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句】:【禪心佛語】順其自然,如果注定,便一定會發生。因果不虛。
【第2句】:人心中欲望太多,而不能一一得到滿足,就會產生煩惱,就會覺得苦。
【第3句】:開始發現一個人的缺點同時又能包容,痛并快樂時,即是今生該娶該嫁的那個人。
【第4句】:【禪語人生】證得法身,有斷德,能斷除一切煩惱、一切習氣。
【第5句】:一切眾生之心,常自在行,為心所使,為心所縛。《正法念處經》卷五
【第6句】:為法因緣,不惜身命、妻子、財物。《優婆塞戒經》卷二,名義菩薩品
【第7句】:所謂的良心,就是將信仰和因果變成了一種現實的自覺和觀照力。
【第8句】:【禪心佛語】人生最快樂的,并不是別人給你帶來了快樂,而是你給別人送去了快樂。
【第9句】:【禪語人生】我們憑直覺可以避開最差的東西,憑耐心和經驗才能得到最好的東西。
【第10句】:【禪心佛語】所有奇跡中最重要的,是單純的信心所產生的力量。
【第11句】:【禪心佛語】所謂見道,就是要見因緣生滅當下的無生亦無滅。
【第12句】:惡自受罪,善自受福,亦各須熟,彼不自代。《法句經》卷上,愛身品
【第13句】:【禪心佛語】佛教徒不能只單靠一股熱忱,必須配合法的喜悅,才能安住在自己的崗位上。
【第14句】:【禪心佛語】明心見性不是像死人,不是什么都沒有作用;是什么都作用,而什么都放得下。
【第15句】:步步占先者,必有人以擠之。事事爭勝者,必有人以挫之。
【第16句】:所有技藝,欲令人學,見學勝己,生歡喜心。《優婆塞戒經》卷二,名義菩薩品
【第17句】:【佛心禪語】不要跟人爭論—雖然這是件非常困難的事。意見像釘子,越敲則陷得越深。
【第18句】:【佛心禪語】禪門講究“直下承擔”,所謂心、佛、眾生,三無差別,眾生都是佛祖。
【第19句】:大象不游于兔徑,大悟不拘于小節。(唐)玄覺禪師《永嘉證道歌》
【第20句】:【禪心佛語】酸甜苦辣是生命的富有,赤橙黃綠是人生的斑斕。
【第21句】:另有問:“何謂禪?”師言:“吃飯專心吃,做事專心做,心無旁騖即是禪。”
【第22句】:【禪語人生】用智慧確定方向,方向必到;用意志克服困難,困難必解。
【第23句】:【禪心佛語】歲月看去如流水,了知空幻自安然。不問浮云散何處,抬頭梅花滿枝香。
【第24句】:我當如日,普照一切,不求報恩。眾生有惡,悉能容受。終不以此,而舍誓愿。——佛陀
【第25句】:愚癡大患,緣起良藥而為對治。《大寶積經》卷四十八,菩薩藏會
【第26句】:【禪心佛語】第三種是“山中大雨,洪水流出,漂沒聚落,人民馳走,母子相失”。
【第27句】:【禪心佛語】人生下來就是為了愛;愛是人生的原則和唯一的目的。
【第28句】:【禪語人生】于一切處,正念察心,莫愛現在樂,種未來苦,自誑誑他,不脫生死。
【第29句】:【禪語人生】一切萬法,皆從心生,心無所生,法無所住。不住法者,謂照見身心法相空也。
【第30句】:【禪心佛語】快樂并不是說一切都很完美,只是你決心忽略那些不完美。
【第31句】:【佛心禪語】不要用衣服裝飾軀殼,而要用智慧豐富頭腦。
【第32句】:一切皆是緣生,唯除法界、法處一分諸無為法。《大乘阿毗達摩雜集論》卷三
【第33句】:【禪語人生】只有無我、無求,不計較得失者,才能收獲無限的幸福。
【第34句】:安心在乎虛,持心在乎平,用心在乎照,悟心在乎忘。——《憨山老人夢游全集》
【第35句】:【禪心佛語】萬事皆因果,得有前因才能有后果,誠是最大的善因,自然會收獲最大的善果。
【第36句】:不能真正體會到其中深意的人,自然也就無法將它納入到自己生活旋律的每個音符之中。
【第37句】:【禪心佛語】功成之基,奠于勤勞;悟道之緣,因于用心。
【第38句】:如人因地跌,還扶而得起,因佛獲過罪,亦因佛而滅。《大莊嚴論經》卷二
【第39句】:【禪語人生】一切從大悲心出發,從菩提心出發,世間法就是出世間法。
【第40句】:【什么是快樂】世界上的每個人都在追求快樂,但卻沒有人真正了解什么是快樂。
【第41句】:【禪心佛語】煩惱是在不同的境界、不同的因緣底下才會生起來。
【第42句】:凡夫眾生,孰能無過?吾人自懵懂無知而至體認世事,不論有心或無心之過錯,皆須
【第43句】:【禪心佛語】俗話說:捉賊捉贓,捉奸捉雙;可俗話又說:欲加之罪,何患無辭。
【第44句】:【禪語人生】智慧的代價是矛盾。這是人生對人生觀開的玩笑。
【第45句】:【一句禪語一種人生】對每件事、每個人都感恩,就能化貪心為慈悲心。
【第46句】:【禪心佛語】佛陀所教導的就是他在菩提樹下所覺悟到的。
【第47句】:【圣經文案】462耶穌基督,昨日今日一直到永遠是一樣的。(來13:8)
【第48句】:【佛心禪語】智慧,是心寬念純、海闊天空,用愛擁抱大地蒼生。
【第49句】:【禪語人生】先天帶有憂郁氣質的人,夢境常是失望、憤怒、氣餒等無可奈何。
【第50句】:時間如白駒過隙,瞬間消逝。如何在這有限的時間里獲得最大的幸福?
【第51句】:【禪心佛語】思考死亡不僅讓我們珍惜活著的時光,更重要的是通過直面死亡,體會到無常。
【第52句】:【禪語人生】修形養性和施善積德,既要點滴做起更要日積月累。
【第53句】:【圣經文案】45我將耶和華常擺在我面前,因他在我右邊,我便不至搖動。(詩16:8)
【第54句】:【佛心禪語】最大的親和力是贊嘆他人,及擁有一顆慈悲的心腸。
【第55句】:【禪心佛語】佛即心兮心即佛。心佛從來皆妄物。若知無佛復無心。始是真如法身佛。
【第56句】:生宏律范,死歸安養。平生所得,唯二法門。(靈芝元照律師)
【第57句】:世間苦難,能啟動人的愛心;只要有一分付出,就會有一分感動。
【第58句】:【佛心禪語】不要小看石子,因為它能壘起我們這個世界。
【第59句】:【禪心佛語】生命的每一項偉大事跡,都是以信心開始的。
【第60句】:住相布施生天福,猶如仰箭射虛空。勢力盡,箭還墜,招得來生不如意。
【第61句】:【佛家禪語】有知識未必有智慧,有智慧的人能利益人群。
【第62句】:【禪心佛語】所謂“五蘊皆空”不是等這五樣分離了才空,而是當下就空。
【第63句】:如樹根深固,雖截猶復生。愛意不盡除,輒當還受苦。——《法句經》
【第64句】:【禪心佛語】如果你過份汲取一頭母牛的奶,你所汲到的會是血,而不是奶。
【第65句】:【佛心禪語】沒有苦,就無法體悟樂的真諦,重要的是如何轉苦為樂。
【第66句】:【禪語人生】用空性思想去修習忍辱,那么我們的忍辱,才能夠與佛陀所說的忍辱相應。
【第67句】:【禪語人生】有情來下種,因地果還生,無情既無種,無性亦無生。
【第68句】:【不追求錯誤的東西】有的人之所以痛苦,是追求錯誤東西的結果。
【第69句】:【禪心佛語】健康定律:壞習慣透支健康,好習慣積累健康。
【第70句】:【禪心佛語】佛出世時我沉淪,佛滅度后我出生。緣何此身多罪障,不見如來金色身。
【第71句】:不著內外一切法,如風無礙行于空。《華嚴經》卷二十三,十回向品
【第72句】:只需六尺長、三尺寬的位置,就夠我們這副身軀睡得很好,何必奢求什么高樓華廈呢?
【第73句】:【禪語人生】真正隨緣了才能順利,真的放下了才能得到。
【第74句】:持之以恒地朝著正確的方向前進,成功的日子就會悄悄到來。
【第75句】:【禪語人生】有了虛假的自我意識,必然就會萌生虛榮心。
【第76句】:【最有禪意的文案】為善者,讓人感恩;為惡者,令人煩惱。
【第77句】:【禪心佛語】佛教把構成生命的因素分為五類,稱為五蘊:色、受、想、行、識。
【第78句】:【禪心佛語】念佛未必就能往生西方——比如說雖口中念佛,但不精進、不如法。
【第79句】:【禪心佛語】第九,你考問一下,能不能不欺負那些無依無靠、窮困的弱勢人群。
【第80句】:【禪心佛語】動力定律:抱定希望,瀕臨絕望,才是動力最足的時刻。
【第81句】:【禪心佛語】承擔是痛苦的,因為大部分的外力強加現象都是我們所不愿意的。
【第82句】:【禪心佛語】供養三寶,弘揚佛法,護持佛法才是生命的意義。
【第83句】:在幸福時,不忘他人,能為他人謀福利,才是真正的積極。
【第84句】:【佛家禪語】人人付出一份愛,能轉危機為生機,轉禍為福。
【第85句】:【佛心禪語】做營銷的人要注意三句話,第一:人脈等于錢脈。第二,關系就是實力。
【第86句】:【佛心禪語】不要糾纏過去。如果你老是回味上一章節,那你就沒法翻開生活中新的一頁。
【第87句】:【禪語人生】修持佛法凈罪十分切要,所謂“凈罪”,即是依止四力懺除自身往昔所造諸罪。
【第88句】:【禪心佛語】人活一世,必須要對自己有一種清醒的認識,才能活得明白,活得真實。
【第89句】:諸行是常,無有是處;汝但一切處無心,即無諸行,亦無無行。
【第90句】:【禪心佛語】俗話說:瘦死的駱駝比馬大;可俗話又說:拔了毛的鳳凰不如雞。
【第91句】:菩薩為化一眾生,普盡未來無量劫,如為一人一切爾,此救世者所住處。《華嚴經》卷七十七
【第92句】:【禪心佛語】佛教造像最為核心的主流原則,仍然將是古代的原則——如法。
【第93句】:【禪語人生】有時候,不是對方不在乎你,而是你把對方看的太重。
【第94句】:諸菩薩學一切法,然后得道。《大寶積經》卷七十七,富樓那會
【第95句】:一輩子不長,有些精彩只能經歷一次,有些景色只能路過一回。
【第96句】:【禪心佛語】莫因疾進而不堪重負,也不要因遲緩而去空耗生命。
【第97句】:【圣經文案】255耶穌回答說:“信神所差來的,這就是作神的工。”(約6:29)
【第98句】:人人若能以“慈忍”施行于家庭和一切眾生,人間便會散發“透徹之愛”的光芒。
【第99句】:【禪心佛語】錢財只有用來造福他人時,才是真正的擁有。
上一篇:發朋友圈最接地氣的諺語俗語文案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