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句】:順境也好,逆境也好,無非外境;佛心也罷,禪心也罷,俱是自心。
【第2句】:【禪心佛語】活在別人的掌聲中,最易迷失自己;處在別人的關愛中,最易弱化自己。
【第3句】:【禪心佛語】俗話說:百事孝為先;可俗話又說:忠孝不能兩全。
【第4句】:【禪心佛語】什么是空?難舍能舍,看得破,放得下即是空,空是自在安詳義。
【第5句】:【佛語悟道】要經常做些慈悲的事情,不要因為懶惰而不去做(慈悲的事)。
【第6句】:【禪心佛語】夫真見者,無所不見,亦無所見,見滿十方,未曾有見。
【第7句】:【禪心佛語】好人之所以好是因為他是有智慧的,壞人之所以壞是因為人是愚蠢的。
【第8句】:諸佛解脫當于何求?答曰:當于一切眾生心行中求。《維摩經》卷中,問疾品
【第9句】:【一句禪語一種人生】今天只有一次,應好好把握做該做的事。
【第10句】:【禪語人生】云門和尚叫道:“速速作揖。”僧人忙作揖而立。
【第11句】:內心誠意不夠,心性即無法穩定;信實不足,所說的話即難以實行。
【第12句】:【佛心禪語】肯立志,就會向上精進;不肯立志,就是向下墮落。
【第13句】:【佛心禪語】要看清人生的道理——以布施心轉慳貪,以慈悲心轉嗔恚,以智慧心轉愚癡。
【第14句】:【佛心禪語】不要狠命地把門“砰”地關上,因為很可能你還要回來。
【第15句】:【禪心佛語】即使是一聲輕輕的贊美,就已拉近了你我的距離。
【第16句】:【禪心佛語】錢的最大功能是再創造,在這個前提下產生服務和幸福。
【第17句】:【禪心佛語】菩薩初發心,緣無上道,我當作佛,是名菩提心。
【第18句】:【禪心佛語】三一、你什么時候放下,什么時候就沒有煩惱。
【第19句】:人生有求即多苦!如果只是一味地要求他人,會為自己招來無窮的痛苦。
【第20句】:借彼魔惱,堅我愿力,只要將猛,不怕賊強。(當代)夏蓮居《自警錄》
【第21句】:【佛心禪語】如果還有明天,你將怎樣裝扮你的臉?如果沒有明天,要怎么說再見?
【第22句】:俗子、凡夫孰能無過?有的是懵懂無知而犯錯,有的卻是有心蓄意而故犯。
【第23句】:謙和禮讓,施恩布義,這是一種美德。只有修成這種美德,才能取得人生中的大的成功。
【第24句】:【禪心佛語】德行修逾八百,陰功積滿三千。均齊物我與親冤,始合神仙本愿。
【第25句】:【禪心佛語】當你用手指指向別人的錯誤時,有三只手指是朝向你自己。
【第26句】:【禪心佛語】分享孝:別只顧看手機,給父母多分享外面的世界。
【第27句】:【禪心佛語】金錢要布施方得快樂,愛情要肯奉獻便達快樂,名譽要用來服務大眾才為快樂。
【第28句】:君子與小人君子的心量很大,能夠包容普天下的眾生;小人則只在乎自己。
【第29句】:【禪心佛語】福州開元寺方丈、泰寧慶云寺住持、霞浦留云寺住持。
【第30句】:【禪語人生】一種歡樂,一種知足,一種友情,一種人生。
【第31句】:【禪語人生】心之分別,能引諸業,聰明不能敵業力,富貴豈可免輪回。
【第32句】:真正知“道”的人不會再區分“知”與“不知”,反而會以“知”為“不知”。
【第33句】:【佛家禪語】將放生的心態轉為護生,才是真正的尊重生命。
【第34句】:“己立立人、己達達人”,以“凈心”為第一,以“利他”為至上。
【第35句】:【禪心佛語】人的威望不可能一天樹立起來,人的聲望更要用畢生的德行來養護。
【第36句】:【禪心佛語】好跟壞,是與非都不是問題,事情能否順利進行才是最重要的。
【第37句】:真愛博大、深邃、包容,如果能用生命的力量去守候自己的愛,情不死,愛就能永存。
【第38句】:【佛心禪語】※不要總是按照自己的想法去要求別人,一定要按照別人的想法來要求自己。
【第39句】:【禪心佛語】生命,就是在煩惱的支助下,由所造作的業(行為)帶來的結果。
【第40句】:【禪心佛語】人生有百分之十是看你的行為,而其余的百分之九十,則看你如何接受。
【第41句】:少壯舍家,盛修佛教,是照世間,如月云消。《出曜經》卷十八
【第42句】:【禪語人生】只要他肯發愿努力,每個人身內都潛伏有成佛的勢能。
【第43句】:若常愁苦,愁遂增大。如人喜眠,眠則滋多。若常煩惱,煩惱滋多。——《宗教箴言錄》
【第44句】:【佛心禪語】最偉大的事業,最需要堅定的心力,急,只會退步;執,只會錯誤。
【第45句】:【禪心佛語】太陽追不及月亮,黑夜無法超越白晝,它們各在一個軌道上浮游著。
【第46句】:【圣經文案】77你的話是我腳前的燈,是我路上的光。(詩119:105)
【第47句】:【禪心佛語】如是因,如是果。菩薩緣于畏因,凡夫苦于畏果。
【第48句】:【佛心禪語】自信而不能自滿。做事情要有自信,有信心才有力量。
【第49句】:【禪語人生】愿消三障諸煩惱,愿得智慧真明了,普愿罪障悉消除,世世常行菩薩道。
【第50句】:盡人事、聽天命,不要把“難”放在心里。人要克服難,不要被難克服了。
【第51句】:【禪心佛語】男人有了煙,有了酒,也就有了故事;女人有了錢,有了姿色,也就有了悲劇。
【第52句】:【禪語人生】由愛故生憂,由愛故生怖;游離于愛者,無憂也無怖。
【第53句】:【禪語人生】學道人只怕一念有。即與道隔矣。念念無相。念念無為。即是佛。
【第54句】:問:“千差路別,如何頓曉?”師日:“足下背驪珠,空怨長天月。”——《五燈會元》
【第55句】:【禪語人生】真誠的愛是出于慈悲心,幫助對方離苦得樂,不求回報。
【第56句】:絕思絕慮,任心自在,無憂無慮,坦坦蕩蕩,坐臥隨緣,就是佛的妙用。——道信禪師
【第57句】:忍就像搬石頭壓在草地上一樣,地下的種子卻依然存在,只是一時無法生長出地面而已。
【第58句】:【禪心佛語】人之所以痛苦,在于自己在追求錯誤而自己還不知道。
【第59句】:【禪心佛語】快樂定律:當一個人獨感快樂的時候,才是真正的快樂。
【第60句】:置身花海蜂群中的放蜂人生活何其艱辛,精神何其孤獨,局外人難以想象。
【第61句】:【禪語人生】愚癡的人,一直想要別人了解他;有智慧的人,卻努力的了解自己。
【第62句】:【禪心佛語】生命中的貴人既是加油站又是閉風巷,還是教室,更是卸掉鎧甲的地方。
【第63句】:【禪心佛語】生氣的時候,開口前先數到十,如果非常憤怒,先數到一百。
【第64句】:【佛心禪語】慚愧心是人類道德進步的基礎,也是促使我們進行心靈環保的良知良能。
【第65句】:【禪語人生】一個自己有人格的尊嚴的人,必定懂得尊重一切有尊嚴的人格。
【第66句】:【禪心佛語】即使爬到最高的山上,一次也只能腳踏實地地邁一步。
【第67句】:對“工作認真’’是正確的,對“是非認真’’則是錯誤的。
【第68句】:【禪語人生】要想改善社會,首先要改善人心,不能光從社會制度下手。
【第69句】:【禪語人生】一個友善的人,卻多半要在長期觀察后才能確信他的友善。
【第70句】:瞋恚如狂馬,制之由轡勒,轡勒未為堅,制心乃名堅。《別譯雜阿含經》卷四
【第71句】:【禪心佛語】創業者不能太在乎別人對你的看法,不能太在乎自己的包裝。
【第72句】:【禪語人生】眾生迷妄,于無心中而妄生心,造種種業,妄執為有。
【第73句】:【佛心禪語】不懂時,別亂說。懂得時,別多說。心亂時,慢慢說。沒話時,就別說。
【第74句】:【禪心佛語】水澆下去沒多久,已經垂下去的花,居然全立了起來,而且生機盎然。
【第75句】:【禪心佛語】世界上沒有一個永遠不被誹謗的人,也沒有一個永遠被贊美的人。
【第76句】:【禪心佛語】生命要掌握在投資在你不會后悔的地方,這才是一個有智慧的人。
【第77句】:【禪心佛語】惡性,往往認賊作父;善心,則可以化敵為友。
【第78句】:【禪心佛語】任何事情,總有答案。與其煩惱,不如順其自然。
【第79句】:世間萬物因緣所生,因緣所滅,一切都是假有、暫有、幻有的,人也是如此。
【第80句】:親近供養諸善知識,是一切智最初因緣。《華嚴經》卷六十二,入法界品
【第81句】:譬如深淵,澄靜清明,慧人聞道,心凈歡然。《法句經》卷上,明哲品
【第82句】:若自了了知心不住一切處,即名了了見本心也。(唐)大珠慧海禪師《頓悟入道要門論》
【第83句】:【禪心佛語】人有東西南北的畛隔,佛性沒有東西南北的分限;因緣和合,人人都能成佛。
【第84句】:【禪語人生】相似的人適合一起歡鬧,互補的人適合一起變老。
【第85句】:【禪心佛語】佛陀話音剛落,一個叫做阿難的大弟子就站了起來。
【第86句】:雖知諸佛國,及與眾生空,而常修凈土,教化于群生。《維摩經》卷中,佛道品
【第87句】:【禪語人生】有時風平浪靜比驚濤駭浪潛在的危險性更大。
【第88句】:【禪心佛語】給予定律:只要與人有爭的東西,你一定要盡量給予。
【第89句】:一切凡夫若想修凈業,應當修此三種正因,以明心見性、去除凡夫心而入圣人清凈本性。
【第90句】:【禪心佛語】生活就像超級女聲,撐到最后的都是純爺們。
【第91句】:【禪心佛語】聲妓晚景從良,一世之煙花無礙;貞婦白頭失守,半生之清苦俱非。
【第92句】:大多數的人都太愛自己,難免就會有一種自我保護的本能,唯恐受到傷害。
【第93句】:【佛家禪語】有一志一同的人時時彼此鞭策、勉勵,才能照顧好自己一念善心。
【第94句】:【禪心佛語】實際的觀念和明白的洞察,能夠改變你的生命。
【第95句】:【禪心佛語】健康定律:壞習慣透支健康,好習慣積累健康。
【第96句】:【禪心佛語】法不離當處,在這每一念中,皆是你的覺性。
【第97句】:【禪語人生】真正偉大的人,是由行動中使他人見識其不凡之處。
【第98句】:【禪語人生】心若簡單,生活就簡單;心若復雜,生活就充滿痛苦。
【第99句】:【禪語人生】也在于放下。人生的質量,在于內容,也在于積淀。
上一篇:朋友圈最新的歇后語文案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