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句】:【出于幽谷,遷于喬木】釋義:幽谷:深暗的山谷。喬木:高大的樹木。(鳥兒)飛出幽深的山溝,遷徙到高大的樹上。比喻人向高處走。例句:吾聞出于幽谷,遷于喬木者,未聞下喬木而入于幽谷者。
【第2句】:【光吃炒豆不炸鍋】釋義:比喻只得到好處,不花一點代價,不受一點損失。例句:我一句話給你點透吧,馬主任又想來一個光吃炒豆不炸鍋,光奪城池不損兵,對不不寸?
【第3句】:【前有車,后有轍】釋義:借指前人做過的事,后人可以學(xué)著做。例句:“前有車,后有轍,雙喜就是我們的榜樣!”
【第4句】:【春蠶到死絲方盡】釋義:春蠶到死的時候絲才吐盡。“絲”與“思”諧音。比喻對愛情忠貞不渝。也比喻具有為人民鞠躬盡瘁、死而后已的美德。這是李商隱《無題》中詩句。例句:尹雅屏滿臉羞愧,尷尬地說:“你是春蠶到死絲方盡啊。請原諒。我不該傷你的心。”
【第5句】:【有志者事竟成】(諺)竟:終究。 有志氣的人,事業(yè)終究會獲得成功。指事業(yè)的成功,全在于人的立志,和能否始終不渝,堅持到底。
【第6句】:【春蟹夏鱟秋翅冬參】(諺)鱟:節(jié)肢動物,有甲殼,生活在海洋中。指春季吃螃蟹,夏季吃鱟肉,秋季吃魚翅,冬季吃海參。一年四季,營養(yǎng)價值極高的美食各有側(cè)重。
【第7句】:老鷹見小雞——個喜來一個憂
【第8句】:【屎憋到屁股門邊才解褲帶】(慣)比喻事情逼到頭上才想辦法解決。 也作“屎到了門口才來挖毛廁”。
【第9句】:【錢無耳,可暗使】(諺)錢沒有耳朵,但使用起來卻很聽話,什么事情它都能辦成。舊指錢財魔力無窮,可以暗中運動,能役鬼,能通神。 也作錢無耳,可使鬼。 錢無耳,鬼可使。
【第10句】:手電筒朝外——專照別人,不照自己
【第11句】:【揭不開鍋】(慣)形容家里非常窮,經(jīng)常挨餓。
【第12句】:【喜時之言多失信,怒時之言多失體】(諺)大喜中說的話,往往過后兌現(xiàn)不了;大怒中說的話,往往過火沒分寸。戒人在感情沖動時說話要有理智。
【第13句】:【百褶裙】時裝是過幾年一輪回,“百褶裙”是前幾年年輕女性的流行裙裝,穿上百褶裙顯得青春靚麗,楚楚動人。你知道它的來歷嗎?來歷一。很久以前,有一個聰明能干的獵人,安套繩的本事很高,只要他下的扣子,必定能套著野獸。有一天,獵人上山察看扣子,看見套住了一只狐貍。獵人正要揮刀砍死狐貍,不料狐貍開口說話啦:“年輕人,別動手。我是天神的女兒。”說著脫去狐貍皮變成一個美麗的姑娘。她看上獵人的勤勞勇敢,自愿與獵人結(jié)為夫妻。獵人與狐女結(jié)成夫妻后,生了一兒一女,可是,自從她脫掉狐皮之后,一直找不到一件適合的衣裳,兒女大了,自己老光著身子,很不方便。于是,她又跑回到山上,想去找一件滿意的衣服。獵人回到家,不見妻子,十分著急。此時電閃雷鳴,暴雨傾盆,獵人打著傘,進(jìn)山尋妻。在一個山洞里,他找到了妻子。聽妻子訴說了苦惱,獵人靈機(jī)一動,扯掉傘骨,把傘衣遞給妻子做了裙子。傘衣做的裙子甚是好看,可惜在腰間掛不住,手一松便脫落下來。狐女只好提著裙子走出山洞。這時雨過天晴,山間出現(xiàn)一道彩虹,狐女趕忙剪下一截,當(dāng)腰帶把裙子緊緊扎住。這樣一來,裙子不再下落,走起路來像踏云,腰帶像彩虹,把狐女打扮得更漂亮。從此以后,這式樣便傳了下來。來歷二。從前,苗家婦女不穿裙,穿的是粗布大腳褲。那時候,有一座黑森林,黑森林里有一個朝天洞,洞里住著猴子精。它的嘴巴像山洞,耳朵像簸箕,腳有碓桿粗。它時常出來搶走寨子里的姑娘,弄到山洞里糟蹋,折磨死后吃掉。有一天下大雨,黑森林邊勤快而美麗的兜花姑娘拿著傘出門干活,直到天黑都沒回來,原來是被猴了精抓到洞里去了。姑娘在洞里受盡折磨,可是沒有辦法逃出來。一天深夜,她哭著哭著睡著了,夢見一個白胡子老頭指點她,用松脂涂在猴精曬太陽的大石頭上,粒住猴精,就可以逃出來。姑娘依計采集了許多松脂,涂到那塊大石頭上。猴精一坐下就被粘住了,掙也掙不脫。姑娘趁機(jī)逃出山洞,在大森林里整整走了一個月,衣褲全被樹枝掛破了,身子露在外面。她害羞這樣回去見鄉(xiāng)親,只好把來時帶著的傘抽掉傘骨,用傘衣套在腰上,遮住下體。回到寨子,鄉(xiāng)親們見了很新奇,姑娘們立刻仿照傘裙的樣子,做出了能展能收,打開像傘,合攏起來也像傘的百褶裙。
【第14句】:一放暑假,我就吵著要媽媽帶我去爸爸的工地玩。媽媽說:“就怕你‘不到沙場,日思夜想;到了沙場,精神惶惶’,那里可是個苦地方。”(江蘇·啟東)
【第15句】:炕頭上貼灶王爺——不是畫(不是話)
【第16句】:【 好肉上生蛆】清白受辱。柳青《創(chuàng)業(yè)史》:“我郭振山?jīng)]對 她改霞說過一句生寶本人的壞話。她改霞不能在我的好肉 上生蛆!”
【第17句】:【羊羔知道跪乳,烏鴉知道反哺】見“烏有反哺之義,羊有跪乳之恩”。
【第18句】:【三畝棉花三畝稻,晴也好,澇也好】釋義:一半地種棉,一半地種稻,晴收棉花雨收稻。比喻做事穩(wěn)當(dāng),不冒風(fēng)險。例句:三畝棉花三畝稻,睛也好,澇也好。花宜晴,稻宜雨,平分三畝,必有一得。故日:“晴也好,落也好。”計圖人定勝天,不思不便宜處,亦必居其一。
【第19句】:【油鍋里的錢都敢抓】釋義:形容人貪婪,為了錢不怕冒險。例句:海騾子平常明奪暗算,欺負(fù)咱們窮人一輩子,今兒個忽然變成大慈大悲的菩薩了!他這個人油鍋里的錢都敢抓,他要是不得點什么好處,就這么給咱用心辦事,我不信。
【第20句】:【針過得去,線也過得去】(諺)線穿在針上,針過去了,線也就過去了。比喻前面的人與事行得通,后面的人與事自然也行得通。
【第21句】:螃蟹滿地爬——到處橫行
【第22句】:【手插魚籃避不得腥】(諺)手既然伸進(jìn)魚籃,就非沾上魚腥氣不可。比喻人既然已經(jīng)插手辦事,就不必顧慮重重。
【第23句】:塑料壺灌香油——保險
【第24句】:【女士優(yōu)先】在社交場合,我們常常聽道“女士優(yōu)先”的話語,如開場講話說“女士們、先生們”。女士優(yōu)先,不是中國首先發(fā)起,而是從西方引進(jìn)。 “女士優(yōu)先”的原則起源于歐洲中世紀(jì)的騎士之風(fēng),是傳統(tǒng)的歐美禮節(jié)的基礎(chǔ)。它主要適用于成年的異性進(jìn)行社交活動之時。 “女士優(yōu)先”的含意是:在一切社交場合,每一名成年男子,都有義務(wù)主動自覺地以自己的實際行動去尊重婦女,并且還要想方設(shè)法、盡心盡力地去為婦女排憂解難。倘若因為男士的不慎,而使婦女陷入尷尬、困難的處境,便意味著男士的失職。人們一致認(rèn)為,唯有如此這般的男子,才會被視為具有紳士風(fēng)度。國際社會強(qiáng)調(diào)“女士優(yōu)先”的原則,主要原因并非因為婦女是弱者,需要同情、幫助和保護(hù),而是認(rèn)為婦女是人類的母親,對婦女處處給予優(yōu)待,是對母親的尊重和感恩。“女士優(yōu)先”原則還要求在尊重、照顧、體諒、關(guān)心、保護(hù)婦女方面,男士們對所有的婦女都一視同仁,而不是只對貴族婦女。
【第25句】:小剛自己的作業(yè)都沒有完成,還告妹妹小蘭的狀。媽媽說:“自己都是四尺八,拿著五尺量人家,管住你自己就行了。”(河南·內(nèi)鄉(xiāng))
【第26句】:樺樹皮一一扒一層,又一層
【第27句】:灶王爺栽跟頭——砸鍋
【第28句】:【牛耕田,馬吃谷】釋義:比喻待遇不公平,受苦的受苦,享福的享福。例句:“你將來打算歸田,還是出洋?”腳一跺:“哼!‘牛耕田,馬吃谷’,這就是革命成功的下場!”
【第29句】:【三十年河?xùn)|,三十年河西】這句俗語用來比喻人事的盛衰興替變化無常,有時候會向反面轉(zhuǎn)化,難以預(yù)料。 “三十年河?xùn)|,三十年河西”,是一句民間諺語。在古代,由于黃河河床較高,泥沙淤積嚴(yán)重,河道不固定,經(jīng)常泛濫成災(zāi),所以黃河經(jīng)常改道,改道后,某個地方原來在河的東面,很可能就變到河西去了,所以叫“三十年河?xùn)|,三十年河西。”關(guān)于這個說法還有個小故事。唐朝中興名將郭子儀之孫由于揮霍無度,到中年時便將家產(chǎn)敗盡,以沿街乞討為生。某日,他來到河西莊,想起了自己的奶媽,便一邊打聽一邊找。當(dāng)問到一個農(nóng)夫時,恰巧這農(nóng)夫正是奶媽的兒子,郭孫到他家里一看,糧囤座座,牛馬成群,很是驚訝,就問他:“你家里已經(jīng)很有錢了,為什么你自己還要勞作呢?”奶媽的兒子就說:“家母在世時,領(lǐng)我們創(chuàng)業(yè),才有了現(xiàn)在的家業(yè)。我們也得勤儉持家,否則金山也會吃空的。”郭孫聽后很慚愧。農(nóng)夫不忘舊情,給郭孫在家里找了活計,無奈他什么也不會做,處境非常尷尬。農(nóng)夫見狀不禁嘆息到:“真是三十年河?xùn)|享不盡榮華富貴,三十年河西寄人籬下。”
【第30句】:扁擔(dān)挑燈籠——兩頭明
【第31句】:【愛他的,著他的】(諺)對誰偏愛、溺愛,就不免要受誰的制約,甚至受騙上當(dāng)。指偏愛與溺愛,必定落得個被動的結(jié)局。
【第32句】:【東扯葫蘆西扯瓢】(慣)比喻東拉西扯,漫無邊際地閑聊。 也作東扯葫蘆西拉瓢。 東拉葫蘆西扯瓢。
【第33句】:天陰得很重,好像很快就要下雨了。小葉在不緊不慢地拾掇著攤在箔上的棉花,她媽媽催促道:“小葉,快點啊,不要繡花繡朵的。”(山東·金鄉(xiāng))
【第34句】:【新鞋不踩臭狗屎】見“好鞋不踏臭糞”。
【第35句】:【上賊船易,下賊船難】(諺)比喻和壞人一起干壞事容易,棄邪歸正難。
【第36句】:【狐貍尾巴露出來了】釋義:民間故事說狐貍會變成人,常常變成美女來迷人,但還帶著尾巴,偽裝由此而暴露。比喻露出破綻,暴露真相。“露”叉作“現(xiàn)”。例句:熊木祿心里暗暗罵了一聲:你小子狐貍尾巴到底露出來了!徐黑闖真會掐算啊,蘇完全按這條道跑呢。
【第37句】:【棋逢對手,將遇良才】謂雙方都有本領(lǐng)。清代《說岳全 傳》:“這一場大戰(zhàn),真?zhèn)€是:棋逢對手,將遇良材。” 千兵易得,一將難求招兵容易,找一個好將領(lǐng)不容易。 極言人才難得。或說:三軍易得,一將難求。姚雪垠《李自 成》:“他作戰(zhàn)勇猛,武藝也好,這幾年立過不少功。俗話說, 千兵易得,一將難求。這次留下他一顆腦袋,以后他就不敢 了。”
【第38句】:【豆腐多了一包水,空話多了無人信】釋義:空話說的次數(shù)多了沒人相信。例句:“諺語有云:豆腐多了一包水,空話多了無人信。嘴筒子過分圓滑通達(dá),反倒要暴露出說話人的本相。”
【第39句】:【刀對刀,槍對槍】(慣)比喻針鋒相對。 也作“槍對槍,刀對刀”。
【第40句】:【拿豆包不當(dāng)干糧】(慣)豆包:包有豆餡兒的包子。比喻小看了有本事的人。
【第41句】:爺爺退休了。一天,我看見爺爺戴著眼鏡在看書,我就問爺爺怎么還看書,爺爺說:“我是九月的冬瓜,皮老心不老。”(河南·許昌)
【第42句】:背街賣籮筐——外行
【第43句】:【隔行如隔山】釋義:比喻行業(yè)不同,互不了解。例句:參謀長雖然是日本帝國大學(xué)畢業(yè),可是隔行如隔山,和土匪們?nèi)÷?lián)絡(luò)便不如小喜,況且小喜又是與秘書長那個系統(tǒng)有關(guān)系的,因此參謀長便得讓他幾分。
【第44句】:【 不見棺材不落淚】指固執(zhí),不聽規(guī)勸,直至失敗。明代 《金瓶梅》:“如今將理他說,不見棺材不下淚,他必然不肯。”
【第45句】:【下不來臺】(慣)比喻無法擺脫困難窘迫的處境。 也作“下不了臺”。
【第46句】:早上起床后,我推開門一看:啊!好大一場雪呀!房屋、樹木都變成了白色的,路也被白雪覆蓋著,我好像進(jìn)入到一個童話世界,可媽媽說:“干凈猛雨,邋遢雪。”(河南·新野)
【第47句】:【八戒】提到豬八戒,那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那么,他為什么叫“八戒”?因為豬八戒也是文學(xué)作品中描寫的佛教人物,他是唐僧的徒弟,取名自然和佛教有關(guān)。其實“八戒”是佛教名詞,全稱“八關(guān)齋戒”、“八齋戒”,指佛教為在家的男女信徒制定的八條戒條:一不殺生;二不偷盜;三不淫欲;四不妄語;五不飲酒;六不眠坐高廣華麗之床;七不裝扮、打扮及觀聽歌舞;八不食非時食(正午過后不吃飯)。
【第48句】:【賊無歷底中道回】(諺)歷底:內(nèi)應(yīng)。指賊行竊無內(nèi)應(yīng),無法下手,往往中途返回。
【第49句】:【打夾帳】(慣)指交易中,中間人暗地里索要財物。
【第50句】:【男兒有淚不輕彈】(諺)男子漢不輕易在人前落淚。指剛強(qiáng)男兒即使有傷心事,也不在人前表現(xiàn)軟弱。
【第51句】:【 凍死迎風(fēng)站,餓死不彎腰】寧死不低頭。類似的:寧愿站 著死,決不跪著生。成語:寧死不屈。韓志君等《古船·女人 和網(wǎng)》:“男子漢大丈夫,凍死迎風(fēng)站,餓死挺肚兒行!你打 不起精神來,會讓鄉(xiāng)親們笑話!”
【第52句】:大熱天捧個爛西瓜——吃又吃不得,扔又舍不得
【第53句】:【做夢娶媳婦兒——光想好事】(歇)指人一心想著實現(xiàn)不了的美事。常含譏諷意味。 也作做夢娶媳婦兒——凈想好事兒。 做夢娶媳婦——盡想好事。
【第54句】:【趕著鴨子下河】(慣)比喻強(qiáng)迫別人做事。
【第55句】:【染房里的捶布石——經(jīng)過大家伙的】(歇)比喻人見過大世面,經(jīng)歷過大場面。
【第56句】:【比登天還難】極言困難,簡直做不到。李白詩:蜀道之 難,難于上青天。老舍《駱駝祥子》:“我算是明白了,干苦活 兒的打算一個人混好,比登天還難。”
【第57句】:【寡婦回娘家——苦衷難吐】(歇)指有苦說不出。
【第58句】:【不怕賊來偷,只怕賊惦記】被賊人打主意,則防不勝防。 電視小品:“我爸爸說,不怕賊來偷,只怕賊惦記,你這是盯 上我們了。”
【第59句】:腿肚上縛大鑼——走到哪兒響(想)到哪兒
【第60句】:我路過商店,見一個人買了花生,臨走又抓了一把。旁邊一個人見了輕聲說:“這人真愛貪便宜。”不料被那個人聽見了,她扯著嗓子喊:“我咋啦,又沒撈你家的油水,你急個啥?婆婆的奶,人人都可以吃,你管不著!”(江西·萍鄉(xiāng))
【第61句】:【說的有心,聽的有意】(慣)指說話的人有意要表達(dá)某種意思,而聽的人也明白其含意。 也作“說者有心,聽者有意”。
【第62句】:【捉到強(qiáng)盜連夜解】解,押送。借指事情不能耽擱,須得趕 快解決。張恨水《金粉世家》:“提到強(qiáng)盜連夜解嗎?怎么一 風(fēng)似的把我拖進(jìn)來了?”
【第63句】:【吞下秤砣——鐵了心】見“吃了秤砣——鐵了心”。
【第64句】:【有多大的籠子,養(yǎng)多大的鳥】釋義:比喻要根據(jù)條件辦事。例句:按說,應(yīng)當(dāng)有多大的籠子,養(yǎng)多大的鳥!可我……
【第65句】:【舌頭底下壓殺人】(諺)舌頭能把人壓死。指舌頭能搬弄是非,無中生有,制造事端,挑撥離間,陷人于死地。 也作舌頭片子壓死人。 舌頭根子下能壓死人。
【第66句】:自從我們學(xué)校開展了“家庭小任務(wù)”活動,我在家再也不當(dāng)小公主了,一放學(xué)就幫媽媽干許多小活兒。媽媽高興極了,親著我的臉蛋說:“小娃兒勤,愛死人;小娃兒懶,扎人眼。”(河南·內(nèi)鄉(xiāng))
【第67句】:當(dāng)干部的爸爸剛喝酒回來,又有人打電話請他吃飯。媽媽聽了生氣地說:“你這人,剛喝酒回來,屁股還沒坐著椅子又有人請,這算啥風(fēng)氣!”(廣西·百色)
【第68句】:【打破腦袋用扇子扇】(慣)比喻把生死置之度外,豁出去了。 也作“腦袋破了用扇子扇”。
【第69句】:小紅的媽媽和奶奶常拌嘴,她的爸爸在夾縫中來回圓場。她的奶奶說她爸是“墻頭草,隨風(fēng)倒,哪邊有利哪邊靠”,她的媽媽則數(shù)落她爸是“和稀泥兒,不是正經(jīng)人兒”。(河南·南陽)
【第70句】:【小賬不可大算】(諺)小賬:零星開支的賬目。大算:總起來計算。 指小賬如果單宗看,為數(shù)不多;但日積月累,總起來計算,數(shù)字就會大得驚人。
【第71句】:高空跳傘——落千丈
【第72句】:【六一兒童節(jié)】“兒童節(jié)”也叫“六一國際兒童節(jié)”,每年的六月一日舉行,是全世界少年兒童的共同節(jié)日。每當(dāng)此時,孩子們都興高采烈地歡度著自己的節(jié)日。其實,“六一”是一個悲慘的日子。 “六一兒童節(jié)”源自“二戰(zhàn)”的一個悲慘的事件。在“二戰(zhàn)”期間,1942年6月,捷克利迪策村十六歲以一上的男性公民和全部嬰兒遭到德國法西新的槍殺。他們還把婦女和九十多名兒童押往集中營,并燒毀了這個與世無爭的村莊。為了紀(jì)念利迪策村和全世界所有在法西斯侵略戰(zhàn)爭中死難的兒童,也為了反對帝國主義戰(zhàn)爭販子虐殺和毒害兒童,保障兒童的權(quán)利,1949年11月,國際民主婦女聯(lián)合會在莫斯科召開執(zhí)委會,正式把每年的6月舊定為全世界少年兒童的節(jié)日,即國際兒童節(jié)。
【第73句】:【抖威風(fēng)】(慣)指在人前故意顯示讓人敬畏的氣派或氣勢。
【第74句】:【六必居】“六必居”是全國聞名的老字號醬菜店,不僅它的咸甜適口、味美的小菜人人稱贊,而且它那“六必居”的三字大匾,書法結(jié)構(gòu)勻稱、蒼勁有力,人人贊嘆。你道它出自哪家之手?它出自明朝奸相嚴(yán)嵩之手,距今已有五百年的歷史,是名副其實的老字號。六必居的掌柜為什么給自己的店鋪起個“六必居”的字號呢?傳說頗多,這里只錄比較可信的一則。最早六必居的后廠釀酒,前店除賣酒外,還賣些柴,米、油、鹽、醬、醋等六樣人們的日常生活必需用品,所以叫“六必居”。為什么不賣茶,試想茶和前六樣混在一起容易串味。六必居是山西臨汾趙姓人于明朝嘉靖九年(1530年)創(chuàng)辦的。由于趙姓會經(jīng)營管理,六必居所處的地理位置好,所以買賣開張后,生意很是興隆。后來又?jǐn)U充了門面,買賣越做越大。但是店外的牌匾太小,不像樣子,想弄塊好匾。關(guān)于嚴(yán)嵩給六必居寫匾有種種傳說,最普遍的有兩種說法。一說嚴(yán)嵩在沒做官以前,閑居在家,時常來六必居喝酒,與六必居的掌柜和伙計都很熟悉。店里聽說他寫得一手好字,掌柜的就請他寫了此匾。當(dāng)時嚴(yán)嵩還是個小人物,所以沒有落款。另一說六必居的匾是嚴(yán)嵩做官以后寫的。據(jù)說嚴(yán)嵩愛喝六必居的酒,嚴(yán)府時常派人到六必居買酒。店掌柜想用嚴(yán)嵩的社會地位以抬高六必居的身價,就托嚴(yán)府仆人請嚴(yán)嵩為六必居寫塊匾。于是男仆就去求女仆,女仆又去求夫人。夫人知道嚴(yán)嵩不能為一個普通店鋪寫匾,就天天在嚴(yán)嵩面前反復(fù)練寫“六必居”三個字。嚴(yán)嵩不知是計,看夫人寫不好,他就給寫個樣子,讓夫人照著去練,于是“六必居”大匾就這樣寫成了,所以沒有題名。自嚴(yán)嵩手書“六必居”的黑底金字大匾掛出后,原來無名的小醬園身價倍增,六必居的名聲很快傳遍北京城,來買東西的越來越多。由于醬菜賣得快,以后就專營醬菜了。
【第75句】:【方榫頭,圓榫眼】連接不上,結(jié)合不上。成語:格格不入。 語文圖書:“明明是一種修辭現(xiàn)象,卻硬要從邏輯上來解釋, 無疑于方榫頭,圓榫眼,只能格格難入。”
【第76句】:【牛眼看人高,狗眼看人低】釋義:牛的眼看到人高大,狗的眼看到人低小。比喻勢利,小看人。例句:牛眼看人高,狗眼看人低!老子是聶司令的先遣隊,你敢放刁?
【第77句】:【萬事留人情,后來好相見】見“凡事留人情,日后好相見”。
【第78句】:【跟著鐵匠會打釘,跟著木匠會拉鋸】跟什么職業(yè)的人在一 起,就學(xué)習(xí)什么技能。韓志君等《古船·女人和網(wǎng)》:“你呀, 跟著鐵匠會打釘兒,跟著木匠會拉鋸。你一個黃花閨女,跟 他這種人湊合啥!”
【第79句】:拿著草帽當(dāng)鍋蓋——盡是出氣眼;亂扣
【第80句】:【有錢難買老來瘦】見“干金難買老來瘦”。
【第81句】:【不到西天,不知佛大小】釋義:不經(jīng)過實踐,不知道困難有多大。例句:俗話說,“不到西天,不知佛大小。”短短幾天的嚴(yán)酷斗爭實踐,使他深深體會到,作為這支隊伍的一個合格的組織者和領(lǐng)導(dǎo)者,自己能力不足。
【第82句】:【老子英雄兒好漢】釋義:父子兩代都是英雄好漢。或父親是英雄,兒子必然是好漢,這是封建的血統(tǒng)論觀點。例句:“真是!老子英雄兒好漢,你和你們老人家精神頭兒一模一樣。”
【第83句】:山中無老虎——猴子稱霸王
【第84句】:【債臺】人們形容借錢多數(shù)額大且無力償還為“債臺高筑”。借債為什么用臺來形容呢?這源自一段中國歷史史實。戰(zhàn)國時候,周王室日益衰微,名存實亡。末代天子周赧王軟弱無能。雖然貴為天下之主,卻不能左右各國諸侯,毫無實權(quán)。秦國卻日益強(qiáng)盛,有覬覦天下之野心。周赧王十分恐慌,欲抗秦卻力不從心。恰在這時,接到楚孝烈王聯(lián)合各國一同出兵抗秦的倡議,便同意楚王的倡議,出兵抗秦。但是,國庫早已空虛,軍費一時難以籌措,周赧王只好硬著頭皮向豪門富戶商借,并且立下借據(jù),寫明戰(zhàn)后加利償還。然而,天子令下,響應(yīng)起兵的只有楚國和燕國。拖了三個月,仍然不見別的諸侯派兵,只得偃旗息鼓,不了了之。這時候,借款給周王室的豪門富戶紛紛要赧王還債。赧王拿不出錢來,不敢見他們,于是躲在一座僻靜的高臺上。這座臺,后來就被稱為“債臺”。
【第85句】:戴斗笠打傘——多此一舉;雙保險
【第86句】:永明哥是個雜貨販子,每次點賬差不多都虧本。大嬸說:“你真是二百吊錢買的棉花,一百八十吊賣了線——只賺了買賣人的名。”(山東·文登)
【第87句】:絲綢上繡臘梅——錦上添花
【第88句】:老虎長翅膀——能飛能闖
【第89句】:【尺有所短,寸有所長】意為人和物均有所長,也各有所短,揚(yáng)長避短才是正理。此俗語源出《楚辭·卜居》,屈原忠而見疑,求問龜卜,詹尹回答說:“夫尺有所短,寸有所長;物有所不足,智有所不用……龜策誠不能知此事。”意思是說,作為標(biāo)準(zhǔn)的尺寸,有時不能用作標(biāo)準(zhǔn),用以比喻龜卜雖是替人決疑的,但有時不能決疑。司馬遷在《史記·白起王翦列傳》中曾引用“尺有所短,寸有所長”,另一番新意,用以比喻白起、王翦兩人之智略各有長短,批評兩人替秦國打下了天下,卻不能替秦國守天下。白起、王翦都是蓋世無雙的名將,本可為萬人景仰的英雄,但白起暴虐,坑殺趙四十萬長平軍,不免橫死;王翦不諫秦始皇行仁義,其孫受殃。這樣,兩人的短處,使他們不能成為人們的楷模,不免使人惋惜。司馬遷用“尺短寸長”來評論,表現(xiàn)了他反暴政的思想。后世從司馬遷的評論中得到啟發(fā),運用“尺短寸長”這一俗語,則泛指人和物均有所長,也各有所短,世上沒有完人,揚(yáng)長避短,發(fā)揮人的最大潛能。
【第90句】:【過頭飯難吃,過頭話難講】見“鍋頭飯好吃,過頭話難說”。
【第91句】:【 打虎不成,反被虎傷】打不死老虎,要被老虎吃掉。對方 危險,斗爭中不可疏忽大意。姚雪垠《李自成》:“除掉寨內(nèi) 的禍根刻不容緩,還必須將活兒做得干凈利索,決不能打虎 不成反被虎傷。”
【第92句】:【膽量是斗出來的,志氣是逼出來的】(諺)膽量是在斗爭中鍛煉出來的,志氣是由逆境逼出來的。指人的膽量和志氣不是天生的,而是后天環(huán)境激勵的結(jié)果。
【第93句】:我的語文作業(yè)一直做到晚上10點鐘還沒做完。爸爸生氣地說:“會讀書的讀課堂,不會讀書的一天忙。”(四川·達(dá)州)
【第94句】:【十八般武藝】“十八般武藝”源自十八般兵器,多出自文學(xué)作品,形容某人武藝高強(qiáng)。最早見于南宋永嘉戲文《張協(xié)狀元》:“十八般武藝都不會,只有白廝打。”元代關(guān)漢卿雜劇《五侯宴》:“孩兒十八歲也,學(xué)成十八般武藝。”可見最遲到元代,南北都已通用“十八般武藝”一詞。但其包括的內(nèi)容有各種說法。《水滸傳》稱十八般兵器是:矛、錘、棒、弓、努、銃、鞭、簡、劍、鏈、撾、斧、鉞、戈、戟、牌、槍、權(quán)。明代朱國楨《涌幢小品》說是:弓、弩、槍、刃、劍、矛、盾、斧、鉞、戟、鞭、簡、撾、殳、叉、爬頭、錦繩套索、白打(徒手搏斗)。清代有兩種并存的說法,一說為矛、錘、弓、銃、弩、鞭、锏、劍、鏈、撾、斧、鉞、戈、戟、牌、棒、槍、扒:一說為弓、弩、槍、刀、劍、矛、盾、斧、鉞、戟、鞭、锏、錘、殳、叉、爬頭、錦繩套索、白打。還有九長九短的說法。九長是:槍、戟、棍、鉞、叉、鉤、槊、環(huán);九短是:刀、劍、拐、斧、鞭、锏、錘、棒、杵。皆因出自小說家之口,可謂五花八門,沒有定說,以上諸說,可互相參照。也可理解為武藝精通,樣樣皆能。
【第95句】:單人不成陣,獨木不成林。
【第96句】:狼行千里吃肉,狗行千里吃屎——本性難改
【第97句】:猢猻跳上煎餅鍋——瞎蹦跶
【第98句】:【破罐子破摔】(慣)比喻犯了錯誤而不想改正,任其發(fā)展。
【第99句】:【交情是交情,買賣是買賣】釋義:做生意不能講個人交情。例句:老棒子要跟他在賬上找齊!——賬可是一筆一筆都記得清清楚楚的。交情是交情,買賣是買賣。何況他跟這個“黃毛”算什么交情?簡直是他身上的一塊牛皮癬,想起來就癢。
上一篇:怒發(fā)沖冠下一句(怒發(fā)沖冠下一句接龍)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