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么很多人都喜歡周杰倫呢?
華語樂壇是周美邦衣服是周杰倫穿出的
RAP是周杰倫唱紅的
孝順媽媽是周杰倫教的
蔡依林是周杰倫捧紅的
費小哥是周杰倫再紅的
方文山是周杰倫提帶的
中國風是周杰倫傳播的
功夫是周杰倫光大的
天馬行空是周杰倫帶給歌壇的
四大天王是周杰倫拼下去的
MOTO的新效益是周杰倫創造的
李宇春是周杰倫比下去的
頭文字D是周杰倫帶進中國的
《滿城》的票房奇跡是周杰倫貢獻的
臺灣音樂超越香港是周杰倫率領的
阿爾發是周杰倫支撐的
每年樂壇高潮是周杰倫策劃的
南拳媽媽是周杰倫發明的
排行榜是周杰倫常占據的
很多公益是周杰倫推動的
很多歌手的歌是周杰倫作曲的
狗仔隊的聚集是周杰倫引發的
很多雜志是周杰倫的名氣養活的
很多孩子的聽話是周杰倫教育的
很多最佳是周杰倫拿走的
最好聽的歌曲是周杰倫帶給大家的
很多創意是周杰倫想出的
很多語言是周杰倫說出的
很多驚喜是周杰倫帶來得
很多期待是周杰倫帶給的
很多快樂是周杰倫賜予的
很多愛情是周杰倫歌頌的
很姻緣是周杰倫牽手的
很多悲傷是周杰倫不原說的
很多演唱會是周杰倫挑大梁的
很多節目是周杰倫增加收視率的
很多商品是周杰倫代言的
很多網站的生存是因為周杰倫的名氣的
很多人愛上音樂是因為周杰倫寫的歌的
很多父母和孩子有了交流是因為周杰倫的歌溝通的
我的這些話是為周杰倫而說的
杰倫好樣的
跪求國慶作文轉載用
以前,在我還不懂事時,每年的國慶節也會讓我很高興,那是因為國慶節要放長假,我可以和伙伴們痛痛快快地玩,和爸爸媽媽一起去旅游。
現在我長大了,我知道了1949年的十月一日,毛主席在天安門城樓上向全世界宣布:“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中國人民從此站起來了。
”我還知道了為了這一天,無數先輩付出了鮮血和生命,也正是無數的鮮血和生命換來了我們今天的和平與美好生活。
今年的“十%26#8226;一”是祖國55歲生日,此時,我的心里充滿了感激、敬佩,也為祖國的美麗、強大感到無比的驕傲和自豪。
我曾經在課外書中看到過一些介紹舊中國的文章,舊中國是一個被外國瞧不起的國家,處處受人欺辱,中國人還被稱為“東亞病夫”。
舊中國也曾經派運動員參加過奧運會,可是連半決賽都沒進入,更別說拿獎牌了。
那時各國的報紙都嘲笑中國人,給中國運動員畫了一幅手捧鴨蛋的漫畫……然而,一百年后的今天,有誰還會說我們是“東亞病夫”
有誰還會嘲笑我們
中國的健兒在奧運賽場上向全世界展現了他們的力量和風采,創造了一個個輝煌。
尤其是今年奧運會賽場上,田徑運動員劉翔的那一枚沉甸甸的金牌,更是讓我們驕傲、自豪,他不僅僅是中國的驕傲,更是整個亞洲的驕傲。
“起來,不愿做奴隸的人們,把我們的血肉筑成我們新的長城……”這雄壯的國歌在今年奧運賽場上32次響起,我們莊嚴的五星紅旗伴著它的旋律一次次升起。
每當這時我的心情也特別激動,我想這是國慶節前,奧運健兒送給祖國的一份最好的生日禮物。
我要在奧運精神的鼓舞下,好好學習,為祖國創造更美好的明天。
今天是你的生日,我的中國,清晨我放飛一群白鴿,為你銜來一棵金色的麥穗,鴿子在風風雨雨中飛過……”這首歌在昨天就已經傳唱,但在今天,這首歌同樣適用。
因為今天,共和國又迎來了61歲的生日我們偉大 的祖國有著五千年的文化底蘊,文物古跡、珍稀礦產,那是多不勝數。
她用龐大的“身軀”和無私的愛哺育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國人。
他們善良、勇敢、辛勤地耕種,使得國家日益的昌盛。
我——一個二十一世紀的少年,心懷雄心大志,就是想著有一天能為祖國做貢獻。
從小我就倍受家庭的熏陶——當我呀呀學語的時候,爸爸媽媽就每天給我講關于祖國由苦難到繁榮的故事。
從那時候起,我的心中就深深地刻下了“祖國”兩個恢弘的大字—-祖國! 一個多么美麗、神圣而又莊嚴的名詞
它飽含了我們13億中華人民的語言和感情。
它的一撇一點,都是中華兒女用骨架和血肉組成的。
還清楚地記得,當我光榮地佩帶起鮮紅的紅領巾時,心中的熱血不免澎湃起來,那時,我在心中默默地許志愿:我一定要從現在努力,今后做一位和平使者。
“準備著為共產主義而奮斗
時刻準備著
”這由十六個普通的漢字組成了一個不平凡的號召。
每每,當我用最嚴肅而洪亮的聲音宣誓這句話時,對祖國的崇敬和理解又提高了一個層次。
周恩來曾說:“為中華崛起而讀書,……”擲地有聲,身蹈力行,他們不彎的脊梁終于撐起了自己祖國的那片藍天
于是,我們不再悲鳴,因為這頭沉睡了百年的東方“雄師”終于昂首立于世界之林。
一潭清水,一杯黃土,一聲暗鳴,一棵綠樹,一只被雨露浸濕了翅膀的蝴蝶……那都是你啊,我的祖國
一盤清月,一場愁魚,一次蹙眉,一淺微笑……那就是你啊,我的祖國
翻開五千年的歷史,我發現你的生命精髓:長城——那道傷痕,記載了多少滄桑,又表現得如此頑強,那是一種標識,更是一種力量,一種精神,一種向往
長江——那是你的脈搏吧
跳躍著用不枯竭的悸動,揮灑著無邊無際的情殤
還有……黃河可是你的血液
沸騰著,那沸騰,奔騰著,無力不摧、昂首向前,何等的自信和驕傲啊
你的一草一木,一山一石,一回首一翹目,都使我怦然心動,我盡量把你的每條皺紋,每片老繭,每次嗔怪,每回呵護……都銘記在心,激蕩在胸,放任在體,招致在容……我愛我的祖國,我為我是一個華夏兒女,一個炎黃子孫, 一個中國人而感到驕傲
騰飛吧,祖國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祖國,我的祖國名字叫“中國”。
是啊,祖國,多么親切的詞語。
只要提及她,我們的心中馬上會聯想到壯麗秀美的山川,歷史悠久的文化;會聯想到鋼鐵一般的國防,善戰的勇士;還有那鮮艷的五星紅旗。
我愛祖國。
我愛祖國的壯麗河山;我愛祖國悠久的歷史和璀璨的文化;我愛祖國人民的勤勞、智慧與勇敢;我更愛祖國那生生不息、輝煌雄壯的民族魂
我是華夏兒女、炎黃子孫,是中華民族的新一代。
我愛我的祖國。
緬懷漫漫歲月,凝聚縷縷遐想。
翻開歷史厚厚的書頁,我們卻發現昔日的祖國也曾不堪回首。
當侵略者的鐵蹄踐踏祖國身軀之時,當帝國主義的鐵蹄踐踏祖國身軀之時,中國經歷了無數災難,人民處于水深火熱之中。
中國人民終于明白了“落后就要挨打”的含義,一大批中華民族的優秀兒女開始奮起反抗。
孫中山的三民主義在黑暗里點燃了第一盞燈;以毛澤東為首的中國共產黨在貧瘠的土地上支撐民族的血肉與骨骼;改革開放將飽經風霜的祖國引向光明
中國,這只睡醒的雄獅,終于從東方慢慢地站起來啦
是啊,中國人民站起來啦,再也不是“東亞病夫”了。
她以嶄新的面貌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國家領導人與中國人民共同努力,以天下安危為己任,前赴后繼,為長夜難明的中國托起了走向社會主義道路的太陽
改革開放30年,東方的巨人讓世界矚目,神州大地的繁榮與昌盛讓世人驚嘆:中國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世界第一大水電站三峽工程圓滿竣工;神舟系列飛船遨游太空;汶川大地震中,中華兒女用博愛譜寫了一首首動人的歌曲;百年奧運圓滿成功…… 今天,沒有人不驚嘆中國科技的巨大進步和飛速發展;沒有人不佩服奧運會場上中國健兒的奮勇;沒有人敢說臺灣不是中國的領土;沒有人不想到中國來投資發展……今天的中國一次又一次讓世人刮目相看
“偉大的祖國,東方文明的搖籃,猶如奔馳的列車迎著世紀的曙光,擎起燃燒的信念,奔向更加輝煌的未來。
”為了祖國的繁榮、民族的興旺,我們會用激情點燃希望之火,用青春汗水澆灌成功之花。
未來屬于我們,世界將屬于我們。
是啊,國慶真好
人們見面便分享著國慶節的打算,人人臉上都擠滿了笑容,處處都洋溢著國慶的歡悅。
國慶能不開心嗎
然而,我卻不能在一堆堆的笑臉中找到幾張對國慶真正的理解,真心的體味而體現出來的笑…………不是嗎
隨著國慶的來臨,到處張燈結彩,升國旗彩旗,各旅游團更是大力宣揚,各商場也開始實行什么“國慶大優惠…………置身如此喧鬧的氣氛,能有多少人可以鎮靜下來,好好想想慶祝國慶的真正的最好方式。
難道珍貴的國慶假日就要在購物、睡覺、玩鬧中度過嗎
為何我們就不能做些真正慶祝國慶的舉動呢
我想我們可以在國慶期間早起迎接第一縷曙光,然后肅立在國旗下,拋開一切置身于旗下,置心于偉大祖國的胸懷中,心中默唱著國歌,讓國旗在心中隨著朝陽慢慢升起…………國慶期間我們還可以更好地了解一下我們偉大祖國的成長史:我們偉大祖國的靈魂猶如一頭巨龍,當年少因為鴉片(指1840年的鴉片戰爭)使之開始淪落。
還未成熟、意氣風發的它卻經歷了洋務運動、甲午中日戰,戊戌變法、武昌起義,日本的利刀刺向它,聯軍的洋槍大炮指向它,聯軍的洋槍大炮指向它。
眼看這巨龍就快夭折了,感謝中國共產黨,是中國共產黨給巨龍注入了新的力量,它開始再度崛起。
不屈的巨龍借助中國共產黨的力量步步為營,終于在1949年10月1日那偉大的時刻,歡笑著,飛騰著,直沖云霄向世人宣告了它的解放,它的獨立,它的成長
是不是回味無窮啊,我們偉大祖國的成長史就是如此令人回味無窮的,把假期沉浸在這神話般的光輝歷史中更有意義。
這樣度過的國慶節才識真正意義上的“慶祝“才會玩得開心與充實~祝:國慶快樂。
2008年10月1日,新中國迎來了59周歲的生日,神州一片歡騰。
在這幸福歡樂的土地,面對載歌載舞的江河,請與我一起抒發愛國情,歌唱親愛的祖國
四書五經、春秋史記,航行著爭流的百舸, 天工開物、農政全書,映現著祖先的追求與探索, 讓舉世矚目的四大發明,以自然的法則告訴你我, 我們應該以怎樣的航標,在波濤洶涌的大海上,掌握生命之舵, 讓楊利偉實現,中國人千年飛天的夢想,告訴你我, 我們應該,以怎樣的人生觀價值觀,讓生命為祖國而閃爍。
長江長城,長白雪山,流傳著漢唐神韻, 黃山黃河,黃土高原,呈現著中華氣魄, 讓巍巍昆侖,以拔天的氣勢,告訴你我, 我們應該以怎樣的姿態,在天地間站著, 讓滾滾黃河,以獨特的顏色,告訴你我, 我們應該以怎樣的聲音,向著大海高歌。
龍的故事雖已滄桑久遠, 方塊字的方正,正在留下新的傳說, 我們用夸父追日,盤古開天的大無畏精神, 粉碎障礙,沖破封鎖, 在馬拉松的談判桌上, 終于以,勝利者的姿態,邁進了WTO。
我們用精衛填海,愚公移山的堅強毅力, 內強國力,外揚國威, 在對手如林的戰場上, 終于接過奧運圣火
中國精神,影響著每一個耀華人, 奧運賽場上, 追風少年劉翔,令人嘆服的速度, 激勵耀華園,以快速度、高效率的姿態,向世人呈現新的校舍, 永不言敗、團結一致的女排精神, 激勵著耀華園的教師,培養以身示范,敬業樂群的風格, 中國軍團,謙遜、質樸的獲獎感言, 讓耀華學子,再次體會到“勤樸忠誠”校訓的深刻。
同學們,讓我們在中國59周年大慶之際,立下誓言: 以優異的成績為耀華爭光, 謹遵“勤樸忠誠”的校訓,成才報國
請幫助提供一個“頌祖國”“贊家鄉”詩歌或者散文的演講稿。
急
A:金秋送爽,又添喜慶,新中國迎來了60周歲的生日,神州一片歡騰。
B:在這幸福歡樂的土地,面對載歌載舞的江河, 請與我一起抒發愛國情,歌唱親愛的祖國
A:四書五經、春秋史記,航行著爭流的百舸, B:天工開物、農政全書,映現著祖先的追求與探索, A:讓舉世矚目的四大發明,以自然的法則告訴你我, 我們應該以怎樣的航標,在波濤洶涌的大海上,掌握生命之舵, B:讓楊利偉實現,中國人千年飛天的夢想,告訴你我, 合:我們應該,以怎樣的人生觀價值觀,讓生命為祖國而閃爍。
A:長江長城,長白雪山,流傳著漢唐神韻, B:黃山黃河,黃土高原,呈現著中華氣魄, A:讓巍巍昆侖,以拔天的氣勢,告訴你我, 我們應該以怎樣的姿態,在天地間站著, B:讓滾滾黃河,以獨特的顏色,告訴你我, 我們應該以怎樣的聲音,向著大海高歌。
A:龍的故事雖已滄桑久遠, 方塊字的方正,正在留下新的傳說, B:我們用夸父追日,盤古開天的大無畏精神, 粉碎障礙,沖破封鎖, 合:在馬拉松的談判桌上, 終于以,勝利者的姿態,邁進了WTO。
A:我們用精衛填海,愚公移山的堅強毅力, 內強國力,外揚國威, 在對手如林的戰場上, 終于接過奧運圣火
B:中國精神,影響著每一個耀華人, 奧運賽場上, 追風少年劉翔,令人嘆服的速度, 激勵耀華園,以快速度、高效率的姿態,向世人呈現新的校舍, A:永不言敗、團結一致的女排精神, 激勵著耀華園的教師,培養以身示范,敬業樂群的風格, B:中國軍團,謙遜、質樸的獲獎感言, 讓耀華學子,再次體會到“勤樸忠誠”校訓的深刻。
合:同學們,讓我們在中國60周年大慶之際,立下誓言: 以優異的成績為耀華爭光, 謹遵“勤樸忠誠”的校訓,成才報國
電腦,20年以前有幾個人會
現在賣菜的上網。
硬盤的擴大給我們帶來了無窮無盡的快樂和方便,
讓世界愛上中國造 ——中國造,是國家的力量 當我們比較電視產業、汽車產業、空調產業時,我們都是從學習別人開始起步,但為什么最終殺出來的是格力
當美國公司提出收購格力,并給出董明珠億元年薪時,被董明珠堅決拒絕;當日本公司提出要和格力合資,董明珠說,合資可以,格力必須控股。
董明珠說,最核心的工業技術,只有掌握在自己手里,企業才有底氣,國家才有力量。
一個企業家,必須心中裝著國家的尊嚴,才有可能走向全世界。
20多年來,格力一直堅持自主創新,逐步建立起全球最頂級的空調產業創新體系,搭建起“中國造”的基礎工程。
世界工業發展史同樣表明,自主創新能力工業制造的制勝法寶,美國、德國、日本能長期占據制造業強國的位置即在于此。
技術的取得不能靠一朝一夕之功。
目前,格力電器擁有8000人的專業研發隊伍、2個國家級技術研究中心、1個省級企業重點實驗室、6個研究院、41研究所、530多個實驗室,累計申請技術專利14000多項。
憑借多年在自主創新上的研發投入和深耕細作,格力電器連續獲得多項國家科技進步大獎。
2024年,格力1赫茲變頻技術榮獲國家科技進步獎,成為該獎項設立以來第一項獲獎的空調技術;時隔2年,格力電器與東南大學聯合上報的“夏熱冬冷地區建筑冷熱濕一體化高效處理技術與裝備”項目榮獲2024年度“國家技術發明二等獎”;2024年,格力電器憑借“基于掌握核心科技的自主創新工程體系建設”項目三獲國家科技進步獎。
此外,包括雙級變頻增焓壓縮機、永磁同步直流變頻離心機、光伏直驅變頻離心機、磁懸浮離心機等12項技術被鑒定為 “國際領先”。
07諾貝爾獲獎名單,物理諾貝爾獎得主
據新華社 瑞典皇家院9日,法國科學家阿爾貝·費爾和德國科學得·格林貝格爾因發現“巨磁電阻”效應而共同獲得2007年諾貝爾物理學獎。
他們將分享1000萬瑞典克朗(1美元約合7瑞典克朗)的獎金。
這兩名科學家獲獎的原因是先后獨立發現了“巨磁電阻”效應。
所謂“巨磁電阻”效應,是指磁性材料的電阻率在有外磁場作用時較之無外磁場作用時存在巨大變化的現象。
根據這一效應開發的小型大容量計算機硬盤已得到廣泛應用。
瑞典皇家科學院在評價這項成就時表示,今年的諾貝爾物理學獎主要獎勵“用于讀取硬盤數據的技術”。
這項技術被認為是“前途廣闊的納米技術領域的首項實際應用之一”。
兩位科學家在得知獲獎后分別對媒體發表了簡短的獲獎感言。
阿爾貝·費爾在接受電話采訪時說:“我受寵若驚,非常感動,我為能夠與彼得·格林貝格爾共享這一獎項而興奮不已。
我們剛剛交談過。
我們總是很好地交換我們的研究結果。
”兩位科學家的發現使得小型大容量硬盤得到廣泛應用。
費爾說,“能夠看到我們的發現所產生的威力實在是太棒了
”彼得·格林貝格爾在接受瑞典電臺采訪時說:“有人告訴我,如果有從斯德哥爾摩來的電話,那只能是諾貝爾獎(通知)。
”他說,“正有一大群人站在我門外”,他打算跟他們“來一杯香檳”。
人物特寫兩人曾獲多個科學獎項法國科學家阿爾貝·費爾1938年3月出生于法國南部小城卡爾卡索納,1970年在南巴黎大學獲博士學位,1976年開始擔任南巴黎大學教授。
自1995 年以來,費爾還一直擔任法國國家科研中心與法國泰雷茲集團組建的聯合物理實驗室科學主管。
費爾于2004年當選法國科學院院士。
德國科學家彼得·格林貝格爾1939年出生于比爾森,1969年在達姆施塔特技術大學獲博士學位,1972年開始擔任德國于利希研究中心教授,2004年退休。
格林貝格爾的知識產權保護意識比較強。
兩位科學家1988年發現“巨磁電阻”效應時意識到,這一發現可能產生巨大影響。
格林貝格爾為此還申請了專利。
目前,根據這一效應開發的小型大容量電腦硬盤已得到廣泛應用。
兩位科學家此前已經因為發現“巨磁電阻”效應而獲得多個科學獎項。
這兩位科學家都比較喜歡音樂。
費爾最喜歡的樂手是美國爵士樂鋼琴家塞羅尼斯·蒙克,而格林貝格爾對古典音樂十分癡迷,他還是一名吉他愛好者。
“巨磁電阻”引發硬盤革命兩位科學家的發現促使硬盤體積不斷變小,容量卻不斷變大體積越來越小,容量越來越大——在如今這個信息時代,存儲信息的硬盤自然而然被人們寄予了這樣的期待。
得益于“巨磁電阻”效應這一重大發現,最近20多年來,我們開始能夠在筆記本電腦、音樂播放器等所安裝的越來越小的硬盤中存儲海量信息。
瑞典皇家科學院9日宣布,將2007年諾貝爾物理學獎授予法國科學家阿爾貝·費爾和德國科學家彼得·格林貝格爾,以表彰他們發現了“巨磁電阻”效應。
19年前的大發現通常說的硬盤也被稱為磁盤,這是因為在硬盤中是利用磁介質來存儲信息的。
一般而言,在密封的硬盤內腔中有若干個磁盤片,磁盤片的每一面都被以轉軸為軸心、以一定的磁密度為間隔劃分成多個磁道,每個磁道又進而被劃分為若干個扇區。
磁盤片的每個磁盤面都相應有一個數據讀出頭。
簡單地說,當數據讀出頭“掃描”過磁盤面的各個區域時,各個區域中記錄的不同磁信號就被轉換成電信號,電信號的變化進而被表達為“0”和“1”,成為所有信息的原始“譯碼”。
伴隨著信息數字化的大潮,人們開始尋求不斷縮小硬盤體積同時提高硬盤容量的技術。
1988年,費爾和格林貝格爾各自獨立發現了“巨磁電阻”效應,也就是說,非常弱小的磁性變化就能導致巨大電阻變化的特殊效應。
10年來的大革命這一發現解決了制造大容量小硬盤最棘手的問題:當硬盤體積不斷變小,容量卻不斷變大時,勢必要求磁盤上每一個被劃分出來的獨立區域越來越小,這些區域所記錄的磁信號也就越來越弱。
借助“巨磁電阻”效應,人們才得以制造出更加靈敏的數據讀出頭,使越來越弱的磁信號依然能夠被清晰讀出,并且轉換成清晰的電流變化。
1997年,第一個基于“巨磁電阻”效應的數據讀出頭問世,并很快引發了硬盤的“大容量、小型化”革命。
如今,筆記本電腦、音樂播放器等各類數碼電子產品中所裝備的硬盤,基本上都應用了“巨磁電阻”效應,這一技術已然成為新的標準。
瑞典皇家科學院的公報介紹說,另外一項發明于上世紀70年代的技術,即制造不同材料的超薄層的技術,使得人們有望制造出只有幾個原子厚度的薄層結構。
由于數據讀出頭是由多層不同材料薄膜構成的結構,因而只要在“巨磁電阻”效應依然起作用的尺度范圍內,科學家未來將能夠進一步縮小硬盤體積,提高硬盤容量。
諾獎歸屬不好猜每年臨近10月,有關誰將獲諾貝爾獎的猜謎游戲達到高潮。
人們樂此不疲,但基本上每次都猜錯。
隸屬于美國湯姆森公司的湯姆森科技信息集團稱,自2002年以來,該集團預測的54個可能人選中只有4人最終獲得諾貝爾獎。
針對今年的生理學或醫學獎,該集團列出了包括神經系統科學家弗雷德·蓋奇在內的5位可能人選,不過全錯了,物理學獎也一個沒猜對。
瑞典《每日新聞報》科學版主編卡林·博伊斯去年正確預測了兩項諾貝爾獎的歸屬。
博伊斯今年對生理學或醫學獎作出的預測稱,研究人體如何對熱和痛苦作出反應的美國人戴維·朱利葉斯和以色列人巴魯赫·明克將會得獎,但結果錯了。
諾貝爾獎歸屬的這道謎題不好猜,與諾貝爾獎所遵循的原則有關。
一直以來,諾貝爾獎評審委員會對候選者名單守口如瓶,不會提前對任何媒體、任何專家透露絲毫信息。
當然,誰會獲得諾貝爾獎尤其是諾貝爾科學類獎項也不是完全無跡可循。
有的人得獎只是時間問題。
比如,今年的生理學或醫學獎得主馬里奧·卡佩基、奧利弗·史密斯和馬丁·埃文斯,他們此前都已得了無數獎項,包括2001年的美國艾伯特·拉斯克醫學研究獎,獲得這個獎項的人中有一半多獲得過諾貝爾獎。
諾獎名單出爐過程諾貝爾獎代表著相關領域的最高榮譽,它的評審程序因此也非常嚴格。
根據該獎創始人諾貝爾的遺囑,在諾貝爾獎評選的整個過程中,獲獎人不受任何國籍、民族、意識形態和宗教的影響,評選的唯一標準是成就的大小。
在每年的9月份,物理學、化學等幾個不同專業的諾貝爾委員會向全球各地的數千名獨立人士(具備一定資歷的學者、科學家等)發出邀請,請他們推薦自己認為下一年度有望獲得諾貝爾獎的候選人。
候選人名單必須在第二年年初提交到不同專業的諾貝爾委員會。
各委員會在評獎專家的協助下對收到的提名進行評估。
要經過初選、復選等層層選拔,委員會才能完成對候選人的挑選。
然后,委員會將建議上交給相應頒獎機構,各頒獎機構通過投票選出最終獲獎者。
每年10月投票結束后,立即公布獲獎者。
從1974年開始,諾貝爾基金會規定,諾貝爾獎原則上不能授予已去世的人。
此外,與許多電影獎項及文學大獎不同,諾貝爾獎遵循的原則是,除了公布最終獲獎者的名字外,凡作為候選人的科學家名字都不對外公開,并設置了50年的保密期。
因此,對于每年可能出現的各種“風聲”,說某人獲得提名成為諾貝爾獎候選人,其真實性必須等50年后才能得到驗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