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炎炎,西瓜是大自然贈予我們最美的禮物。無論是在農村還是城市,夏天總少不了西瓜的身影。它清甜可口,果肉紅艷汁水豐富,讓人一吃就陶醉。
古詩詞中也有不少關于西瓜的描寫和贊美。這些詩句或含蓄雋永、或直白生動,都表達了作者對西瓜的喜愛之情。
首先就要提到唐代詩人白居易所寫的《賦得古原草送別》中的一句:“黃河遠上白云間,一片孤城萬仞山。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十里揚州路。千里鶯啼綠映紅,水繞田疇曲折回。桃花盡日隨流水,灑向秋空漫白霞。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這首詩比較長,但其中有“千里鶯啼綠映紅”這樣一句話來描述當時夏季盛產的西瓜。也可以說,這是中國詩歌史上最早的一次西瓜描寫。
在明代的《全相忘聞》中,有“西瓜蔓藤繞竿枝,卷入牆根不放慈;大如斗篷初熟時,人人爭取食多兒。”這首詩表達了當時人們對西瓜的喜愛程度,并且形象地描繪了西瓜蔓藤纏繞著竹竿和墻根的情景。
清代文學家曹雪芹在《紅樓夢》中也寫到過西瓜。在第三十七回中,曹雪芹寫道:“寶玉正在院內想事,只見一個小廝拿著個銀盒子進來說:‘太太教我送果兒來了。’說著打開盒子一看,里面滿滿的都是大小西瓜。寶玉笑道:‘好端端送什么東西來?’那小廝笑道:‘老太太教我送些托福的東西給二爺和二小姐吃。’”這段描寫雖然簡單,但也反映出當時人們對于在夏天吃西瓜這種事的習慣和重視程度。
最后,就要提到清代詩人袁枚寫的《西瓜》。這首詩以“愛吃西瓜”為主題,描寫了西瓜清涼解暑、美味可口的特點,并將人們對于夏天吃西瓜的情感表達得淋漓盡致。其中有一句,“得其時而食之,其味方厭;無時不食之,其味久蔫。”意思是說,只有在恰當的時候吃西瓜才會感到它的美味,如果隨便什么時間都吃會讓人感到厭倦。
總體來說,古今中外關于西瓜的詩句是很多的。從這些詩句中可以看出,在中國文化中,西瓜不僅是一種水果,更是一種文化符號。它代表著夏季、清涼、甘甜等等與之相關的元素和符號。相信在未來的日子里,還會有越來越多的人用他們自己方式去歌頌這個我們心中最喜歡也最親近的水果——西瓜。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