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句】:【禪心佛語】所謂鬼是指那些說壞話、做惡事的人,即使是和尚或沙彌也一樣,如果他們不遵守或不認識正法及戒律,他們也一樣可以叫做鬼。
【第2句】:【禪心佛語】世間萬物自有其自然的規律、內在的節奏,過快和太慢都會使事物失去本來的面目。
【第3句】:【禪語人生】有了朋友的相伴,有了知己的相知,你的生命才會出現藍藍的白云天。
【第4句】:如果我們不是以全然的自我存在,并真實處于當下的話,我們就會錯失一切。
【第5句】:清流我們每個人心底都有一股清流,都有一塊福田,隱藏著豐沛的泉源。
【第6句】:用清凈的心眼看人,就不會彼此碰撞。聲無形無量,色乃假相,不必拿聲、色來壓迫自己的心眼。言為重,千言無用。言重則信重,信重則有大用。
【第7句】:【佛心禪語】做事注意方式,效果可能會更好,拐彎抹角把話說,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不要太鉆牛角尖,委婉地拒絕往往能收到更好的效果。
【第8句】:【佛心禪語】當然,最好是不被人討厭。可是無論你是怎么的好人,還是有人會說:“我就煩好人。”
【第9句】:【禪心佛語】當你選擇寬恕別人,放棄的是痛苦,獲得的是無可估量的心靈自由。
【第10句】:平常人的心都有:貪婪、嗔怒、愚癡、驕慢、猜疑。這五種心病,是因為我們沒有把心照顧好,才會一一現形。
【第11句】:靜心就是對感情不執不舍,對五欲不拒不貪,對世間不厭不求,對生死不懼不迷。
【第12句】:若知自心是佛,不應心外覓佛。佛不度佛,將心覓佛不識佛,但是外覓佛者,盡是不識自心是佛。——《達摩大師血脈論》
【第13句】:【禪心佛語】如果兩個人互相敵對,那是兩個人都不好。你在零上面無論加多少個零,答案還是零,懷有敵意的人加在一起,出現的終究還是敵對狀態。
【第14句】:【禪心佛語】人身難得,六情難具,口辯難中,才聰難致,壽命難獲,明人難遭,直言難有,大心難發,經法難聞,如來難值。
【第15句】:走過的歲月,總有圓滿,總有殘缺;曾經的欲望,總在燃燒,總在膨脹;當初的夢想,總在破滅,總在走遠。心中的愛人,總在牽掛,總在惦記。
【第16句】:世間萬物、宇宙萬法,皆有其本具的功能;人本來就有與生俱來的本性良能。
【第17句】:時有風吹幡動,一僧日風動,一僧日幡動,議論不已。慧能進曰:“不是風動,不是幡動,仁者心動。”——《壇經·行由第一》
【第18句】:【禪心佛語】寵辱不驚,看庭前花開花落;去留無意,任天上云卷云舒;做個好人,身正心安魂夢穩;行些善事,天知地鑒鬼神欽。
【第19句】:【禪語人生】幸福:健康是最佳的利益;滿足是最好的財富。講信義的朋友是最好的親戚;沒有煩惱是最大的服氣。
【第20句】:我于空性究竟故,外界與我成一體,風心顯境自在故,任何變現皆隨心。《彌勒日巴大師歌集》
【第21句】:或許,境界不同各有各的自在,但我們的生活需由自己譜寫,他人不能替代,而我們也無法代替他人生活。
【第22句】:進食時,我們得拿起筷子,最后,我們還得放下筷子。有時,面對美食,我們很難放得下筷子,但再難,最后我們還得放下它,否則,便會撐死。
【第23句】:所有成佛功德法,悉以回施諸群生。愿令一切皆清凈,到佛莊嚴之彼岸。《華嚴經》卷二十三,十回向品
【第24句】:世間本無事,庸人自擾之,連“我”都不存在,又何苦執著?放下,忘記,拋卻,才是悟到空的途徑。
【第25句】:【禪心佛語】糾結于某一人、某一時、某一事。只有看開了,想通了,才能隨緣、隨性、隨心而為,不急不躁,不悲不歡,不咸不淡。
【第26句】:【禪語人生】一個好的東西往往是說不清楚的,說得清楚的往往不是好東西。
【第27句】:【圣經文案】423無論做什么,都要從心里作,象是給主做的,不是給人做的。(西3:23)
【第28句】:【禪心佛語】盛喜中,勿許人物。盛怒中,勿答人書。喜時之言,多失信。怒時之言,多失體。
【第29句】:【禪語人生】心體即定即圣,即真即正。非業非忄與(煩惱),非邪非惡,即斷三障,即成三學。
【第30句】:父母是孩子的“模’’,老師是學生的“樣”;以好模樣,培育孩子正確的人生觀。
【第31句】:【禪心佛語】雖然現今這燃燒著欲望,爭奪金錢和私利的世道,無所欲為的年代...但如果一個人有正能量的信仰,就是不一樣的會束縛很多作惡的念頭。
【第32句】:【禪心佛語】生活中,我們能隨著天氣的冷熱而增減著衣服,但我們很難伴隨著冷熱調整自己的心情。。
【第33句】:【禪心佛語】朋友會因你向他們求助而感到他們的重要性。他們不但不會輕視你,反而會引為知己,對你更加緊密。
【第34句】:【禪心佛語】人們最好在運籌帷幄時膽小一點,并想及所有不良后果;但在必須行動的時候,便要大膽敢為。
【第35句】:【禪心佛語】若是先甜后苦,后面的苦顯得更苦.若是先苦后甜,后面的甜顯得更甜;每一次創傷都是一種成熟,每一次失去都是一種獲得。
【第36句】:【禪語人生】用功的人要善于調和身心,務使心平氣和,無掛無礙,無我無人,行住坐臥,妙合玄機。
【第37句】:【圣經文案】239當下耶穌說:“父啊,赦免他們!因為他們所作的,他們不曉得。”兵丁就拈鬮分他的衣服。(路23:34)
【第38句】:【禪語人生】應該有更好的方式開始新的一天,而不是千篇一律地在每個早上都醒來。
【第39句】:修行除了自度之外,還要度人;時時刻刻培養善根(智慧)、慈悲(福德),絕對不侵犯、毀謗他人,尤其不侵犯、毀謗同道者。
【第40句】:凡學佛之人,無論在家出家,皆不得以安受坐享為應分,務必隨位隨力,日作其資生利人事業,不得荒廢偷惰。(民國)太虛《學佛者應知行之要事》
【第41句】:【禪心佛語】時刻告訴自己:不要舍棄任何一個培養福報的機會,福報是用心,一分一秒培養起來的。祖師大德這么做,我也要這么做。
【第42句】:【佛心禪語】「道」是解脫啊,叫你吃素哪里是道呢?只是助緣啊,叫你持戒也是助緣,要般若實相的叫做「道」。
【第43句】:認認真真做事,踏踏實實做人。凡事不要不懂裝懂,自欺欺人。雖然能蒙得了一時,但卻蒙不了一世,最終會露出馬腳。
【第44句】:只要能擺脫虛偽是非的假相,就能真假分明,即使“忙”也忙得快樂,“閑”也閑得自在。
【第45句】:【禪心佛語】禪悟人生:佛陀:凈化自己完全在于自己,別人無法代替。心要怎么凈化呢?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自凈其意,是諸佛教。
【第46句】:在解決問題時,不要被問題的表面現象所迷惑,要找到問題的關鍵所在,只有抓住了問題的關鍵,才能從問題的根本上解決問題。
【第47句】:太圣說空法,為離諸見故,若復見有空,諸佛所不化。(古印度)龍樹《中論·破行品》
【第48句】:【圣經文案】412我們卻是天上的國民,并且等候救主,就是主耶穌基督從天上降臨。(腓3:20)
【第49句】:【禪心佛語】佛曰:菩提并無樹,明鏡亦無臺,世本無一物,何處染塵埃。佛曰: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第50句】:人的生、老、病、死是很正常的事,與其煩惱它,何不每天快樂地過日子?
【第51句】:一個將軍一個令,一個和尚一個磬。一家養女百家求,一馬不行百馬憂。一舉首登龍虎榜,十年身到鳳凰池。一切從實際出發,是成功的第一步。
【第52句】:【禪語人生】因緣果報都不是固定不變的,都不是靜止的,都不是注定的。因緣果報都是隨生命主體的作用而變化。
【第53句】:自力修行,揚湯止沸,使盡解數,全無效果;他力救度,釜底抽薪,不動聲色,鍋冷灶涼。
【第54句】:心是佛,不用將心求佛;心是法,不用將法求心。佛法無二,和合為僧,即是一體三寶。一《大珠禪師文案》
【第55句】:【佛心禪語】小和尚忽然覺的,自己似乎就要領會到一些什么東西了,于是連忙磕頭說:“和尚慈悲,求師父教我。”
【第56句】:雖誦千章,不義何益?不如一義,聞可得道。雖誦千言,不義何益?不如一義,聞可得道。《增一阿含經》卷二十三,增上品
【第57句】:何因緣故諸法自性無?佛言:諸法和合因緣生,法中無自性,若無自性,是名無法。《摩訶般若經》卷二十四,道樹品
【第58句】:眼不見色塵,意不知諸法。此名最上實,世人不能度。(古印度)龍樹《般若燈論》
【第59句】:用禪心來看世界,會多出一份超脫與淡然。在流動的歲月中,關于幸福,都是跟平淡在一起的。
【第60句】:【禪語人生】一個人所擁有的最好的東西是什么?不是昨天的輝煌,也不是明天的希望,而是現在。
【第61句】:心地若能時時現光明,與人坦誠相待,則不必怖畏人生道路有障礙,也無需擔憂別人是否不利自己。
【第62句】:若能少欲知足,安貧樂道,具足信心、智慧與毅力,則能不受物欲左右,得身心解脫自在。
【第63句】:【禪語人生】物要能被利用,才是貴重之物;人要能被利用,才是有用之人。做事一定要盡到自己本事,做人一定要盡到自己本分。
【第64句】:【禪語人生】有愿望放在心里,而沒有身體力行,猶如耕田不播種,皆是空過因緣。
【第65句】:【禪心佛語】時時思及人生歲月匆匆,何必汲汲營營,以有限的生命去追求那無常的一切。
【第66句】:今后之中國民族心理,其將吸收東西兩半球、古今五千年各種民族之文化,陶鑄為中國民族新心理,以為創造世界文化之發軔。(民國)太虛《中國近代之民族生活》
【第67句】:【禪語人生】真正的自己是不證自明、不需要證明的。找到真正自己的人,不求被重視,亦不強求理解,等視逆順,安詳寧靜地關懷著世人。
【第68句】:修多羅教,如標月指,若復見月,了知所標畢竟非月。一切如來種種言說開示菩薩,亦復如是。《圓覺經》卷上
【第69句】:【佛心禪語】不管學佛還是不學佛,有信仰還是沒信仰,所有眾生都想獲得幸福快樂。幸福快樂的根本就是一顆好心,為了自他一切眾生的快樂幸福而培養一顆善心很重要。
【第70句】:一切功德由時間所累積,一切功德由我們身體行動所成就;所以,我們要好好愛惜人身。
【第71句】:【禪心佛語】但可惜的是,世人很難理解這一點,就連一些很有名的畫家和搞美學的人,對此也不甚了解。
【第72句】:歸命佛法僧,定不墮惡道,棄舍人身已,當獲得天身。一心歸信三寶,決定得大加持,所求圓滿。(古印度)蓮花生
【第73句】:【禪心佛語】佛陀說每一部經典都有一個當機者。有的經典以舍利弗為當機者,有的經典以須菩提為當機者。
【第74句】:【禪心佛語】清清楚楚看昨天,扎扎實實抓今天,高高興興看明天。向昨天要經驗,向明天要動力,向今天要成果。記住昨天,思索明天,善待今天。
【第75句】:【圣經文案】351他叫我們能承當這新約的執事,不是憑著字句,乃是憑著精意。因為那字句是叫人死,精意是叫人活。(林后3:6)
【第76句】:白牛常在白云中,人自無心牛亦同;月透白云云影白,白云明月任西東。——普明禪師
【第77句】:兩岸蘆花一葉舟,涼風深夜月如鉤。絲綸千尺慵拋放,歸到家山即便休。——《舒州龍門佛眼和尚文案》
【第78句】:有先貧而后富,有老壯而少衰。滿腹文章,白發竟然不中;才疏學淺,少年及第登科。深院宮娥,運退反為妓妾;風流妓女,時來配作夫人。
【第79句】:【禪語人生】一切惡法,本是虛妄的,你不要太自卑你自己。一切善法,也是虛妄的,你也不要太狂妄你自己。
【第80句】:【佛語悟道】一個人傳說某件事,別人不相信。但是如果上萬的人都這樣傳說,別人就信以為真了。
【第81句】:【禪心佛語】人生最大的禮物是寬恕,人生最可佩服的是精進,人生最大的財富是健康。
【第82句】:【禪語人生】協義,什么叫協義啊?協商好了,就得仗義仁義,那玩意拿出來了一用,那就沒意義了,那就快結束了。
【第83句】:【禪心佛語】疾病癌癥,災難不幸之所以會發生,就是緣于我們以前所造的殺業感召而來的業報。解決之道就是放生,藉著出錢出力贖命放生,來償還以前我們所欠無數的殺債。
【第84句】:【禪心佛語】產生靈感的基礎是知識的積累,是豐富的想象力和對新奇事物的不懈追求。
【第85句】:這其中的區別就在于能否駕馭好自己的心。習得了平常心,以平常心對待世間無常,反而能夠得到解脫。
【第86句】:【禪心佛語】人面桃花心無賞,美味佳肴性不餐.明月自在清涼處,法喜充滿無話言。
【第87句】:人的個性,不要像山上剛炸碎的石頭,每個角度都銳利而刺人,要如海灘小圓石的光滑,讓人摸了很舒服。
【第88句】:【禪心佛語】時尚和本土本來就是一對反義詞,真是本年度最好笑的笑話。
【第89句】:不要忘掉別人生氣時說的話,因為往往那才是真相;不要記恨說這話的人,因為這是他用另一種方式讓你看清楚自己。
【第90句】:【禪心佛語】為人處世,應先認識自己,忠于自己,忠于自己的工作崗位。
【第91句】:身體有病不可怕,可怕的是心有病;物質缺乏不可怕,可怕的是心靈貧窮。
【第92句】:佛法是心法,不是腦法,故僅靠大腦思維、推理、記憶、分別不能契人佛法;必須用心,成為心的需要、心的渴求、心的本能。
【第93句】:【禪心佛語】法本不生,今亦無滅,不起二見,不厭不忻,一切諸法唯是一心,然后乃為佛乘也。
【第94句】:【禪語人生】這是個七彩的世界,這是個晦暗的世界,這是個輕松的世界,這是個硬實的世界。
【第95句】:繁華如夢,夢已無痕。塵緣路上,相遇是剎那,相忘也可能是一念之間。如果無法回頭的是情感,那么無法挽留的,便是時光。
【第96句】:【羅狀元醒世詩其7】有有無無且耐煩,勞勞祿祿幾時閑。人心曲曲灣灣水,世事重重疊疊山。古古今今多變換,貧貧富富有循環。將將就就隨時過,苦苦甜甜命一般。
【第97句】:弘法,固然能利益眾生,也會傷害眾生。利益的是真有心求解脫、了生死的人,傷害的是名聞利養、眾生知見。
【第98句】:【禪語人生】智者受到贊美時,句句反思;愚者受到批評時,句句反駁。
【第99句】:【禪語人生】永遠都不要停止微笑,即使是在你難過的時候,說不定有人會因為你的笑容而愛上你。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