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句】:【太華之下,白骨狼藉】(諺)太華:西岳華山。白骨狼藉:遍地都是死人的白骨。上華山原為求藥避世,卻多有死在山下的。指華山不易攀登,十分兇險。
【第2句】:【攙上八兩水,不信漲不出半斤分量來】(諺)八兩:舊制秤一斤是十六兩,八兩正好是半斤。在面里摻進半斤水,自然會增加半斤分量。 比喻付出多少,就必定能收獲多少。
【第3句】:【多一個朋友多一條路】朋友越多越好,可以得到眾多的幫 助。相關的:交一個朋友開一條路,得罪一個朋友堵一道 墻。李準《黃河東流去》:“在西安住了不到一個月.左鄰右 舍,老鄉朋友認識了一大堆。用她的話說就是在家靠父母, 出門靠朋友,多一個朋友多一條路。”
【第4句】:【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諺)指將領在前線作戰,皇命如不利戰事,可以不接受。
【第5句】:【政如冰霜,奸宄消亡;威如雷霆,寇賊不生】(諺)奸宄(guv):犯法作惡的人。指執法嚴明,犯法作惡的現象自然就少;政令威嚴,偷盜搶劫的事情就不易發生。指要使社會穩定,必須嚴法清政。
【第6句】:【自己打嘴巴,給別人聽響兒】貶低自己,以討好別人。王 蒙《失態的季節》:“要不寫個檢討,出發前給大進送去?他 一激靈。他也是要摘下舌頭燒小菜的。他也是要自打嘴巴 給別人聽響兒的。”
【第7句】:沉香木當柴燒——屈了材(才)
【第8句】:【一個蘿卜一個坑】實實在在,沒有空缺。多指每人有一 個崗位。類似的:一個鉆眼一個釘。諶容《關于豬仔過冬問 題》:“現在人浮于事_哪個局不局不是七八個局長?群眾說,不 是一個蘿卜一個坑兒,是八個蘿卜擠一個坑兒!”
【第9句】:【好馬經不住歇三年】釋義:馬長期休息不干活,體力會越來越減弱或不會干活。例句:是呀,我正準備找你商量呢。人家說:“好馬經不住歇三年”,我想給它試試套昵。
【第10句】:【有三家好親戚不算窮人】(諺)親戚在經濟上能相互幫助,有幾家好親戚的幫助,就不會貧窮。指不怕一人一家貧窮,怕的是周圍環境都一樣貧窮。
【第11句】:豬八戒抱個豬娃娃——有其父必有其子
【第12句】:【背著牛頭不認贓】(慣)偷來的牛頭就背在身上,卻不承認。比喻干了壞事就是不認賬。
【第13句】:【 三年清知府,十萬雪花銀】清官尚且如此,貪官就更為嚴 重。反映封建社會官吏貪污受賄,搜刮民脂民膏的罪行。 三年,也說:一任。清代《儒林外史》:“王太守笑道:可見三 年清知府,十萬雪花銀的話,而今也不甚確了。”
【第14句】:你往哪里跑;死路一條;走投無路
【第15句】:【下鍬撅】(慣)比喻使心機害人。
【第16句】:【不是冤家不聚頭】釋義:冤家:仇人;也用于對親人的昵稱。在一起生活,矛盾不可避免,所以有矛盾的人總要聚在一起。例句:偏偏兒的遇見了這么兩個不懂事的小冤家兒,沒有——天不叫我操心!真正是俗話兒說的,不是冤家不聚頭了。
【第17句】:【瓜好吃,夜難守】釋義:看瓜守夜很辛苦,不容易。例句:他邊吃邊稱贊說:“看二大爺噦,這些瓜都能叫上名呀!有的說:瓜好吃,夜難守。大爺一個人睡這里不怕呀?”
【第18句】:不知為什么,李叔叔這幾天滿臉的不高興,說起話來火藥味十足。爸爸說:“這人是怎么搞的,像是人人借了他的米,還給他糠似的!”(安徽·宣州)
【第19句】:【孫猴子的筋斗云——跳不出如來佛的手掌】(歇)孫猴子:《西游記》人物孫悟空的俗稱。 也作孫悟空翻干個跟頭——還在如來佛手掌心。 孫悟空一個跟斗十萬八千里——還是翻不出如來佛的掌心。
【第20句】:【桃李】“桃李”現在常用喻指學生。“桃李”本是兩種果樹,是誰把它們“移栽”到一起呢?“桃李”合用最早見于《詩經》,《詩經》中有“華如桃李”的詩句,不過,它還不是比喻學生。“桃李”一詞用于比喻學生,則是在春秋戰國時期。魏國有個大臣叫子質,他得勢的時候,曾培養和保舉過不少人,后來因得罪了魏文侯,他曾經幫助過的人沒有一個給他幫助的,他便獨自一人跑到北方去了。在北方,子質遇到一個叫子簡的人,就向他抱怨,埋怨自己培養保舉的人在自己有難時,怕被連累不肯為自己說句公道話。子質感到很傷心。子簡聽后笑著說:“春天種下桃樹和李樹,夏天可以在樹下休息納涼,秋天還可以吃到果子;可是你春天種下的是蒺藜(一種帶刺的蔓生植物),不僅不能利用它的種子,秋天長出的刺還會刺人。所以,君子培養人才,要像種樹一樣,應該先選準對象,然后再加以培養。” 從此,人們就把培養人才比作“樹人”,把學生比作“桃李”。如唐代狄仁杰推薦了姚崇等數十人,這些人后來皆為名臣,時人對狄仁杰說:“天下桃李,悉在公門。”“桃李”指代學生,流傳至今。
【第21句】:【里三層外三層】(慣)1形容聚集在一起的人非常多。2形容層次多,一層包著一層。
【第22句】:車把式扔鞭子一下趕(敢)
【第23句】:【說一句是一句】說話真實可信,有分量分明代《水滸》: “我說一句是一句,并不會撒謊。”
【第24句】:上高中的姐姐向媽媽訴苦:“怎么白天的時間越來越不夠用了?”媽媽說:“長五月,短十月,不長不短二八月。過了十月中,梳頭洗臉功。”(陜西·城固)
【第25句】:【守身如執玉】釋義:愛自身的名譽如愛護璧玉一樣。例句:試看古圣先賢,守身如執玉,到臨死時候,還是一個“如臨深淵,如履薄冰”光景。
【第26句】:【打蛇打在七寸里打】在要害部位,謂行動要準確。香港 阮朗《蒼天》:“多了,我們不干,少了,他們不干,總之打蛇要 打在七寸里,花錢要花在刀口上。”
【第27句】:【頭醋不釅徹底薄】(諺)釅:液汁味道濃烈。釀造的醋如果頭茬酸味不濃,那二茬、三茬的醋味肯定很淡。比喻事情如果起點低,往后就定然高不了。 也作頭醋不酸,到底兒薄。 頭醋不酸,二醋不辣。 頭醋不酸,徹底皆薄。
【第28句】:【兵家兒早識刀槍】家庭環境對兒童成長有利或有影響。 廣播講座《成才之路》:“兵家兒早識刀槍,如若社會又給他 們以縱橫馳騁的廣闊舞臺,他們的才能就會很快被社會所 承認。”
【第29句】:病人遭雷打——天災人禍
【第30句】:【老將出馬,一個頂倆】(諺)指經驗豐富的人著手辦事,會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第31句】:【血債要用血來還】對于殺人者必須報仇。魯迅《華蓋’集 續編》:“血債必須用同物償還。拖欠得愈久,就要付更大的 利息!”
【第32句】:【山有山主,水有水霸】釋義:比喻各個地方都有稱霸者把持。例句:“這三河鎮舊社會是啥樣?”姚春心酸地說,“真不敢想。”“山有山主,水有水霸。三湯五虎震山河,三河災難多。”
【第33句】:【井水越打越來,力氣越使越有】釋義:人越干活、越鍛煉,越有勁。例句:石山說:“我一點也沒感到苦。井水越打越來,力氣越使越有。下鄉來,順便挑點東西算什么。”
【第34句】:【 遇到攔路虎】遇到巨大的障礙。馬烽《飼養員趙大叔》: “遇到攔路虎就去問別人,學到一點好的辦法,馬上就試 驗。”
【第35句】:【觀棋不語真君子,把酒多言是小人】釋義:觀看下棋而不多嘴的人是有道德的人;端起酒杯就喋喋不休的是小人。例句:所以古人說得好:觀棋不語真君子,把酒多言是小人。可喜王三老偏有一德,未曾分局時,絕不多口。
【第36句】:父母一年的辛勤耕作,換來家中幸福的生活。父親高興地說:“錢沒有枉花哩,工夫沒有枉搭哩,有耕耘,就會有收獲。”(河南·南陽)
【第37句】:一天中午放學,我一到家門口就聞著一股羊肉味兒。奶奶說:“你真是饞貓聞著狗屎香。”(河南·內鄉)
【第38句】:【姥姥不疼,舅舅不愛】(慣)指沒人疼愛或喜歡。
【第39句】:【東一榔頭,西一棒子】(慣)比喻說話沒有條理,做事不按章法或次序,沒有明確的目標。也比喻這事干一點兒,那事也干一點兒,什么事都干。 也作東一榔頭,西一棒槌。 東一榔頭,西一棍子。 東一榔頭,西一杠子。
【第40句】:【叫化子買米——只有這一升】(歇)升:容量單位,10升等于1斗,諧“身”。指衣服只有一身。
【第41句】:戲臺上的將軍——神氣一時
【第42句】:【飽暖生閑事,饑寒發盜心】釋義:生活富裕就會發生不正當的事,饑寒交迫就會產生盜竊的想法。例句:日間與人講拳論棒,甚是有興;夜來孤身自眠,未免有些寂寞。正是:飽暖生閑事,饑寒發盜心。
【第43句】:一天,我挨了老師的批評,回家后大哭一場。奶奶勸我說:“老師還不是為你好?三百六十行,老師心最長!”(山西·秸山)
【第44句】:【春己卯風樹頭空,夏己卯風禾頭空,秋己卯風水里空,冬己卯風欄里空】釋義:春季己卯日起風,樹上無花葉;夏季己卯日起風,不結禾實;秋季己卯日起風,水中無魚蝦;冬季己卯日起風,欄里無六畜。謂四季己卯日起風,預兆無所收獲。例句:春己卯風樹頭空,夏己卯風禾頭空,秋己卯風水里空,冬已卯風欄里空,古人總結的自然規律,我們一定要繼承和發揚。
【第45句】:【吃不窮,穿不窮,打算不到死受窮】(諺)吃飯穿衣等生活耗費不會使人窮困,經濟上不會計劃才會造成真正的窮困。指過日子最要緊的是籌劃周到。 也作吃不窮,穿不窮,計劃不周一輩窮。 穿不窮,吃不窮,計算不到定受窮。
【第46句】:【圣誕老人】圣誕節期間,在英、美等國,不少大百貨商店、超市專門派人裝扮成圣誕老人,向顧客,尤其是孩子們分發糖果和禮品,這一風俗現在已傳到中國,商店或超市也有了圣誕老人的形象。那么,圣誕老人是怎么回事呢?相傳,圣誕老人是羅馬帝國東部小亞細亞每拉城(今土耳其境內)的主教圣尼古拉的化身。圣尼古拉主教生前樂善好施,曾暗地里贈送金子給一個農夫的三個待嫁的女兒做嫁妝,將其中一袋金子從煙囪口扔進去,恰好掉在壁爐上的一只長筒襪子中。于是,現在每逢圣誕夜,必有不少天真的孩子把襪子口朝上小心翼翼地吊在壁爐旁,期待圣誕老人送來禮品。圣誕老人的形象非常可愛。他是個留著銀白胡須、和藹可親的老人。頭戴紅色尖帽,身穿白皮袖邊,白皮領子的大紅袍,腰間扎一條寬布帶。傳說圣誕老人住在北極。在圣誕夜,圣誕老人架著八只鹿拉著滿載禮品的雪橇,從北方雪原來到各家,由屋頂的煙囪下來,經過壁爐到房間內,把糖果、玩具等禮品裝進孩子們早已吊在壁爐旁或床頭上的襪子里。所以深受孩子們的喜愛。
【第47句】:【 成由勤儉敗】由奢要成功必須勤奮節儉,奢侈浪費則導 致失敗。電臺廣播:“俗話說,成由勤儉敗由奢。盲目追求 高消費,不僅不能給自己帶來歡樂,反造成精神負擔,這不 是過日子的辦法。”
【第48句】:【耍花槍】現在指那些巧言花語、光說不練或只會擺花架子的行為。它的由來得從“槍”說起。中國古代軍隊里有一種在長桿上裝上銳利尖頭的武器,叫做槍,屬于十八般兵器之一,是實戰之利器。歷史上槍使得最好的要屬三國的趙云和南宋的岳飛。而花槍并不是一種武器,它是中國傳統戲劇中使用的一種道具之一,槍桿大約有五尺長,槍頭像梭,通常全是木質,槍頭染成銀色,猛一看跟真家伙一樣。在槍頭下面系著紅纓,耍弄的時候借助著纖細的槍桿,槍頭會抖動起來,紅纓亂舞,使人眼花繚亂,故此得名“花槍”。傳統戲曲表演中,經常會有角色舞動花槍,動作嫻熟優美,給人視覺感官上美的享受。有一出京劇名字就叫《對花槍》,京劇老旦新秀袁慧琴演唱該劇,不僅唱功極好,“對花槍”一折武打也十分精彩,深得票友戲迷喜歡。不過,“耍花槍”的動作大多是花拳繡腿的假動作,這些好看不中用的虛招,在真實的打斗中是不管用的。所以,在實際工作中,要踏踏實實,就就業業,不能“耍花槍”。
【第49句】:閉眼撕皇歷——瞎扯
【第50句】:【官升脾氣大】(諺)指官位越高,脾氣往往越急躁,越不能謙和平等地待人。 也作“官大脾氣長”。
【第51句】:姑姑剛把表弟上大學的錢湊齊,表弟卻因貪玩兒摔斷了胳膊,姑夫心慌的老毛病急得也犯了。姑姑無奈地說:“真是十個壇子九個蓋兒,怎么蓋也蓋不住啊!”(內蒙古·集寧)
【第52句】:杉木靈位——做不了主
【第53句】:【收船好在順風時】(諺)收船:收起船上的風帆。帆在順風時容易收。比喻做事要見好就收,在順境中收場是最明智的。
【第54句】:撒了鹽的油鍋——熱鬧開了
【第55句】:【生于憂患,死于安樂】此語是指憂患使人勤奮、警覺,因而得生;安樂使人怠惰,因而致死。常用來激勵人們奮發圖強,于民于國同理。此典出自《孟子·告子下》:“人則無法家拂土,出則無敵國外患者,國恒亡。然后知生于憂患,而死于安樂也。” 戰國時期的孟子經常到各國游說,用事實勸諫那些國君:傳說中的虞舜曾當過農民。春秋時的管仲、孫叔敖、百里奚等人,有的被囚禁,有的隱居海濱,有的靠放牛度日。經過這些磨煉,他們后來都擔當了重要職務并成為很有成就的人。孟子指出:一個國家,如果經常處在安樂之中,在外沒有敵人來犯的憂慮,國法又不嚴,那么這個國家往往很快就會滅亡。中國的歷史反復證明了孟子的論斷是正確的。
【第56句】:【當面鑼,對面鼓】釋義:比喻面對面把事情講明。例句:說吧,“有風方起浪,無潮水自平”。誰的理誰的非,當面鑼對面鼓,快說吧!
【第57句】:【當著真人,不說假話】(諺)真人:道教稱修行得道的人,此處指明白事理的人。指在真人面前,必須誠心誠意,實話實說,不得有半點摻假。 也作當著明人,不說暗話。 當著真人,不做暗事。 對著真人,不說假話。
【第58句】:黑瞎子進玉米地——找棒子吃(尋挨打)
【第59句】:【 三天三夜說不完】要說的內容太多。三,也說:幾。臺灣 白先勇《孽子》:“我為他受的罪,三天六夜說不完。”
【第60句】:【棋逢對手,將遇良才】(慣)比喻雙方都是高手,勢均力敵,才智相當。 也作棋逢敵手,將遇良才。 棋逢對手,將遇作家。作家:行家。
【第61句】:【熱鏊子上螞蟻——走投無路】(歇)鏊子:一種鐵制的烙餅用的器具。本指燒熱的鏊子上面的螞蟻無處躲藏;轉以形容人陷入絕境,無路可走或無計可施。
【第62句】:撐著陽傘戴涼帽——多此一舉
【第63句】:【不圖打魚,只圖混水】(慣)不為捕魚,只想把水攪混。比喻不圖得到多少好處,只為把事情攪亂。
【第64句】:【驢皮影子,由人耍】驢皮影子,指皮影戲中的人物,由演員 在幕后操縱。比喻傀儡。浩然《艷陽天》:“你哩,主任,主任 還是副的,屁味兒,掛牌子的,跑龍套的,驢皮影子,由著人 家耍。”
【第65句】:牦牛好不好,看鼻子就知道;姑娘美不美,看父母就知道。
【第66句】:【騎著瞎馬撞南墻】(慣)比喻由于盲目行動而遭受挫折。
【第67句】:【糊涂油蒙了心】(慣)斥責人糊涂,不明事理。 也作“糊涂脂油蒙了心”。
【第68句】:【原鑰匙投原鎖——一開就上】(歇)比喻一拍即合。
【第69句】:【三十晚上咽了氣——活不到大年初一】(歇)指活不長久,即將死亡。
【第70句】:許仙碰著白娘子一天降良緣
【第71句】:墨魚肚腸河豚肝——叉黑又毒
【第72句】:【二八月,亂穿衣】農歷二、八月氣溫發生變化,正是換衣 季節。也指過渡時期,情況復雜。《中國教育報》( 1993,7, 4):“現在的社會如二八月亂穿衣,可是青少年們沒有那么 高的辨別力呀!”
【第73句】:【除死無大災】(諺)指人如果橫下一條心,連死都不怕,就不怕有更大的災禍。
【第74句】:【大姑娘裁尿布——閑時做下忙時用】見“小大姐兒裁褯子——閑時置下忙時用”。
【第75句】:【話不要說死,路不要走絕】意即情況是變化的,做事要考 慮后果,留有余地。劉彥林《春風得意》:“別急,別急,話不 要說死,路不要走絕,咱們再研究研究。”
【第76句】:【若依佛法,冷水莫呷】(諺)呷(xia):喝。要是嚴格按照佛教教義的規程行事,就連冷水都不能喝了。泛指凡事都要靈活通變,不可拘泥。
【第77句】:【指望公雞下蛋】(慣)寄希望于不可能實現的事。比喻希望必定落空。
【第78句】:【兒時練功易,老來學藝難】(諺)小時練功容易,老來學藝就很困難。指練功學藝要在年少時抓緊,年老就難以學練。
【第79句】:【打黑槍】(慣)指在暗處向人開槍射擊。 也作“打冷槍”。
【第80句】:媽媽是教師,她每天很早就往學校趕,晚上總是天黑了才回家。爸爸心疼地說:“你每天是兩頭黑洞洞,中間緊繃繃,要注意身體啊!”(江蘇·海安)
【第81句】:【鐵匠沒樣,邊打邊像】邊做邊學,在實際中逐漸完成。類 似的:草鞋沒樣,邊打邊像。李六如《六十年的變遷》:“好 吧,你去搞,鐵匠沒樣,邊打邊像,慢慢來,總有辦法的。” 眼觀六路,耳聽八方形容人精明,細心觀察情況。語序 亦可換置。池莉《來來往往》:“他不得不謹慎行事,不得不 眼觀六路、耳聽八方。”
【第82句】:【先下米,先吃飯】(諺)做飯時,誰先往鍋里下米,誰就先吃上飯。比喻做事啟動早的,自然就有早成功的希望。
【第83句】:【一根筷子吃蓮菜——挑眼兒】(歇)挑:本讀tia。,指一根筷子不能夾,只能挑蓮藕的眼兒,轉讀tia。,指挑剔。眼兒:本指蓮萊里的小孔,轉指缺點。指故意挑毛病。 也作一根筷子吃蓮菜——專門挑眼。 一根筷子吃藕——專挑眼。
【第84句】:【殺人須見血,救人須救徹】(諺)要殺人,就要見到血,證明人已被殺死;要救人,就要救到底,使他完全擺脫困境。指做事必須徹底。 也作殺人殺個死,救人救個活。 殺人殺死,救人救活。
【第85句】:照片底板——顛倒黑白
【第86句】:【打花胡哨】(慣)指虛情假意地應酬或應付。
【第87句】:【老鼠看倉,看得精光】指信任壞人,給了他舞弊的方便。 類似的:黃鼠狼看雞,越看越稀。成語:監守自盜。陳中玉 《塔影》:“我早就說過:老鼠看倉,看個精光,決不能讓一個 手腳不干凈的人來管理錢財。”
【第88句】:【尺有所短,寸有所長】(諺)尺比寸長,但要和丈比,它就短了;寸比尺短,但要和分比,它就長了。比喻人和事物的優勢都不是絕對的,有所長,也就必定有所短。
【第89句】:【躺在席子上吹死豬——長吁短嘆】(歇)指長一聲、短一聲地嘆氣。 形容人因遭到困難、挫折或失敗而灰心喪氣的樣子。
【第90句】:運動使人健康長壽,靜止使人衰弱短壽。
【第91句】:【菜里蟲兒菜里死】(諺)指貪食蔬菜的蟲兒,最終都死在蔬菜里。比喻在什么地方做壞事,就會在什么地方受到懲罰。
【第92句】:媽媽特意為我做了紅燒魚,可我又想吃清蒸的了。媽媽笑著說:“你不是神仙想成仙,成了神仙又想人間。為時已晚,就吃這吧!”(四川·榮昌)
【第93句】:老太太吃冰糖——閉了口
【第94句】:鄰居家的孩子又聰明又懂事,干什么事都像模像樣,根本不需要老師和家長費心。媽媽看著調皮的我說:“人家燒了哪門子高香,得了這么好的娃兒!真是成材料的樹不用修,發權樹苗多費勁。”(河南·內鄉)
【第95句】:【脊梁朝天臉朝土】見“臉朝黃土背朝天”。
【第96句】:【晚晌火燒云,明早曬殺人】(諺)火燒云:云朵火紅,像燒著了一樣。 指如果傍晚時分西邊天空云朵火紅,那就預兆第二天是個大晴天。 也作晚霞燒山尖,明個大晴天。 晚霞滿天要放晴,
【第97句】:竹林里的筍子——嘴尖皮厚腹中空
【第98句】:司馬遷的名著——史(死)記
【第99句】:【牛頭不對馬嘴】(慣)比喻胡言亂語、所答非所問或所說的兩件事對不上茬兒。 也作牛頭不對馬面。 驢唇不對馬嘴。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