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句】:在家逼迫如牢獄,欲求解脫甚為難,出家閑曠若虛空,自在無為離系著。《心地觀經》卷四,厭舍品
【第2句】:【禪語人生】緣分不同,所以看法不同,有的人喜歡你,有的人不喜歡你,這都是正常的。你能左右別人嗎?把自己的心管好,不要執著這些。
【第3句】:【圣經文案】250神愛世人,甚至將他的獨生子賜給他們,叫一切信他的,不至滅亡,反得永生。(約3:16)
【第4句】:【禪心佛語】念有念無即名邪念,不念有無即名正念。念善念惡名為邪念,不念善惡名為正念。
【第5句】:【圣經文案】169你們是世上的光。城造在山上,是不能隱藏的。(太5:14)
【第6句】:忍譏諷,讓苛刻,好事難做也該做。自種福田自收獲,庇蔭后代當積德。神明不惑,天地看著,顯什么?
【第7句】:自心是菩提,自心是涅槃,若言心外有佛及菩提可得,無有是處。佛及菩提皆在何處?譬如有人以手提虛空,得否?心外覓佛,終不得也?!渡偈伊T》
【第8句】:【禪心佛語】解脫是最永恒的寂靜,奉獻是最喜悅的獲得,覺悟是最圓滿的歸宿,空是最大程度的有,包容是最寬廣的愛,無我是最徹底的付出,無漏是最究竟的快樂。
【第9句】:【佛心禪語】做人永遠要知足,做事永遠要知不足、做學問永遠要不知足。
【第10句】:萬行法師:不要將憤怒丟給別人,否則別人也會將憤怒丟給你。自己種的因果,必然有自己來收獲。
【第11句】:【禪心佛語】你最執著的東西對你的傷害最大。你對哪件事、哪個人、哪句話執著心最強,它對你的傷害就最大,人就是這么被傷害的。
【第12句】:【禪心佛語】世上只有不夠努力,并無真正的失?。恢挥凶晕以O限、不敢超越,并無真正的挫折。
【第13句】:【禪心佛語】乞丐說:“我永遠不會忘記你的。”說完深深地鞠了一躬,就上路了。
【第14句】:心安是一種覺悟的境界,是一種寬容、安詳的心態:人能夠活得無憂無愁,沒有煩惱,心無掛礙,你就會感悟到世間最美麗的表情就是開心微笑。
【第15句】:人生如鏡:“外同他善,內自謙卑”;人與人之間要互相鼓勵、彼此寬諒。
【第16句】:如果在追逐夢想的旅途中走得太快,走得太急,忘了在旅途中欣賞沿路的美景,忘了體味每一個階段的人生帶給我們的意義,那我們的一生,就白白浪費了。
【第17句】:【禪心佛語】大部分的夢多因恐懼而生,尤其生性膽小、焦急、疑慮心重的人,常會因恐懼而夢到被猛獸追逐、惡人迫害的情形。
【第18句】:【禪心佛語】口中言少,自然禍少;腹中食少,自然病少;心中欲少,自然憂少;身上事少,自然苦少;大悲無淚,大悟無言。緣來要惜,緣盡就放,隨方就圓,無處不自在。
【第19句】:【禪心佛語】生活,就象一個無形的天平,站在上面的每個人都有可能走極端,但這最終都是為了尋找一個平衡的支點,使自己站的更穩,走的更好,活的更精彩。
【第20句】:其有眾生,晝夜六時,禮十方佛,誦大乘經,思第一義甚深空法,一彈指頃,除卻百萬億阿僧祗生死之罪。《觀普賢菩薩行法經》
【第21句】:【禪心佛語】僧人乃人天導師,三界模范,當以教養心、以律嚴身,以維護黨的尊嚴為前提,以奉獻社會為人生大用。
【第22句】:【佛心禪語】使君但行十善,何須更愿往生?不斷十惡之心,何佛即來迎請?《壇經》
【第23句】:我不求佛,也不念經,心若清禪何須求,晨鐘暮鼓輪回起,本就一場空??吹?,勘破,就沒了計較,沒了索取,包容所有的不平。
【第24句】:【禪語人生】遇到愛情是好,但是要能分清真假,青春不會重來,幸福也會騙人。
【第25句】:【醒世詞】鐘送黃昏雞報曉,昏曉相催世事何時了;萬古千愁人自老,春來依舊生芳草。忙處人多閑處少,閑處光陰幾個人知道?獨上小樓云杳杳,天涯一點青山小。
【第26句】:【佛心禪語】有一次一個和尚問道:“我的自我是什么?”趙州說:“你吃過早粥沒有?”“吃過了。”趙州又說:“那么,去洗碗吧?!?/p>
【第27句】:【禪心佛語】禪悟人生:說得一丈不如行取一尺?!抖瓷戒洝丰屃x:與其漫無邊際地高談闊論,不如實實在在地做些日常細小的事。
【第28句】:【禪語人生】助人不求感德,處世不求邀功,做事不求獎賞。處世無過便是功,作事無功便是過。為人,無悔便是道,無怨便是德。問心無愧足矣。
【第29句】:【禪心佛語】生氣,就是拿別人的過錯來懲罰自己。原諒別人,就是善待自己。
【第30句】:【禪心佛語】忙碌定律:人可以因夢想而忙碌,卻不能因忙碌而失去夢想。
【第31句】:我見幾家貧了富,幾家富了又還貧。蒿蓬隱著靈芝草,淤泥陷著紫金盆。奉勸人行方便事,得助人時且助人。濟人不在有萬貫,萬貫之人少濟人。
【第32句】:【禪心佛語】名聞利養不是信仰,其只是紅花旁的綠葉。沒有綠葉的紅花,照樣是紅花,沒有綠葉的紅花,照樣紅花般鮮艷而亮麗。
【第33句】:擁有再多,不如舒心,世間萬幸,不如開心,繁華略過,最美還是一份清心;守住靜心,看淡橫流之物,明白來,明白去,知道所處,微笑躬行。
【第34句】:當我們徹底確認了自他不二,從此對于任何人,乃至任何生命現象,都會油然產生一份親切感,而不會有強烈的疏離感和排斥性?!葡壬?/p>
【第35句】:【禪語人生】未來不是固定在那里等你趨近的,而是要靠你創造。未來的路不會靜待被發現,而是需要開拓,開路的過程,便同時改變了你和未來。
【第36句】:【禪心佛語】寬容是雨露,可以澆灌心靈之花、滋潤大地萬物;寬容是美酒,能夠甘醇怡人;寬容是橋梁,能夠溝通心靈。
【第37句】:云何施具足?謂善男子離慳垢心,在于居家,行解脫施,常自手與,樂修行舍,等心行施,是名善男子施具足。《雜阿含經》卷四,第91經
【第38句】:如諸眾生及草木,一切生長咸依地,世及出世諸善根,皆依最勝尸羅地。“四十華嚴”卷十七
【第39句】:【死亡新生】人活著與死亡只是肉體的異化,死亡的實質是靈魂的新生。
【第40句】:【禪心佛語】人的一生要瘋狂一次,無論是為一個人,一段情,一段旅途,或一個夢想。
【第41句】:慈悲濟世的志業,可啟發社會人心的良知良能。多一位慈濟人,社會就多一個好人,所以要推而廣之。
【第42句】:【佛語摘抄精選】是福有二種相:能與樂,能與苦。如雜毒飯,食時美,欲消時苦,福亦如是。(提婆《百論·舍罪福品》)
【第43句】:【禪心佛語】若欲見佛,須是見性,性即是佛,若不見性,念佛誦經,持齋持戒,亦無是處。
【第44句】:【禪心佛語】佛法如大海,在佛法開顯的真理當中,直到今天,也僅有少部分為科學家所認知,大量未知領域尚有待于科學家去認識。
【第45句】:大菩提心本性清凈,一切眾生無智翳眼,以不信故,謂為不凈?!八氖A嚴”卷三十六
【第46句】:世間最可怕的衰老是心態的衰老,如果你有一個年輕的體魄,卻有一顆衰老的心,那將是世間最可悲的。
【第47句】:除非,她找一個對她俯首聽命的小丈夫,那樣的男人多半陽剛氣不足、怯懦、沒有主見——通常這樣的男人沒有擔當,一旦遇到重大變故,只會采取逃避的方式。
【第48句】:【禪語人生】問:對病人如何加持?上人:你想給人治病,先給自己的病加持好再說。
【第49句】:【禪心佛語】水滴知道自己很卑微,所以不停地聚集,匯成江河,奔騰不息地撲向大海的懷抱,展現出遼闊和浩蕩。
【第50句】:佛教不僅僅屬于佛教徒,佛教屬于一切信仰佛教和不信仰佛教的人。佛教是真正的公益,是超過陽光、空氣、水的公共資源、公共利益。
【第51句】:【文案基地經典禪語】不必要把幸福描繪得和春天一樣美好,人生本來就是在煩惱當中穿行,在痛苦當中浮沉,你的謙虛和樂觀,就是面對逆境出現的曙光,向前,就是方向。
【第52句】:父母生我、養我、育我,若能真正利用這個身體來愛一切眾生、救一切眾生,發揮服務社會人生的功能,則在現世中更能使我們的父母得到一分心靈上的安慰以及無限的快樂。
【第53句】:【禪心佛語】家里的垃圾知道倒,內心的垃圾(貪、嗔、癡)不知「倒」。
【第54句】:【禪心佛語】生和死二者都是在對(因緣條件)「諸行」的執著與惦念中產生的。
【第55句】:懺悔消業人作極惡行,悔過轉微薄,日悔無懈息,罪報永已拔?!对鲆话⒑洝肪砣牛R血天子品
【第56句】:【禪心佛語】懺悔要相信因果報應,知道自己的所作所為肯定會得到相應的果報。
【第57句】:【放下名利心】能將世俗名利之心放下,才可能成為仙佛;能將成仙成佛之心放下,才能徹悟世間的真理。
【第58句】:【禪心佛語】今朝有事今朝畢,如果總是抱持“以后再來”、“以后再慢慢說”,到最后只好把歉疚、理想都帶到棺材里去,那就枉費此生了。
【第59句】:【佛心禪語】保持鮮花新鮮美麗需要不斷地換水、修剪,保持心靈的清靜需要用善的感念洗滌心靈,并時時清除頭腦中惡的念頭。
【第60句】:【禪語人生】無常的意思是指,沒有恒常的實體存在,也沒有任何事物是穩固不變的。
【第61句】:為了表示自己的清高而否認別人的真實面目,斷絕與別人的來往,這不是清高而是偏激。
【第62句】:師日:“汝學坐禪,為學坐佛?若學坐禪,禪非坐臥。若學坐佛,佛非定相。于無法住,不應取舍。若學坐佛,即是殺佛。若執坐相,非達其理?!薄赌显缿炎尪U師》
【第63句】:按自己的境界做事,傾聽內心最真實的聲音,沒有必要假裝高人。但是,為了提升自己,模仿高人,也是一件有意義的事。
【第64句】:【禪心佛語】佛境甚深難可測,普示眾生令得入。其心樂小著有者,不能通達佛所悟。若有凈信堅固心,常得親近善知識,一切諸佛與其力,此乃能入如來智。
【第65句】:【禪心佛語】成功的前提是埋頭耕耘。猶如一顆飽滿的種子,如果不先埋進泥土,就不會萌發并長成參天大樹。
【第66句】:諸佛如來是法界身,遍人一切眾生心想中。是故汝等心想佛時,是心即是三十二相八十隨形好。是心作佛,是心是佛。諸佛正遍知海,從心想生。《觀無量壽佛經》
【第67句】:若能念佛心不動,則常睹見無量佛。若常睹見無量佛,則見如來體常住?!度A嚴經》卷十五,賢首品
【第68句】:從消極到積極的轉變:做力所能及的事做好小事,并非微不足道的無用功,而是做大事的開端。
【第69句】:【禪心佛語】人生在世,把握了今天,就等于擁有了明天。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理想,要實現理想,只有不斷地努力,去改變自己,完善自己。
【第70句】:【圣經文案】503我聽見有大聲音從寶座出來說:“看哪!神的帳幕在人間。他要與人同住,他們要作他的子民;神要親自與他們同在,作他們的神?!?啟21:3)
【第71句】:菩薩初學修菩提時,當知病為最大障礙。若諸眾生身有疾病,心則不安,豈能修習諸波羅蜜?是故菩薩修菩提時,先應療治身所有疾。“四十華嚴”卷十一
【第72句】:【禪語人生】眾生都能夠從我們這一念善心當中獲得良好的信息和加持,我們個人的福德因緣才會由之而擴大。關鍵的一條,就是回小向大、回少向多。
【第73句】:【禪心佛語】道是行的,德是做的。不行沒有道,不做沒有德。上天按天理命名,人要照本分行事,就合天道。本著天道所做的就是天德,也就能不思而得。
【第74句】:若人不能一心觀察生死過咎,涅槃安樂,如是之人雖復惠施、持戒、多聞,終不能得解脫分法?!秲炂湃浣洝肪硪?,解脫品
【第75句】:【禪語人生】有些人自認為別人不如自己,經常信口開河,不加思考地說些不負責的話,這樣也會給自己帶來許多不利。
【第76句】:精神統一無事不通,堅志力行無事不成;學道者唯有時時刻刻“聞、思、修”,止惡行善,方能成就一切。
【第77句】:無法要求他人把“不可能”的事變成“可能”;但是可以自我要求,將“不可能”的事轉為“可能”。
【第78句】:【禪語人生】真正知道自己想要什么的人,一半在于知道,得到它之前必須先放棄某些東西。
【第79句】:師日:“諸惡莫作眾善奉行?!比眨骸叭龤q孩兒也解恁幺道?!睅熑眨骸叭龤q孩兒雖道得,八十翁翁行不得?!保ㄔ┯X岸《釋氏稽古略》卷三
【第80句】:【禪心佛語】所謂遠方,并非指路程的長短、距離的遠近,而是指心念的迷悟。
【第81句】:【佛心禪語】心地無非自性戒,心地無癡自性慧,心地無亂自性定,不增不減自金剛——《壇經》
【第82句】:【禪心佛語】生命的神秘莫測,浩瀚無邊,引導我們無限遐想;生命的邊際雖然不可及,但是,我們自由的夢想卻可以隨時抵達它的邊際。
【第83句】:【禪心佛語】人生有了遠方也就有了追求的高度,人生一旦有了追求,遠方也就不再遙遠。一個人最可怕的是找不到自己的方向。
【第84句】:【禪心佛語】十曰知足常樂名不貪,利不貪,貧也安然,富也安然,無欲無求,寧靜致遠。自我知足是良藥,不是神仙勝似神仙。
【第85句】:與其沉湎于過去的回憶中患得患失,不如思考一下怎樣做才能改變生活。
【第86句】:【禪心佛語】人生之路腳下走,生活之辛心間流,風霜雪雨,傲骨寒霜,細心品味,感悟人生。
【第87句】:【佛心禪語】只要有信心,沒有做不好的事;只要肯忍耐,沒有擔不起的重任。
【第88句】:0.生活中,有些東西拿不準、分不清時,最客觀的辦法就是讓時間去沉淀,時間稍長,事物都會由陰而轉為陽面,這是事物的本質規律?!奥愤b知馬力,日久見人心”。
【第89句】:打佛七,是學習佛門儀軌(法則)的好時機;認真聽法,將所聽聞的法銘記在心,好好清凈自己的身口意三業,如此打佛七才有功德和意義。
【第90句】:人生無常,心安便是歸處。人生之路并非只有坦途,也有不少崎嶇與坎坷,甚至會有一時難以跨越的溝坎兒。寧靜的心,質樸無瑕,回歸本真,這便是參透人生,便是禪。
【第91句】:報化非真佛,亦非說法者,但識自心,無我無人,本來是佛。一《黃檗斷際禪師宛陵錄》
【第92句】:【禪心佛語】切記。不要一天到晚,想神通,想開悟,那是修道的絆腳石。
【第93句】:如果你每天從內心里吶喊三七二十一遍:“我用不著為這一點小事而煩惱”!你會發現,你心里有一種不可思議的力量,內心會霍然強大起來。
【第94句】:【禪語人生】我們的心住在牢寵里,更甚的是,那是一只關在籠子里憤怒的老虎。假使我們這顆「無飼主」的心不能得到它想要的,它便會惹麻煩。
【第95句】:圣道修行是革命,革自己的命,革除我命,成為佛命。凈土念佛是歸命,歸命彌陀,獲得佛命。革命則難,歸命即易。革命苦,歸命樂。
【第96句】:社會上說到生,就想到要恭喜,佛教卻認為死才是真正值得恭喜,因為它已消掉一段業緣。
【第97句】:【禪語靜心】安莫安于知足;危莫危于多言;真正的自由是在無所依傍之時,發現無路而處處是路。能行到水窮處,坐看云起時的人才算得上自由,這不是路的緣故,是心路。
【第98句】:【一句禪語一種人生】世界上存在著眾多不同的宗教,唯有慈悲和空性雙運的見地,才是我所追求的解脫大道。
【第99句】:你酷你酷,你喝水在水庫,睡覺在古墓,嘴里流瀑布,四肢像枕木,你當你是貂禪呂布,其實你是南極土著。
上一篇:好朋友說說(好朋友說說發朋友圈)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