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句】:布施法教的目的,就是聞法者心中樹立正知正見,并啟迪修證的大智慧。修證的智慧,是所有智慧當中最殊勝的智慧。岡波巴大師說:“由修證所生起的一剎那智慧,比由聞思所生起的所有智慧殊勝。”
【第2句】:愛的詮釋:愛人與被愛都是幸福的。但是這份愛必須“清凈無雜染”,付出者毫無所求,接受者也不貪戀;愛得無煩惱,彼此都很愉悅自在。
【第3句】:【禪語人生】正念強,妄想就做不了主,各種不正行為就得不到支持,這樣就以正念制止了一切邪念侵入。因此,堅持正念至關重要。就像兩軍交戰,任何時候都不能喪失警覺,一喪失警覺就會慘遭失敗。
【第4句】:【禪心佛語】公案分:有義句和無義句。有義句,以腦筋思維而給答案,就容易成為死句。無法用腦筋或心意識給答案的無義句,就容易成為活句。
【第5句】:【經典佛語】愛是一種感受,即使痛苦也會覺得甜蜜;愛是一種體會,即使心碎也會覺得幸福;愛是一種經歷,即使破碎也會覺得美麗;愛需要勇氣,一種不怕痛的勇氣,于是告訴自己,即使是飛蛾撲火,也是一種美麗......
【第6句】:其實,人們的快樂和痛苦取決于內心的選擇。如果你決定讓一切顯得不順心,那只要告訴自己一切都不順心,沒有什么是令人滿意的;如果想要快樂,你就需要告訴自己一切都進展順利,生活過得很好。
【第7句】:【禪心佛語】佛說:人為財死,鳥為食亡。其實都是貪念惹的禍,如果舍掉了這些東西,人與人之間就不會有你爭我奪的情況發生,說到底這些人最后都成了金錢的犧牲品。
【第8句】:【佛心禪語】被別人左右,也不去左右別人,自信、優雅。如果做一粒塵埃,就用飛舞詮釋生命的內涵;如果是一滴雨,就傾盡溫柔滋潤大地。人生多磨難,要為自己鼓掌,別讓猶豫阻滯了腳步,別讓憂傷蒼白了心靈。
【第9句】:【禪心佛語】你做每件事情,都必須清楚、醒覺地去做,當你了解透徹,便不再有任何的必要去忍耐或強制自己了。
【第10句】:以是正法因緣,以慈心、悲心、哀愍心、欲令正法久住心,而為人說,是名清凈說法?!峨s阿含經》卷四十一,第1136經
【第11句】:【禪心佛語】當心靜下來時你會發現、每一個念頭無所從來,也無所從去,皆是心的起用,當下起、當下用、當下空。不住往事業自消,善惡皆莫住、有住就有果。
【第12句】:體力、腦力、精力、心力都不具可儲存性,年輕時的體力并不能保存到老年使用,故體力、腦力、精力、心力充盛時要充分使用以培德積福,增智發慧;只要使用得當,不僅不會消竭,反而源源增長。
【第13句】:謙卑是當你有資本高調時,你選擇了低調;節制是當你有條件奢侈時,你選擇了樸素;忍耐是當你有力量反擊時,你選擇了退讓;忠貞是當你面臨巨大誘惑時,你堅守了最初的選擇;人最大的自由是選擇的自由,但不是被迫的選擇。
【第14句】:漸漸懂得:成熟,是無言的微笑,是簡單的情懷,是清凈的心智。所謂成熟,只不過是學會了隱藏,屏蔽了傷心事,懂得什么時候痛而不言,什么時候笑而不語。
【第15句】:【禪語人生】我喜歡這光陰里的人或者事,滾滾紅塵,人講人緣,物講物緣,緣來緣去,我已經知道,那屬于我的,都將是好光陰,即使悲欣交集,我亦會珍惜。
【第16句】:悠悠一縷禪音輕裊,柔柔一漣心韻開散;映水樓閣的窗前,一輪皎月的清涼,渲染著夜色的寂然。塵世寂寥,夙愿難了,且嘆風月尚無邊;怡情未怠的光陰下,誰又可將紅塵關在軒窗外。
【第17句】:時間可以蒼老一尊容顏,淡化一些記憶,改變一抹風景,但恬淡明朗的心情,你若堅守,它毅然不會丟失。心平靜了,世界將會變得平靜;你給世界一個什么姿態,世界將給你一個什么樣的人生。
【第18句】:良玉不琢,不成其器;君子不學,不成其德。名為山人,心同商賈;口談道德,心存商官。難字壓頂,寸步難行;闖字當頭,隨意縱橫。能吃能睡,長命百歲;貪吃貪睡,添病減歲。鳥之將亡,其鳴亦哀;人之將死,其言亦善。
【第19句】:【禪語人生】在利益、名譽、好事壞事、吃苦享樂等等面前,先檢點自己。吃虧的事我去做,好事讓給別人;包容看不順眼的事情;不再埋怨命運不好;對過去無悔、對現在無怨、對將來無憂;努力耕耘。這就是智慧的生活。
【第20句】:眾生心地雜亂黑暗,充滿貪欲、易生嗔恚、癡迷無知;所以被境所牽,以致心失定力。又常停滯于過去的雜念及未來的幻想,因而顛倒無明,招惹許多煩惱、造作無量業因。
【第21句】:自護時即是護他,他自護時亦是護己。。不恐怖他、不違他、不害他,慈心哀彼,是名護他自護?!峨s阿含》卷二十四,第619經
【第22句】:今欲昌明因果之事理,及其實行之方法,必先從事于家庭教育。而家庭教育,又須以婦女為主體。蓋世有賢母,方有賢子。《印光大師文鈔續編·示殷德增母子法語二則》
【第23句】:放過煩惱,煩惱才會放過你;忘記憂慮,憂慮才會忘記你。心生歡喜,歡喜才會常伴你;充滿感激,幸福才會跟隨你。
【第24句】:【禪語人生】我不知道自己面對死亡時會是怎樣的一種心態,但我想我是定然不能平靜的,此生,我還有很多的夢想沒來得及現實,此生,我還有很多的感悟沒有體會,此生,我還有很多執著無法懷釋,此生,我真的還放不下。
【第25句】:【禪語人生】學誠法師:生活是一個過程,不是一個死板不變的結局。通過修行,一步步找到自己生命的意義和方向,轉化內心的煩惱與痛苦。內心開闊了,處處都是路。
【第26句】:在佛家看來,世間的一切事物的因緣生生不息,所以,一個人如何對待自己以外的事物,關系到他人如何對待自己。
【第27句】:【禪心佛語】每個人應當懷著一顆虛空的心修行,有時我們可能無法受到肯定或賞識,但堅守本分、腳踏實地的鞭策自己,依舊是個人精進的正道。
【第28句】:佛陀的本懷是以慈予樂、以悲拔苦,菩薩精神就是這股“無緣大慈、同體大悲”的心懷,犧牲自己來救度眾生。愿人人效法菩薩精神,常存赤子之心,以駱駝的耐力,加上獅子勇猛精進的意志,共同成就菩薩道業!
【第29句】:【禪語人生】有了生命價值永恒性的觀念,就有了對人的言行負責任的思想做基礎,人類的道德、良心就有了保證。
【第30句】:【禪心佛語】實際上,一個人的生命真正講起來就是三天——昨天、今天、明天。今天就是昨天的明天,明天就是今天的明天。所以,人們往往認為所有事都是明天的事,把今天當成明天,把所有事一直往后推,今天就不想好好用功了。
【第31句】:【佛心禪語】坐在那個地方什么東西都不想,那個叫做迷迷糊糊,在《易經》里面講就是混沌未開,陰陽兩極未分的時候,那就是無極狀態,那就是無明。
【第32句】:【禪語人生】我們在上路的時候,定要帶上件法寶,而不是赤手空拳。這件法寶是健壯的身體、豐富的知識和足夠的勇氣。
【第33句】:【禪心佛語】清明至,祭先祖。攜家人,去掃墓。緬懷意,深情訴。人生路,莫停步。勤梳理,多回顧。平常心,把握住。柳色新,春莫負。多保重,情如故。
【第34句】:人們往往無法逾越欲望這條鴻溝,甚至會因為過強的欲望而毀滅了自己。人心難滿,欲無止境,人們就這樣在生活中逐漸迷失了自我,這也正是人性的最大缺憾。
【第35句】:【佛心禪語】曾經,也有人說是方的,大家也就相信是方的。后來,有人告訴我們說,錯啦,以前全錯啦,世界,是圓的。好,那就圓的吧。
【第36句】:【禪心佛語】理想是人生的目標,人在希望中活著,人在希望中奮斗,人在希望中邁進。總的來說,只要人們立下的夢想與愿望,不脫離實際,并通過努力去實踐,就會夢想成真,實現人生的理想、人生的目標,使人生更豐盛、更有意義。
【第37句】:佛法從緣起論的觀點來看,認為利他方能自利,害人實際是在害己。敬人者,人敬之;愛人者,人愛之;損人者,人損之:欺人者,人欺之。所以,我們應該做到自利利他,不可損人利己。
【第38句】:【禪語人生】因為他固執地認為自己是修行人,很有能量,能夠幫到別人。其實別人不需要他的幫助,只是他需要別人的困難,別人有困難了,才能有機會展示他修行的功力。
【第39句】:【禪語人生】于一切處不住相,彼相中不生憎愛,亦無取舍,不念利益成壞等事,安閑恬靜,虛融淡泊,此名一相三昧。
【第40句】:生活的禪法,來自心地的力量,對眼前的拓寬,與對未來的展望,同樣是一塊心地,忙與閑的安排,浮生熱惱千萬種,一笑一坐全自消,世人不知清閑活,便是人生大冤枉。
【第41句】:【禪語人生】我們生命得自于父母,父母的恩德一生一世;我們的慧命,得力于佛,佛的恩德生生世世。誰知道?覺悟的人知道,所以才知恩報恩。
【第42句】:生死即涅槃,二無彼此故,是故于生死,非舍非非舍,于涅槃亦爾,無得無不得。(古印度)無著《攝大乘論》卷下
【第43句】:你,我、他就像三個水分子,是全同,是不二的。若說有差別、若說是異化,那只不過是假象罷了?!葡壬?/p>
【第44句】:【禪心佛語】認不是生智慧水,水能調五味、合五色,隨方就圓。人的性子,要能煉得像水一樣,就成道了。所以古人說“上善若水”。
【第45句】:佛陀設教在人間,就是要教育眾生回歸真如本性,做個真正的人。所以說人格若成,佛格就成;人格若不成,又如何成佛呢?
【第46句】:【佛家禪語】學佛是否成功的標準不在于你掌握了多少佛教知識,也不在于你在山洞里閉關多少年,而在于佛陀教導我們的人格標準你能做到多少。
【第47句】:大氣是一種修養。發怒時要看看發怒的對象是誰??梢院捅饶愀叱龊芏嗟娜税l火一萬次,而不要和一個乞丐發一次怒。
【第48句】:【心靈禪文案】不管我們做的是什么,人生不論長短,命運不會虧欠誰,看開了,誰的頭頂都有一汪藍天;生命是一種聲音,從啼哭開始的隨意陰晴,到高山流水的激昂磅礴,最后躺在云水禪心里聆聽花開的過程。
【第49句】:時光若水,暗香浮動,細品人生的味道,苦澀,甘甜,入醉。閑看庭前花開花落,漫隨天外云卷云舒,將一切美好安放在心里,以一抹燦然的微笑,在歲月里行走,滋潤生命的漫漫旅程。
【第50句】:【經典古語賢文-萬世精典--惜時】一世人生非容易,為人一世要存心。存心自有天知道,切莫錯過好光陰。寸金失了能掙回,失卻光陰無處尋。一寸光陰一寸金,寸金難買寸光陰。
【第51句】:【禪心佛語】生活,就象一個無形的天平,站在上面的每個人都有可能走極端,但這最終都是為了尋找一個平衡的支點,使自己站的更穩,走的更好,活的更精彩。
【第52句】:【禪心佛語】如果你能每天吶喊遍「我用不著為這點小事而煩惱」,你會發現,你心里有種不可思議的力量,試試看,很管用的。
【第53句】:有些機會,因瞬間的猶豫,擦肩而過;有些緣分,因一時的任性,滑落指間;有些感情,因一時的沖動,遺憾一生;有些人,一轉身就是一輩子。
【第54句】:【佛心禪語】禪不神秘。相反地,它是一種生命的藝術,它能啟發我們的靈性,它沃開了生命的花朵,讓我們對著自己的生活報以微笑與欣悅,讓我們找到自己真正的價值。
【第55句】:死者棄身,其行不亡。譬如種谷,種敗于下,根生莖葉,實出于上。作行不斷,譬如燈燭,展轉燃之,故炷雖消,火續不滅。行有罪福,如人夜書,火滅字存。。人死神去,隨行往生,如車輪轉,不得離地。《佛說孛經》
【第56句】:有些事不可避免,有些事無力改變,有些事情無法預測。抱怨無用,明智的人會一笑置之,生活中不如意之事常常發生。我們無法保證事事順心,但能夠做到坦然面對,該放則放。培養對生活美好...
【第57句】:真正的“禪”,是在日常生活中不起煩惱妄想,集中精神,一心不亂。行茲在茲、念茲在茲,使心住于一境。——證嚴法師
【第58句】:嬉笑怒罵,皆成文章。小腳一雙,眼淚一缸。冷水洗瘡,大糞潑秧。殺豬宰羊,廚子先償。點酒不嘗,搶菜大王。從來家丑,不可外揚。會做買賣,莫虧牙行。千金之子,坐不垂堂。百足之蟲,死而不僵。親之如兄,字曰孔方。
【第59句】:【禪心佛語】石觀音寺這座千年古剎的十方叢林之道風,于二戰寺院被炸毀以后近百年,終于重新樹立起了叢林法幢,名寺重興,龍天慶贊。
【第60句】:人生來往相逢間,不管是聚還是散,總是前緣,多一點呵護與善待、寬恕與諒解,放過往事,總是向前,誰也不是命運的敗家子,每一份善念都是福田,多一點和氣,多一點柔軟,這一趟生命,還需自己憐惜。
【第61句】:【佛語悟道】如果以善良的心去教育感化別人,即使別人因此離你而去,你也沒有做什么壞事;如果以惡毒的心去教別人相互亂斗,這就是搬弄是非,你就做了最大的壞事。
【第62句】:【禪語人生】無事心不空,有事心不亂,大事心不畏,小事心不慢。你流浪人間,不要陷入其中。人在紅塵中,心在萬物上。天地有芬芳,隨緣共花香。
【第63句】:【禪心佛語】對財物,不肯舍給人家,是財慳;對佛法,那個殊勝的法,不愿意給人家,是法的慳吝。這都是不好的,感的果都是自己吃虧。財的慳感貧窮,法的慳感愚癡。
【第64句】:以心悟意,于一裊煙塵里皈依,原來,禪意不在寺院,不在古佛,不在俯首叩拜間,亦不必缽盂聲聲。雙手合十,心,沉靜于阡陌紅塵,拂塵,拈花,聽風,或許某一粒微翊的存在,皆入禪意。
【第65句】:【禪心佛語】沒有發心,就沒有修行,發什么心呢?發出離心、慈悲心、菩提心,沒有這些最基礎的,永遠也解脫不了。
【第66句】:還有一種人,內心原本潔凈、善良,只是由于生存競爭的需要,攻擊意識或防御意識較強,呈現在別人面前的可能是一個“麻煩分子”的形象,但真性情一旦為人所知,內心的美質表露出來,仍然會為人所喜愛。
【第67句】:阿彌陀佛是善種的老農,一句名號是佛下的種子,我們的心便是佛下種的土地。佛不僅下種,還以光明來催熟,以法水來滋潤,又挖出我們煩惱的污泥來做肥料;菩提靈苗便日日生長,到了日子,必豐收菩提的果實。
【第68句】:【禪心佛語】記住一個人的壞,那是拿別人的過錯來懲罰自己,讓自己生活得不快樂,那樣只能讓自己整天生活在不快樂之中;記住他人的好,讓感恩時時裝在心里,你就能成為這個世界上最幸福的人。
【第69句】:【禪心佛語】人的一念有什么心,其它眾生都能感受得到。你持不殺生戒,會給一切眾生帶來生命的安全感。如果吃肉,會給畜生道的眾生帶來恐怖的感覺。食肉殺生的習氣一生長起來,修行人的慈悲心就沒有了。
【第70句】:【禪心佛語】世事匆忙。許多時候會忘記了活著還要有方向,那個方向就是心底良心指引的地方——寬容。過去也好,未來也罷,一捧清水洗臉,一場清夢入眠,一個清白活人,一身清氣處世,一把清淚紅塵,一陣清風謝幕。
【第71句】:一切法,即是一切有情心。有情心煩惱種性,即是菩提性,即是本性真凈,即是四智菩提?!堵鈳熇П矍Ю彺蠼掏踅洝肪矶?/p>
【第72句】:【禪心佛語】當逆境來臨時,抱怨消沉與事無補,唯一的選擇是坦然面對,勇敢的砸碎痛苦,方能戰勝逆境,把逆境化為動力,更加發奮努力。
【第73句】:【禪心佛語】生活里少一些苛刻,把所有的復雜變得簡單,讓生活多一些釋然,不必要糾纏不放,遇事冷靜,盡力而為,適可而止,讓他一步,這世界有多寬,也全在這諒解之間。
【第74句】:選擇一個朋友,就是選擇一種生活方式。自己修身養性是交到好朋友的前提,等于給自己打開了最友善的世界,能夠讓自己的人生具有光彩。真正的朋友不是在一起有聊不完的話,而是即使不說一句話也不覺得尷尬。
【第75句】:【哲理禪語】佛陀拈花,迦葉微笑。那手中的蓮花只對那些活在當下的人而言才是真實的。如果你不回到目前此刻,對你來說,這朵花實不存在。與痛苦接觸并不是要迷失于痛苦中,生命雖然是充滿苦惱,但也同時滿載奇珍。
【第76句】:【禪語人生】意志堅強的樂觀主義者用“世上無難事”的人生觀來思考問題,越是遭受逆境的打擊,越是表現得堅強。
【第77句】:【佛為心道為骨儒為表】佛為心,道為骨,儒為表,大度看世界。技在手,能在身,思在腦,從容過生活。三千年讀史,不外功名利祿;九萬年悟道,終歸詩酒田園。
【第78句】:為什么我們不努力提高自己的文化素質,提高自己的說話水平,注意自己的說話方式,多說些贊人、勵人、暖人的良言,而少講甚至不講罵人、貶人、傷人的惡語呢?
【第79句】:【禪心佛語】外表上我們可能很簡單,我們可能只有很少幾件衣服,一日一餐就滿足了,然而這并不是樸素。如果你的心能容納無限的經驗,雖然飽經世故,卻又能保持單純,這才是樸素。
【第80句】:【禪語人生】因為做不到,所以才會糾結,也才會不知所措,還有時會口是心非。其實,做不到不要緊,努力就好。
【第81句】:生活中所有的經過,人有悲歡離合,花有花開花落,經歷著欣喜若狂,也常常困擾于悲觀失落,其實這一切都是命運的助緣,不是風動,也不是幡動,而是需要一種生命從狹隘中解脫,從局限中突圍,是一種對心地的歷練。
【第82句】:【心靈禪語】不要簡單地把“因果報應”打入迷信思想的行列。現在,相信它的人在增加。善良的人們希望能夠“現世現報”,讓報應來得快些,以便遏止一些惡人的惡行。這樣的想法無可指責,它代表著一種正義的呼聲!
【第83句】:【佛心禪語】愛自己也是接受真實的自己。愛自己,就是愛自己的全部,愛構成自己的所有方面,包括優點也包括缺點,包括夢想也包括我們身上一切矛盾的地方。即使覺得自己不漂亮,覺得自己很笨,仍愛自己。
【第84句】:【禪心佛語】人生是一條漫長的旅途。有平坦的大道,也有崎嶇的小路;有燦爛的鮮花,也有密布的荊棘。無論順境還是逆境,都要從容面對;無論獲得還是失去,都要平靜地接受。
【第85句】:貪瞋癡等一切煩惱是菩薩器杖,以煩惱門度眾生故。生死是菩薩器杖,不斷菩薩行教化眾生故?!度A嚴經》卷五十七,離世間品
【第86句】:很多高僧大德常講“吃虧是?!保@一點不假。吃虧的反面是占便宜,占便宜就是禍。我們要清楚占便宜是禍害,就絕對不會再有占人家便宜的念頭了。
【第87句】:學會用自己高尚的人格去塑造他人高尚的人格,以一個博大寬容的胸懷去接納他人,建立一個溫馨和諧的氛圍。當我們用賊眼看人時,人人都是賊。當我們用佛眼看人時,人人都是佛,做人講究的是要要溫。
【第88句】:【禪語人生】心靜,是一種境界,一種智慧,一種思考。也是人生轉折的必要過程,更是人生成功的必要成本。心靜需要具備一種豁達自信的素質,需要一份恬然和難得的悟性。世間萬物皆有心。
【第89句】:【禪心佛語】人生要學會吃苦,苦盡甘必來。因為人生在成長的過程中苦比樂多,能夠吃苦耐勞的人成功的機會總是在等待著他。歷盡艱辛萬苦,光明的前程就在盡頭。
【第90句】:一個女人最好的嫁妝就是一顆體貼溫暖的心,一個男人最好的聘禮就是一生的遷就與疼愛。世界上最珍貴的東西往往是免費的,可惜世人很多看不穿!愛,就是沒有理由的心疼和不設前提的寬容。
【第91句】:若諸菩薩于大乘中發趣修行,日初分時有所犯戒,于日中分不離一切智心,如是菩薩戒身不壞。若日中有所犯戒,于日后分不離一切智心,如是菩薩戒身不壞?!洞髮毞e經》卷九十,優波離會
【第92句】:吃了黃連才知道甘蔗更甜,受了風霜才覺得陽光更暖,經歷了貧寒才感到生活更美好,遭遇挫折才感到人生更充實!
【第93句】:今天是白閉癥日,透過電視等媒體我們可以看到很多神智自閉的小孩,感到他們非??蓱z。不過在佛菩薩的眼里我們凡夫都像得了自閉癥的小孩一樣,善惡不明,取舍顛倒?,F在真的不知道誰更應該被可憐。
【第94句】:如人少資糧,涉遠遭苦難,不修功德者,必經惡道苦。如人豐資糧,安樂以遠游,修德淳厚者,善趣常受樂?!峨s阿含經》卷四十六,第1233經
【第95句】:幸福不是大把大把的金錢帶來的物質愉悅,也不是顯赫一時的聲名帶來的精神滿足。幸福只是一種態度,一種讓人可以在平凡中體味出美的態度,一種讓人可以在簡單中領悟甜蜜的態度。
【第96句】:【禪心佛語】虎跑寺斷食二十一天的經歷是弘一法師人生的一個重大轉折。李叔同本是揮金如土的風流公子,早年出入雅士、名妓之間。但在虎跑寺斷食之后,他的整個氣質發生變化,前后判若兩人。
【第97句】:總是期待某個最佳時刻來臨,才實施某個計劃已久的事情;總是想不做則已,做則盡善盡美。完美主義的結果往往導致拖延。
【第98句】:【經典的人生禪語】要學會維持你的快樂,不斷地感恩,不斷地將臉朝向有光的地方。時間長了,你自然學會了和喜悅相處的訣竅。希望你一站出來,就讓人能從你身上看到生命的光彩。——畢淑敏
【第99句】:【禪語人生】心念的培養確實很重要,一點都不能疏忽。人來到世間,從幼年開始就受環境的熏陶及影響,而養成一些習氣;習慣成自然,到老時就更由不得自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