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句】:【哪座廟沒有屈死的鬼】釋義:比喻到處都有含冤而死的人。例句:“趕上了這個天狗吃日頭的年月,小人得勢,奸臣當道,哪座廟沒有屈死的鬼?包龍圖進了牛棚,你到哪個衙門遞狀紙?”
【第2句】:老鼠鉆到煙囪里——兩眼一墨(抹)黑
【第3句】:猴兒下竹竿——溜到底
【第4句】:單人不成陣,獨木不成林。
【第5句】:【不吃苦中苦,難得驚人藝】(諺)讓人感到驚奇的技藝,是從常人忍受不了的艱苦中打熬出來的。指要想技藝出眾,必須吃苦下死功夫。
【第6句】:【青是青,黃是黃】(慣)形容是非分明。
【第7句】:【父子無隔宿之仇】(諺)指父子之間的仇怨很容易消除。
【第8句】:【鄭板橋的竹子能碰死家雀】(諺)鄭板橋:名燮,字克柔,號板橋,清代乾隆年間進士,揚州八怪之一,擅長畫蘭竹。指鄭板橋畫的竹子可以亂真。
【第9句】:孝子吃豆腐——里外都是白
【第10句】:我在外婆家玩,口渴了,就拿外公的茶杯喝水,然后,將茶杯蓋子放在了桌子上,外公發現了就吵外婆。我在一旁偷偷地笑。外婆說:“這真是賴死旁人笑死賊。”(安徽·潛山)
【第11句】:紅鼻綠眼鬼——不安好心
【第12句】:【燒香望和尚——一事兩勾當】(歇)舊時作風不好的女子去寺廟,既燒了香又看望了相好的和尚。 轉指一舉兩得。
【第13句】:【神仙也有打盹時】(諺)打盹(dun):打瞌睡。神仙也有迷糊的時候。比喻即使是精明不過的人,也免不了有疏忽、失算的時候。
【第14句】:屬蝙蝠的——夜里歡
【第15句】:【一絲沒了兩氣】(慣)指人將要斷氣。
【第16句】:【三月的芥菜——心里爛】(歇)心:菜心,轉指人心、中心、核心。 指從內部變壞,失去了生機,面臨徹底敗亡。
【第17句】:【八人轎也抬不出去】(慣)形容人心意堅決或地位穩固。 也作“八抬大轎也抬不動”。
【第18句】:豺狼披羊皮——蒙騙獵人
【第19句】:【屋漏在上,知之在下】(諺)屋頂上面漏水,上面不知道,屋下面的人知道得很清楚。比喻上層執政者的過錯,人民群眾看得最清。
【第20句】:【入山不怕傷人虎,就怕人情兩面刀】釋義:不怕公開較量,就怕兩面三刀地暗算。例句:“身處不公平的天地,識人可要識個透哇!俗話說得對,入山不怕傷人虎,就怕人情兩面刀。”
【第21句】:寧可爹娘羨兒女.切莫兒女羨爹娘。
【第22句】:螃蟹滿地爬——到處橫行
【第23句】:【一招鮮,吃遍天】(諺)一招:本指武術上的一個拳式動作,此處指技藝行業的一手絕活。天:天下各地。指在技藝方面有一手絕活,無論走到哪里都很吃香。
【第24句】:【獨龍難斗群蛇,雙拳難敵四手】釋義:比喻一個人勢孤力單,再勇猛,有本事,也敵不過兩個人或一群人。例句:他嘆了口氣,像是替徐東來解圍似的,對大家說道:“唉!俗話說:‘獨龍難斗群蛇,雙拳難敵四手。’他,只有孤孤單單的一個人哩!”
【第25句】:藕斷絲連——情意纏綿
【第26句】:【桂林山水甲天下,陽朔山水甲桂林】釋義:甲:居第一位。陽朔:縣名,在廣西壯族自治區東北部,漓江流經境內,風景秀麗,在桂林山水中居首位。桂林的山水居天下第一位;陽朔的山水又居桂林第一位。例句:“桂林山水甲天下,陽朔山水甲桂林。”桂林人是很愛夸引這兩句話的。到過桂林而且游過陽朔,我自己也能承認,這兩句話并不算夸張。
【第27句】:面條鍋里整人——軟收拾
【第28句】:【兩個肩膀扛張嘴】(慣)形容只身一人,沒有任何財產。也指出門在外,什么也沒帶。 也作兩個胳臂抬個嘴。 倆肩膀扛著個嘴。 雙肩抬一張嘴巴。
【第29句】:【喝酒喝厚了,耍錢耍薄了】(諺)耍錢:賭博。彼此在一起喝酒,越喝友情越厚;要是在一起賭博,不免爭贏論輸,越賭友情越薄。常指賭博對人有百害而無一益。
【第30句】:哥哥一回到家就做功課,每次考試的成績都很好。媽媽鼓勵他說:“黃金從礦石中提煉,幸福從艱苦中獲取,在學習上沒有什么捷徑,就要勤奮認真。”(廣東·龍門)
【第31句】:【士別三日,刮目相待】(諺)刮目相待:拭亮眼睛,重新審視,重新評價。讀書人三天不見,就要另眼看待。指讀書人進步快,變化大,不可等閑視之。 也作“士三日不見,當刮目相待”。
【第32句】:【樹怕皮薄,人怕體弱】(諺)指樹憑的是皮的脈絡向上輸送養料,樹皮薄了養料供應就會不足;人憑的是身體強壯長精神,體質衰弱就會百病纏身,無所作為。
【第33句】:【狗腦袋上擺不了大席面】釋義:比喻小人物辦不了大事。例句:他指著鼻子罵歪嘴子是“狗腦袋上擺不了大席面,誤了太君的軍機,應該軍法從事。”
【第34句】:【人生但講前三十】(諺)指人的一生在事業上有無作為,只要看三十歲以前就行了。
【第35句】:一個人渾身是鐵,也打不了幾根釘子。
【第36句】:【當家是個年輕郎,餐餐窩頭心不涼】(諺)當家:方言詞,妻子稱丈夫叫“當家的”。窩頭:玉米面蒸的粗食。指只要嫁個年輕的丈夫,生活再清苦也感到幸福。
【第37句】:【姓賈的姑娘配姓賈的小子——賈門賈氏】(歇)見“賈家的姑娘嫁賈家——賈門賈氏”。
【第38句】:【一輩子不出嫁是個老閨女】指保守,沒有長進。或說:閨 女不出門,到老不成人。成語:因循守舊。柳青《種谷記》: “你不練習,一輩子不出嫁是個老閨女。”
【第39句】:【量大福大】(諺)度量大的人,福分自然就大。指度量和福分是相連的,量大容人,福分就大;度量狹窄,只能自找苦吃。 也作“有大量者,必有大福”。
【第40句】:【請風光博笑臉】(慣)形容極力巴結、討好。
【第41句】:【自家窩里雞爭斗】(慣)比喻內部鬧矛盾,起紛爭。
【第42句】:赤腳踩鋼絲——鋌而走險
【第43句】:【下馬威】“下馬威”是指古代官吏初到任時對下屬展示自己的威風,起震懾作用,以圖站穩腳跟。“下馬威”來源于“下車威”。《漢書·敘傳上》講了這樣一個故事:班伯這個人志氣很高,有勇有謀,勇于任事。當時定襄郡(治所在今內蒙古和爾格林縣西北土城子)局面十分混亂。班伯有出使匈奴的經歷,且年輕力壯,自請擔任定襄郡太守,扭轉社會治安糟糕的狀況。定襄的豪門大戶和動亂分子都聽說過班伯厲害的名聲,“畏其下車作威”,囂張氣焰有所收斂。而班伯也確實來了個“下車威”,他到任之后,立即將所屬官吏集合起來,嚴厲打擊地方惡霸勢力,懲處制造動亂的不法之徒,社會秩序很快好轉,班伯以迅雷不及掩耳的手段,充分顯示了他的“下車威”。這樣的“下車威”值得叫好。 “下車威”后來怎么變成“下馬威”了呢?原來,這與古代官員的乘坐工具有關。春秋戰國時期,官員就按照級別乘車。到后來,馬的位置逐漸代替了車子,官員們出行改為騎馬,由過去的下車到任變成了走馬上任,一F車威”的官習沿襲下來,由“下車威”變成了“下馬威”。現在,新官乍到,對壞人和不良風氣進行大刀闊斧地整治,當然是好,這個“下馬威”使得。如果對百姓耍威風,講派頭,擺官架子,這樣的“下馬威”(有的官員改坐“寶馬”豪車了)要不得。
【第44句】:【不要氣,只要記】(諺)指無論發生什么事,不必生氣,只要記取經驗教訓即可。
【第45句】:太陽地里點燈——不增光
【第46句】:【賣糖的不賣醋,賣醋的也別賣糖】(諺)賣糖的就只賣糖,賣醋的就只賣醋,不要互相摻和。比喻人各干各的營生,不要相互攪擾干預。
【第47句】:【既尊孔子,又拜活佛】(慣)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創始人,被封建統治者尊為圣人。活佛:藏傳佛教中的高僧。比喻用意不專,對幾方面都應付,都不信任。
【第48句】:【水趁魚,魚趁水】釋義:比喻互相需求,互相利用。例句:李家和在田,這本是個水趁魚,魚趁水的事。在田沒有那一身好活路,這還不是個明白事,李鴻云的人,割了他的腦袋你能沾他光?
【第49句】:我愛好廣泛,什么都想試試,媽媽說我“十處打鑼十一處在,沒打鑼的地方也有你”。(四川·遂寧)
【第50句】:【隔墻掠肝腸——死心塌地】(歇)掠:撩,順手拋。本指心肝被拋過墻,是死了的心落在地上;轉指人主意已經拿定,死不改變。
【第51句】:【當著矮人,別說短話】(諺)矮:身材短小。指面對著矮人,不要說有關“短”的話。泛指說話要看對象,注意回避別人的忌諱,以免刺痛人。 也作“對矮人莫說矬話”。
【第52句】:彭祖遇壽星——各有千秋
【第53句】:奶奶看見家里洗衣機、電視機、電風扇……應有盡有,忍不住感嘆起來:“想起舊社會呀,木匠門上沒有閂,鐵匠門上沒門搭,瓦匠屋頂沒有瓦,一個個窮得丁當響,還是新社會好啊!”(河南·孟津)
【第54句】:戲子的臉蛋——要哭就哭,要笑就笑
【第55句】:【沒有功勞,也有苦勞】謂辛辛苦苦,總算做了一些工作。 歐陽山《高干大》:“程區長,我辦了五年合作社,雖說沒有一 點功勞,也應該有一點苦勞。”
【第56句】:【新米粥,醬蘿卜,郎中先生見了哭】(諺)郎中:中醫醫生。新米熬的粥,有營養,易消化;醬腌的蘿卜,化食利胃。指常吃新米粥和醬蘿卜,身體康健不生病,就不必去找醫生。
【第57句】:【三斤鴨子兩斤嘴】(慣)三斤重的鴨子有兩斤重的嘴。形容極會說話。
【第58句】:【石油】說起“石油”,有說是外來詞,有說是國產詞匯,其實,它的名字源于中國,大規模開采始于國外。大規模開采石油是在工業革命時期,蒸汽機時代用煤不用油,內燃機時代才開始大規模用油。優質的石油產品,發達的石油工業,歐美應執牛耳,中東國家為產油龍頭。新中國成立后,雖先建有玉門油田,但直到六十年代初,才在大慶開出大油田,從此摘掉了貧油國的帽子。這似乎說明國外的石油先于中國。不是!“石油”不僅是地道的中文,而且,石油在一千年前已被中國人發現,在外同人尚無認識時,國人開始了使用。“石油”足鼎鼎大名的沈括定名的。他于1080年在延州(今陜西延安)任官,他見很多人在泉邊用小罐裝盛流出的黝黑油狀物,據說可以點燈。沈括也裝了些帶回家去。他在黑油中放條燈芯,果然可像豆油一樣點燈照明用。它燒出的黑煙,凝聚成黑灰,還是最好的寫字之墨。沈括給它起名“石油”,還做了首石油贊美詩:“二郎山下雪紛紛,旋卓穹廬學塞人。化盡素衣冬不老,石油多似落揚塵。”“石油”一詞,被三百多年前清初的《康熙字典》收進。早在宋朝中國已經有了石油,石油的發現是中國人的驕傲,現在,中國正向石油強國發展。
【第59句】:【有車就有轍,有樹就有影】(諺)有車在前邊行,后邊就會有碾出的車轍;有樹長得高大,下面自會有樹影。比喻再秘密的事也隱瞞不住別人。
【第60句】:哥哥近來貪玩、講穿、愛打扮,學習成績卻急劇下降。爸爸說他是驢糞蛋外面光,媽媽說他是繡花枕頭一包糠。爺爺教訓哥哥:“馬好不在鞍,人美不在衫;鳥靠的是羽毛,人靠的是學問。只有好好學習,有真本領,大家才看得起。”(新疆·烏魯木齊)
【第61句】:鏡子里瞪眼——自己惡自己
【第62句】:老母豬進菜窖——以吃為主
【第63句】:【七孔生煙,三尸冒火】(慣)七孔:七竅,指雙眼、雙耳、雙鼻孔和口。三尸:道家稱在人體內作祟的三個神,每于庚申日將人的罪過奏聞天帝,以減人祿命。形容著急或生氣到極點。
【第64句】:【橫下一條心】(慣)指下了非常大的決心。 也作“橫下心”。
【第65句】:【官差吏差,來人不差】(諺)差:差錯,錯誤。不論官吏有什么差錯,被官吏派來辦事的人沒有差錯。指上層策劃的人負有責任,被派的人不擔責任。 也作“官錯吏錯,來人不錯”。
【第66句】:【力敵不如智取】(諺)指憑勇力取勝不如用智謀取勝效果好。
【第67句】:【媳婦堂前拜,公婆背利債】(諺)指舊時窮人家要靠借債來娶媳婦。
【第68句】:一天,老師讓做報紙上的作業題,由于我的報紙忘到家里了,就找出差生陳壘的報紙做。有位同學說:“陳壘啊陳壘,你可真是買了爆竹給別人放。”(浙江·寧波)
【第69句】:【 行得春風,指望夏雨】指因果關系,做事會有結果。類似 的:行了秋風,望下了雨。明代《警世通言》:“我施某也不是 無因至此的,行得春風,指望夏雨!當初我們做財主時節, 也有人求我來,卻不曾恁般怠慢人!”
【第70句】:【 鋸鍋找茬兒補鍋先尋找縫隙】找茬兒,兼指挑毛病,找 借口,尋把柄。鍋,也說:碗。歇后語形式為:鋸鍋的戴眼 鏡,找茬兒。類似的:彎著腰找茬兒。成語:吹毛求疵。浩 然《山水情》:“大好的日子口,全都高高興興的,你鋸鍋找茬 兒干什么?”
【第71句】:【大師傅】常言說,工廠里師傅多,醫院里大夫多,學校里老師多。那么,怎么師傅當中還有一個“大師傅”呢?而且是做飯的?這里面有一則民間故事。古時候有個皇上,一次來到修建宮殿的工地上,就讓各工匠文案自己的本領,誰的本領大就封誰為師傅。眾工匠都不服氣,搶著去表白自己的功勞。皇上干脆把他們都封為師傅。工地上給工匠們做飯的是一對姐妹,二人見工匠們都有了封號,便也湊過來討封。沒想到,那些被封為師傅的工匠們說:“做飯的算什么行當?”姐姐很生氣,就決定餓他們一次。眾工匠干完活,都跑到飯棚里去吃飯,卻見灶房里沒動煙火,就來責問姐妹倆。姐姐說:“做飯的不算個行當,那你們就自己做吧!”眾工匠向皇上報告此事。皇上問:“那做飯的到底算不算個行當?”這些能工巧匠餓得肚子咕咕叫,連忙答道:“做飯算行當,太算行當了!” 于是,皇上叫人把姐妹倆找來,準備封她們為師傅。姐姐擺擺手,指著工匠們對皇上說:“他們都是師傅,卻做不了飯;給我的封號,得比他們大!” 皇上說:“那就封你為大師傅吧。”姐姐樂了,指著幫著自己做菜的妹妹,問:“她呢?”皇上順口說:“你是大師傅,那她就是二師傅吧。”妹妹一聽,也很高興。就這樣,做飯的就被稱為大師傅,幫廚的就被稱為二師傅了。
【第72句】:【看菜吃飯,量體裁衣】根據具體情況辦理。西戎《燈心 絨》:“老馬,人常說:看菜吃飯,量體裁衣,你是管銀錢的,咱 的家底有多厚,你比我清楚,不能看見人家干啥,咱也干 啥。”
【第73句】:【牛耕田,馬吃谷】(慣)谷:谷物。 受累的不享福,享福的不受累。比喻分配不公。 也作“牛耕田.馬食谷”。
【第74句】:周文王拜請姜太公——找明白人
【第75句】:口袋里裝釘子一個個想出頭
【第76句】:【跳窩雞不下蛋】做事不安心,不專心,難以成功。《中國 青年報》(1982,7,13):“跳窩雞不下蛋這句俗話,我從小就 聽人說過,然而直到現在,我才理解了他的含義。跳窩雞為 什么不下蛋呢?我想,大概是這樣的雞對下蛋的窩過于挑 剔,總覺得自己這個蛋非同一般,一定要選一個最理想的窩 才肯下,而這樣的窩又總也找不到,于是跳來跳去,不僅耽 誤了下蛋時間,又使生蛋的機能開始蛻化。”
【第77句】:【好花不向街頭賣】(諺)指只要花好,自有人前來購買,不必跑到街頭去兜售。泛指好貨自會招引眾多的買主,不必張揚推銷。
【第78句】:【留得葫蘆子,不怕無水瓢】釋義:比喻只要人在,雖少,也會像種子一樣,發展壯大起來“子”又作“籽”。例句:“留得葫蘆子,不怕無水瓢”,別看我們游擊隊只剩下二十多個人,都是雷山的革命火種。火種本身不大,但它燃燒起來,就會引起漫山大火!
【第79句】:【買賣不成仁義在】見“交易不成仁義在”。
【第80句】:【戰死是本份,活著是僥幸】軍人要有準備犧牲的精神。張 濤之《中華人民共和國演義》:“這是戰爭,作為一個軍人,戰 死是本份,活著是僥幸。”
【第81句】:【丟了三魂,喪了七魄】見“頂門上不見了三魂,腳底下疏失了七魄”。 古國名,即今南洋群島的爪哇島,古人視為遼遠虛無之地。本指扔得遠遠的。比喻忘得一干二凈。
【第82句】:【傻瓜】人們把愚蠢的人稱為“傻瓜”,這是怎么回事呢?其實,瓜本沒有傻與智,此“瓜”非彼“瓜”,要溯本探源,可追溯到春秋時期。據《左傳》記載:范宣子對晉國國君說:“姜戎氏,昔秦人追逐乃吾祖離于瓜州。”意思是說,姜戎氏的祖先吾離被秦軍趕到瓜州。瓜州在今秦嶺一帶。后來人們把聚居在瓜州的這些姓姜的人稱為“瓜子族”。這一族人非常誠實講信用,也很能吃苦耐勞,每當受雇于人時,他們總是不聲不響地埋頭苦干,從不偷懶。這樣人們便誤認為他們愚蠢呆傻,又因他們是“瓜子族”,所以稱他們是“傻瓜”或“瓜子”。清代《仁恕堂筆記》有記載:“甘州(今甘肅)人謂不慧子曰瓜子。”于是“傻瓜”就這樣產生了。
【第83句】:李大伯家的孩子從小嬌生慣養,現在是對爹敢罵,對娘敢打。鄰家老奶奶感慨地說:“真是養不教父之過呀!打從小起,他李大伯對這孩子就是放手心上怕跌著,含口里怕憋著。還說什么樹大自然直,就這么個直法?”(山東·榮成)
【第84句】:十年寒窗中狀元——先苦后甜
【第85句】:【笱里的魚兒——有進無出】(歇)笱:竹制的捕魚器具,口很小,魚進去就出不來。指人或物只有進來的,沒有出去的。
【第86句】:【有你哭的時候】意為不要高興得過早,或過于固執,以后 會遇到麻煩。電視劇:“舍不得兩塊錢,因小失大,有你哭的 時候。”
【第87句】:【有智不在年高】(諺)有智謀不在于年齡大小。指拔尖的人才往往出于青年人中。
【第88句】:【老鼠鉆風箱,兩頭受氣】釋義:比喻兩頭不討好,兩頭受指責。例句:謝慶元像是老鼠鉆風箱,兩頭受氣,氣得跟鴨公子一樣,喉嚨都嘶了,倒在床鋪上,哼天哼地。
【第89句】:劉備對諸葛亮——無話不說
【第90句】:【老米飯捏不成團】釋義:借指感情不睦的人聚不到一塊。例句:“我跟他今生不得聯合,我跟他‘老米飯捏不成團’,我看見他就來氣!”
【第91句】:【事不經過不知難】說起來容易,辦起來難。沒有親身經 歷,體會不到難處。《民國通俗演義》:“俗語有云:事非經過 不知難,蘧伯玉年至五十,才覺知非。”
【第92句】:自習課時,班主任見教室很亂,就批評說:“怎么這么亂,鴨子吵塘似的?”(江蘇·丹徒)
【第93句】:【撐船撐到岸,幫人幫到底】(諺)撐船運送乘客,一定要送到對岸;幫助危難中人,一定要幫他徹底解除危難。指幫助人要有始有終,不可半途而廢。
【第94句】:壁頭上掛蒲席——不像話(畫);不成話(畫)
【第95句】:【在家敬父母,何必遠燒香】(諺)在家孝敬父母,這就是最神圣的行為,何必再到遠地去燒香拜佛。指行善事就在眼前,舍近求遠沒有必要。
【第96句】:【藥醫不死病,佛度有緣人】(諺)藥只能醫治可挽救的病人,佛只能超度有緣分的人。指起死超生,都是有限度的。
【第97句】:掌秤桿的報數——句句有分量
【第98句】:雞毛撣子——凈招灰
【第99句】:【開船不等客】(諺)船按時起航,只有乘客及時趕來乘船,船不會延時等待乘客。比喻人做事要看準時機,不能錯過。 也作“開船不等岸上人”。
上一篇:搜狐網年度最好的說到心坎的的文案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