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賀(790~816),唐代詩人,字長吉,河南福昌(今河南洛陽宜陽縣)人。家居福昌昌谷,后世因此稱他為李昌谷。因擅長寫鬼魂,被世人稱為“詩鬼”。
昆山玉碎鳳凰叫,芙蓉泣露香蘭笑
出處
唐?李賀《李憑箜篌引》
原文
吳絲蜀桐張高秋,空山凝云頹不流。江娥啼竹素女愁,李憑中國彈箜篌。
昆山玉碎鳳凰叫,芙蓉泣露香蘭笑。十二門前融冷光,二十三絲動紫皇。
女媧煉石補天處,石破天驚逗秋雨。夢入神山教神嫗,老魚跳波瘦蛟舞。
芙蓉泣露香蘭笑
吳質不眠倚桂樹,露腳斜飛濕寒兔。
注釋
箜篌(kōng hóu):古代弦樂器。又名空侯、坎侯。形狀有多種。據詩中“二十三絲”,可知李憑彈的是豎箜篌。
玉碎:玉石粉碎之聲。
賞析
這兩句詩的意思是,那箜篌,時而眾弦齊鳴,嘈嘈雜雜,仿佛玉碎山崩,令人不遑分辨;時而又一弦獨響,宛如鳳凰鳴叫,聲振林際,響遏行云。琴聲悲抑如芙蓉泣露,琴聲快歡如香蘭啟口含笑。如此寫樂聲,不僅可以耳聞,而且可以目睹。這種表現方法,真有形神兼備之妙。
李賀(790~816),唐代詩人,字長吉,河南福昌(今河南洛陽宜陽縣)人。家居福昌昌谷,后世因此稱他為李昌谷。因擅長寫鬼魂,被世人稱為“詩鬼”。李賀因長期的抑郁感傷,焦思苦吟的生活方式,貧寒家境的困擾,所寫的詩大多是慨嘆生不逢時和內心苦悶,抒發對理想、抱負的追求;對當時藩鎮割據、宦官專權和人民所受的殘酷剝削都有所反映。他喜歡在神話故事、鬼魅世界里馳騁,以其大膽、詭異的想象力,構造出波譎云詭、迷離惝恍的藝術境界,抒發好景不長、時光易逝的感傷情緒,《文獻通考》中說:“宋景文諸公在館,嘗評唐人詩云:“太白仙才,長吉鬼才。”《歲寒堂詩話》中說:“李賀有太白之語,而無太白之才。”
《芙蓉泣露香蘭笑》古詩詞素材
上一篇:《蕩秋千的女孩》古詩詞素材
下一篇:《知音難逢》古詩詞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