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句】:就像有些人,沒有錢財的時候盼望得到錢財,得到了錢財又覺得煩惱,既不知道如何管理,又不懂得如何善用。所以大多數人的最終結局就是“人財兩失”。
【第2句】:身語意業不造惡,不惱世間諸有情。正念觀知欲境空,無益之苦當遠離。(《有部律》周利盤陀伽尊者,三月不能誦得,即此伽陀也。)
【第3句】:【禪語人生】唯有舍去固有的角度來觀看事物時,才能以更包容的心,來體貼其他的立場。
【第4句】:【禪心佛語】從因果來講,每一個人從過去很多世以來,在人與人之間都是有恩也有怨的,沒有恩、沒有怨的話,不容易在一起結成夫妻,只有恩而沒有怨的夫妻并不多。
【第5句】:【禪語人生】中有句話,見人之過易,見己之過難,能夠在心平氣和中找到和生活的差距,觀察世間,也別輕描淡寫了自己的錯誤,不憂心重重,也不過分自戀。
【第6句】:一般人常誤以為“打坐”才是禪,其實禪修打坐,目的是要修得心凈、意誠、氣靜。禪、靜、誠三者不能分離。
【第7句】:【禪語人生】心中毫無牽掛,一無所有時,得到的是整個世界、整個宇宙。心中裝滿欲望,執著種種心外之物時,即是身心被困時。為人欲得解脫自在,必須放下種種的欲望和一顆執著的心。
【第8句】:【禪語人生】一般人由于“近視眼”的關系(這種近視不是眼睛的近視,而是認識的近視、智慧的近視),往往認為:干好事,干完就結束了;干壞事,只要沒有受到法律的懲罰,干完也就完了。
【第9句】:被不正確的思想困住,愛欲強烈貪圖感官享樂的人,欲望便加倍地增長,束縛也因而更加堅
【第10句】:我將自己的靈魂剝開,讓美好的和齷齪的都無所遁形,我希望這是一個對人世有益的標本,能讓靈魂自修者有所借鑒,少走彎路。
【第11句】:【禪心佛語】人生多有福,想開就知足。思量愚昧苦,聰明就是福。思量饑寒苦,飽暖就是福。思量勞累苦,清閑就是福。思量孤獨苦,友多就是福。福祿系于心,心正得大富。
【第12句】:【小虧與大虧】小虧都不想吃的人,就可能會吃大虧。一百四十三、出家人出家無家處處家,出家無親處處親。
【第13句】:【佛家經典禪語靜心】人的一生也正如太陽的一天。早晨為人們帶來曙光,傍晚為人們帶來黑暗。一天也就如此。有深,有淺,有起,有落,生活亦是這般變化的,晴天雨天都是必經。你能懂得,你便從容。
【第14句】:【禪心佛語】佛菩薩不是開悟后成就的、而是日積月累、持之以恒、難行也行、難忍也忍的結果,眾生佛性本自貝足、本自淸凈、若無行愿,本自具有的光芒如何顯現。
【第15句】:【禪心佛語】如瑞法師:自在是怎么得來的?為什么要觀自在呢?觀就是說的一種觀照的智慧。觀可以讓我們生起來管理自己情緒的智慧,能夠反省內心的智慧。因此,自在離不開觀照。
【第16句】:【禪心佛語】儒家主張凡事求諸己,日省吾身三次;禪者則認為隨其心凈則國土凈,故有情眾生都應隨時隨地除去自己心上的落葉,即所謂“佛塵掃垢”,還自己一片清靜。
【第17句】:【禪心佛語】每天安靜地坐十五分鐘·傾聽你的氣息,感覺它,感覺你自己,并且試著什么都不想。
【第18句】:【禪心佛語】請勿謊言欺騙他人,因一句惡意謊言會玷污你終生之名。請勿與他人爭執,因一絲爭吵會毀壞一片和諧。
【第19句】:忍讓不是懦弱的表現,而是生活的一種智慧。當你遇到讓你生氣或者煩悶的事情時,告訴自己要忍耐,忍一時的意氣沖動,贏得大局的穩定。佛家主張:立身處世,以忍為上;與人相處,能忍則安。
【第20句】:【禪心佛語】沒有德行的美貌,轉眼即逝,可是在你的美貌中,有一顆美好的靈魂,所以你的美常在。
【第21句】:【禪語人生】心迷法華轉,心悟轉法華;誦經久不明,與義作讎家;無念念即正,有念念成邪;有無俱不計,長御白牛車。
【第22句】:【禪語人生】珍惜生命的人,都會感受到生命中每一種情景出現全是唯一的一次,生命中沒有任何一件事情是重復出現的。
【第23句】:過去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既不可得,日常應緣處事,用的是哪顆心?不要說什么佛心、禪心、清凈心,此亦不可得。
【第24句】:【禪心佛語】如果我們覺得,要得到外在什么東西,才能獲得幸福的話,目標本身就錯了,自然不容易獲得真正的安樂與寧靜。
【第25句】:【禪語感悟人生的文案】一個人起點低并不可怕,怕的是境界低。越計較自我,便越沒有發展前景;相反,越是主動付出,那么就越會快速發展。
【第26句】:【禪語人生】物質的享受不是真正的享受,精神的享受才是真正的享受;表面的快樂不是真正的快樂,內心的快樂才是真正的快樂。
【第27句】:機輪未轉,大地黑漫漫;古鏡當軒,沙界凈裸裸。坐卻意根無動轉處,塞卻咽喉無吐氣處,卻是個真實的人。提得即天上人間,撥著便冰消瓦解。——《圓悟佛果禪師文案》
【第28句】:【禪語人生】有幸從此精神抖擻,體態輕盈一路行一路歌,領導、同事、友人親眼見證,無不贊嘆。
【第29句】:【圣經文案】9這血要在你們所住的房屋上作記號,我一見這血,就越過你們去,我擊殺埃及地頭生的時候,災殃必不臨到你們身上滅你們。(出12:13)
【第30句】:【禪心佛語】諒人之過,念人之功,助人之短,揚人之長。寬厚待人,嚴于律己,明白至理,處世無敵。
【第31句】:【經典佛語】禪是安靜的,它的靜,可以將人生路上的慈與悲幻化成風,讓龐大的內心深處那些別無可居的豐盈,在時光里悠然成一道最亮麗的風景......
【第32句】:【佛心禪語】做人要恭在貌,敬在心,切不可貌恭而心不敬。誰也不能保證成為一個偉人,但須做一個誠實的人。
【第33句】:【圣經文案】263我實實在在的告訴你們,一粒麥子不落在地里死了,仍舊是一粒;若死了,就結出許多子粒來。(約12:24)
【第34句】:窮人因為不知足而死,到死也成不了富人,可見貪欲是多么可怕。在珍惜和知足中才能累積起財富,有一顆知足且懂得珍惜的心,人才能過得快樂。
【第35句】:人生其實并不復雜,世上本無事,庸人自擾之。若因瑣事之爭、微利之誘、果腹之欲,就無端丟棄快樂心情、平和心境、健康心態,終究得不償失。
【第36句】:【禪心佛語】求解脫者,能轉三毒為三聚凈戒,轉六賊為六波羅蜜,自然永離一切諸苦。
【第37句】:【禪心佛語】其實萬物都在變。事情都在發展。今天已經和昨天不一樣了,明天還要變。該做的事情要做。有的時候等也是在做。
【第38句】:佛經云:“放下屠刀,立地成佛。”假設作惡者能翻然醒悟,從此改邪歸正,“后必得道”,成為一個真正的善人。
【第39句】:【禪心佛語】或許庸庸碌碌也會名利雙收,可那種鍍著光的鐵疙瘩怎能與埋在地下的金子相比,輝煌的虛榮只不過是美麗的肥皂泡,吹得再大,終究會破滅的。只有真正的金子,才會在烈火中閃光。
【第40句】:佛家禪語:園子里有朵很美的花,燒火僧把它移植到花盆里放在房間里,沒想到,幾天后,花死了。禪師:有些東西因為想得到才會失去。
【第41句】:【禪心佛語】人最大的敵人其實是自己,和別人比不如和自己比。不要拿別人的標準來衡量折磨自己,每個人都有他自己的人生軌跡,努力了就好。
【第42句】:【禪心佛語】多少人要離開這個世間時,都會說出同一句話,這世界真是無奈與凄涼啊。戀愛不是慈善,不能隨便施舍的。是沒有公式,沒有原則,沒有道理可循的。可是人們至死都還在執著與追求。
【第43句】:【禪語人生】我們的生活不能永遠停留在不滿足的痛苦當中,做任何事情前要以善良的動機而行動,這樣才能遠離不滿足的痛苦。
【第44句】:【濟世禪音】一個人心中有多少恩,就有多少福;一個人心中有多少怨,就有多少苦。對于跟我們有怨的人,要去寬恕;對于跟我們有恩的人,要去報恩。
【第45句】:【禪心佛語】夢做太深難以清醒;話說太滿難以圓通;調定太高難以合聲;事做太絕難以進退;情陷太深難以自拔;利看太重難以明智;人做太假難以交心;書讀太雜難以求知。
【第46句】:“大肚能容容天下難容之事,笑口常開笑天下可笑之人”。心中裝著別人,裝著衣食父母、親情悠悠的男女老少,裝著需要照顧、需要超度的蕓蕓眾生,“肚子”能不大嗎?笑容能不爽朗嗎?
【第47句】:【禪心佛語】是因為你的心沒有敞開,沒有讀懂這個社會,接受這個社會,才會感到孤獨,甚至漂泊。惟有敞開自己的心扉,才能接受一切,容納一切,才會感到充實、寧靜、祥和,與萬物同一體。
【第48句】:人生于天地間當行得正,走得直。壞事不能做,做了會后悔;好事要趕快做,不做也會后悔。每個人都要憑良心做事,要將善行、清白留給世人,千萬不要把遺憾、懊悔留在人間。
【第49句】:【禪語人生】一切都是暫時的,一切都會消逝;讓失去的變為可愛。有時,失去不一定是憂傷,而是成為一種美麗;失去不一定是損失,也可能是奉獻。只要我們抱著積極樂觀的心態,失去也會變為可愛。
【第50句】:【禪心佛語】等待是一種智慧。等待是一種積蓄。等待是一種信念。人們之所以等待,是因為時機還沒成熟。
【第51句】:于正法中生起藥想,于和尚阿閣黎所生起佛想,于自身所起病人想,于說法者起明醫想。《集一切福德三昧經》卷中
【第52句】:禪不可說,要以心感悟;禪無形跡,要牢牢把握,從大干世界中發現禪的真諦,從自然天地中感悟禪的清澄,從心靈深處體驗禪的圓融。
【第53句】:當信任成為一個社會的稀缺資源,即使表面太平,它內在的秩序實際已經錯亂。信任危機是一種嚴重的社會精神分裂癥,如不及早療治,后果不堪設想。
【第54句】:【禪心佛語】那些能找回的東西,從沒丟失過;那些丟失了的東西,或許從未真正擁有。
【第55句】:如來說有我者,即非有我,而凡夫之人以為有我。佛說一切法,無我,無人,無眾生,無壽者。《金剛經》
【第56句】:【禪心佛語】何時紛爭一角墻,讓他幾尺也無妨,長城萬里今猶在,不見當年秦始皇。愚癡生嗔怒,皆因理不通。休添心上火,只作耳邊風。長短家家有,炎涼處處同。是非無實相,轉眼完成空。
【第57句】:愛語——柔聲悅色,令人聞之欣慰、見之敬愛。誠懇的愛語,可掃除一切人我煩惱,解開心結郁悶,化干戈為玉帛,轉暴戾為祥和。
【第58句】:真實義者,微妙寂靜,足涅槃因。言說者,妄想合,妄想者,集生死。大慧,真實義者,從多聞者得。大慧,多聞者,謂善于義,非善言說。《楞伽經》卷四
【第59句】:【禪心佛語】人,生活在希望之中,舊的希望實現了,或者泯滅了,新的希望的烈焰隨之燃燒起來。
【第60句】:【禪心佛語】面對現實,逆境也會變為順境,總有機會轉機。逃避現實,雖暫時偷安,但沒有翻身余地。
【第61句】:【禪語人生】我們眾生為什么跟佛會有隔閡?就是我慢。簡單講就是自己認為很行,所以不管善知識、佛陀現前都聽不入耳。
【第62句】:無所事事的人,內心并不輕松閑適;積極付出的人,內心反而寧靜喜樂。欣賞他人,即是莊嚴自己。因為世界所現,全都與己相關。
【第63句】:【禪心佛語】禪悟人生:并非有錢就是快樂,問心無愧心最安。要批評別人時,先想想自己是否完美無缺。用愛化疑;心中有愛、就不會有疑。
【第64句】:一天之中,時間的浪費在于——貪睡;一睡則任何事都不能做,任時間一如逝水,終至一事無成。
【第65句】:【佛心禪語】“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聾,五味令人口爽,馳騁田獵,令人心發狂,難得之貨,令人行妨”。財色名食睡,地獄五條根。欲不可縱,縱欲是對身心的摧殘。養身之道在于清心寡欲。
【第66句】:學佛者切莫認為:脫離人間而在天道能求得佛法,其實,離開人間就難有佛法可修,因為佛菩薩都是在人間成就道業。
【第67句】:【禪心佛語】世界上所有的事物的發生、存在與消失,都是有其原因與條件的,都是從因緣而生,也從因緣而滅。
【第68句】:俗話說:“人為財死,鳥為食亡!”其實都是貪念惹的禍。如果舍掉了這些東西,人與人之間就不會有你爭我奪的情況發生,說到底這些人最后都成了金錢的犧牲品。
【第69句】:人們除了迷惑,并沒有什么大不了的缺點,而凡夫之人又有誰不迷呢?所以覺悟自己最當緊,沒有必要做別人生活的導演。
【第70句】:人與人之間,就是一種緣分;心與心之間,就是一種交流;愛與愛之間,就是一種感情;情與情之間,就是一顆真心;錯與錯之間,就是一個原諒,人生就是這樣一種交往。
【第71句】:【佛心禪語】別人說了可能會讓你不安的事情,可別就此不安,因為你的心情有你自己決定啊。
【第72句】:【禪心佛語】憍,憍就是驕傲,自高自大,是貪愛自體的相應心理。如認為自己相貌好、體格強、富裕、尊貴、才學高。看不起別人。
【第73句】:【佛心禪語】不恥最后。即使慢,駛而不息。縱令落后,縱令失敗,但一定可以達到他所向目標。
【第74句】:【禪語人生】一年容易又春風,在這新年的開始,向佛陀祈愿:愿眷屬和諧,家庭美滿;愿掃除習氣,增加修養;愿修行進步,增加慧解;愿佛教興隆,眾生普度;愿世界和平,普天同慶。
【第75句】:順境心不動,不喜而忘形,仍是佛念當前;逆境煩惱時,也不憂忿嗔恚,還是佛念當前。
【第76句】:【禪心佛語】夢想就變成了理想,也就是一套能夠付諸實踐的具體思路,只要堅持做下去,就有成功的希望。
【第77句】:【圣經文案】233于是對眾人說:“你們要謹慎自守,免去一切的貪心,因為人的生命,不在乎家道豐富。”(路12:15)
【第78句】:【禪語人生】我們愈去關心別人的幸福,也就同時愈能建立起自己的快樂。只不過當你在付出的時候,心里絕對不要有這種想法。不要去指望有所回報,要一心一意為別人好。
【第79句】:空并不是指空空如也、什么都沒有,而是指不能永恒、虛幻而難以捉摸,隨時變化才是“空”,只有空才是不變的真理,理解了無常,才能放得下心中的執著。
【第80句】:歲月吹白了兩鬢的黑發,我們都習慣了等待,固執地相信等待總有一天會換來自己想要的結果,可世事多變,無論多么美好的東西都有它的保鮮期,那些美好的愿望,你不去努力實現,永遠只是一紙空談。
【第81句】:【禪心佛語】以淡泊之心對待名,以知足之心對待利,以平常之心對待位,以敬畏之心對待權,以精進之心對待事。
【第82句】:【禪語人生】一個人能走多遠,要看他有誰同行;一個人有多優秀,要看他有誰指點;一個人有多成功,要看他有誰相伴。
【第83句】:生活總是在磨難中感悟,去實踐那份去留無意,從緊張到恬靜,這世間的寒暑往來花開花謝,是歲月的簡單與悠閑,也更是人生的一種平和達觀、全身而退。
【第84句】:【文案基地經典禪語】采一縷陽光,溫暖自己;掬一捧清泉,滋潤自己;拂一袖花香,芬芳自己;看一夕霞光,絢麗自己。用一種好心情,活一回自己的美麗人生。
【第85句】:【禪語人生】我們的內在包含了兩個部份—一個是永恒絕對的大我,不生不滅的本體;而另外一個則是小我—自我,它是思考者,享受者和痛苦者。此兩者之間的關聯好比是太陽與它的影子。
【第86句】:【禪語人生】燕子以自己辛勤態度,銜泥筑巢,它成功了;而浮云終不能遮蔽天空,它始終過著流浪的生活。這是自然物象形成的兩種不同態度的結局,人生也是這樣。
【第87句】:【禪心佛語】每個宗教之所以被公認為宗教,本質上就是教導不自私,而教導無我或不自私是相當重要的事,偏偏它的信徒卻對這種道理毫無興趣。
【第88句】:諸佛依二諦,為眾生說法:一以世俗諦,二第一義諦。。若不依俗諦,不得第一義。不得第一義,則不得涅槃。(古印度)龍樹《中論·觀四諦品》
【第89句】:【禪心佛語】當你閉上嘴巴,蒼蠅就永遠飛不進來;當你不開口的時候,惡業就不能對你造成威脅。
【第90句】:【禪語人生】銷售世界上第一號的產品——不是汽車,而是自己。在你成功地把自己推銷給別人之前,你必須百分之百的把自己推銷給自己。
【第91句】:隨緣并不是消極等待或放棄追求,而是要用平常之心看待身邊的事。不要被表面的困難嚇倒,如果你真的去做了,你就會發現,事情其實沒有你想象的那么難,難的是你如何突破自己的內心。
【第92句】:【佛心禪語】最難打開的是心門,可一旦打開,你會看見陽光燦爛的世界,熱情明媚的自己。生活是場修行,活的是一種心境。
【第93句】:【禪語人生】學會從痛苦中學會珍愛生命,因為生命只有一次,為什么要等快要離開這個世界時才感到人生短暫呢。
【第94句】:【禪心佛語】交友以無瞋為自在,做人以無癡為清涼,用心以無相為凈土,修行以無得為涅盤。
【第95句】:【禪心佛語】猝然臨之而不驚,無故加之而不怒。以自我為中心不是錯,是階段里可以理解的最好的自己。痛苦不是壞事,可以激發我們每個人的覺悟。
【第96句】:【禪語人生】我們應該發展任何方面的才能,應該將事業照顧好,同時內邊具有智慧和圣潔。只有這樣我們才能真正完成人生的目的——了悟自我并且美化世界,不管此生有多短暫。啟迪人生,傳播智慧。
【第97句】:【禪心佛語】當人們爭吵而生氣時,就完全盲目不見了,就算有也只見到一點皮毛而已。
【第98句】:我們要沿著一切風景美麗的道路開過去,帶著你最喜歡的人,把那些影子甩在腦后。去看無限平靜的湖水,去看白雪皚皚的山峰,去看芳香四溢的花地,去看陽光唱歌的草原。去遠方,而漫山遍野都是家鄉。
【第99句】:【經典佛語】“那么這些你千辛萬苦背回來卻沒有被你吃下去的水果又有什么用呢?”禪師指著那剩下的幾乎是滿滿一袋的水果問。
上一篇:溫暖好聽的情話語錄幸福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