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句】:一天小全睡了懶覺,怕上學遲到,早飯沒吃就走了。他媽媽說:“真是早起逸當,遲起急慌啊!”(江蘇·興化)
【第2句】:【此可忍,孰不可忍】釋義:此:這,這個。“此可忍”又作“是可忍”。孰:什么,哪個。這如果可以容忍,還有什么不可以容忍的?指到了不能容忍的程度。例句:到現在,竟自屈膝自卑,叫外來的居上,此可忍,孰不可忍!
【第3句】:【狼吃幞頭——心兒里自忍】(歇)幞頭:古代男子戴的旁有兩翅的一種巾冠。狼吃了幞頭,咽不下吐不出,難受也只好在心里忍著。 指有苦說不出,只能暗忍。
【第4句】:蜂多出王,人多出將。
【第5句】:【狐貍尾巴露出來了】釋義:民間故事說狐貍會變成人,常常變成美女來迷人,但還帶著尾巴,偽裝由此而暴露。比喻露出破綻,暴露真相。“露”叉作“現”。例句:熊木祿心里暗暗罵了一聲:你小子狐貍尾巴到底露出來了!徐黑闖真會掐算啊,蘇完全按這條道跑呢。
【第6句】:【大儉之后,必生奢男】(諺)大儉:生活極其儉省。奢男:奢侈淫樂的子弟。指父輩過于儉省,積累下錢財產業,必定造成敗家子的驕奢淫逸。
【第7句】:姐姐忌妒她的班長,常在家里說人家的不是。爸爸批評她說:“人無十全,瓜無滾圓,不要吹灰塵找芝麻縫,要多看看人家的長處。”(江蘇·海安)
【第8句】:【當面鑼,對面鼓】釋義:比喻面對面把事情講明。例句:說吧,“有風方起浪,無潮水自平”。誰的理誰的非,當面鑼對面鼓,快說吧!
【第9句】:烏龜進灶門——爬灰
【第10句】:八月十五的月亮——格外明;光明正大;年年如此;又圓又滿;圓圓滾滾
【第11句】:【一條線兒拴倆螞蚱——飛不了我,迸不了你】(歇)迸:同“蹦”,跳。比喻對方與自己命運緊緊相連,誰也離不開誰,出了事誰也跑不了。 也作一根繩拴倆螞蚱——跑不了我,也蹦不了你。 一根繩上拴兩個螞蚱——跑不了我,也少不了你。 一條繩拴著倆螞蚱——誰也跑不了。
【第12句】:【有再生的兒女,沒有再生的爹娘】(諺)兒女沒了,還可再生養;父母沒了,就無法挽回。指孝敬父母,是至高無上的品德,寧可舍后代,不可無父母。
【第13句】:因為不聽話,我常挨媽媽的打。我悄悄地問奶奶“是不是媽媽不再疼我了”,奶奶笑著說:“雞無三條腿,娘無兩顆心,其實她都是為你好啊!”(廣東·龍門)
【第14句】:【樹欲靜而風不息】(諺)樹想安靜下來,可風總是不停息地刮動。比喻情勢的發展不能如人的心愿。 也作“樹欲靜而風不止”。
【第15句】:【 畫虎不成反類犬】目標太高達不到,事情反而弄遭了。 成語:弄巧成拙。劉云若《紅杏出墻記》:“即使勉強按我的 主意辦去,也定得不到好結果,弄得畫虎不成反類犬,反無 意思。”
【第16句】:面條鍋里整人——軟收拾
【第17句】:【 黃泥巴落在褲檔里,不是屎來也是屎】謂處境令人懷疑。 屎、事同音借用,借指事情說不清楚。類似的:黃鼠狼站在 雞棚上,不是偷雞也是偷雞。汪幸福《浪跡臺灣島》:“那些 家伙一口咬定我們支持淫亂,我們現在是黃泥巴落在褲襠 里,不是屎來也是屎。”
【第18句】:手里捧著個刺猬——摞也摞不開,扔也扔不掉
【第19句】:【鉆故紙堆】(慣)故紙堆:成堆的陳舊書籍和資料等。指埋頭研讀大量的古代書籍、文獻資料等。
【第20句】:【豬來窮家,狗來富家,貓來孝家】(諺)舊指豬來使家窮,狗來使家富,貓來使家死人辦喪事。一說豬常到窮人家,狗常到富人家,貓常到耗子多的人家。
【第21句】:【不鉆不穴,不道不知】(諺)物體不鉆就穿不出洞,意思不說就領會不清。指心意要表述清楚,不把話說清就容易引起誤會。 也作“不鉆不透,不說不知”。
【第22句】:【多得不如現得】(諺)多得:得利多多。沒有兌現的多得,不如現錢到手的少得。指凡利益或金錢,只有到手的才是真正可靠的。
【第23句】:【瞎子放驢——不撒手兒】(歇)本指怕驢跑掉,不敢松手,轉指緊緊抓住某人或某事物不放。
【第24句】:蚯蚓上墻——腰桿子不硬
【第25句】:【拿狗屎往人臉上抹】(慣)比喻給人栽贓,壞人名聲。
【第26句】:石灰見火——齜牙咧嘴
【第27句】:【三姑六婆】“三姑六婆”通常比喻不務正業的婦女。關于三姑六婆的來歷,最早可追溯到明代。明代有個叫陶宗儀的學者,他著的《輟耕錄》第十卷中有這樣的記載:“三姑者:尼姑、道姑、卦姑也;六婆:牙婆(販賣人口的婦女)、媒婆、師婆(女巫)、虔婆(鴇母)、藥婆、穩婆(指生婆)也。”清代小說家李汝珍在他的小說《鏡花緣》中有這么一段文字:“林之洋道:吾聞貴地有三姑六婆。一經招引入門,婦女無知,往往為其所害,或哄騙銀錢,或拐帶衣物”。這里把三姑六婆用作貶義。如果把三姑六婆單拆開來看,其成員可謂有好有歹。媒婆和生婆在以前誰也離不開。
【第28句】:【閉著眼睛說瞎話】(慣)指不顧事實地胡說。 也作“閉著眼睛胡說”。
【第29句】:【 比死人多口氣】形容人無能,不起作用。成語:行尸走 肉。西戎《賴大嫂》:“你活了四十幾,比死人多有一口氣,有 啥能耐!”
【第30句】:【無事不登三寶殿】三寶殿,佛寺。去佛寺自是有求,表示 有目的而來。沈從文《邊城》:“無事不登三寶殿,坐了就一 定有話說!”
【第31句】:【不可同日而語】(慣)不能放在同一時間來談論。指差距太大,無法相提并論。
【第32句】:休息休息再說——歇后語
【第33句】:千年鐵樹開了花——枯木逢春
【第34句】:我和哥哥、弟弟去地里干活,一路上你追我打,到了地里幾個人卻噴起空來。媽媽說:“你們是走起路來一條龍,干起活來一窩蜂,坐在一塊亂嗡嗡。”干了一會兒,我們又蹭到地邊歇去了。“這幾個孩子,真是吃飯端盆子拿大碗,干活裝聾子溜地邊。”媽媽的話說得我們很難為情。(陜西·眉縣)
【第35句】:十年寒窗中狀元——先苦后甜
【第36句】:【姥姥不疼,舅舅不愛】(慣)指沒人疼愛或喜歡。
【第37句】:【叫天天不應.叫地地不靈】見“喊天天不應,呼地地無門”。
【第38句】:【拿著金碗要飯吃】有條件不加利用,而去求人。拿,也 說:捧、端。李準《老兵新傳》:“我們不能拿著金碗要飯吃, 守著這么肥的土地,還得向國家要糧食。”
【第39句】:【身熱怕加衣】(諺)比喻人已經承受著煩難的困擾,最怕的是再增添新的更大的麻煩事。
【第40句】:【重打鑼鼓另開張】敲鑼打鼓,慶祝重新開始。類似的:另 扎臺子另唱戲。成語:重整旗鼓、另起爐灶。浩然《艷陽 天》:“得,從今天起,你就提起精神,重打鑼鼓另開張。”
【第41句】:【物以少為貴】(諺)指事物總是稀少了就顯得珍貴,越多越不值錢。 有時也指人。 也作物以稀為貴。 物以罕為貴。
【第42句】:【成大事不惜小費】做事要舍得花錢。明代《金瓶梅》:“此 人倒會說話兒。常言成大事不惜小費,其實說得是。”
【第43句】:【吐苦水】(慣)比喻傾訴心中的痛苦。
【第44句】:新人學的小弟弟貪玩,姥姥見了說:“禾苗幼時不施肥,長大結出空稻穗;人在少壯不學習,成人以后沒出息啊!像你這樣,一學習起來就像氣球扎個洞——癟了,可怎么行?”(安徽·壽縣)
【第45句】:【倆肩膀扛著個嘴】見“兩個肩膀扛張嘴”。
【第46句】:【添個蛤蟆四兩力】(諺)添上個蛤蟆也能多出四兩力來。比喻力量雖小,總能幫上一把勁。
【第47句】:【千金不死,百金不刑】(諺)犯了死罪的,用千金可以免去死罪;犯了刑法的,用百金可以免去刑罰。 舊指金錢萬能,只要用錢,死罪可贖,活刑可免。
【第48句】:【比登天還難】極言困難,簡直做不到。李白詩:蜀道之 難,難于上青天。老舍《駱駝祥子》:“我算是明白了,干苦活 兒的打算一個人混好,比登天還難。”
【第49句】:【撓頭不知癢處】(慣)形容一時不知如何是好。
【第50句】:爸爸很晚才回家,一進門,他就對媽媽說不吃飯了。媽媽笑著說:“老犍不吃草,肚里有元寶。你又在哪兒吃過了?”(山西·陽城)
【第51句】:【上西天】(慣)西天:佛教徒指極樂世界。 也作“升西天”。
【第52句】:【事無三不成】經再三努力,事情才能辦成。明代《西游 記》:“常言道:事無三不成。你進洞兩遭了,再進去一遭,管 請救出師父來也。”
【第53句】:玻璃瓶里的蛤蟆——看到光明無出路
【第54句】:六九頭刮春風——開凍(動)了
【第55句】:【狡兔有三窟】釋義:窟:洞穴,窩。比喻出路和藏身的地方要多,便于逃避災禍。例句:我的意見是,從王強夫妻的例子說明,“海豹”是個狡詐的敵人。狡兔有三窟,他既然可以栽贓徐靜芳,可不可以同時栽贓嚴漢?甚至栽贓更多的人呢?
【第56句】:【人眼是秤,人心是鏡】眾人對待事物能衡量出輕重,分清 是非。類似的:人眼是尺,人心是秤。古華《姐姐寨》:“眾人 的眼是秤,心是鏡,人家當了你的面不敢說,背你的面就什 么都數落出來。”
【第57句】:中午,我嫌媽媽炒的雞蛋飯不好吃。媽媽說:“二十年前啊,我們天天早晨煮的是咕咕嚕,中午吃的是朝天粗,晚上喝的是面糊糊。要想吃雞蛋飯,還得盼過年哩!”在這里,媽媽把三頓飯都是玉米糊換成了三種說法,真形象!(重慶·巫山)
【第58句】:【拿別人的鞭子抽自己】(慣)比喻拿別人制定的不合理的規章制度來懲罰自己。
【第59句】:吃晚飯時,又聽見二溜子在門外喊窮,奶奶生氣地說:“二溜子怕動彈,不勞動不生產,人家穿好他穿爛,人家吃好他在看。”(陜西·榆林)
【第60句】:【一步高,一步低】見“高一腳,低一腳”。
【第61句】:【打鴨子上架】見“趕鴨子上架”。
【第62句】:【官不大,僚不小】(慣)形容人職位雖不高,卻裝腔作勢,官氣十足。 也作“官兒不大,架子不小”。
【第63句】:【插杠子】(慣)比喻局外人插進來干擾。 也作插一杠子。 橫插一杠子。
【第64句】:伯父下崗了,找不到合適的工作,爸爸整天為他擔憂。爺爺說:“只要肯做牛,就不怕沒田耕。”(河南·內鄉)
【第65句】:【西鶴年堂去討刀傷藥】(慣)西鶴年堂:北京一家中藥鋪。罵人將要被殺頭。
【第66句】:媽媽吵我時,我在低頭偷笑。媽媽說:“你真是死豬不怕熱水燙!”(河南·確山)
【第67句】:【牽著不走,打著走】(慣)比喻好言相勸不聽,被強制或受到懲罰才肯聽從。
【第68句】:【兩手攥空拳】(慣)指手里什么都沒有。 也作“兩手握空拳”。
【第69句】:【上不傳父母,下不傳妻兒】(慣)形容事情非常機密,連最親近的人也不能告訴。
【第70句】:平房門前不漏雨——有檐(言)在先
【第71句】:玻璃掉在鏡子上——明打明
【第72句】:【船多不礙港,車多不礙路】(諺)港:港灣。指船再多,也不妨礙水上交通;車再多,也不妨礙陸路交通。比喻人雖多,各做各事,互相之間并不妨礙。 也作“船多不礙江”。
【第73句】:【海上飄白云,海底藏黃金,只要海不干,魚蝦便成群】釋義:形容大海美麗富饒。例句:“對,又大又美,而且非常富饒。俗話說:‘海上飄白云,海底藏黃金,只要海不干,魚蝦便成群。’”接著紀洪濤又興致勃勃地給她講怎么看水紋,辨流向,避暗礁,識魚群。
【第74句】:凳子比桌子還高——沒大沒小
【第75句】:眼睛上出芽子——不是好苗頭
【第76句】:【把新鞋往泥里踏】(慣)踏:(在雨雪、泥水中)踩。比喻自討苦吃。
【第77句】:蝸牛背“房子”——只顧自己
【第78句】:要想身體好,吃飯別太飽:要想身體好,天天要起早;要想身體好,睡覺不蒙腦。
【第79句】:爸爸給我十元錢,讓我放在身邊零用,結果一天就用完了。爸爸說:“你真是有錢不隔宿,有米不喝粥啊!”(江蘇·海安)
【第80句】:【 抱著粗腿不放】一心投靠某種勢力。從維熙《大墻下的 紅玉蘭》:“可是,事情總得有個界限,你要是總抱著他的粗 腿不放,盲人騎瞎馬,那你可離懸崖不遠了。”
【第81句】:姑娘做嫁妝——早晚用得上
【第82句】:【彈指】比喻時光短暫常用“彈指一揮間”。“彈指”是佛教中的一個時間量詞,出自印度的梵語。《僧祗律》上解釋說:“二十念為一瞬,二十瞬名一彈指,二十彈指名一羅預,二十羅預名一須臾,一日一夜有三十須臾。”照這樣計算,24小時是30須臾,那么一須臾就是48分鐘,48分鐘是20羅預,l羅預是204分鐘;204分鐘是20彈指,1彈指就是【第7句】:2秒。我們當然還可以繼續換算,【第7句】:2秒是20瞬,一瞬間是0.36秒;20念為一瞬,一念就應該是0.018秒。這樣算來,一晝夜就是一萬多個“彈指”,時常所說的“幾十年彈指一揮間”,將幾十年比喻為一彈指,真有滄海桑田之感覺。
【第83句】:【刀分兩把,各有其鞘】釋義:每把刀有每把刀的刀鞘。比喻不能搞錯,張冠李戴。例句:潛逃犯與謀殺案,究竟有什么必然聯系呢?俗話說:刀分兩把,各有其鞘。搞破案的,可不能隨意地張冠李戴啊!
【第84句】:【上邊動動嘴,下邊跑斷腿】瞎指揮,形成混亂。相關的:上 邊放個屁,下邊一臺戲。古華《浮屠嶺》:“公社主任梁友如 親自把這一光榮任務布置給田發青。真是上邊動動嘴,下 邊跑斷腿,田發青可作大難了。”
【第85句】:【等米下鍋】(慣)形容窮得沒有糧食吃。也比喻缺乏急需的東西。
【第86句】:【斷橋】杭州西湖美名揚天下,到過西湖的人都要到“斷橋”一游,結果“斷橋不斷”。關于斷橋的得名眾說紛紜:有人說起自平湖秋月的白堤至此而斷,故稱斷橋;有人說孤山之路到此而斷,故名斷橋。還有人說是冬日雪霽,古石橋上陽面冰雪消融,陰面依然玉砌銀鋪,從葛嶺遠眺,橋與堤似斷非斷,故名“斷橋殘雪”。最流行的一種說法是,古時候橋畔住著一對以釀酒為生的段姓夫婦,他們將西湖上的小木橋改造成為一座高高的石拱橋,還在橋頭建了一座亭子。從此游西湖的人再也不怕路滑橋斷了。鄉親父老為紀念段家夫婦行善造橋的好事,便把這橋稱為段家橋。后來,因“段”與“斷”同音,久而久之又被稱為“斷橋”。
【第87句】:河中的礁石——敢頂大風浪
【第88句】:【三十六計,走為上計】最好趕快離開。語出《南史》:“檀公 三十六計,走為上。”明代《水滸》:“三十六計,走為上計。 若不快走時,更待什么!”
【第89句】:舅舅給我家送來了幾包棉籽殼,叫種蘑菇。爸爸看著棉籽殼,皺皺眉頭說:“種,沒有時間;不種,棉籽殼又浪費了。怎么辦呢?”媽媽說:“你遇事總是心問口,口問心。種!我包了。”說完就笑起來,我和爸爸也笑了。(山東·臨沂)
【第90句】:【淺水里養鱉——早就看透是什么貨】(歇)貨:本指物品、東西,轉指人(罵人的話)。指早就清楚某人不是什么好人。
【第91句】:【有錢難買自主張】強調遇事要有主見。或說:千主張,萬 主張,黃金難買自主張。清代《說岳全傳》:“眾位哥哥,自古 道:教的言語不會說,有錢難買自主張。大丈夫隨機應變, 著什么忙?”
【第92句】:【點燈不用油,耕田不用牛】不用油,用電;不用牛,用拖拉 機。形容農村機械化、電氣化的情景。柳青《創業史》:“年 輕人說:樓上樓下,電燈電話,點燈不用油,犁地不用牛,是 幸福生活。”
【第93句】:長江里的浪頭——后浪推前浪
【第94句】:【后生不看《水滸》,老來不看《三國》】(諺)后生:青少年。舊指《水滸傳》是寫造反的,青少年讀了會不安分守己;《三國演義》是寫爭斗權謀的,老年人讀了會增添奸詐貪得之心。 也作“少不看《水滸》,老不看《三國》”。
【第95句】:【青天里一個霹靂】(慣)比喻突然發生了令人震驚的事情。 也作青天打下一個霹靂。 晴天里一聲霹雷。
【第96句】:星期天,兩位表哥在家玩游戲機,外婆覺得煩,就到她表姐家去散心。可剛進她表姐院內,只見兩個小外孫正在打架,外婆嘆氣說:“真是從蒸鍋跳到煮鍋里。”(陜西·吳堡)
【第97句】:駿馬是英雄的翅膀,群眾是領袖的眼睛。
【第98句】:石頭做枕頭——自討苦吃
【第99句】:【威武不能屈】釋義:在權勢殘武力的脅迫下也不屈服。形容人堅貞剛強。例句:現在證明,你的論斷是完全正確的。他真是威武不能屈,頂天立地的大丈夫!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