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句】:半夜里漲水——沒人見
【第2句】:【黃鱔泥鰍——差不離兒】(歇)黃鱔和泥鰍體形相似,都生活在水中泥里。指相差很有限。
【第3句】:佛爺的眼珠——動不得
【第4句】:【氣大不養神】(諺)火氣太大的人,很難保養精神。指養生貴在心平氣和,不動肝火。 也作氣大不養人。 氣大傷身。
【第5句】:【土地爺放屁——神氣】(歇)氣:本指氣體,轉指氣勢、氣派。指自以為了不起,裝出得意或傲慢的樣子。也形容有氣派。
【第6句】:藥鋪里賣棺材——往壞處想
【第7句】:【不到火候不揭鍋】早揭鍋,飯夾生;晚揭鍋,飯糊了。謂 要抓住適當時機。張長弓等《邊城風雪》:“他還要看一看, 等一等,不到火候不揭鍋。”
【第8句】:【水長船高,泥多佛大】(諺)水位上升,船身自然就高;泥土加多,塑的佛像自然就大。比喻事物隨所憑借的條件的提升而提升。 也作“水長船亦高”。
【第9句】:【上斷頭臺】(慣)斷頭臺:執行斬刑的臺,18世紀末法國資產階級革命時期用過。比喻被判處死刑或受到最嚴厲的處罰。
【第10句】:大吊車吊螞蟻——輕而易舉
【第11句】:【家有家法,店有店規】強調要遵守法紀。家、店,亦可換用 其他表示集體單位的詞語。韓志君等《古船·女人和網》: “家有家法,店有店規。我們豆腐房,不允許走歪門邪道!”
【第12句】:【高山頭上點燈——來明的】(歇)明:本指明亮,轉指公開、不隱蔽。指采取公開、透明的方式。
【第13句】:黃鼠狼拜月亮——裝神弄鬼
【第14句】:【人靠衣服馬靠鞍】(諺)人穿上一身得體的衣服,就會顯得分外精神;馬備上一副講究的鞍韉,就會顯得特別駿美。指衣服對人體的形象美有極大的影響。 也作人的衣裳馬的鞍。 人是衣裝,馬是鞍裝。
【第15句】:【不遇盤根,誰別利器】(諺)盤根:樹根盤繞。指不遇到盤根錯節,誰能識別出斧子的鋒利。比喻不遇到棘手難辦的事,就顯現不出英杰之材。
【第16句】:【過河丟拐棍,病好打太醫】(慣)太醫:皇家的醫生。比喻事成之后便把幫助過自己的人一腳踢開。
【第17句】:【雞叫三遍天明亮】釋義:比喻黑暗總會過去,光明定會到來。例句:陶家媽媽!雞叫三遍天明亮,烈士們的血不是白流的。我們的力量比從前大得多了!革命總是要成功的。
【第18句】:【不是冤家不聚頭】釋義:冤家:仇人;也用于對親人的昵稱。在一起生活,矛盾不可避免,所以有矛盾的人總要聚在一起。例句:偏偏兒的遇見了這么兩個不懂事的小冤家兒,沒有——天不叫我操心!真正是俗話兒說的,不是冤家不聚頭了。
【第19句】:【人有點滴之恩,定當涌泉相報】見“得人點滴之恩,當以涌泉相報”。
【第20句】:芋頭葉澆水——潤皮不潤心
【第21句】:【同心結】“同心結”是青年男女的定情之物,意為永結同心。那么,“同心結”源于何時呢? “同心結”源于《詩源》里的一個故事:文胄與相鄰的女子姜氏相愛,文胄送給姜氏一枚百煉水晶針,作為定情的信物。姜氏打開箱子,用雙針穿上連理線,織成同心結回贈文胄。縷縷絲線織進無限情思,從此“同心結”成為男女定情的最好信物。“同心結”是用兩股彩繩或彩帶,綰成連環回文樣式再抽緊而成,因其形態是兩股彩繩交相盤于“結”的中心,代表著男女愛情的心心相印,而被看做“永結同心”之意。 “同心結”有真實記載的首見于南北朝。南齊歌妓蘇小小作《西陵歌》說到了“同心結”:“妾乘油壁車,郎乘青驄馬。何處結同心,西陵松柏下。” 南朝梁武帝在《有所思》詩中也有“腰中雙綺帶,夢為同心結”的記述,可見,從歌妓到最高統治者,都知道這種表示愛情的信物了。如今,男女青年仍舊對“同心結”情由所鐘,一旦成為定情之物,則永久珍藏,以作紀念。現代人還把它作為一種裝飾品帶在身上,作為束發的帶飾、腰帶的結飾、身上的佩飾,此形影不離。
【第22句】:武大郎的身子一不夠尺寸
【第23句】:【反其道而行之】這一詞語經常用到,意思是用與對方相反的辦法行事。 “反其道而行之”的出處與韓信有關。楚漢相爭時,在力量對比上,項羽處于強勢,劉邦處于弱勢。在張良和蕭何的力薦之下,劉邦封韓信為大將軍。據司馬遷《史記·淮陰侯列傳》記載,韓信對劉邦說:“名雖為霸,實失天下心。故日其強易弱。今大王能反其道,任天下武勇,何所不誅!”意思是說,項羽雖然被稱作一霸,但他實際上已經失去了天下百姓的心。所以我說他的強大很快就會變弱。今天大王確實能夠用相反的方法行事,聚集天下的勇武之士,還有什么不能被消滅的?劉邦聽后覺得很有道理,一直執行這方針,楚漢之間,強弱易勢,最終取得了勝利。
【第24句】:【小魚上大串兒】以小充大,混在一起。臺灣林海音《城南 舊事》:“她跟媽有訴說不盡的心事,奶媽,張媽,都喜歡靠攏 來聽,我也小魚上大串兒的擠在大人堆里,仰頭望著蘭姨那 張有表情的臉。”
【第25句】:【惡虎難斗肚里蛇】釋義:鉆進內部的敵人很難斗。例句:“常言道:‘惡虎難斗肚里蛇’,只有打進他們的心臟里邊去。這是一著最好的棋子,包贏不輸。”
【第26句】:【斷橋】杭州西湖美名揚天下,到過西湖的人都要到“斷橋”一游,結果“斷橋不斷”。關于斷橋的得名眾說紛紜:有人說起自平湖秋月的白堤至此而斷,故稱斷橋;有人說孤山之路到此而斷,故名斷橋。還有人說是冬日雪霽,古石橋上陽面冰雪消融,陰面依然玉砌銀鋪,從葛嶺遠眺,橋與堤似斷非斷,故名“斷橋殘雪”。最流行的一種說法是,古時候橋畔住著一對以釀酒為生的段姓夫婦,他們將西湖上的小木橋改造成為一座高高的石拱橋,還在橋頭建了一座亭子。從此游西湖的人再也不怕路滑橋斷了。鄉親父老為紀念段家夫婦行善造橋的好事,便把這橋稱為段家橋。后來,因“段”與“斷”同音,久而久之又被稱為“斷橋”。
【第27句】:【一夫當關,萬夫莫開】釋義:一個人把守關口,一萬個人也攻不開。形容地勢險要,易守難攻。“萬夫莫開”又作“萬人難敵”。例句:這個巖洞地形險要,大有“一夫當關,萬夫莫開”之勢。即使敵人發現了白大姐藏在洞內,她有短槍,敵人也是干瞪眼沒得辦法。
【第28句】:【當面燒香,背后拆廟】(慣)比喻人前假裝善良,背地里干壞事。
【第29句】:【涼水澆頭】見“冷水澆頭懷抱冰”。
【第30句】:過后才知事前錯,老來方覺少時非。
【第31句】:高山上的松柏——四季常青
【第32句】:【小腳一雙,眼淚一缸】(諺)小腳:舊禮教摧殘婦女,女孩從七、八歲時起纏足,折斷趾骨,彎成三寸小腳。女子纏就一雙小腳,眼淚就得流滿一缸。指纏足是非常痛苦的。 也作“小腳一雙淚一缸”。
【第33句】:口袋里抓兔子——穩拿
【第34句】:【沒水不煞火】(諺)指只有用水才能撲滅火。泛指要想制服一種暴力,就必須動用它的克星。也指離了金錢就辦不成事。
【第35句】:【寧可玉碎,不能瓦全】(諺)寧愿作為美玉被擊得粉碎,也不作為瓦片而被保護得完好。比喻有氣節的人,寧可忠貞而死,絕不茍且偷生。 也作寧為玉碎,不作瓦全。 寧甘玉碎,必不瓦全。
【第36句】:黃連樹上搭苦瓜棚一一苦上加苦
【第37句】:【籠中之鳥,網中之魚】釋義:關在籠子里的鳥,進入網內的魚,比喻很難逃走。例句:求你老人家,念著與我們員外八拜之情,如今既住在這里,就如籠中之鳥,網內之魚,若要報仇,不費吹灰之力,要錯過這個機會,可就無處去找了。
【第38句】:【花生剝了殼——好賴算個仁】(歇)仁:花生仁兒,諧“人”。指好歹當個人來使用。
【第39句】:我的新襯衫被火燒了個洞,媽媽就在上面繡了只小花鹿,可漂亮了。鄰居阿姨見了,直夸媽媽繡得好。媽媽卻說:“唉!遠看是朵花,近看是個疤。”(安徽·臨泉)
【第40句】:【紅軍】建軍初期,共產黨領導的軍隊并不叫“紅軍”,1927年八月的南昌起義和九月的秋收起義,都不叫紅軍。毛澤東詞《西江月·秋收起義》開頭兩句為證:“軍叫工農革命,旗號鐮刀斧頭。”只點明了軍隊的性質,共產黨領導下的工農革命軍,沒有出現紅軍字樣。最早稱“紅軍”的是之后的廣州起義,起義領導機關發布《紅旗號外》,公開宣稱組織工農紅軍,“工農紅軍總司令葉挺,工農紅軍總參謀徐光英。”此次起義失敗后,根據廣東省委指示,改編為工農革命軍第一師。 1928年5月25日,中央發布《中央通告第五十一號——軍事工作大綱》明確指出:“可正式命名為紅軍,取消以前工農革命(軍)的名義。”6月4日,中央在給井岡山前委的信中,又具體指示四軍:“關于你們的軍隊,你們可以正式改為紅軍。”從此,“紅軍”這一名稱正式成為我黨領導的革命武裝的稱號,各地工農革命軍也相繼改稱為紅軍。
【第41句】:茶館里的買賣——滴水不漏;點滴不漏
【第42句】:老鼠算卦——做賊心虛
【第43句】:【野馬上了籠頭】(慣)籠頭:用皮條或繩子做成的套在騾馬等牲畜頭上的東西,用來系韁繩。比喻不受約束的人受到了限制。
【第44句】:張飛扮姑娘——咋搞昨不像
【第45句】:【耗子栽進書簍里——咬文嚼字】見“老鼠鉆書箱——咬文嚼字”。
【第46句】:【照葫蘆畫瓢】見“依樣畫葫蘆”。
【第47句】:【打在兒身,疼在娘心】(諺)指母子心連心,本是天性。也借指下人受到了懲處,主子心中不安。
【第48句】:【 流星不落地】流星在大氣層中即燒毀。借指人忙碌,不 得休息。《1983年佳作集》:“你又要啥?說,把人支得流星 不落地。”
【第49句】:耗子吃米湯——糊嘴巴
【第50句】:【好心不得好報】(慣)指好心去幫助別人卻沒有得到好結果。 也作好人不得好報。 好心沒好報。
【第51句】:雞毛遭風吹——身不由己
【第52句】:金脖子青蛙——好頸(景)不長
【第53句】:【賴泥下穿——燒不成個東西】(歇)賴泥:土質不好的泥。比喻素質差的人成不了人才或成不了氣候。
【第54句】:大魚吃小魚——弱肉強食;以大欺小
【第55句】:【高鳥盡,良弓藏】(諺)指高飛的鳥射盡,良弓就收藏起來不用了。 比喻功臣良將出生入死打天下,及至政權穩固,最高統治者便會排斥殘殺他們。 也作高鳥盡,良弓藏;敵國破,謀臣亡。 高鳥盡,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敵國破,謀臣亡。
【第56句】:一根竹子撐不起一幢竹樓,千根竹子能夠搭起通天云梯;一滴水珠掀不起一個浪頭,千萬滴水珠能夠匯成滔天洪流。
【第57句】:【馬屁拍在馬腿上】(慣)比喻討好別人卻不合人心意,反而討了沒趣。 也作“拍馬屁拍到馬蹄子上”。
【第58句】:【蒸不熟,煮不爛】(慣)形容人頑強,不馴服。
【第59句】:【舍著金鐘撞破盆】(慣)比喻不惜任何代價,甚至豁出性命去拼搏。
【第60句】:【士可殺不可辱】釋義:意謂可以去死,但不能受污辱。例句:“……士可殺不可辱,這條老命可以不要,不能忍受……”
【第61句】:【羊毛搓的繩子,又抽在羊身上】(慣)比喻自作自受。
【第62句】:【馬善被人騎,人善被人欺】(諺)馬老實馴服,騎它的人就多;人忠厚軟弱,就有人來欺侮他。指人固然要善良,但不可軟弱,以免受欺侮。 也作馬善有人騎,人善有人欺。 馬善被人騎,人弱被人欺。 人善被人欺,馬善被人騎。
【第63句】:【天要落雨,娘要嫁人】(諺)娘:寡婦。就像天要下雨一樣,寡婦決意要嫁人,是誰也阻攔不住的。多泛指鐵了心要干某事的人很難勸阻。 也作“天要下雨娘要嫁”。
【第64句】:【死抱葫蘆不開瓢】(慣)形容非常頑固,腦子不靈活。
【第65句】:孫子用兵——以一當十
【第66句】:一次,同伴和我一起到地里拾花生,把外衣丟在了地里。他媽媽知道后嚷道:“這孩子老是捉住個麻雀,丟掉了個老公雞。”(河南·尉氏)
【第67句】:【無中生有】“無中生有”指把沒有的說成有的,憑空捏造,栽贓陷害他人。這個詞源自道家學說,原是一種哲學思想,并無貶義。道家認為世間萬物都是從“無”開始的。從“無”生出“有”,又從“有”發展成萬物。《莊子·齊物論》指出,小到生命,大到宇宙,都有一個開始,在開始之前有一個未曾開始的開始。宇宙之初的形態是“有”,在“有”之前是“無”,還有連“有”和“無”都沒有的“無”。莊子這話聽起來有點玄。不過老子早就說過:“玄而又玄,眾妙之門。” 道家認為:“天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易經》也說無極生太極,太極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直至無窮。但是事物一開始,首先是“無中生有”。后來“無中生有”雖是貶義,但用到兵法當中卻是克敵制勝的法寶,“無中生有”是三十六計當中的重要一計,常能收到出人意料之戰績。《三國演義》中“蔣干中計”就是運用的“反間計”,也是“無中生有”之計。“增灶計”、“減灶計”都是“無中生有”之計。但是在日常生活中千萬不要“無中生有”編造事實,中傷朋友或同志。
【第68句】:【財壓奴婢,藝壓當行】(諺)當行(hang):同行。指憑著錢財多就可使奴婢們服服帖帖聽從使喚,憑著技藝高就可使行內人心服口服對你敬重。
【第69句】:【乘龍快婿】“乘龍快婿”是對稱心如意女婿的美稱,它是一個組合詞,源自兩處,兩源合一而成。單說“乘龍”,也是對女婿的美稱。典出《太平廣記·四·蕭史》引《神仙傳拾遺》。據說,秦穆公有個女兒名叫弄玉,善吹簫。秦穆公把弄玉嫁給蕭史。蕭史也善吹簫,并作風鳴。過了十多年,一天晚上,他們吹簫似鳳聲,引得鳳凰飛來到其房子上。于是弄玉乘鳳,蕭史乘龍,升天而去。后因稱佳婿為“乘龍”或“蕭史”。如杜甫《李監宅》詩:“門闌多喜色,女婿近乘龍。” 再說“快婿”,同樣是指稱心如意的女婿。典出《魏書·劉曬傳》,據載:郭瑀有女方二八.郭看中了劉曬,有心擇曬為女兒良偶。于是,在自己的座位前另設一席子,對著弟子說:“我有一女兒,年方長成,欲覓一快婿,誰坐下這席子,我就把女兒許給誰。”話音剛落,劉昞就起身坐到席子上,神態莊重地說:“剛才聽老師說想找快婿,我劉昞就是這個人。”郭璃遂將女兒嫁給他。后來,人們便叫稱心的女婿為“快婿”。后世人們又把“乘龍”和“快婿”合起來用,稱稱心如意的女婿為“乘龍快婿”。
【第70句】:【月光再亮也曬不干包谷】(諺)包谷:玉米。月亮散發不出熱力,即使有亮光,也不會像太陽光一樣曬干玉米。比喻素質差的人,再努力也不會創造出奇跡。
【第71句】:【三斤面粉調好七斤漿糊——稀里糊涂】(歇)本指糊狀物,轉以形容人糊涂,頭腦不清楚。
【第72句】:【景德鎮的大穿——凈瓷兒】(歇)景德鎮:市名,在江西省東北部,以產瓷器聞名。瓷兒:諧“詞兒”。形容詞語豐富。
【第73句】:【管閑事,落不是】(諺)閑事:跟自己無關的事;無關緊要的事。指插手管閑事,往往會落得是非纏身,受人指責。 也作管閑事,落閑事。 管閑事,生閑氣。
【第74句】:兩個婆娘一面鑼,三個婆娘一臺戲。
【第75句】:【早知水淹人,何必偏下水】(諺)比喻早知道后果嚴重,當初就不該貿然行事。
【第76句】:白菜葉上澆糞水——沒一片干凈
【第77句】:叭兒狗咬月亮——不知天有多高
【第78句】:【嚼字眼】(慣)形容過分地斟酌字詞。
【第79句】:【初生犢兒不怕虎,長出犄角反怕狼】釋義:犄角:角,牛角。比喻人受過挫折,膽子變得越來越小。例句:不管史太昌如何夸贊大成,大嬸還是期望郝大成在吃過這次苦頭以后,暴烈的性情會有所改變。正像俗話說的:“初生犢兒不怕虎,長出犄角反怕狼。”
【第80句】:【雞肚不知鴨肚事】釋義:比喻這個人不知那個人的心思。例句:“不是不相信老三。你是‘雞肚不知鴨肚事’。我有我的難事,你可就無所謂了。”
【第81句】:【樹欲靜而風不止】釋義:比喻客觀情勢不能如人的心愿。例句:樹欲靜而風不止,地主階級的浮財還沒挖凈,敵人還沒有認輸,階級斗爭還在繼續。
【第82句】:【吃百家飯,穿眾手衣】(慣)指在衣食上依靠大家撫養照料。
【第83句】:【羊毛出在羊身上】釋義:給某人的錢物,是從某人身上得來的,別人并沒有受損失。例句:“但是有一句俗語,叫做‘羊毛出在羊身上’,無非還是拿著老爺的錢貼補他舅老爺罷了。”
【第84句】:【螞蟻尿到書上——濕不了兩個字】(歇)濕:諧“識”。指識字不多。
【第85句】:彩云和白云談情——吹就散(苗族)
【第86句】:【 郎不郎,秀不秀】郎官(宮中武官)不像郎官,秀才不像秀 才,意即不文不武,不像樣子。成語:不三不四。明代《醒世 恒言》:“郎不郎時秀不秀,長衣一領遮前后。畏寒畏暑畏風 波,養成嬌怯難生受。”
【第87句】:【不分青紅皂白】釋義:皂:黑色。不分是非,不論曲直。例句:“那‘小畜生’不分青紅皂白,就夾臉一嘴巴……”
【第88句】:馬食槽不許驢插嘴一獨吞
【第89句】:八月的葡萄——成串的
【第90句】:【挨著大樹不長苗】(諺)植物的幼苗在大樹之下,上缺陽光,下缺水分,自然難以生長。比喻在強大勢力的壓制之下,弱勢的人難以生存與發展。
【第91句】:姑姑來我們家,我想留她多住幾天。爺爺聽了說:“親戚常轉,不能常站。”(甘肅·臨澤)
【第92句】:【國正天心順,官清民自安】(諺)見“法正天心順,官清民自安”。
【第93句】:草里的斑鳩——不知春秋
【第94句】:【賊去了關門】(慣)去:離開,離去。財物被賊偷走后才關門。比喻事后才采取防范措施。 也作賊走了才關門。 賊走了才拴門。
【第95句】:【寧跟明白人打一架,不跟糊涂人說句話】(諺)和明白人打架,有理總能說清;和糊涂人糾纏,永遠分不清是非。指要盡量避開和不明事理的人打交道。
【第96句】:癩蛤蟆蹲門檻——想裝石獅子
【第97句】:【君子報仇三年,小人報仇眼前】遇到屈辱、失敗,要沉得住 氣,善于忍耐,等待時機報仇。不一定要立即報仇。沈從文 《長河》:“打什么仗?調什么兵?君子報仇三年,小人報仇 眼前。”
【第98句】:【大紅袍】“大紅袍”是一種茶葉,是中國十大名茶之一,是福建省武夷巖茶(烏龍茶)中的名貴珍品,產于福建崇安東南的武夷山。這里方圓六十公里,有三十六峰,九十九巖,巖巖有茶,茶以巖名,巖以茶顯,故名巖茶。大紅袍和鐵羅漢、白雞冠、水金龜等名品合稱“四大名樅”。說起“大紅袍”的來歷,還有一段有趣的故事呢。傳說古時候,有一位窮秀才上京趕考,路過武夷山時,生了一種怪病,整天沒有食欲,武夷山天心寺的老方丈聽說之后,命人泡了一碗茶給他喝,病一下子就好了。后來秀才考中了狀元,被御賜一件大紅袍,招為東床駙馬,專程來到武夷山謝恩。狀元到了天心寺后,方丈引著他從天心巖南下,來到九龍窠,但見峭壁上長著三棵高大的茶樹,枝葉繁茂,吐著一簇簇嫩芽,在陽光下閃著紫紅色的光澤,煞是可愛。老方丈說,當年你犯厭食癥,就是用這種茶葉泡茶治好的。狀元聽了,先在石壁前擺下香燭貢品,對著三株樹行了三叩九拜大禮。然后命一樵夫爬上半山腰,將皇上御賜的大紅袍披在茶樹上,以示皇恩。說也奇怪,等掀開大紅袍時,三株茶樹的芽葉在陽光下閃出紅光。眾人說這是大紅袍染紅的。后來,人們就把三株樹產的茶葉叫做“大紅袍”了。有人還在石壁上刻上“大紅袍”三個大字。從此大紅袍就成了年年歲歲的貢茶。
【第99句】:【 自從盤古開天地,三皇五帝到如今】中國古代有開天辟地 的傳說。三皇是:燧人氏、伏羲氏、神農氏。五帝是:黃帝、 顓頊、帝嚳、唐堯、虞舜。他們是中國古代的部落首領或帝 王。此句意為:從古到今。李準《老兵新傳》:“說得遠一些, 恐怕從盤古開天辟地到現在,這地方還沒長過莊稼。”
上一篇:諺語俗語文案金典文案摘抄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