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句】:利益有二:一者現世,二者后世。菩薩若作現在利益,是不名實,若作后世,則能兼利。善男子,樂有二種:一者世樂,二者出世樂。《優婆塞戒經》卷二,自利利他品
【第2句】:【禪語人生】一旦你能夠認識心的空性,當你的心看見美麗的事物,執著和貪欲將不會生起;當你的心遭遇到任何可怕或令人不悅的事物,瞋恨與嫌惡將不會生起。由于這些負面情緒不再生起,心不再受到欺騙,不再迷妄,不再累積業行,痛苦之流因此被斬斷。
【第3句】:很多人雖然有愛心,但卻無法培養“同體大悲”的平等愛念,這樣的人我們應該趕緊鼓勵他,使他培養博愛、慈悲的善念,去參與慰問病患,甚至愿意親手去扶持、照顧;敢為往生者換壽衣,來表達至誠的善念。只要善加培養訓練,自然能使他也生起同體大悲的平等愛念。
【第4句】:【禪心佛語】路,于己有退。做人如海,有跌宕起伏,有波瀾不驚。心寬故能受,海寬故能寬。如果你有水的清澈,就不懼猜疑。如果你有水的胸懷,就不畏流言。如果你有水的寧靜,就無視紛擾。
【第5句】:【禪語】漫漫人生路,有什么樣的心情,就有什么樣的風景,你的眼光,你的定格,就是你心中的世界,旅途中萬般風吹雨打,都是必然磨礪,想看到什么樣的景色,重要的不是你走的多遠,站的多高,而是你的態度和心境。豁達,從容,喜悅,坦然,世界即使風雨無晴,也能感受到萬千風光,淡然隨意,就是心靈的方向。
【第6句】:【禪語人生】因果在什么地方修?就在舉心動念之間來修。起一念善心,就是種善因,就會有善的果報;起一念惡心,就是種惡因,就會有惡的果報。
【第7句】:在人生的路上,并非到處都充滿了掌聲和鮮花,并非事事都一帆風順。在復雜紛繁,變幻莫測的現實世界,一切都在不斷地改變,事事都難以預料,人人都有不如意,家家都有本難念的經。
【第8句】:真正合格的父母,真正懂得愛孩子的父母,不僅要懂得拿捏愛的分寸,還要懂得生克原理,不要等到子女走上了邪路才來后悔,適當的管理與知識的教育相結合,才不至于讓孩子偏離正確的成長軌道。
【第9句】:【智慧人生】【第1句】:黃昏之所以壯麗,在于它收集了整整一天的陽光?!镜?句】:人生像一截木頭,或者選擇熊熊燃燒,或者選擇慢慢腐朽?!镜?句】:不要把知識與智慧混淆,知識告訴你怎樣生存,智慧告訴你如何生活?!镜?句】:所謂年輕的心,就是總有一扇門敞開著,等待未來闖進?!镜?句】:讀書時不可有己見,讀書后不可無己見。
【第10句】:【禪語人生】有錢的人把自己的房子裝飾得漂亮;有德的人把自己的身心修養得很好。用財富裝扮身軀,不如用道德美化心靈。有信仰的人最富貴,具道德的人最安樂,肯修行的人最安心,有智慧的人最可敬。誠實才是道德的核心。心好處處好,心壞處處壞。有同情心,才能利人;有諒解心,才能容人;有忍耐心,才能做人。
【第11句】:社會角色是指與人們的某種社會地位、身份相一致的一整套權利、義務的規范與行為模式,它是人們對具有特定身份的人的行為期望。莎士比亞說:“全世界是一個舞臺,所有的男人和女人都是演員,他們各有自己的進口與出口,一個人在一生中扮演許多角色?!?/p>
【第12句】:常言道:“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痹诜鸺铱磥?,苦是人生的增上緣,不經過苦讀、苦修、苦練、苦習,就不能成功。吃苦,是走向成功必經的路程,一個人想要有所成就,就必須經受苦的磨礪。
【第13句】:【禪心佛語】人生是一種平衡,擁有了這樣,必然會錯過那樣;什么都想得到,結果往往會失去更多。不要奢望人生中有絕對的公平,公平就如天平的兩端,一端的付出越多,別一端才能承載更多的希冀。所以,在我們處于波谷的時候,不必太過悲觀,總有一天會朝上走;而置身波峰的時候,不要忘乎所以,總有一天還要下來。
【第14句】:【禪心佛語】釋道成:當我們內在有慈悲和智慧,成就完美的時候,我們看到的世界才是完美的。我們走到哪里,哪里就是凈土,就是“入于圣地,永除穢欲”,心凈則國土凈,我們的心能夠得解脫,一切外境不能障礙我們;我們的心圓滿,一切都是大圓滿。
【第15句】:【佛系禪語】學會給自己的心靈放生??桃庾分鸬臇|西,如得不到,就會失落或痛苦。得到了,沒有你想象中的美好,便會失望與后悔。于是,執著中,流失了幸福,輪回中,增加了負累。在盲目的追逐中,特容易失去初始的安寧與本然的幸?!,F代的我們更應適當的抽離紛繁,從無明中走出來,時時給自己的心靈放生。
【第16句】:【禪語人生】有了目標,不要總是考慮離目標還有多遠,還有多久才能實現,越是對時間恐懼,目標就會越遠,甚至可能會消失。只要清楚自己的目標,并積極努力去追求就可以了,不要考慮什么時間能夠實現目標。
【第17句】:深水無聲,才是處世之道;含藏收斂,才是自然之道;守住低位,才是登高之道。做人做事可方可圓:方是以不變應萬變,圓是以萬變應不變;方是做人的脊梁,圓是處世的錦囊;方是原則,圓是機變;對己要方,待人要圓;對內要方,對外要圓;在方中做人,在圓中歸真。
【第18句】:在有仇恨的地方,讓我們播種慈愛;在有傷害的地方,讓我們播種寬??;在有絕望的地方,讓我們播種希望;在有憂苦的地方,讓我們播種喜樂;在有黑暗的地方,讓我們播種光明。不求他人的安慰,但求能安慰他人;不求他人的諒解,但求能諒解他人;不求他人的付出,但求能為他人付出。
【第19句】:【禪語人生】修行須放下一切方能入道,否則徒勞無益。要知眾生本妙明心,原與諸佛無異,只因無始以來為妄想塵勞百般纏繞,不能顯現,所以沉淪苦海,流浪生死,不能出離。
【第20句】:一休禪師有一個叫珠光的弟子,他有打盹的習慣,因此經常在公共場合中失態。為了解決這個問題,珠光聽從了醫生的意見開始喝茶。這樣做果然有效,而珠光也因此漸漸喜歡上了喝茶。在他看來,喝茶應當有一定的禮節,在這樣的思想指導下,珠光創立了“茶道”,并享有“茶祖”之譽。
【第21句】:【佛心禪語】做人要能屈能伸。在逆境中,困難和壓力逼迫身心,這時節應懂得一個“屈”字;在順境中,幸運和環境皆有利于我,這時節當懂得一個“伸”字。人太剛強,遇事就會不顧后果,易受挫折;人太柔弱,遇事就會優柔寡斷,坐失良機。能屈能伸,剛柔并濟,當剛則剛,當柔則柔,屈伸有度,才是真正強者。
【第22句】:知因,當要慎始;知果,當能善終。因緣是聚散的真理,無常是變化真理。真理不是用說的,而是拿來善用的。對我好,心存感恩;人對我壞,心存懺悔。時間可以解決一切,卻不可抹滅因果。錢債易還情債難償,身病易治心病難醫。名是精神的心鎖,利是物質的枷鎖。順應別人,會得善緣;改變自己,會得善果。
【第23句】:【佛語悟道】喝酒有六個弊端:一、損失錢財;二、損害身體;三、容易引起爭斗;四、容易留下壞名聲;五、心里容易產生憤怒和暴躁的情緒;六、喪失理智,減少智慧?!?/p>
【第24句】:【禪心佛語】時間很短,天涯很遠。今后的一山一水,一朝一夕,安靜的去走完。人這一輩子有些事是出乎意料的,有些事是情理之中的,有些事是難以控制的,有些事是不盡人意的,有些事是不合邏輯的,有些事是恍然大悟的。但無論發生什么事,都別忘了自己的本心,自己的良心,自己的性格還有自己的原則。
【第25句】:【禪語人生】我們雖然做不了曹操,但可以學會沉淀。當人生遇到了挫折,當命運遭遇了風霜,誰也免不了憂傷;當歡笑凝固成悲傷,當生活面臨洪荒,誰也免不了失望。這時,如果無法忘卻,那么不如學會沉淀吧。
【第26句】:子曰:朝聞道,夕死可矣。道即是路,道即是生活,道在道中,道在日常生活里。你的一舉手一投足,一句話一個眼神,無不是道。事實是,世上的絕大多數人看不見道,更不能聞道。何故?缺少細致的觀察,缺乏用心的體悟,缺失心靈與萬物的溝通。倘若能夠從喧鬧的現實中獲得片刻寧靜,道必自現。
【第27句】:【禪語人生】養生首先是順應自然規律、適應社會、了解自己,正確處理三者的辯證關系。希望您愿意聽這點很重要,養生先要養德、養心。以適應社會為例,一個人如果什么都看不順眼,總是埋怨,對別人不能寬容、理解,這個人無論飲食起居如何講究,吃多少保健品,其面色都是晦暗的,因為“勞心思慮過耗真(氣)”。
【第28句】:【禪心佛語】放棄:除了生命,沒有什么是不能割舍的。壓力:想開了就是動力。豁達:生命本身就是幸福。堅持:在枯葉凋零的時候等待春天。豪放:駕馭自己是一生的功課。感恩:懂得回報是可貴的品格。釋懷:將心事交給清風。
【第29句】:【禪語人生】想著我們的靈魂就如同我們的影子一樣在后面拼命追趕我們,而我們卻被生活逼迫著拼命向前奔跑,突然就感到了沒有道理的累和乏。我們,也許真的該和經常“空乏其身”的那些民族一樣,反省一下自己的生活節奏。就那樣什么也不干,只是看看云,只是發發呆,無所事事地渡過一天,等等我們的靈魂。
【第30句】:【禪語人生】要隨時修慚愧心,就是謙虛,就是隨時反省自己的過錯,這就是慚愧心。真正知道慚愧的人,是正修行人。慚愧是我們修行最重要的一件衣服,隨時懺悔反省,改進自己,修到功德圓滿時,身心自然會轉變——南懷瑾。
【第31句】:【禪心佛語】人的苦難是要靠自己渡過的,越是不停的角逐在物質、名譽、地位中的人,越是被心的沉重而折磨。人生極短,短過了春秋輪回的歲月;人生極長,長過了無邊的苦海。對于心有佛性的人,每一天都是快樂的,所以人生其樂無窮;對于心性迷茫的人,每一天都是痛苦的,所以人生苦不堪言。
【第32句】:【禪心佛語】人生最大的罪過是不孝。人生最大的破產是絕望。人生最大的債務是人情。人生最大的罪過是殺生。人生最大的可惡是淫亂。人生最大的美德是奉獻。人生最大的幸福是放下。人生最大的欣慰是布施。人生最大的禮物是寬恕。人生最大的財富是健康。人生最大的自在是隨緣。人生最大的快樂是念佛。
【第33句】:【禪心佛語】守住寧靜,讓一切歸于心境,不因喜歡而執著,不因虛幻而煩憂。守住寧靜,讓一切融于慈悲,不因傷害而遠離,不因得失而分別;惟有內心的平靜,伴隨你一生的旅途;惟有內心的平等,滋養你相續的菩提;追逐的快樂,會靜靜地開花結果;摒棄掉浮躁,能給重壓的心靈松綁,不要在虛妄中丟失了自我。
【第34句】:【禪語人生】我們都知道車到山前必有路,船到橋頭自然直的道理,也相信山窮水盡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哲理。但當問題出來后,卻沉浸在煩惱之中不能自拔。只要我們抽離事外,從另一個角度去看,就會知道天無絕人之路。
【第35句】:一般人比較容易接受談感應、講神通、論命相、求消災。逃避現實、追求個己利益??傁矚g聽巧言奉承的話,聽得心花怒放、茫茫然而不自覺。
【第36句】:擘破玉龍飛彩鳳,掣開金鎖走蛟龍。天上眾星皆拱北,世上無水不朝東。筍因落籜方成竹,魚為奔波始化龍。不作風波于世上,自水冰炭到心中。正其誼不謀其利,明其道不計其功。萬事不理問伯始,天下中庸有胡公。
【第37句】:【禪心佛語】傳喜法師:精進之前需要什么呢?是需要善知識點化的,沒有善知識點化你,修什么呢?悟道方修道。不悟云何修?如果盲修瞎煉,把沙子當成是米飯煮,縱經千百劫只名熱沙,不成其飯,就是這個道理。
【第38句】:人們不僅有著相同的佛性,也有著相似的品質、相似的欲求,并且同為人類整體的一部分,從某種意義上說,輕視他人,即等于輕視自己;尊重他人,即等于尊重自己。
【第39句】:世間的萬事萬物都是因緣法,我們生在世間,只有隨順因緣而有所作為。如果我們的作為違犯了因緣的規律,認為我可以作得了主,我可以不顧一切條件,要怎么做就怎么做,實際上這樣的想法很片面,如果按此去做,一定會行不通。
【第40句】:【經典禪語】人生需沉淀,有足夠的時間去反思,才能讓自己更完美;人生需要積累,只有?;仡^看看,才能在品味得失和甘苦中升華。向前看是夢想、是目標;向后看是結果、是修正。有多少事,如果當初回頭看看,就會做得更好;有多少人,如果能回頭一看,就可以擁有自己想要的?;仡^,身后其實也寫著前方的路。
【第41句】:【羅狀元醒世詩其12】急急忙忙苦追求,寒寒暖暖度春秋。朝朝暮暮營家計,昧昧昏昏為己謀。是是非非何日了,煩煩惱惱幾時休。明明白白一條路,萬萬千千不肯修。
【第42句】:【佛心禪語】總是羨慕別人的生活,就會給自己造成混亂和迷茫,甚至使自己不得安寧。羨慕別人的代價,常常就是失去自己。不去羨慕別人,你的日子就會變得悠然平靜,從容不迫。不去羨慕別人,你才會找到自己的生活,完成你自己的事業,達到你自己的目標,過好你自己的日子。
【第43句】:【心靈禪語】如果一個人只會引用佛菩薩說的話,自己不悟,就好像只會數佛菩薩的珍寶,自己沒有半文錢。如果一個人只會引用祖師的公案,自己不開啟,就好像只會說祖先美麗的花園和壯美的河山,自己沒有一塊地。習禪的人要以祖師為燈,也要以自己為燈。念佛的人要以佛菩薩為歸依,也要做自己的歸依處。
【第44句】:有人喜靜,將心靈托付給明月靜水;有人喜鬧,將心靈放逐至清風海浪;有人情深,將一生都沉浸在情愛里,為不能掌控的聚散,做著疲憊的心傷;有人情淺,游走在紅塵的風景里,永遠都那么風輕云淡。
【第45句】:最好的心態是,即使青菜豆腐,也能陽春白雪。真正善良的人,磨難不會讓你的心變硬,反而更柔軟。幸福往往不是滿足了你多少小欲望,而是,你有了新的目標而且你看到了希望。
【第46句】:【佛禪文案】享受痛苦時,生命不再是單純的苦澀,痛苦使原本平庸的生活更耐咀嚼。不論如何貧窮,怎樣失意,都要長存一份真情,真誠待人;不管如何富裕,怎樣得意,都不要泯滅良心,真情與人。得失不是恒定的,悲喜不是固定的。真情對人,真誠待人,好人好報。
【第47句】:走出你的世界,你會在這種變化當中,感受到生命充滿爆發的張力。有很多人終身都困頓在自己的世界。當生命結束的時候,他們也許會恍然發覺,自己未曾真正地生活過。有的人真心為你而快樂卻被你冷落,有的人一個無心的表情卻成了永恒思念。世界上最珍貴的不是失去,是把握眼前的幸福。
【第48句】:成功乃依靠堅忍的心志,長期奮斗而得;并非僅憑一股血氣、一時沖勁所得來。所以大家必須腳踏實地,專心一志精進向前,不可臨陣退縮、徘徊不定。
【第49句】:問:“佛性與煩惱俱不俱?”答:“俱雖然俱,生滅有來去,佛性無來去,以佛性常故,由如虛空。以是無來去故,三世無有不生滅法。”——《荷澤神會禪師文案》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