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句】:大風吹倒了大樹——勁(盡)吹
【第2句】:【王小二過年——一年不如一年】(歇)王小二:泛指舊時窮苦人。指日子越來越艱難或境況越來越糟。
【第3句】:【二十四孝】孝道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古代的“二十四孝”就是中華孝道的典范和樣板。那么,它始于何時,都包括哪些內容呢?二十四孝在歷史上曾有不同的版本,但不同版本重合的比例相當高。在現在流行的版本中,共包括孝感動天、戲彩娛親、鹿乳奉親、百里負米、嚙指痛心、蘆衣順母、親嘗湯藥、拾葚異器、埋兒奉母、賣身葬父、刻木事親、涌泉躍鯉、懷橘遺親、扇枕溫衾、行傭供母、聞雷泣墓、哭竹生筍、臥冰求鯉、扼虎救父、恣蚊飽血、嘗糞憂心、乳姑不怠、滌親溺器、棄官尋母這二十四個故事,涉及的人物則有帝舜、郯子、老菜子、子路、閔損、曾參、漢文帝、董永、江革、黃香、姜詩、丁蘭、郭巨、楊香、蔡順、陸績、王裒、孟宗、王祥、吳猛、庾黔、唐夫人、黃庭堅、朱壽昌等二十四人。二十四孝的最后兩位——黃庭堅和朱壽昌都是宋代人,所以,這個版本的寫定不能早于宋代。一般認為,二十四孝是由元代的郭居敬輯錄,并且每個故事都賦詩一首,作為課訓童蒙的教材。不過,根據最近的研究,二十四孝至少在北宋中期就已經形成,甚至可能要到唐代。在宋代的墓葬中,發現了大量的以孝子為主題的壁畫或磚雕,其中相當一部分是二十四孝的故事。不僅如此,保存在敦煌的唐末寫本中,已經出現了“二十四孝”的名目,其中甚至包括釋迦牟尼??磥?,二十四孝故事的流傳不是一兩個人的有意創作,而是由來已久的一種文化傳承。
【第4句】:【大水沖了龍王廟——一家人不認得一家人】(歇)龍王:傳說中掌管興風降雨、統領水族的神。指不認識自家人,或自己人之間發生誤會。
【第5句】:【兩個山字落在一塊兒——請出】(歇)兩個山字摞在一塊兒成“出”字。要求人離開或請求人出去。也作倆山字兒摞一塊兒——請出。山字摞山字——請出。
【第6句】:老太太吃冰糖——閉了口
【第7句】:【可著頭做帽子——要一點兒富余也不能】(歇)可著:盡著,就某種范圍不增不減。指剛夠,沒有一點剩余。
【第8句】:【和尚的腦袋——沒發】(歇)發:頭發,諧“法”。指沒有辦法。也作“和尚的腦殼——沒發”。
【第9句】:玻璃瓶子裝開水——三分鐘的熱勁
【第10句】:滿口鑲金牙——開口就擺闊氣
【第11句】:登太行望運河——遠水不解近渴
【第12句】:【水銀瀉地——無孔不入】(歇)水銀:銀白色液態金屬,比重大,瀉地呈圓珠狀滾動,遇有空隙便滾入其中。形容會鉆營。也指能利用一切機會。也作“水銀滲地——無孔不入”。
【第13句】:半天里的灰塵——在飛哩
【第14句】:毛驢碰門——來的不是人
【第15句】:手插魚籃——避不得腥
【第16句】:八只腳的螃蟹——橫行
【第17句】:驚弓之鳥——惶惶不可終日
【第18句】:【一條藤上結的瓜——苦都苦,甜都甜】(歇)苦:本指味苦,轉指痛苦。甜:本指味道甜美,轉指生活幸福。形容彼此利害相關,同甘共苦。也作“一條藤上的兩個瓜——一樣苦來一樣甜”。
【第19句】:雷聲大,雨點小——虛張聲勢
【第20句】:拿雞毛當令箭——輕舉妄動;小題大做
【第21句】:老鼠跑到風箱里——兩頭受氣。
【第22句】:【墻上掛竹簾——沒門兒】(歇)門:本指門戶.轉指門路、辦法。指事情根本辦不到或行不通。也作“墻上掛簾——沒門”。
【第23句】:下了十八層地獄——叫天天不應,叫地地不靈
【第24句】:大地旅行——陸游
【第25句】:草原里的狍子——三五成群
【第26句】:凳子上抹石灰——白挨
【第27句】:貓兒聞見腥氣——死纏不走
【第28句】:幸福烏落到了頭上——鴻運將至
【第29句】:梭子兩頂頭——尖對尖
【第30句】:叭兒狗咬月亮——不知天有多高
【第31句】:昆侖山前搭戲臺——背景高
【第32句】:望遠鏡照太平洋——望無涯
【第33句】:六月的云——捉摸不定
【第34句】:叫花子碰上大雪天——饑寒交迫
【第35句】:【肥漢相博——落得一聲兒喘】(歇)肥:胖。博:同“搏”。相搏:摔跤。指肥胖的人摔跤,累得直喘氣。也指勞而無功。
【第36句】:【韭菜包點心——好長餡】(歇)整根韭菜做點心餡,餡太長了。餡:諧“限”。指限定的范圍很大。
【第37句】:草人過河——漂浮不定
【第38句】:晚上,爸爸檢查我的練習冊,發現好幾道題我馬虎了,就說:“馬虎也是病,治療不及時沒準會鬧別的?。ㄗⅲ哼@句話套用的是一句廣告詞)。今后實行一個新招——發現立即擰?!保ㄟ|寧·岫巖)
【第39句】:背水作戰——不留后路;沒有退路
【第40句】:吳三桂引清兵——吃里爬外
【第41句】:人家叫往東不敢往西——傀儡
【第42句】:【馬勺上的蒼蠅——混飯吃】(歇)混:本指摻雜,轉指茍且地生活。指從事某種職業是為了混日子。
【第43句】:病床上插牡丹——臨死還貪花
【第44句】:喜鵲落滿樹,烏鴉漫山飛——吉兇未卜
【第45句】:【拉屎攥拳頭——裝兇】(歇)指假裝成兇狠厲害的樣子。常含譏諷意味。
【第46句】:鏡子里夾相片——形影不離;形影相隨
【第47句】:西瓜落地——滾瓜爛熟
【第48句】:牛角尖對牛角尖——尖對尖(奸對奸)
【第49句】:頭穿襪子腳戴帽——切顛倒
【第50句】:病好打太醫——恩將仇報;以怨報德
【第51句】:趕車不帶鞭子——光拍馬屁股
【第52句】:病人裝進棺材——不可救藥
【第53句】:鴨子趕駱駝——差得遠;差遠了
【第54句】:【脖子里割癭袋——殺人的勾當】(歇)癭袋:指生長在頸部的一種囊狀瘤,包括甲狀腺腫大等。指危及生命的行為。
【第55句】:遍山都是草——沒樹(輸)
【第56句】:【一個毛廁里的蛆——沒有兩樣貨】(歇)比喻同是壞人,不會有兩樣。
【第57句】:蝎子不咬——蜇(這)就是了
【第58句】:魯班皺眉頭——別有匠心
【第59句】:【周瑜打黃蓋——一個愿打,一個愿挨】(歇)周瑜:東漢末孫權手下主將,任前部大都督,曾率孫權軍大破曹操軍于赤壁。黃蓋:孫權手下老將?!度龂萘x》中描寫,黃蓋獻苦肉計,讓周瑜痛打他一頓,然后詐降曹操,取得曹操信任,配合火燒赤壁,大敗曹兵。指打人和挨打都是自愿的。也泛指所做的事情是雙方情愿的。也作周瑜打黃蓋——一家愿打,一家愿挨。周瑜打黃蓋——愿打愿挨。周瑜打黃蓋——打的愿打,挨的愿挨。
【第60句】:【狼吃幞頭——心兒里自忍】(歇)幞頭:古代男子戴的旁有兩翅的一種巾冠。狼吃了幞頭,咽不下吐不出,難受也只好在心里忍著。指有苦說不出,只能暗忍。
【第61句】:刮大風吃炒面——沒法開口;張不得嘴
【第62句】:低頭見雞,抬頭見雁——順眼
【第63句】:飛機艙里伸出個巴掌來——高手
【第64句】:畫里的燒餅——不充饑
【第65句】:飛機上作報告——空話連篇
【第66句】:【無梁桶——枉提】(歇)梁:提把。本指沒有梁的桶,想提也提不起來;轉指話說了也是白說。
【第67句】:大理石壓咸菜缸——大材小用
【第68句】:【檐頭雨滴從高下——一點也不差】(歇)屋檐的雨水絲毫不差地滴在老地方。指毫無差錯。
【第69句】:【小蔥拌豆腐——一青二白】(歇)小蔥青色,豆腐白色,拌在一起青白分明。青:諧“清”。形容行為清白。也形容非常清楚明白。也作“小蔥拌豆腐——青是青,白是白”。
【第70句】:沒跟的破鞋——提不得
【第71句】:鴨棚老漢睡懶覺——不簡單(撿蛋)
【第72句】:過秤亂加碼——不公平
【第73句】:頭當斗笠,背當蓑衣——自欺欺人;自騙自;自己哄自己
【第74句】:【熱鏊子上螞蟻——走投無路】(歇)鏊子:一種鐵制的烙餅用的器具。本指燒熱的鏊子上面的螞蟻無處躲藏;轉以形容人陷入絕境,無路可走或無計可施。
【第75句】:搟面杖插到雞窩里——搗蛋
【第76句】:隔墻扔蒲包兒——飛(非)禮
【第77句】:苦水里泡大的杏核兒——苦仁(人)
【第78句】:杜十娘沉百寶箱——人財兩空
【第79句】:冬天滾雪球——越滾越大
【第80句】:跳上舞臺湊熱鬧——逢場作戲
【第81句】:丟下灶王拜山神——舍近求遠
【第82句】:對著鏡子做戲——咋好看昨比畫
【第83句】:拉一根弦的胡琴——單調
【第84句】:【牽羊入屠戶之家——一步步來尋死地】(歇)屠戶:以宰殺牲畜為業的人家。指人一步一步走向絕路。多指自尋死路。
【第85句】:綁倒的肥豬——只等死
【第86句】:獨臂做餃子———手包辦
【第87句】:【菩薩心腸豪豬嘴——心軟嘴巴硬】(歇)豪豬:哺乳動物,全身黑色或褐色,肩部至尾密布長刺,也叫箭豬、刺豬。嘴巴:本指嘴,轉指說話。硬:本指堅硬,轉指強硬。指人心地慈善,說話卻強硬、嚴厲。
【第88句】:毛筆吞進肚——胸有成竹
【第89句】:【屬螃蟹的——橫行慣了】(歇)本指螃蟹習慣橫著爬行,轉指一貫蠻橫不講理。也作“屬螃蟹的——橫著走”。
【第90句】:鴨子浮在水面上——上面不動下面動
【第91句】:【揣著元寶跳并——舍命不舍財】見“抱元寶跳井——舍命不舍財”。
【第92句】:公雞頭上一塊肉——大小是個冠(官)
【第93句】:【金漆馬桶——外面光彩,肚里臭不可聞】(歇)指人外表華麗,內心卑劣丑惡。
【第94句】:【稍瓜打驢——去了半截】(歇)稍瓜:一種菜瓜,長而脆。本指用長而脆的菜瓜去打驢而斷成半截,轉指人走了一半,或情緒、財物等衰減了一半。
【第95句】:狗戴嚼子——胡勒(胡鬧)
【第96句】:鐵匠催徒弟——快打
【第97句】:蕎麥皮里擠油——死摳
【第98句】:韓湘子吹洞簫——不同凡響
【第99句】:【老虎拉車——亂套】(歇)套:牲口拉車時,拴牲口的兩根皮制或麻制的繩。本指用套胡亂地拴住老虎,轉喻亂了次序或秩序。
上一篇:佛經中最有禪意的文案【516】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