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句】:要拾回“人性本善”的清凈心性,折服剛強、頑劣的眾生心,唯有以佛教智慧的教育及人事的錘煉,才能真正除惡存善,成為人格完美之人。
【第2句】:【禪心佛語】大是大非,涉及到原則問題,不能退讓,要由個人來做出決定;但小事情,盡量聽別人的意見。能按別人的意見辦的,就不堅持己見。退一步,海闊天空。而且如果是按別人的意見辦的,錯誤也就有所分擔。
【第3句】:【佛心禪語】要懂得忘卻。人生最大的痛苦緣自追求完美,要知道,真正的光明并非沒有黑暗的時刻,只是永遠不為黑暗淹沒罷了。我們的生活也是一樣,忍著疼痛奔跑,帶著淚光微笑,這才是真正的生命。
【第4句】:【禪語人生】有得道法師為人類開示說:放縱能使生命墮落。人的舉止行為放縱不羈,人的思想放任自流,隨心所欲,都是惡因。放縱是惡因,它自然給我們造成種種不良后果,令人終生后悔。
【第5句】:【禪心佛語】經驗、環境和遺傳造就了你的面目,無論是好是壞,你都得耕耘自己的園地;無論是好是壞,你都得彈起生命中的琴弦。
【第6句】:【禪心佛語】花瓶碎了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千萬別一不留神,把我們聰明打碎了。泰戈爾說:錯過太陽的時候如果你在流淚,那么你也將錯過群星。
【第7句】:【經典禪語】花開自有花落時,人生最大的障礙,不是困難,而是自己的內心。心若急了,神馳,意亂,景衰,一輩子無論走多遠,也都沒什么韻致可言。環境可以亂,心靈不能亂;做事可以趕,心不可以急。
【第8句】:人不管他是處在什么樣的地位,過著什么形式的生活,如果心里紊亂不安,這種生活就無異是對生命的一種煎熬?!葡壬?/p>
【第9句】:【禪心佛語】你有看不慣的事,說明你還沒有慈悲心。你有看不起的人,說明你還沒有智慧,你的修行還沒有到位。
【第10句】:【佛心禪語】不論什么時候開始,重要的是開始之后就不要停止。不論什么時候結束,重要的是結束之后就不要悔恨。
【第11句】:佛陀為教育顛倒眾生而示現人間,透徹人生病根苦源,導人行于善道,以解脫苦惱。若要去除身心痛苦,唯有珍惜人身,把握因緣,將身作為“載道器”,接受佛陀之教法,洗煉身心。自然日日法喜充滿,時時輕安自在。
【第12句】:【禪心佛語】生活就像一場比賽,我們無法改變它的規則。我們能夠并且必須去做的是掌握這些規則,利用這些規則來發揮我們最大的潛能。
【第13句】:父母愛子女的心,就象是泉水由上往下流,那么自然、那么恒久;若要子女孝順父母、關心父母,卻像水由下往上流般地困難。
【第14句】:即慧之時定在慧,即定之時慧在定,名雖有二,體本不殊。但定而不慧,隨即昏沉;慧而不定,隨即散亂?!抖U宗直指》
【第15句】:【禪心佛語】每個人都擁有一個無形的、非肉體的“人心馬達”,我們更應該以信仰、奉獻,為這一個馬達加油,讓它能夠順利運轉,以嘉惠更多的人。
【第16句】:【禪心佛語】俗世行走,不應讓俗塵迷眼,不難免沾塵,輕輕彈掉就好。該讓功利熏心,與人為善,才德兼修,至于是非功過世人自有評說。凡事三思三省有過改過,無過自勉,誰都不是完人,難以完美,但可以修心養性不斷完善自我。
【第17句】:【禪語感悟人生的文案】一個人的自愈的能力越強,才越有可能接近幸福。做一個寡言,卻心有一片海的人,不傷人害己,于淡泊中,平和自在。
【第18句】:棲遲蓬戶,耳目雖拘而神情自曠;結納山翁,儀文雖略而意念常真。享現在之福如點燈,隨點則隨滅;培將來之福如添油,愈添則愈久。心思如青天白日,不可使人不知;才華如玉韞珠含,不可使人易測。
【第19句】:有田不耕倉廩虛,有書不讀子孫愚;倉廩虛兮歲月乏,子孫愚兮禮義疏。起晚了得罪公婆,起早了得罪丈夫。做事唯求心可以,待人先看我何如。
【第20句】:是適時取舍,拿得起,放得下,進得去,出得來。好比擁有一條私人游艇,用時才用,不用時沒必要隨時背在身上,否則就成了負累。
【第21句】:【佛心禪語】安祥,是真正的生命。心里面沒有祥和之氣的人,永遠得不到幸福。想得到幸福,從內心里頭要有“安祥”兩個字。要能夠“放得下”,才能保持一顆祥和之心。
【第22句】:【君子成人之美】子曰:“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惡;小人反是?!保ā墩撜Z·顏淵》)☆孔子說:君子可以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惡,小人正相反。
【第23句】:【禪語人生】我也有三個省,一省性中有沒有脾氣?有人拂逆我的時候,我的性里起什么作用?二省心里知不知足?有沒有偏私?吃虧的時候,心里是什么滋味?三省行為正不正當?確實會做什么?這是我的三省。
【第24句】:佛家棄絕私情,遠離紅塵,但佛家的宗旨是“普度眾生”,因此對俗世生活仍然關心,對于男女之愛,佛經上也頗多妙論。
【第25句】:【禪心佛語】和神秀相比,慧能幾乎沒有參過什么禪,也沒專門去悟過什么道,甚至沒有像模像樣地上過一次堂課,而且他根本就不是佛門弟子,只是一個處于試用期的打雜人員,但卻被傳以衣缽,成了六祖。
【第26句】:【禪語人生】原來我只不過是只華麗的木偶,演盡了世間所有的繁華,才發現身后無數的金絲銀線,牽動我的...哪怕,一舉手,一投足。
【第27句】:很欣賞一種人,痛而不言,笑而不語。在他們身上,你可以看到一個人的厚實涵養,不由得產生敬意。好的人緣,若茶香,清水明鏡;更是禪趣里的一種靜,恍若空山虛懷若谷,恬淡寧心。
【第28句】:“我”越大,世界越狹窄;“我”越小,世界越寬闊。眾患之生,“我”為其本。故曰:欲除煩惱須無我,歷盡艱難好做人。
【第29句】:【佛家放下的禪語】親愛的朋友,當你熱愛大自然的一切時,你便成為了世界上最富有的人;當你感恩生命中的一切時,你便成為了世界上最幸福的人;當你包容了人世間的一切時,你便成為了世界上最超脫的人。
【第30句】:【禪心佛語】佛陀時代,出家修道在印度已經成為風氣。佛教有弟子四眾,出家男女二眾稱為僧人或僧侶,在家男女二眾稱為居士或白衣。出家二眾負責住持佛法,在家二眾負責護持佛法。自古以來,佛教在家修行的居士都比出家人多。
【第31句】:【佛心禪語】把每一件簡單的工作做好,就是不簡單,把每一件容易的事情做好,就是不容易。試想,機會不正是在不簡單和不容易之后出現的嗎?既然如此,我們惟有把每一件瑣細平凡的工作都做得出色,機會就會無處不在。
【第32句】:生命需要用真心演繹,需要盡全力走好每一步,需要用心呵斥,那生命的道路就是美的極致,每朵花都有其獨特的色彩,每顆星都有其光芒的璀燦,每縷清風都會送來涼爽,每滴甘露都會滋潤原野,都會留下不朽的詩篇。
【第33句】:自以為燈,自以為靠當你肚餓口渴時,我的飲食不能填你的肚子,我不能幫你吃喝,你必須自己飲食;你想大小便時,你必須親自解決,我一點兒也幫不上忙。
【第34句】:奇怪的是,不知為什么,在我小的時候,我極力裝得象個大人;而當我已經不再是小孩的時候,我又希望象個孩子。——列夫?托爾斯泰
【第35句】:有些事,你真別看清,看清,心痛;有些人,你真別看懂,看懂,傷情。人生,就是一種糊涂,一份模糊,說懂不懂,說清不清,糊里糊涂,含含糊糊。
【第36句】:獲得成功的過程猶如拳擊手奪取冠軍的道路,有無數的坎坷和障礙,需要我們去跨越、去征服。這時只有放手和對手硬拼,全面增強自身實力,在知識、智慧和實力上使自己加倍成長,變得成熟、強大,許多問題就將迎刃而解。
【第37句】:【禪心佛語】精神的貧窮是人生最大的貧窮。佛法的真理如同世間珍寶一樣,能解決我們精神上的貧困,豐富我們的精神生活。只有精神富有的人,才是一個強者,是一個覺者,是一個智者,是一個富者,是一個樂者。
【第38句】:【佛家經典禪語文案】所謂不一樣的風景,不是你走了一條鮮為人知的路,而是你走了一條本就只屬于你一個人的路;所謂生活在別處,不是你遠走十萬八千里,而是你站在原地心里也能裝下十萬八千里之外的景色。
【第39句】:【佛心禪語】別人一句話,一個行為,自己看著不舒服了,惹自己生氣了,就是自己心眼動了,這一動,造業不說,自己其實就已經被三界所拘住了,被命運所拘住了。
【第40句】:【禪語人生】心情調節有四竅。意識調節法:振奮精神,自我超脫,忘卻煩惱;暗示調節法:“望梅止渴”,穩定情緒,增強信心;轉移思慮法:練練書法,讀讀書報,暫時回避;交談渲泄法:摯友交談,傾吐心曲,平衡心理。
【第41句】:美好的事物,需要一顆平常心,才能體現出其價值來。遇順境處之淡然,遇逆境處之泰然。用平常心來對待生老病死,對待得失,對待寵辱。
【第42句】:【禪心佛語】慈悲實在不易奉行,其實假如把自他互易,就容易實踐慈悲了。從禪觀中悟道,從無分別中忘失自我,那就能超越生死苦海了。
【第43句】:【禪心佛語】多小的善事也要做。給予永遠要比索取愉快得多,樂善好施甚至能延長人的壽命。每天做件好事,就能讓自己的精神世界變得越來越充實。
【第44句】:【禪語靜心】其實這么多事情走過來,你會發現,人生無處不是轉彎的地方。但好在,我們還能繼續走。繼續走。這三個字組合起來很妙。前面無路,繼續走,可以走出一條路。前面很多路,隨便選一條繼續走,走到頭都有歡呼。
【第45句】:種種修行之法門,只是治病之藥。病愈之時,若還吃藥不止,反成大病。無病亦無藥,才是真正健康人;無魔亦無佛、無煩惱亦無菩提,才是真正參禪明心之人。
【第46句】:【禪心佛語】取舍合理的經濟:僧團注重“利和同均”的經濟生活,希望沒有經濟的壟斷、貧富的懸殊、勞資的對立等等社會問題,人人皆能得其應得,把國家建設成繁榮富強,人民富有、幸福安康的社會。
【第47句】:【禪心佛語】佛說,身上事少,自然苦少;口中言少,自然禍少;腹中食少,自然病少;心中欲少,自然憂少。大悲無淚,大悟無言。緣來要惜,緣盡就放?;钤谑郎?,笑笑別人,也給別人笑笑,自己放輕松,給自己快樂。
【第48句】:【禪語人生】一天,坦山和尚與徒弟在去某地說法的途中遇到了一條小河,河水雖不大,也不湍急,但因為剛下過大雨,河溝泥濘不堪。
【第49句】:【禪心佛語】佛法的利他情懷,是一種良好心態的培養,和持之以恒的平衡,用一種嶄新寬闊的視野來觀察生活、對待生活,跨越那些煩惱的障礙與悲哀,愿意選擇用一種友好的方式、分享的方式,完成自己在人間真實的生活。
【第50句】:【禪語人生】心寬,人心寬,不僅意味著對外在世界的承納和兼容,而且意味著內在世界開放,表明自己與周邊世界相處和諧。寬厚多恕地對人對事,是健康品質和高尚素質的表現,也是防治心理性疾病的最佳良方。
【第51句】:【禪心佛語】法無高下,對機者優。能忍辱負重的人,心里有依靠。具慚愧心,是我們的圣財,七圣財指信財、戒財、多聞財,舍財、智慧財,慚財,愧財。當自己不順的時候,需要回光返照的。
【第52句】:【心靈禪語】每個人都是自己生命的承擔者,治愈自己內心的那些傷痛,規范自己那些失落的尊嚴,用一種生命的樂觀去接納遭遇的缺憾,原諒自己活得不夠優秀,但一定不要放過叩問自己是否努力。
【第53句】:【佛心禪語悟人生】恒莊法師:千棵古樹,萬畝梯田,無論是漫步在青青石板小路,還是登上滴翠的山坡,這一片山水與人文相映成輝的風景,樸實而寧靜,優雅而安然。
【第54句】:這百年的生活,并不是在接受生活的折磨,也不必懷疑得到什么失去什么,也無須事事爭強好勝,人生像一枚硬幣,反正都是生活,換個角度,一樣的獲得。照葫蘆畫瓢,山寨一些別人的快樂。
【第55句】:【禪語人生】用一種胸襟的寬闊,去迎接生活的生動活潑,心地起了什么作用,命運就有了什么結果。道德經的兩句話,道可道,非常道。自己的命運,自己掌舵?;蛘哌@么理解,生命是一趟人生的實踐,就在于自己用什么因素去結合。
【第56句】:假如孔子生活在今天,他可能成為代課教師,最后接受被清退的命運;假如孔子生活在今天,他也有可能成為官員,因為沒有文憑,或有幸被招干,但他必須不斷地混文憑,才有可能立足和遷升。
【第57句】:人望高處走,水往低處流。凹地的最大特點,就是因地勢而匯集了各方之水。李白有詩道:“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這是何等的氣勢。大海若非處于凹地,又怎能容納百川呢?
【第58句】:自古驕兵多致敗,從來輕敵少成功。自古圣賢多薄命,奸雄惡少皆封侯。自古雄才多磨難,從來紈绔少偉男。自古學問無遺力,少壯功夫老始成。自留地里撒屎尿,肥水不過別人田。
【第59句】:花落傷多,人心墻多。心量大小決定了人生苦樂。心量小的人,容不得,受不得,裝不下大格局。當我們能為別人考慮,它又會漸漸舒展開來。一念利他,心的格局便不一樣。
【第60句】:對于各種不同的意見,都要想到,任何一個團體,都是在一定的條件下生存發展的。每個人都要自覺地約束自己,不要使自己的行為和主張損害了團體、家庭或者企業的發展。
【第61句】:快開的水都是沸騰的,平靜對于大多數人來說都是一潭死水,不知進取,所以一般人不能隨緣,那是隨心所欲而不自覺罷了。掙扎往上游,舒服必下流,凡夫隨大流,仙佛逆水游。
【第62句】:【禪心佛語】若前行力量不夠,則達不到符合傳承標準的寂止;沒有寂止的功夫,勝觀也無法呈現,解脫更遙遙無期。前行的道理并不難了解,難的是真正融入內心,故必須摒棄輕視之心,座上、座下精勤修習。
【第63句】:【禪心佛語】人生是個圓,有的人走了一輩子也沒有走出命運畫出的圓圈,他就是不知道,圓上的每一個點都有一條騰飛的切線。人生不能只是埋頭苦干,只有經過思考找到正確的方向在前行,才能走到你想去的地方。
【第64句】:偉大的事物都有一個平凡的開始,它是由平凡一點一滴累積而成的。如果說成為佛陀是偉大的,那么,他探求佛法的道路則是平凡的。
【第65句】:【早安禪語】人需要沉淀,要有足夠的時間去反思,才能讓自己變得更完美。也許每個人出生時都以為這天地是為他一個人而存在的,當他發現自己正確的時候,他便開始長大。
【第66句】:【禪語人生】一切諸眾生,無始幻無明,皆從諸如來,圓覺心建立。猶如虛空花,依空而有相,空花若復滅,虛空本不動。
【第67句】:【禪心佛語】闡釋太多難免晦澀,不如講個故事以便會心領悟。故事是這樣的:從前有兄弟二人,在西山遇到了高僧,高僧告訴他們,兄弟倆四年之后有一次劫難,唯一解救之法就是多行善事,積德解難。
【第68句】:【禪心佛語】就是說,比如有一顆百寶明珠,誰都覺得它是寶貝。但如果有人拿黑色珠子放到它旁邊,黑珠的一切光彩都映襯到真正的寶珠上,再看寶珠時,就發現它也是一顆黑珠子。
【第69句】:【禪心佛語】人生沒有后悔藥,如果有后悔藥的話,那就是忘記。不管你有多少痛苦,多么難過,保持一份沉默,保持一份冷靜,拿得起,也要放得下,其實,人生看開了,看淡了,也就沒什么大不了的。
【第70句】:許多人不犯法,不做缺德事,有時甚至還會做些好事,看上去是個“好人”,但命運并不好,因此懷疑善惡報應無定數。其實,做個好人,管好自己的身體還不夠,還要管好自己的思想,管好自己的嘴巴。
【第71句】:【一日一禪文案】人生就是一場修行,修的就是一顆心。有些人,你深深的記住,未必不是幸福。有些痛,淡淡看開,未必不是歷練??部缆吠荆o身邊一份溫暖。生活,本就是體諒和理解,把快樂裝在心中,靜靜融化,慢慢擴散。
【第72句】:吃百姓之飯,穿百姓之衣,莫道百姓可欺,自己也是百姓;得一官不榮,失一官不辱,勿說一官無用,地方全靠一官。
【第73句】:禪宗是理性的,它的目標是開啟人的智慧、消除人的煩惱,從而使人人皆成菩薩、人人皆人佛道。以慈悲心對他人,則身邊處處皆有佛緣,人人成佛,又哪里會有敵人?
【第74句】:別把自己想的太偉大,要知道,在別人的世界里,不管你做的多好,你都只是個配角而已。我們這輩子最對不起的也就是自己的心,你讓它疼了一次又一次。
【第75句】:【禪心佛語】六度:體諒是友情中的清風一縷,溫柔是關切中的小雨一滴。寬容是一種真誠和信任,微笑是一種給予和饋贈。
【第76句】:【禪心佛語】恭敬,略說是做人之基本道理,廣說則是慈悲與智慧之彰顯,直說則是人人本具之德行。若了知此意,不論何時均具足威儀,則所言所行合乎禮法,所發之心與理相應,所到之處無有障礙。
【第77句】:【禪心佛語】人一到晚上就變成了感性的動物,喜歡胡思亂想。如果這個時候再配上一首傷心的音樂,那情緒會像決堤的大壩,過往所有的悲傷疼痛一涌而來,但我知道河堤上一直站著的是過去的你。
【第78句】:我們在人生道路上,常常會遇到很多困難,這時我們的心里或多或少會有一種尋求幫助的渴望。但是當別人遇到困難時,我們是否會伸出援助之手呢?或許此時我們心中的“小我”會說何苦呢?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第79句】:【禪心佛語】佛說:放下紅塵之事得人間大道。好淬煉舍利子得正菩提。渾忘世間一切煩惱。風聲,雨聲,一世的相思。涅磐,頓悟,一世的禪鋒。
【第80句】:【佛心禪語】一禪師見一蝎子掉到水里,決心救它。誰知一碰,蝎子蟄了他手指。禪師無懼,再次出手,豈知又被蝎子狠狠蟄了一次。旁有一人說:它老蜇人,何必救它?
【第81句】:此緣起甚深,明亦甚深。阿難,于此緣起不知如真、不見如實,不覺不達故,令彼眾生如織織相鎖,如蔓草多有稠亂,匆匆喧鬧,從此世至彼世、從彼世至此世往來,不能出過生死?!吨邪⒑洝肪矶?,《大因經》
【第82句】:【佛心禪語】愛情很簡單,因為每個人都會說:“我愛你,會為你付出一切。”,愛情很難,因為沒有多少人做到了他的承諾。如果真心愛一個人,不承諾也會去愛;如果不愛一個人,曾經承諾也會背叛。
【第83句】:【禪心佛語】活得糊涂的人,容易幸福;活得清醒的人,容易煩惱。這是因為,清醒的人看得太真切,一較真兒,生活中便煩惱遍地;而糊涂的人,計較得少,雖然活得簡單粗糙,卻因此覓得了人生的大境界。
【第84句】:欲望,是無止境的,但我們實現欲望的能力卻有限。當欲望得不到滿足時,我們會痛苦;當欲望得到了滿足,而滿足感消失時,我們又會痛苦。只有學會感恩,學會知足,才能真正的破除欲望與貪念,擁有輕松,淡定的人生。
【第85句】:【禪心佛語】或避縣官,依倚吾道,求作沙門,不修戒律。月半月盡,雖名誦戒,厭倦懈怠,不欲聽聞,抄略前后,不肯盡說,經不誦習。設有讀者不識字句,為強言是,不諮明者,貢高求名,虛顯雅步,以為榮冀,望人供養。
【第86句】:【小常識:何謂五戒十善?】五戒指: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不妄語、不飲酒,十善指;救生、布施、梵行、誠實、與諍、愛語、質直、清凈、慈悲、正見。戒十善,佛根所在。
【第87句】:【佛心禪語】自然支配一切動物,禽獸總是服從;人雖然也受到同樣的支配,卻認為自己有服從和反抗的自由,而人特別是因為他能意識到這種自由,因而才顯示出他的精神的靈性。
【第88句】:【禪心佛語】時光,總盛開在當下。年華,常零落在未來。不要奢望能鎖住時光,把握住了當下,才能把握自己的人生。
【第89句】:【禪心佛語】當我們埋下頭的時候,才發現腳下的路有多不平;當我們面臨苦難的時候,才發現人生的路有多不平。讓我們一起來為遇難者祈禱,珍惜生命,尋找生命的終極意義吧。
【第90句】:【佛心禪語】后來,慧遠禪師又迷上了書法和詩歌,每天專研,小有所成,竟然博得了幾位書法家和詩人的贊賞。但是他仔細一想:“我又偏離了自己的正道,再這樣下去,我很有可能成為一名書法家或詩人,而不是一位禪師?!?/p>
【第91句】:原諒生活的所有不完美,禪是一種生命的坦然,歲月里,不管你的臉色是青是白,歲月還是歲月。不管你的臉是瓜子臉還是平底鍋,活自己的灑脫,其他都是啰嗦。
【第92句】:【經典佛語】別把工作當負擔,既然目前改不了行,也沒有更好的工作,與其生氣埋怨,不如積極快樂的去面對,當你把工作當作生活和藝術,你就會享受到工作的樂趣。(---享受工作的快樂)
【第93句】:【禪語人生】一佛名為“大無畏”,其渡人也,曰“施無畏”.無畏有五,曰:無死畏,無惡名畏,無不活畏,無惡道畏,乃至無大眾威德畏。
【第94句】:【禪心佛語】對外境增一份定力,就減去一份痛苦,能放下一份的是非比較,即能遠離人事的煎熬。無心,日日如沐春風,時時清涼無憂。
【第95句】:【禪心佛語】第一個小故事:格西班大師是古時候噶當派的大成就者。在獲得成就以前,他和我們一樣是一介凡夫,心里會產生各種各樣的自私之心。不同的是,他時時刻刻都在觀察自己的心。
【第96句】:【眾生與人生】人若能發揮功能,才是「人生」;若沒有發揮功能,就是「眾生」。眾生」才需要「佛」救濟,「人生」就能自救救人。
【第97句】:這世間只有經過的過往,沒有以身相許的煩惱,更沒有擱淺的旅途,既然生活總要發生那么多故事,所以需要善待,也需要忽略,更不要讓內心的脆弱,去傷害生活的美好存在。
【第98句】:【禪心佛語】水滿則溢,月滿則虧。凡事欠三分是一種智慧,它能讓你無論身處什么境地都能保證游刃有余,有一定的轉圜的余地。
【第99句】:【禪語人生】只有眾生舍棄明師,而沒有明師舍棄眾生。如果你能完全信任明師,他可以完全引領你直至證悟。學著把自己的身口意交給明師即是一種解脫。
上一篇:佛心禪語文案高級有質感的文案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