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句】:閻王嫁女——抬轎的是鬼,坐轎的也是鬼
【第2句】:【戴有色眼鏡】(慣)比喻帶著偏見或成見看待人或事。
【第3句】:【拉到人頭上拿尿洗】表面上退讓,實際上進一步侮辱。成 語:欺人太甚。馬烽西戎《呂梁英雄傳》:“這簡直是屙到人 頭上拿尿洗哩嘛!不行,算賬!”
【第4句】:【老表】“老表”是江西人的別稱,此稱從來沒有外傳或擴大地域,是江西人的“專利”。為什么稱江西人為“老表”呢?傳說朱元璋同元軍作戰(zhàn),被打得大敗,而且身負重傷逃到江西康山地方,當?shù)刎毧噜l(xiāng)民知道他是反對元朝的,就把他藏到山洞里,治傷供食,使朱元璋的傷口很快治愈。當要離別鄉(xiāng)親時,他非常感激,老鄉(xiāng)們好像未卜先知地對他說:“你要是將來當了皇帝,恐怕就不認得我們平民了!”朱元璋連忙回答說:“不會的,如果真有那么一天的話,你們只管來找我。”老鄉(xiāng)們說:“皇宮大院的,我們?nèi)ツ睦镎夷悖烤退阏业搅耍覀兤矫裼帜睦镞M得去?文案高興高興算了。”朱元璋卻一本正經(jīng)地說:“你們就說是我朱元璋表親來找就行了。” 1368年,朱元璋真的當上了明朝開國皇帝。有一年,江南一帶發(fā)生了旱災,尤以江西為重。廣大農(nóng)民每年還是分夏秋兩季向朝廷交納賦稅,并要按丁服“徭役”。貧苦鄉(xiāng)民在無可奈何的情況下想起了“朱老表”,于是,鄉(xiāng)民來到朝廷后,自稱是朱元璋的老表,獲準進了皇宮大院。他們?nèi)f萬沒有想到,朱元璋真的召見了他們,并詳細地聽了他們的意見和要求。結(jié)果.在這一年,朱元璋下令減免了他們的稅收。從此,“老表”便成了江西人的代名詞。外人不知道就里,還以為“老表”是笑話江西人土氣呢。
【第5句】:【事不過三】(諺)指凡事不宜重復三次。也指一件事情可以一敗再敗,到第三次就會見效。 也作事不過三,過三難辦。 事不過三,事難過三。
【第6句】:射出槍口的子彈——不會拐彎抹角
【第7句】:【三斤面粉調(diào)好七斤漿糊——稀里糊涂】(歇)本指糊狀物,轉(zhuǎn)以形容人糊涂,頭腦不清楚。
【第8句】:【放屁砸了腳后跟】倒霉透頂。類似的:放屁扭了腰。賈 平凹《廢都》:“但出門時,頭卻在門框上碰了,打一個趔趄, 又撞翻了墻角痰盂,臟水流了一地。他罵道:人晦氣了,放 屁都砸腳后跟!”
【第9句】:【銅鈴打鼓——另有音】(歇)本指用銅鈴打鼓,除了鼓聲,還有鈴聲;轉(zhuǎn)喻話里有話,另有用意。
【第10句】:【如墜五里霧中】辨不清方向,迷迷糊糊。臺灣林語堂《京 華煙云》:“不過她覺得自己如墮入五里霧中,莫名究竟,她 想事情確是蹊蹺,無法相信。”
【第11句】:高射炮手——見機行事
【第12句】:【巧者多勞拙者閑】見“能者多勞”。
【第13句】:閻王爺不戴帽子——鬼頭鬼腦
【第14句】:【拳不打少林,腳不踢武當】(諺)少林、武當為我國傳統(tǒng)武術(shù)兩大派系,少林派以拳功著稱,武當派以腿功著稱。指習武之人,不可和少林派比拳功,不可和武當派比腿功。
【第15句】:籠中鳥——有翅難展
【第16句】:黃牛反芻——肚里啥貨自己知
【第17句】:豬咬尿泡——空歡喜
【第18句】:【火車跑得快,全靠車頭帶】領導者責任重大。張賢亮《男 人的一半是女人》:“她對書記不愿意在這兒長久呆下去表 示惋惜,說咱們農(nóng)工就仗著一個好領導。火車跑得快,就靠 車頭帶。”
【第19句】:【解鈴還得系鈴人】據(jù)《指月錄》記載,法眼和尚提出一個 問題:虎頸上的金鈴誰能解下來?有個泰欽和尚說,掛鈴的 人能解下來。借指出了事情,應由當事人自己去解決。成 語:解鈴系鈴。錢鐘書《圍城》:“這都是汪太太生出來的事, 解鈴還須系鈴人,我明天去找他。”
【第20句】:【給個熱罐子抱著】讓人感到熱乎乎的。指假意關懷。李 存葆《山中那十九座墳塋》:“讓他去體驗,也不過是先給他 個熱罐子抱著,如他不‘改換門庭’,不拿出個積極的行動 來,提干的許諾,也僅僅為畫餅充饑而已。”
【第21句】:【半斤八兩】“半斤八兩”形容彼此不相上下。按照現(xiàn)在的算法,半斤應該是五兩,怎么能不相上下呢?這源自古代的重量單位的換算。古代用來表示重量的單位非常多,各個時代也不相同。秦統(tǒng)一六國后,鑒于各諸侯國獨特的度量衡單位和換算關系給國家管理和人民生活都帶來很大的不便,所以進行度量衡統(tǒng)一的工作。實際上就是把秦國使用的度量衡標準作為國家標準,通令全國使用。其中重量單位的換算關系是:一石為四均,一均為三十斤,一斤為十六兩,一兩等于二十四銖。秦代的度量衡標準一直為后來王朝所沿用,直到唐代,制定了一套新的重量單位和換算方法。重量單位有“石、斤、兩、錢、分”,換算關系是一石為120斤,1斤為16兩,1兩為10錢,1錢為10分。唐代的重量單位和換算關系一直為后世所使用。新中國成立后,我國同時有“市制”和“公制”兩套計量單位,其中“市制”中的“兩”的換算關系還是一斤等于16兩.1959年政府規(guī)定一斤等于10兩,并沿用至今。雖然我們現(xiàn)在使用的重量單位和換算關系與以前有很大的不同,但由此產(chǎn)生的許多成語還被人們經(jīng)常使用,如“錙銖必較”、“千鈞一發(fā)”、“四兩撥千斤”。“半斤八兩”也是如此,“半斤”與“八兩”在舊制中的輕重是一樣的,因此常用“半斤八兩”來形容彼此不相上下。
【第22句】:【一顆心吊在嗓子眼上】(慣)形容提心吊膽。 也作一顆心提到嗓子眼兒。 一顆心懸在半天里。
【第23句】:袁世凱做皇帝——夢不長:短命貨;好景不長
【第24句】:一口棺材睡兩人——死對頭
【第25句】:【瓜田不納履,李下不整冠】(諺)履:鞋。冠:帽。到瓜田里,不要彎下腰去提鞋,免得人說你偷瓜;到李樹下,不要伸手去整帽,免得人說你摘李。指處在容易引起懷疑的環(huán)境,要盡可能避開嫌疑。
【第26句】:【沾手三分肥】(慣)比喻凡有錢物經(jīng)手,都要從中撈取一部分私自享用。
【第27句】:【鼓不敲是不響的】釋義:比喻人總要有人提醒、幫助。例句:我哪里算得上響鼓。俗話說,鼓不敲是不響的,即使是響鼓,也得有人捶打,哪有不捶自響的鼓呢?如果不是海濤捶了我?guī)紫拢乙矔背鲈S多亂子來的!
【第28句】:三天沒飯吃——肚里沒貨
【第29句】:【按著葫蘆扣籽兒】強行全部取走。清代《醒世姻緣傳》: “哪像如今聽見那鄉(xiāng)里有個富家,定要尋件事,按著葫蘆摳 子,定要擠他個精光。”
【第30句】:【木匠要巧,郎中要老】(諺)郎中:醫(yī)生。指木匠的手藝越巧,越能制作出精美的成品;醫(yī)生的年齡越大,臨床的經(jīng)驗越多,治病越有把握。
【第31句】:耗子爬竹竿——節(jié)一節(jié)來
【第32句】:【良馬不窺鞭,側(cè)耳知人意】釋義:窺:暗中察看。良馬不待鞭起,側(cè)耳便能領會御者的心意。比喻才智很高的人,辦事不待驅(qū)策。例句:魏府大覺和尚問:“如何是佛法大意?”師日:“良馬不窺鞭,側(cè)耳知人意。”
【第33句】:【家有一老,黃金活寶】(諺)家里有一位老人坐陣,抵得許多金銀財寶。指老人生活經(jīng)驗豐富,是家庭極為寶貴的財富。 也作家里有一老,炕頭坐活寶。 家有老,是個寶。
【第34句】:【不得魚也要得蝦】多少總要有點收獲。類似的:摘不下 月亮,也得抓住個星星。李英儒《野火春風斗古城》:“依我 看,瞎子害眼,也就是這回事啦,怎么安排的就怎么執(zhí)行;抓 不住大魚,撈他把小蝦米子。”
【第35句】:【醬油碟子跟著蹄子——拖拖就拖干了】(歇)蹄子:方言,肘子。 肘子的肉較厚,蘸碟子里的醬油,蘸不了多少次就蘸光了。指錢財很快就消耗完了。
【第36句】:【不會做官看前樣】(諺)指不熟悉當官的事,只要看看以前的種種事例,也就知道該怎么做了。也泛指多總結(jié)歷史經(jīng)驗教訓,就可知道如何從政。
【第37句】:【好雞不跟狗斗】釋義:比喻不跟某人一般見識。例句:“不,好雞不跟狗斗,我不跟你打架……”盤老五優(yōu)雅地搖搖頭,那尖利的目光仿佛洞穿了石牯的五臟六腑。
【第38句】:我們村李伯伯家里很有錢,但他的兒子李沖不學好,經(jīng)常打架斗毆,偷雞摸狗,結(jié)果被公安局抓走了。我們一家人談論這件事時,奶奶說:“千間房子萬頃地,就怕沒有好子弟。”(山西·平陸)
【第39句】:【強盜收心做好人】壞人改惡從善,改過自新。成語:洗心 革面。《漁海怒濤》:“狼走千里吃人,狗到天邊吃屎,我知道 你決不會強盜收心做好人。”
【第40句】:【一語道破天機】(慣)天機:迷信指神秘的天意,比喻重要的秘密。 指一句話揭穿了秘密。
【第41句】:【見廟就燒香,見佛就叩頭】(慣)比喻到處求人幫忙,不放過可利用的機會。 也作“見著廟門就燒香”。
【第42句】:【半斤蕎麥皮,也想榨四兩油】釋義:比喻殘酷地壓榨勒索。例句:你從外表上一看,他一股窮酸爛氣,倒像個叫花子,要說起卡脖人來,真是半斤蕎麥皮,也想榨四兩油。
【第43句】:【十個指頭不一般齊】借指事物不可能整齊劃一,總有差 別。或說:十個指頭有長短,荷花出水見高低。馬烽西戎 《呂梁英雄傳》:“可是十個指頭不一般齊,各人有各人的想 法,有些人愿學,很熱心,有些人思想沒打通,他就不學。”
【第44句】:【唱戲的是瘋子,看戲的是傻子】(諺)演員在臺上一會兒哭,一會兒笑,假戲?qū)嵶觯钕駛€瘋子;觀眾在臺下忽兒怒,忽兒罵,感情投入,活像個傻子。指舞臺表演真實感人。
【第45句】:獨臂做餃子———手包辦
【第46句】:村里挖水渠,叔叔總是早去晚歸,拼命干活。嬸嬸勸他悠著點兒,說:“你這樣發(fā)狠,會搞垮身體的!”叔叔笑著說:“別擔心,井水挑不干,力氣用不完。”(湖南·永州)
【第47句】:【閏】過幾年農(nóng)歷就要多出一個月,多出的一個月就叫“閏月”。那么,閏月是怎么來的呢?置閏是為了解決陰陽歷的矛盾。陽歷一年3【第65句】:25日,而陰歷一年只有354日,積19年,兩者的差數(shù)就達7個月。因此,19年就有7年每年要多置一個月,這個月放在某月后,并同某月同名,后邊同名的月就叫閏某月。閏月一般是29天。那么,為何稱為閏呢?“閏”本義是余數(shù),引申為歷法中的余日、余月。
【第48句】:【不暗不聾,不成姑公】(諺)喑(yIn):啞。姑公:婆婆與公公。指不會裝聾作啞,就當不了公婆。也泛指當家人就得要裝得糊涂些。 也作不癡不聾,不做家翁。 不癡不聾,不作阿家阿翁。
【第49句】:【不叫的狗咬人】釋義:比喻害人的人兇相不外露。例句:故玉音的男人黎桂桂,是個老實巴交的屠戶,平日不吭不聲,三錘砸不出個響屁。可是不叫的狗咬人。他為王秋赦總結(jié)過一句話,當時流傳甚廣,影響頗壞。
【第50句】:【刀子尖上賭氣】(慣)賭氣:因不滿或受指責不服而任性行事。指拿生命賭氣。
【第51句】:【不怕不賣錢,就怕貨不全】(諺:指生意場中不愁賣不了錢,只愁貨物不齊全,滿足不了顧主的需求。 也借指手藝行業(yè)要想使事業(yè)興盛,就必須盡力滿足人們的需求。
【第52句】:【山河容易改,秉性最難移】見“江山易改,稟性難移”。
【第53句】:【只此一家,別無分店】(慣)舊時商家招攬顧客的常用語,表示本店經(jīng)銷的商品,為別處所無。比喻獨一無二或惟我獨尊。 也作只此一家,并無分店。 只此一家,別無它店。 只此一家,別無分號。
【第54句】:【處暑一聲雷,依舊倒黃梅】釋義:黃梅:指黃梅雨,即江南四、五月間,黃梅成熟時的降雨,亦稱黃梅天。處暑時節(jié)雷聲響,依舊返回黃梅天,多雨。例句:按長元吳志皆載“處暑一聲雷,依舊倒黃梅”之諺。但考芒種距離處暑凡七十五日。
【第55句】:羊給惡狼拜年——討不出好事
【第56句】:圈里豬兒——有日數(shù)的
【第57句】:【家無主,屋倒豎】(諺)家里要是沒有個當家理事的人,就會亂得連房屋也要顛倒過來。指家庭少不了主事的人。
【第58句】:【捉賊見贓,捉奸見雙】謂給人定罪,須有證據(jù)。明代《古今 小說》:“捉賊見贓,捉奸見雙,又無證見,如何斷得他罪?”
【第59句】:【一肥遮百丑】(諺)指人的身體肥實就能遮掩生理上的其他缺點。 也借指有財有勢的人,憑著財勢就可掩蓋自身行為的種種劣跡。
【第60句】:小強的姐姐考上了大學,小強媽就硬逼著小強努力學習,要他也考上大學。結(jié)果小強非但沒考上學,反倒落了弱視加腦神經(jīng)衰弱,氣得小強爸直埋怨:“我早就說‘手指大的云彩不下雨’。你不信,結(jié)果怎樣,這不把孩子給坑苦了?”(河南·輝縣)
【第61句】:【遠來的和尚會念經(jīng)】指一種心理狀態(tài):迷信外人。會,也 說:好。海外於梨華《三人行》:“不知你碰到這種情形沒有, 那就是遠來的和尚好念經(jīng),反正是國外回來的,稍有名氣 的,這邊就忙著接待啦。”
【第62句】:【信譽值千金】見“干金易求,信譽難得”。
【第63句】:我正跟小伙伴們玩,媽媽卻讓我回家寫作業(yè),我不愿回去,非要再玩一會兒。媽媽搖搖頭說:“唉,真是有尾巴的狗跳,沒尾巴的狗也跟著跳。”(廣西·博白)
【第64句】:我家鄰居愛小偷小摸,啥便宜都想占,可仍是窮得揭不開鍋。而我家呢,爺爺常常招待各方客人,但生活還過得蠻可以。我問爺爺這是什么道理,爺爺說:“這就叫做賊不富,待客不窮。”(甘肅·臨澤)
【第65句】:兔子看人——紅眼了
【第66句】:【賭近盜,奸近殺】(諺)近:相近。 指賭博會導致做賊,奸淫會導致殺人。 也作賭生盜賊奸生殺。 賭近盜,淫近殺。
【第67句】:【只當給大風刮跑了】指說的話作廢。李準《大河奔流》: “有些言和語不和的話,就只當大風刮跑了。”
【第68句】:毛驢蛋子不戴籠嘴套——占了嘴的便宜,也吃了嘴的虧
【第69句】:【眼里揉不進沙子】眼皮內(nèi)有細小異物就感不適,借指不 能夠容忍,不容侵害。老舍《駱駝祥子》:“劉四爺眼里不揉 沙子。把前前后后 所聞所見都擱在一處,他的心中已明白 了八九成。”
【第70句】:【 買醬油的錢,買不得醋】專款專用,借指不打亂原來的計 劃。《敵后武工隊》:“常說打油的錢不買醋,你倆怎么在槍 子底不還東張西望的?”
【第71句】:飛機里伸出個巴掌來一高手
【第72句】:【畫虎不成反類狗】(慣)老虎沒畫成,卻畫得像只狗。比喻本想辦好事情,沒想到卻搞得更糟。 也作畫虎不成,反倒類犬。 畫虎不成,反類其狗。
【第73句】:【雞啄到毛蟲,叼走獨吞】借指自私心理。柳青《種谷記》: “狗為了一塊骨頭互相咬得頭破血流,滿嘴是毛;兩個牲口 拴在一個槽上,互相踢得神嚎鬼哭,雞啄到一條毛蟲,連忙 夾在嘴里跑開雞群獨吞了,人比它們更會耍心眼。”
【第74句】:【漢子做事漢子當】見“好漢做事好漢當”。
【第75句】:【苦日難熬,歡時易過】(諺)偏指人在貪歡娛樂之中常會感到時光過得太快。 也作“苦日難挨,樂時易過”。
【第76句】:【老牛拉破車,慢慢來】釋義:比喻不慌不忙,慢慢干。例句:又說:“就靠我們這幾個人,老牛拉破車,慢慢來吧。到時候看錢萬利怎么向上級交待。”
【第77句】:【藍靛染白布——一物降一物】(歇)藍靛:靛藍的通稱,深藍色的有機染料,用來染布,顏色經(jīng)久不退。降:降伏,制服。本指一種東西制服另一種東西,轉(zhuǎn)指某人或某事物專門制服另一人或另一事物,或某人、某事物專由另一人、另一事物來制服。
【第78句】:【地沒壞地,戲沒壞戲;地在人種,戲在人唱】(諺)指地無好壞,只要勤耕作,多施肥,自然就能多打糧;戲無好壞,只要勤排多練下功夫,自然就能表演好。
【第79句】:【逼公雞生蛋】釋義:比喻要求苛刻,強人所難。例句:袁廷發(fā)頭也不回,抵塞他:“你們簡直在逼公雞生蛋噦。”
【第80句】:繩圈套在樁頭上——正著(正好)
【第81句】:鴨子吃田螺——眼朝上;眼向上看:不知滋味
【第82句】:白瓷壺——有口無心
【第83句】:【裝一佛像一佛】(慣)比喻裝什么人像什么人。
【第84句】:奶奶見我既想考重點中學,又不努力,就說:“你是好吃魚,懶下水,那怎么行呢?”(河北·陽原)
【第85句】:四月的梅子一多少帶點青(親)
【第86句】:【門內(nèi)有君子,門外君子至】(諺)君子:道德學問雙優(yōu)的人。家里有君子,外面的君子就會來訪。指君子自會招致君子。也泛指同一層次的人總會相互往來。
【第87句】:小蠶吃桑葉——星半點
【第88句】:【屎憋到屁股門邊才解褲帶】(慣)比喻事情逼到頭上才想辦法解決。 也作“屎到了門口才來挖毛廁”。
【第89句】:爸爸下班回來說,老張家三個兒子,大事干不了,小事不愿干,整天閑逛啃老子。爺爺在一旁說:“好虎一只能鎮(zhèn)山,耗子一窩喂貓的貨。”(黑龍江·哈爾濱)
【第90句】:【一個饃饃也得上籠蒸】事情小,或數(shù)量少,也得認真對待, 不能圖省事。或說:一個饅頭也得蒸熟吃。龔昌盛《沉浮》: “一個饅頭也得蒸熟吃,總不能讓他一輩子沒出息。”
【第91句】:【上有皇天,下有后土】意即天地共鑒,天地作證,行為光明 磊落。類似的:天地為憑,日月為鑒。姚雪垠《李自成》:“上 有皇天,下有后土,我李自成倘若對這個案子不一秉至公, 天地不容!”
【第92句】:橄欖核卡喉嚨——上不得,下不得
【第93句】:【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吟詩也會『吟】(諺)熟讀:讀得精熟,朗朗上口。唐詩:唐代詩歌。指能熟讀詩歌名篇干百首,自會摸出寫詩的門道而學會寫詩。 也作熟讀古詩千百首,不會吟詩也會吟。 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謅。
【第94句】:【人黃有病,天黃有風】(諺)指人的面色發(fā)黃,是有病的癥狀;天色發(fā)黃,是起風的預兆。
【第95句】:爺爺批評那些做官當老爺?shù)拇甯刹浚骸澳銈兂詽竦模酶傻模炖镞€銜著冒煙的,就是不為群眾辦事!”(寧夏·中寧)
【第96句】:【雞兒不撒尿——各自有去處】(歇)雞只有一個排泄器官,尿與屎一塊兒排出。指人自有他的去處,或各有門路。 也作“雞兒不撒尿——自有門道”。
【第97句】:【莽張飛,粗中有細】釋義:張飛:字翼德,三國時蜀漢大將,性格剛直魯莽。比喻人雖然粗心大意,但有時做事也很細心。例句:“莽張飛,粗中有細嘛!”農(nóng)則豐得意地說。
【第98句】:【棉花卷兒打鑼——沒音】(歇)棉花性軟,卷成卷兒,打鑼不會發(fā)出聲音。本指沒有聲音,轉(zhuǎn)指沒有反響或回音。
【第99句】:【趕熱灶】(慣)比喻湊熱鬧。
上一篇:《五蘊皆空》-佛家經(jīng)典禪語網(wǎng)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