會,就必須人人行善、彼此感恩。
【第39句】:【佛心禪語】不要因為他人降低自己的水平。不因為要遷就那些拒絕提高標準人,就降低自己的標準。
【第40句】:【禪語人生】有些人似乎無法將「法」牢記于心。然而,如果你罵他們的話,他們永遠也不會忘記。
【第41句】:【禪語人生】修行是對你的生活方式的一種優化與提升,你會變得更有慈悲心、更有智慧力、更有奉獻精神。
【第42句】:【禪心佛語】人生的道路是明是暗、取決于我們的選擇;社會的明暗、取決于我們的所作所為;宇宙的明暗、取決于我們的起心動念。
【第43句】:譬如摩尼寶珠,不論開價多少,都是賤賣。佛性摩尼寶珠也是如此:成為億萬富翁、大學問家、國王乃至天王,通通是賤賣;唯有成佛,才實現生而為人的價值。
【第44句】:【禪心佛語】菩提自性生諸萬法,行深般若見諸實相。平等十方無所不至,入塵不染,出塵不失。生滅得失在沿途,歸得寶所皆空寂。
【第45句】:【禪心佛語】拿人的一生來說:小時候有學業的壓力,走上社會后有生活和工作的壓力,晚年又有健康問題,即使沒有明顯病癥,身體也會逐漸衰老。
【第46句】:【禪語人生】這個世界上沒有多少艱難的事,主要是我們自己能力(量)不夠;這個世界沒有人渣或者廢物,只是人走錯了方向或者把東西放錯了地方。
【第47句】:十四、布施如先立基堵,而后造宮室,施、戒亦復然,菩薩眾行本。《華嚴經》卷十三,菩薩問明品
【第48句】:【佛心禪語】別人一句話,一個行為,自己看著不舒服了,惹自己生氣了,就是自己心眼動了,這一動,造業不說,自己其實就已經被三界所拘住了,被命運所拘住了。
【第49句】:【最有禪意的文案】只要自心有力量,就可以挑起使命,不怕外來的壓力。
【第50句】:【禪心佛語】彎腰可以將耿耿于懷的負面情緒隨著汗水消融在蒼茫的大地,給你我一張陽光燦爛的笑臉。
【第51句】:了知真實,說名為智。《分別緣起初勝法門經》卷下渡水須橋船,直箭須用火,匠由斤斧正,智以慧自調。《別譯雜阿含經》卷一
【第52句】:【佛心禪語】心胸太狹窄絕對是壞事,報復心太強烈只能害自己,會影響人的交際和事業。寬容別人不僅是自己的一種美德,更是讓自己健康長壽的秘訣。
【第53句】:【禪心佛語】了解別人最重要的是搞清楚他究竟需要的是什么。搞清楚別人的需求就很容易理解別人的行為,滿足了對方的愿望,自然就可以彼此和睦地相處了。
【第54句】:每天無所事事,是人生的消費者;積極付出,才是人生的創造者。什么都沒做,就是空過的人生;若能不斷付出利益人群,就是大好的人生。
【第55句】:世間不安,起于人心動亂,無法守持道心,只生貪嗔癡等毒念。唯有心存慈悲,不犯戒造罪,才能去除惡行、顯揚善道。
【第56句】:【禪語人生】心室,百千萬億不可說劫,諸煩惱業,種種暗障,悉能除盡。
【第57句】:感動的故事,喜歡的書,相知的朋友,想念的遠方。都是我們心里的盼望,如果遇見,就請珍惜。
【第58句】:【禪心佛語】什么是真正的幸福?真正的幸福是身心健康、沒有病苦、清凈自在。
【第59句】:【禪語人生】有一個人對佛陀說:我要快樂。佛陀回答說,首先去掉我,那是自負。然后去掉要,那是貪心。看你現在只剩下了快樂。
【第60句】:持身不可太皎潔,一切污辱垢穢要茹納得。處世不可太分明,一切賢愚好丑要包容得。
【第61句】:【禪心佛語】若希望人際關系相處得好,就要把心量放大,多接納人,多包容人。
【第62句】:【一生受益的四句禪語】【第1句】:健康是最高的利益。滿足是最好的財產。信賴是最佳的緣分。心安才是最大的幸福。
【第63句】:世界上總有走不完的路,也有過不了的河,這是人生旅途中的真實存在。走不完的路適可而止,過不了的河及時掉頭,也不失為一種智慧。
【第64句】:【禪心佛語】俗話說:退一步海闊天空;可俗話又說:狹路相逢勇者勝。
【第65句】:一切隨緣。是一種胸懷。隨緣之人,總能笑看風云變幻,在艱難坎坷中笑對人生。一切隨緣,才能擁有一份平靜淡然的心境。
【第66句】:【禪心佛語】盛喜中,勿許人物。盛怒中,勿答人書。喜時之言,多失信。怒時之言,多失體。
【第67句】:天花亂墜,地涌金蓮。妙演三乘教,精微萬法全。慢搖麈尾噴珠玉,響振雷霆動九天。說一會道,講一會禪,三家配合本如然。開明一字皈誠理,指引無生了性玄。
【第68句】:【佛心禪語】日落息,日出作,春播夏鋤秋收獲。早熟命短素質差,順天應時總沒錯。水到渠成,瓜熟蒂落,急什么?
【第69句】:【禪語人生】五六、眼睛不要老是睜得那么大,我且問你,百年以后,那一樣是你的。
【第70句】:【禪心佛語】成功就是不懈的努力加上一點點機會,努力是加法,機會是乘法,兩者兼備才會得到最大的結果。
【第71句】:有了生命價值永恒性的觀念,就有了對人的言行負責任的思想做基礎,人類的道德、良心就有了保證。
【第72句】:凡事由其自然,遇事處之泰然,得意之時淡然,失意之時坦然,艱辛曲折必然,歷經滄桑悟然。
【第73句】:你不想做的事情,就不要讓別人去做;你不想公開自己的隱私,就不要期望別人公開;你不愿被人侮辱謾罵,就不要去侮辱謾罵別人,這叫尊重。
【第74句】:【禪心佛語】雖無一物可得,若求會亦須參善知識,切須苦求,令心會解。
【第75句】:【禪心佛語】其實最好的日子,無非就是你在鬧,他在笑,如此溫暖過一生。
【第76句】:【禪心佛語】禪悟人生:蝴蝶傾慕火焰美麗的“光環”,一頭投進里面,卻跌在油燈的油盆里。人若盲目崇拜所謂的光環,也會像蝴蝶一樣跌跟頭。
【第77句】:【禪心佛語】你必須要接受世上所有的人,都會死去的觀念。當你明白生命是永恒的,就能克服對死亡的恐懼,歡喜求生西方極樂清凈平等的佛土。
【第78句】:迷人修福不修道,只言修福便是道;布施供養福無邊,心中三惡元來造。擬將修福欲滅罪,后世得福罪還在。《六祖壇經一阡悔品》
【第79句】:迷真起妄,假號眾生;體妄即真,故稱為佛。(唐)澄觀《大華嚴經策略》
【第80句】:真干者,向道之心過于饑渴飲食。有一毫夾雜、一毫自欺則非真,有一毫懈怠、一毫自恕則非干。(當代)夏蓮居《自警錄》
【第81句】:【禪心佛語】危難關頭是考驗理想信念忠誠的試金石。一個佛教徙如何做人______當以五戒十善要求自己;如何發心_____當以四無量心(慈悲喜舍)為標準。
【第82句】:【一日一禪】佛陀告訴我們,人都有福,或多或少,或前或后。是不可以量化的,只能感覺,知足為福。上等愿,結中等緣,享下等福;擇高處立,就平處坐,向寬處走。
【第83句】:【禪語人生】因緣的真理是要靠自己在事理上修行,在心境中證悟才能體會出來的。
【第84句】:【禪心佛語】如果對于自由生命意義選擇的這么一份信仰還是一個若有若無,或者說是一種謹慎防范,沒有情感投入、沒有智慧要求的這么樣的一種信仰,早就已經不健康了。
【第85句】:【禪心佛語】氣不和時少說話,有言必失;心不順時莫做事,做事必敗。
【第86句】:那段歲月,無論從何種角度讀你,你都完美無缺,你所缺少的部分,也早已被我用想象的畫筆填滿。
【第87句】:【佛心禪語】把一切眾生都放在自己的頭頂上,實際上你是在最高處,大家都喜歡你,擁護你,信任你。
【第88句】:人生最精彩的不是實現夢想的瞬間,而是堅持夢想的過程。順境逆境都值得珍惜,沒有什么值得刻意改變自己,放下一些沉重,丟一份憂郁,未來才會多一片翱翔的天空。
【第89句】:【禪心佛語】人在“生氣”的時候,千萬不要做任何事情;人在“好奇”的情況下,千萬不要做任何決定。因為“生氣”和“好奇”最容易使人失去清醒和理智。
【第90句】:【佛心禪語】人生不如意之事十之八九。不幸的事情既然已經發生,不妨看開一些,勇敢面對現實,以積極樂觀的心態去奔向新生活。
【第91句】:【禪心佛語】俗話說:苦海無邊,回頭是岸;可俗話又說:開弓沒有回頭箭。
【第92句】:【佛心禪語】在佛光禪師的禪房里,大智述說了自己在外游學二十年的種種見聞和感悟,最后大智問道:“師父,這二十年來,您一個人還好嗎?”
【第93句】:【禪心佛語】放棄不是放下,逃避責任而出家名叫放棄,心無所著,名叫放下。
【第94句】:【禪語人生】用空性思想去修習忍辱,那么我們的忍辱,才能夠與佛陀所說的忍辱相應。
【第95句】:佛說無我。人無常態,善惡無性。今日這樣,明日又那樣;遇張三這樣,遇李四又那樣。皆似真實,又皆不真。知此,則無苛求,而善轉換。
【第96句】:凡事皆成于一,敗于二三,精神分散,意志不集中,做什么事都不會成功。——耕云先生
【第97句】:【禪語人生】學會從哪跌倒從那爬起,堅強地爬出來,因為人是從坎坷中才茁壯成長。
【第98句】:【禪心佛語】隨緣不是攀緣,攀緣是有所為,隨緣是有所不為;身為出世行者,于家業的責任,原就不可以舍棄眾生,必須饒益眾生。
【第99句】:【禪心佛語】惡是犁頭,善是泥,善人常被惡人欺,鐵打犁頭年年壞,未見田中換爛泥。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