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句】:橫著扁擔走路——霸道
【第2句】:雞蛋掉在油鍋里——滑透了
【第3句】:太平洋搬家——翻江倒海
【第4句】:雷聲大,雨點小——虛張聲勢
【第5句】:管中窺豹——略見一斑(般)
【第6句】:刀子對斧子——硬過硬
【第7句】:山溝里的田雞——目光淺短
【第8句】:跳芭蕾舞的——轉得快
【第9句】:夢里拾錢——空喜一場
【第10句】:路邊含羞草——見人就低頭
【第11句】:白鴿眼——望高不望低
【第12句】:古廟里的菩薩——有嘴不講話
【第13句】:【楊令公的兒子——一個賽過一個】(歇)楊令公:對北宋名將楊繼業的譽稱,相傳他有七個兒子,一個比一個英勇善戰。指一個更比一個強。常用于贊美。
【第14句】:鐵匠夸徒弟——打得好
【第15句】:【刀切豆腐——兩面光】見“快刀切豆腐——兩面光”。
【第16句】:矮梯上高房——搭不上檐(言)
【第17句】:【老公雞披蓑衣——嘴尖毛長】(歇)蓑衣:一種披在身上的防雨用具,多用棕制成。形容說話尖刻或多嘴多舌。含責罵意。
【第18句】:趕腳的騎驢——圖個眼前快活:一時的快活
【第19句】:天窗下談天——說亮話
【第20句】:頭上點燈——唯我高明
【第21句】:水庫開閘——滔滔不絕
【第22句】:黃雀碰到百靈鳥——雀碰雀(巧碰巧)
【第23句】:離水的胖頭魚——干張大嘴
【第24句】:公雞打鳴——盡天職;嗓門高;天天如此
【第25句】:吃著碗里瞧著鍋里——貪得無厭;貪心不足:下作
【第26句】:【徐庶進曹營,一言不發】這句俗語現在形容某人有主意就是不說。此俗語源自《三國演義》。在三國故事中,徐庶是個傳奇人物。他任俠使氣,善擊劍,遍訪名師,有謀略。劉備駐守新野,他來輔佐,取得了一連串的勝利,斬呂曠、呂翔,破八門陣,計取樊城,殺得曹仁丟盔棄甲逃回許都,可謂戰績輝煌。正因為如此,才引起了曹操的注意,便以徐母為人質,逼徐庶來降。徐庶是大孝之人,無奈只得投奔曹操。在臨行前,徐庶鄭重向劉備承諾:“縱使曹操相逼,庶亦終生不設一謀。”徐庶真的信守諾言,盡管曹操想盡辦法拉攏他,他都不為所動。不過,他破例為曹操出過一謀:長坂坡趙云為救二位皇嫂(準皇嫂)及幼主劉禪,獨闖曹營,連殺曹操數員大將,身處險境。在旁觀戰的曹操問徐庶:“此人勇猛過人,誰歟?”徐庶答日:“此人乃常山趙子龍,莫非丞相有愛將之心?”曹操日:“然”。徐庶獻計日:“只要活趙云,不要死子龍。”曹操采納,結果,是徐庶暗中救了趙子龍。只此一謀,還是替劉備出力。從此留下“徐庶進曹營——一言不發”這一俗語。其實,這只是小說家言,《三國志》中,徐庶在曹營中先任中郎將,后升任御史中丞。
【第27句】:【金漆馬桶——外面光彩,肚里臭不可聞】(歇)指人外表華麗,內心卑劣丑惡。
【第28句】:【半天下雨——不知來頭】(歇)本指不知雨滴來的地方,轉指不知事物的來歷或根由。
【第29句】:耗子出洞——先聽動靜
【第30句】:頭發打擺子——毛病
【第31句】:【滾水燙螃蟹——看你橫行到幾時】(歇)螃蟹:也叫毛蟹,生長在淡水里。橫行:本指螃蟹橫著爬行,轉指倚仗惡勢力做壞事。比喻某種惡勢力橫行霸道的日子不會長久。
【第32句】:【打談的掉眼淚——替古人擔憂】(歇)打談的:宋元時稱在街市上演唱或說書的人。本指替古時候的人憂傷,轉指作虛假的或多余的擔憂。
【第33句】:變戲法的亮手帕——不藏不掖
【第34句】:縛在線上的螞蚱——跑不了
【第35句】:王八背兩面鼓——人前一面,人后一面
【第36句】:兔死狐悲——物傷其類
【第37句】:蘿卜地里栽大蔥——想冒頂
【第38句】:急需的圖章——刻不容緩
【第39句】:吃了一包回形針——肚子委屈(曲)
【第40句】:【古廟前的旗桿——獨一根】(歇)指只有一根。
【第41句】:東海洋里的黃沙——經不起浪來磨
【第42句】:半夜里捉麻雀——掏窩兒
【第43句】:玩把戲的絕技——耍花招
【第44句】:【鍋蓋上的米——熬出來了】(歇)熬:本指把米放在鍋里加水煮成糊狀,轉指忍受(苦日子)。指終于度過了艱難的日子。也作“鍋蓋上的小米——熬了出來”。
【第45句】:【一招鮮,吃遍天】商業諺語。謂新技術新產品,能夠占領市場。《北京日報》(1988,4,16)標題:“一招鮮,吃遍天——民主德國出口商品展覽會印象”
【第46句】:【高山上倒馬桶——臭氣沖天】(歇)比喻壞名聲人人皆知。
【第47句】:杉木靈位——做不了主
【第48句】:【娶媳婦兒打幡——瞎湊熱鬧】(歇)指瞎胡鬧。也指跟別人一起鬧著玩兒。常含譏諷或責罵意。也作“娶媳婦打幡——跟著湊熱鬧”。
【第49句】:【屎殼郎掉在磨道里——充大耳朵驢】(歇)磨道:牲口拉磨時繞磨盤四周走的圓形小道。大耳朵驢:即驢,因耳朵較大而稱。比喻品行低劣或無能之輩冒充體面的人物。常含譏諷意味。
【第50句】:百花爭艷——各放異彩
【第51句】:兔子上樹——趕急了
【第52句】:毒蛇爬竹竿——絞(狡)滑(猾)
【第53句】:魔術師的道具——盡是秘密
【第54句】:春秋望田頭——專門找茬(岔)兒
【第55句】:拿雞毛當令箭——輕舉妄動;小題大做
【第56句】:田里的菩薩魚(小雜魚)——沒見過大江河
【第57句】:【大肚羅漢瞧觀音——睜只眼,閉只眼】(歇)羅漢:阿羅漢的簡稱,佛教稱斷絕了一切嗜欲,解脫了煩惱的僧人。觀音:即觀世音菩薩。看見了裝作沒看見。指敷衍了事,不認真去管。
【第58句】:坦克車放手榴彈——不對口徑
【第59句】:木魚張嘴——等著挨敲
【第60句】:爸爸收完橘子,發現樹梢上還有一個,就又爬在人字梯上勉強地把枝頭扳倒過來去摘。橘子到手了,可樹枝也被折斷了。媽媽說:“這是用金彈子打麻雀——得不償失。”(湖南·芷江)
【第61句】:九斤老太看后輩——代不如一代
【第62句】:人手一把號,各吹各的調——自行其是
【第63句】:八仙過海——各顯神通
【第64句】:【嗩吶里吹出笛子調——響的不一樣】(歇)嗩吶、笛子:都是管樂器,嗩吶管身正面七個孔,背面一個孔,豎著吹;笛子有一排供吹氣、蒙笛膜和調節發音的孔,橫著吹。響:諧“想”。指實際情況跟原來的設想不一樣。
【第65句】:寒冬臘月作報告——冷言冷語
【第66句】:【披麻救火——惹焰燒身】(歇)比喻自找禍害。
【第67句】:鞭打千里駒——快馬加鞭
【第68句】:曹操借人頭——多個屈死鬼
【第69句】:山鷹站在崖頂上——登高望遠
【第70句】:三代人出門——扶老攜幼,有前有后
【第71句】:大炮打跳蚤——小題大做:不惜代價
【第72句】:生產并結束戀情的地方——婦產醫院
【第73句】:寒號鳥搬家寒號鳥曬太陽——得過且過
【第74句】:布娃娃的眼睛——有眼無珠
【第75句】:【霸王的弓——越拉越硬】(歇)霸王:指楚霸王項羽。傳說楚霸王項羽身材高大,力能舉鼎,用的弓又重又硬。比喻人的態度越來越強橫。
【第76句】:火雞[吐綬雞]躲獵人——藏頭露尾
【第77句】:殺凳上的肥豬——活不了多久;死在眼前
【第78句】:年三十夜撥算盤——滿打滿算
【第79句】:【雞蛋殼兒里發面——沒有大發頭兒】(歇)發頭兒:本指發酵程度,轉指發達、發展程度。指沒有大的發展前途。也作“雞蛋殼兒發面——沒多大發頭兒”。
【第80句】:壁上種燈草——白費功夫;白費勁;枉費工
【第81句】:賣水的看大河——全是錢
【第82句】:【廟門口的獅子——是石】(歇)石:諧“實”。指事情屬實。
【第83句】:弄堂里買報紙——小道消息
【第84句】:剪開蠶繭貼在眼睛上——滿眼都是絲(私)
【第85句】:【騎驢會判官——馬上見鬼】(歇)判官:迷信傳說中閻王手下掌管生死簿的官。馬上:本指在驢馬背上,轉指立刻。見鬼:本指見到鬼,轉指死亡。指立刻就死去。
【第86句】:【春節】春節,俗稱過年,是一年當中最隆重的節日。國人不管天南海北,都要趕回家團聚,吃年夜飯,因而形成中國獨有的景觀——春運,火車站、汽車站、飛機場人山人海,一票難求。春節的主調是慶豐收,除邪氣,求得來年吉祥如意。春節的時間是每年農歷的正月初一,古時稱元旦或元日。辛亥革命后,改用公歷紀年,定公歷1月舊為元旦,將舊歷元旦改稱春節。傳統意義的春節時間較長,一般是從臘月初八的臘祭(俗稱臘月)或臘月二十三的祭灶一直到正月十五元宵節為止。其中除夕(大年三十)和正月初一為高潮。春節期間民俗活動很多,如祭祖、拜年、走親戚,貼春聯、掛燈籠、放鞭炮等。各地還有多種娛樂活動,如舞龍燈、耍獅子、踩高蹺、跑旱船、扭秧歌、唱大戲等,現在又增加了中央電視臺的春節聯歡晚會,過年的歡樂氣氛更加濃了。
【第87句】:天要下雨,娘要嫁人——各隨其便;奈何不得;你管不著;隨他的便;有什么辦法
【第88句】:下雨挑稻草——擔子越來越重了
【第89句】:【墻頭的冬瓜——兩邊滾】(歇)比喻兩頭討好。
【第90句】:沒牙的徒弟——無齒(恥)之徒
【第91句】:孩子他爹哮喘——氣管炎(妻管嚴)
【第92句】:百尺竿頭——更進一步
【第93句】:【仙鶴遇了蛇洞——聞風即知】(歇)仙鶴:即丹頂鶴,體羽主要為白色,常在淺灘覓食,善于捅蛇。指聽到一點風聲就能知道捕捉的對象在哪里。
【第94句】:【瞎倉官收糧——無有不納】(歇)倉官:管倉庫的官員。納:收。指別人送來的,不管好壞多少全都收下。
【第95句】:學校里背書——不望(忘)本
【第96句】:赤腳踩鋼絲——鋌而走險
【第97句】:蛇吞老鼠鷹叼蛇——物降一物
【第98句】:蟲兒鉆進核桃——混充好仁(人)
【第99句】:林黛玉葬花——情愁意冷;自嘆命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