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句】:【失之毫厘,差以千里】此語的意思是指稍微相差一點點,結果會造成很大錯誤或損失。此語出自北宋司馬光《資治通鑒·漢記》:“失此二策,羌人致敢為逆。失之毫厘,差以千里,是既然矣?!?講的是西漢時代的趙充國,奉漢宣帝的命令去西北地區(qū)平定叛亂。他到了那兒,一看形勢,叛軍力量雖大,但軍心不齊。他就決定采取招撫的辦法,避免兵士遭受重大傷亡。經(jīng)過他的努力,果然有一萬多叛軍前來投誠。趙充圍打算撤回騎兵,只留一部分部隊電田,等待叛軍全部¨j順。可是還未等到他把情況卜報皇帝,皇帝卻已下達廠限時全面攻擊的命令。經(jīng)過再三考慮,趙充國決定還是按照自己原來的打算去做招撫叛軍的工作。結果皇帝不同意,派了不懂軍事的義渠安國帶兵,結果被匈奴人殺得大敗。有一年,金城、湟中糧食大豐收,谷子的價錢很便宜。趙充國向皇帝建議收購三百萬石谷子存起來,那么邊境上的那些人見到軍中糧食充足,人心歸順,他們想叛變也不敢動了?;实壑慌怂氖f石,義渠安國又輕易地耗費了二十萬石。正是由于做錯了這兩件事,才發(fā)生了這樣大的動亂。趙充囤想到這些,深深地嘆了口氣說:“真是‘失之毫厘,差以千里’啊!”于是趙充國再次把他撤兵、屯田的設想奏報皇帝,宣帝接受了他的主張。最后招撫了叛軍,達到了安邦定國的結果。
【第2句】:【猴彈棉花狗拉車,什么都亂套啦】釋義:比喻一片混亂,沒有秩序。例句:這年頭,猴彈棉花狗拉車,什么都亂套啦。不是有事,像她這樣派頭的,不會腳底板癢得沒事干,跑到我們這門上來!
【第3句】:售貨員粗心,多給我一枝鉛筆。姥姥知道了說:“一個雞蛋吃不飽,一個名聲講到老。為人可別貪小便宜??!”我聽了姥姥的話,便把鉛筆退回去了。(河南·輝縣)
【第4句】:【 嘴像蜜罐子,心是蒜瓣子】說話動聽,內(nèi)心毒辣。類似的: 口如蜜罐,心如辣蒜。韓志君等《古船·女人和網(wǎng)》:“二嫂那 人,嘴像蜜罐子,心是蒜瓣子。你來,跟她不好處?!?/p>
【第5句】:【 飛不上天,鉆不進地】逃不走。或說:不怕他飛上天去。 浩然《艷陽天》:“放了他,飛不上天,鉆不進地,隨時可以再 捉起來,不會有什么不好。”
【第6句】:【癱子掉在井里——撈起也是坐】(歇)癱子:肢體癱瘓的人。坐:諧“做”。指事情反正要做。也指事情反正就是這樣,怎么都行。 也作“癱子落井——撈上來也是坐”。
【第7句】:【腿肚子貼灶王爺——人走家搬】(歇)灶王爺:迷信稱掌握一家禍福的神,供奉在鍋灶邊,這里指灶神的畫像,指代“家”。指單身一人,沒有家室拖累。
【第8句】:【 修了廟,老了和尚】事情進展太慢,等不及。和尚,也說: 神、鬼。周克芹《許茂和他的女兒們》:“什么理想呀,幻想 呀,那些全都不實在。等廟子修起,鬼都老了?!?/p>
【第9句】:蓋房子請到箍桶匠——找錯了人
【第10句】:貨郎鼓別在腰里——沒貨了
【第11句】:【投以木桃,報以瓊瑤】釋義:木桃:比木瓜小的一種植物,果實,味酸澀。瓊瑤:美玉。比喻對別人給的好處,以十倍百倍來報答。例句:自古道:“投以木桃,報以瓊瑤?!蹦阈〗慵扔杏瘳幹?,我焉可無木桃之報?
【第12句】:【包腳布當孝帽——一步登天】(歇)包腳布:也叫裹腳布,舊時婦女裹小腳用的白色長布條。孝帽:守孝時戴的用白布做成的帽。本指位置一下子升高了許多,轉喻人驟然得志或發(fā)跡,一下子爬上了高位。
【第13句】:【凡事只因忙里錯】(諺)凡事出差錯,總是由于忙亂造成的。指做事務必從容持重,越忙越要謹慎細心。
【第14句】:【偷風不偷月,偷雨不偷雪】(諺)小偷行竊,往住在有風的時候,而不在有月的時候;往住在下雨的時候,而不在下雪的時候。指風、雨對小偷能起掩護作用,月、雪則容易使其暴露行跡。 也作偷雨不偷雪,偷風不偷月。 偷風莫偷雪,偷雨莫偷月。
【第15句】:【雞兒不撒尿——各自有去處】(歇)雞只有一個排泄器官,尿與屎一塊兒排出。指人自有他的去處,或各有門路。 也作“雞兒不撒尿——自有門道”。
【第16句】:【橫挑鼻子豎挑眼】釋義:挑:挑剔,找毛病。比喻百般挑剔。例句:這樣一來,冷鐵冰的很多行為,都不受胡區(qū)干的喜歡,他覺著有冷鐵冰這么個說直理又認死理、橫挑鼻子豎挑眼的人,給工作帶來許多麻煩。
【第17句】:【男的是耙子,女的是匣子】(諺)夫妻二人居家過日子,丈夫要像摟錢的耙子,妻子要像裝錢的匣子。 指丈夫要善于創(chuàng)收,妻子要善于積蓄。 也作男的是摟錢的耙子,女的是盛錢的匣子。 男的是耙耙,女的是匣匣;不怕耙耙齒少,只怕匣匣沒底。
【第18句】:舅舅做生意虧了本,心灰意冷的,媽媽勸他:“你呀,獨腳難行,孤掌難鳴;好花要有綠葉鑲,能人還須眾人幫。還是先跟親戚商量一下再說吧!”(寧夏·固原)
【第19句】:【一問三不知】開頭、過程、結局均不知道。一無所知,或 不愿意回答。老舍《駱駝祥子》:“自己頂好學拉磨的驢,一 問三不知,只會拉著磨走?!?/p>
【第20句】:六月里的蛤蜊——死不開口
【第21句】:我從縣城買了幾個蘋果要給姥姥帶回去,可半路上忍不住自己吃了。媽媽知道后,指著我的腦門說:“你啊,心孝嘴不孝,買個燒餅捎不到!”(河南·鄧縣)
【第22句】:【不怕你銅墻鐵壁,只怕你緊狗健人】釋義:指賊人行竊時,不怕墻壁堅固,就怕看門狗和健壯的漢子。例句:從來做賊的道:“不怕你銅墻鐵壁,只怕你緊狗健人?!痹珞@動了守門的犬,哰哰著實吠將起來。張?zhí)┗艔?,抽身前走,那犬一直追將出來?/p>
【第23句】:【打倒金剛賴到佛】(慣)金剛:護佛力士。佛:佛祖。打倒了金剛,賴在佛的身上。指人把自身的責任硬推給別人。
【第24句】:【初生牛犢不怕虎】小牛不識虎,不怕。指缺少經(jīng)驗不知 道危險,魯莽。又指青年人沒有顧慮,勇敢。馬南邨《燕山 夜話》:“最近在人們談論世界乒乓球錦標賽和其他成就的 時候,常常引用初生之犢不怕虎這句成語,來形容中國青少 年隊伍里不斷涌現(xiàn)的新生力量。”
【第25句】:【路通百業(yè)興】(諺)道路四通八達,交通方便,就會帶動各行各業(yè)都興旺起來。指道路是振興經(jīng)濟的命脈,要想經(jīng)濟飛騰,必須先修道路。
【第26句】:【矮子爬樓梯,步步登高】境況不斷向好的方向發(fā)展。古華 《芙蓉鎮(zhèn)》:“不過話講回來,李國香這些年來能夠矮子上樓 梯,也是頗不容易的?!?/p>
【第27句】:【知其一,不知其二】見“只知其一,不知其二”。
【第28句】:【不鏡于水,而鏡于人】釋義:鏡:指照鏡。不必在水里去照自己面容,而要從別人的反映里去真切了解自己。例句:古者有語日:“君子不鏡于水,而鏡于人。鏡于水見面之容,鏡于人則知吉與兇。”
【第29句】:【板上釘釘】(慣)板上釘釘子,十分牢固。1形容態(tài)度堅決,或說話算數(shù),決不更改。2形容做事實在、牢靠。
【第30句】:【打虎先掰牙】釋義:比喻首先打擊要害,挫傷敵人的銳氣。例句:“這叫打虎先掰牙?!编嚺辔湔f了一句?!皦永镒綖觚?,跑不了的。”陶大伯樂呵呵地說。
【第31句】:【水是莊稼娘,無娘命不長】(諺)水就好比田禾的親娘一樣,沒了親娘,孩子就很難成長。指農(nóng)業(yè)豐產(chǎn)要靠水利建設。
【第32句】:【明水暗道紫花泥】(諺)指雨后夜間行路,在無光照的情況下,看著亮亮的是積水,看著紫花樣的是泥坑,看著黑呼呼的才是路。
【第33句】:【拉住黃牛當馬騎】(慣)比喻讓能力差的人擔當重任。
【第34句】:摔倒五味瓶——酸甜苦辣都嘗到
【第35句】:晚上,媽媽不讓我看電視,我裝著去睡覺,就躺在被窩里偷偷地看。媽媽發(fā)現(xiàn)了,又帶氣又帶笑地說:“明人不做暗事。想看,就爬出來正大光明地看!”(河北·張家口)
【第36句】:【姥姥不疼,舅舅不愛】(慣)指沒人疼愛或喜歡。
【第37句】:【身無掛體衣,家無隔宿糧】(慣)形容缺衣少食,十分困難。
【第38句】:【軟繩可以捆硬柴】(諺)柴是硬的,繩是軟的,軟的繩能捆住硬的柴。比喻人使用柔軟的手段,往往能制服強硬的敵手,或性情溫和的人往往能迫使性情剛烈的人就范。
【第39句】:電視里演的節(jié)目——天南地北都看到
【第40句】:【滿天討價,落地還錢】見“漫天要價,就地還錢”。
【第41句】:【盜憎主人】(諺)指盜賊憎惡主人的防范。比喻邪惡小人總是忌恨使他不得恣意作惡的正道直行的君子。
【第42句】:【石頭縫里蹦出來的】(慣)常用來斥責人不是父母生養(yǎng)的,不孝順或沒人性。 也作石頭縫兒里爆出來的。 石頭縫里跳出來的。
【第43句】:【勞燕分飛】“勞燕分飛”用以比喻夫妻或情侶分手。 “勞燕分飛”出自《樂府詩集·東飛伯勞歌》:“東飛伯勞西飛燕,黃姑織女時相見?!薄皠谘唷敝傅氖遣畡诤脱嘧觾煞N鳥類。曾有人誤將“勞燕”當成辛勞的燕子,太望文生義了。燕子大家都很熟悉,而伯勞是什么樣的鳥呢?伯勞俗稱“胡不拉”,是一種食蟲性的鳥。伯勞大多棲息在丘陵或開闊林地,在我國較為常見。傳說伯勞和燕子這兩種同屬雀科的候鳥,在春意盎然的時節(jié)會相戀,經(jīng)過炎炎夏日的激情,至秋天冷卻,各奔東西,遷徙異地。這便是“勞燕分飛”典故的由來。正因為此,伯勞與飛燕也經(jīng)常被古人寫進詩中。例如,王實甫的《西廂記》中就有這樣的文案:“他典未通,我意已通,分明伯勞飛燕各西東?!辈畡趶膹臇|去,燕子急急西飛,相遇總是太晚,離別總是太疾。東飛的伯勞與西飛的燕子共同構筑了傷感離別的凄涼景象,成為不再聚首的象征。所以,用“勞燕分飛”來喻指曾經(jīng)相愛的戀人或夫妻分離,再合適不過了,只是有些傷感。
【第44句】:【和尚誤了做,老婆誤了娶——兩下里耽擱】(歇)兩下里:兩邊,兩頭,兩方面。指兩頭都耽擱,或兩方面都落空。
【第45句】:【兩口子打架不用勸,放上桌子就吃飯】(諺)兩口子:也稱小兩口,年輕夫妻。指夫妻間沒有根本利害沖突,小摩擦會自生自滅。
【第46句】:【不顯山,不露水】釋義:比喻守口如瓶,不露聲色。例句:“吵什么呢?背人的事,不顯山不露水唄!”
【第47句】:【蜂成群,蝶成對】釋義:比喻有情男女成雙成對。例句:這為什么不能呢?有“蜂成群,蝶成對”的比喻,有些人的結合是“蝶”,另一些人的結合就一定要雙方一湊,成為一群“蜂”嗎?
【第48句】:【岸上修船易,到得江中徹底沉】(諺)比喻問題要趁容易解決時及早解決,拖延會釀成災禍。
【第49句】:【桑木扁擔,寧折不彎】借指堅強。成語:寧死不屈。劉紹 棠《兩草一心》:“石在卻桑木扁擔寧折不彎,不低頭,不認 罪,不求饒。”
【第50句】:【 強徒遇見打劫的】不講理的人遇到了對手。類似的:強 盜碰見賊爺爺/草寇遇到強人。古華《九十九堆禮俗》:“更 為有趣的是,說是這搶了寶物的蒙面大漢,跑到牛王廟的黑 山坳地方,冷不防又叫另一個埋伏在路邊的人搶了。真是 草寇遇到強人,強中更有強中手?!?/p>
【第51句】:【吃的鹽和米,講的情和理】(諺)吃飯菜,要有米,要有鹽;說話,要合情,要合理。指有米有鹽,是做飯菜的基本條件;講情講理,是做人的基本要求。
【第52句】:【聽見風,就是雨】釋義:比喻做事輕率,盲目。也指輕信。例句:“這號人哪,都是氣象大學畢業(yè)的,聽見風,就是雨,看見閃,就是雷,……”
【第53句】:勢斷勁不斷,勁斷意不斷。
【第54句】:【—天三刮絡腮胡,它不叫我露臉,我不讓它露頭】露臉、露 頭,雙關語,又指出頭,情況好轉。謂采取報復行動。電視 劇《杏花村》:“怎么辦?你沒看我在刮絡腮胡子嗎?他不叫 我露臉,我不讓他露頭,走著瞧!”
【第55句】:【仰臉的女子低頭的漢】見“抬頭老婆低頭漢”。
【第56句】:【什么種子出什么苗】(諺)指農(nóng)作物下什么種子,就會生長出什么苗。常比喻有什么樣的父輩,就會有什么樣的后代,或有什么樣的領頭人,就會有什么樣的下屬。 也作什么種出什么苗,什么葫蘆畫什么瓢。 什么葫蘆開什么瓢,什么種子長什么苗。
【第57句】:若要健,天天練。
【第58句】:小芳在家是個寶貝蛋,鬧了東又鬧西。媽媽常說她“越說你腳小,你越扶墻走”。(河南·商水)
【第59句】:【不怕晚了恨,只怕事不成】釋義:不怕事情做得晚,只怕不成功。例句:“你們眾位不必著急。常言道:‘不怕晚了恨,只怕事不成。’天還早哩,就是上燈時節(jié)也將他等了去?!?/p>
【第60句】:泥菩薩懷孕——肚里有鬼
【第61句】:【一口吃不成胖子】事物有個逐步發(fā)展的過程,不可能馬 上成功,立即成熟。反義說:一口吃成胖子。清代《紅樓 夢》:“小孩子家,慢慢地教導他??墒侨思艺f的:胖子也不 是一口兒吃的。”
【第62句】:【吃燈草,放個輕巧屁】燈草柔而輕。指說話沒有分量,不 負責任,說風涼話。類似的:燈草灰過秤。陳登科《淮河邊 上的兒女》:“你都是吃燈草,放的輕巧屁,那不要條件啦,我 怎么行呢!”
【第63句】:張飛扮姑娘——咋搞昨不像
【第64句】:【背包袱】(慣)比喻在思想上或經(jīng)濟上有沉重的負擔。
【第65句】:【如墜五里霧中】辨不清方向,迷迷糊糊。臺灣林語堂《京 華煙云》:“不過她覺得自己如墮入五里霧中,莫名究竟,她 想事情確是蹊蹺,無法相信?!?/p>
【第66句】:我家包包子時,奶奶準備往包子餡里放姜。我說:“奶奶,我不愛吃姜,不要放了?!睜敔斦f:“還是放些好,經(jīng)常吃些蔥姜蒜,少給醫(yī)生找麻煩?!保ê幽稀ば锣l(xiāng))
【第67句】:劊子手燒香——假慈悲
【第68句】:【雞腳高來鴨腳低】釋義:比喻人心下齊,步調不一致。例句:俗話說:“猛火烤不出好燒餅?!本G竹村這一陣風搭起來的互助組,合作沒多久,雞腳高來鴨腳低,組里就發(fā)生矛盾了。
【第69句】:我問媽媽要錢買東西,媽媽說:“今天要,明天要,沙窩淘井,越淘越深。”(河南·新野)
【第70句】:【你立你的功,我撞我的鐘】撞鐘,指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鐘, 敷衍了事。謂不求上進,自甘落后?!侗本┤請蟆?1985,1, 14):“其實,見人受重獎眼紅,也不全是什么壞毛病,至少比 那種你立你的功,我撞我的鐘,見別人受重獎連眼珠子都不 眨一下的人要好得多?!?/p>
【第71句】:【 抱大的孩子不會走】缺乏鍛煉,沒有實踐能力。《文匯報》 (1994,4,8):“我以為這樣的陪讀是不可取的,其結果只能 像俗話說的那樣,‘抱大的孩子不會走’?!?/p>
【第72句】:【吃藥不瞞郎中】(諺)郎中:醫(yī)生。指求醫(yī)治病,必須訴以真情,不得隱瞞病情。比喻請求別人辦事,必須把事情的來龍去脈說清楚,不可造假。
【第73句】:【避風頭】(慣)指躲避不利的勢頭。
【第74句】:【以眼還眼,以牙還牙】(慣)比喻以對方使用的手段來回擊對方。 也作以牙還牙,以眼還眼。 以牙還牙,以血還血。
【第75句】:三過其門而不入——公而忘私
【第76句】:【白屋出公卿】(諺)白屋:用茅草蓋的屋,指貧寒人家。公卿:三公九卿,泛指朝廷大員。指朝廷大員往往出身于貧寒人家。 也作白屋寒門出將相才。 卿相出寒門。卿相:公卿宰相,封建朝廷的高官大員。
【第77句】:【滿腦袋高粱花子】(慣)從莊稼地里走出來,頭上還帶著高梁花兒。 形容人士氣。 也作“滿身高梁花子”。
【第78句】:【盼星星,盼月亮】(慣)形容盼望的心情非常急切。
【第79句】:【 冒天下之大不韙】言行不顧法律、輿論的限制。張賢亮 《綠化樹》:“他又年壯氣盛,所以敢說出這種冒天下之大不 韙的話來?!?/p>
【第80句】:【上人不好,下人不要】(諺)上人:上層人物。好:喜愛,愛好。上層人物要是不表示愛好的,手下人就不會積極張羅。指下屬對上級,往往是投其所好。
【第81句】:【癩蛤蟆想吃天鵝肉】(慣)譏諷人心氣太高,想得到根本得不到的東西。 也作癩蛤蟆想天鵝肉吃。 癩蝦蟆妄想天鵝啖。
【第82句】:【說大話不怕風大閃了舌頭】(慣)譏諷人吹牛皮、說大話毫無顧忌。
【第83句】:【月光再亮也曬不干包谷】(諺)包谷:玉米。月亮散發(fā)不出熱力,即使有亮光,也不會像太陽光一樣曬干玉米。比喻素質差的人,再努力也不會創(chuàng)造出奇跡。
【第84句】:活剝兔子——扯皮
【第85句】:【氣大不養(yǎng)神】(諺)火氣太大的人,很難保養(yǎng)精神。指養(yǎng)生貴在心平氣和,不動肝火。 也作氣大不養(yǎng)人。 氣大傷身。
【第86句】:晚飯時,媽媽叫弟弟吃菜,弟弟不肯吃。媽媽一邊給弟弟夾菜,一邊對弟弟說:“三天不吃青,行路不正經(jīng)?!保◤V東·吳川)
【第87句】:鴨絨被裹尸體——舒服死啦
【第88句】:【烏龜吃了螢火蟲——心里明】(歇)螢火蟲:昆蟲,腹部末端有能發(fā)光的器官。明:本指明亮,轉指明白。指心里很清楚、明白。
【第89句】:【人心同一起,黃土變成金】見“大家齊了心,黃土變成金”。
【第90句】:【無事家中坐,禍從天上來】見“閉門家中坐,禍從天上來”。
【第91句】:打不著狐貍——反惹一身臊
【第92句】:【 更上一層樓】原為唐代詩人王之渙的詩句,借指提高一 步。臺灣朱秀娟《女強人》:“你本身仍然是個成功的榜樣, 而且你會更好,我有信心你會更上一層樓?!?后長的胡子比先長的眉毛長新的超過舊的。類似的:后 長的犄長比先長的耳朵長。郭澄清《大刀記》:“有智不在年 高。后生的胡子比先長的眉毛長,年輕的就準不如年老 的?”
【第93句】:【誰人背后無人說,哪個人前不說人】(諺)人人在背后都被人說長道短,在人前也都會對人品頭評足。 指人前議論人,背后被議論,這是人情之常,用不著大驚小怪。 也作誰人背后無人說,誰人背后不說人。 誰個背后不說人。
【第94句】:金鑄的鞋?!脴幼?/p>
【第95句】:【死不了也得扒下一層皮】見“不死也得脫層皮”。
【第96句】:【馬勺兒里的蒼蠅,混飯吃】蒼蠅在勺兒里與飯粒相混。指 沒有大志,沒有本領,只是混口飯吃。劉紹棠《蒲柳人家》: “什么鐵嘴?你紅口白牙跑舌頭,馬勺兒上的蒼蠅混飯吃。”
【第97句】:財神爺招手一來福了
【第98句】:【啞子吃黃連——有苦說不出】(歇)指有苦楚,說不出來。 也作啞巴吃黃連——有苦說不出。 啞巴吃黃連——口里說不出。 啞巴吃黃連——有苦難言。
【第99句】:【帶箭野豬猛于虎】(諺)指帶箭受傷的野豬,比老虎還要兇猛。比喻受到打擊或被逼到走投無路的人,會表現(xiàn)得非常兇狠頑強。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