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句】:南山豹,北海蛟——狠的狠,兇的兇
【第2句】:水中的魚,天上的鳥——自由自在
【第3句】:何仙姑走娘家——云里來,霧里去
【第4句】:一著小慎,滿盤皆輸。
【第5句】:【撒了芝麻撿個西瓜】見“丟了芝麻,撿了西瓜”。
【第6句】:【屙屎的死在糞坑里——臭鬼】(歇)臭:諧“丑”。指相貌丑陋的人。
【第7句】:我拔了半筐草,回到家卻發現把鐮刀丟了。媽媽說:“叫你干個活也真是的,掙了個雞錢,丟了頭牛錢。”(山東·陵縣)
【第8句】:【撐死膽大的,餓死膽小的】膽大的胡作非為,吃多了以致 撐死;膽小的不敢越軌,沒吃的以致餓死。指一種無法紀狀 態,壞人得志,老實人吃虧。《北京日報》(1988,2,9):“過去 由于監督不力,確實存在‘撐死膽大的,餓死膽小的,情況, 濫發被查到的倒霉,沒被查到的收益,致使有些單位存在僥 幸心理。”
【第9句】:節日里鳴鑼——鼓舞人心
【第10句】:包大人的告示一開誠布公
【第11句】:【嘴軟的小牛有奶吃】(諺)吃奶時不頂撞母牛乳部的小牛,奶就吃得飽。比喻說話謙和溫順的人辦事就順利,成功的幾率就高。
【第12句】:【穿小鞋】(慣)比喻受到有權勢者暗中刁難、限制,又無可奈何。
【第13句】:【肥皂泡——吹得再大也要破】(歇)指吹噓得再厲害,最終也要破滅。
【第14句】:【人無再少年,花有重開日】見“花有重開日,人無再少年”。
【第15句】:【本錢易尋,伙計難討】(諺)伙計:商鋪里的店員。指開店做生意,本錢容易籌措,但要找合適可靠的伙計卻很難。
【第16句】:【不是東風壓倒西風,就是西風壓倒東風】(諺)比喻凡是對立的雙方,不是這一方占上風,就是那一方占上風,總有個高低勝負之分。
【第17句】:大江大河里都闖過——小河溝里翻了船
【第18句】:【有添柴的,有撤火的】有贊成的,有反對的。類似的:有燒 香的,有拆廟的。《1978年作品集》:“對村北的工程,有添 柴的,有撤火的,還有潑涼水的!”
【第19句】:眉毛上掛鑰匙——開眼界
【第20句】:【吃江水,說海話】釋義:比喻口氣大,凈說不著邊際的大話。例句:“你真是吃江水,說海話,口氣那么大,也不怕閃了舌頭。”
【第21句】:閹了的公雞——不啼(提)
【第22句】:【病來如山倒,病去如抽絲】釋義:形容疾病發作得快,好得慢。例句:麝月笑勸他道:“你太性急了,俗語說:‘病來如山倒,病去如抽絲。又不是老君的仙丹,哪有這樣靈藥!你只靜養幾天,自然好了。”
【第23句】:【狼多肉少,神仙也苦惱】(諺)比喻人多物少,供不應求,事情很難辦。
【第24句】:鄰居為了一件小事吵了起來,爺爺勸架說:“人吃的是鹽和米,講的是情和理。有話好好說,有理慢慢講,何必為雞毛蒜皮的小事鬧翻臉,傷和氣?”(江蘇·高郵)
【第25句】:【砍的不如鏇的圓】(諺)鏇(xuan):用車床或刀刃轉著圈地削。指用刀斧砍的不如鏇下的圓。 比喻編造的假話不如順情合理的話可信。也指做事死搬硬套不如靈活應付好。 也作“砍的不圓鏇的圓”。
【第26句】:【有腿沒褲子】(慣)形容人非常窮困。
【第27句】:【薛仁貴不叫薛仁貴——叫白袍】(歇)薛仁貴:名禮,唐初大將,絳州龍門(今山西河津縣)人,因身穿白袍,人稱白袍將軍。白:本指白的顏色,轉指徒然、白白地。袍:諧“跑”。指白白地跑了一趟。
【第28句】:【牢門口的匾——后悔遲】(歇)舊時監獄門口的匾上常題“后悔遲”三字。指等到犯了罪或做錯了事才悔悟,已經來不及了。
【第29句】:我們村有位七十多歲的老大爺,子女都怕自己吃虧,不愿贍養他,老人過得很凄涼。媽媽對我說:“他老人家是壁上掛團魚——四腳無靠的喲,你長大了可不能學那些不孝之子啊!”(湖南·邵陽)
【第30句】:【明是一盆火,暗是一把刀】釋義:比喻當面對人熱情,背后卻陷害人。“盆”又作“把”。例句:我告訴姐姐,一輩子別見他才好。嘴甜心苦,兩面三刀;上頭一臉笑,腳下使絆子;明是一盆火,暗是一把刀:都占全了。
【第31句】:有個同學各方面都很好,就是那個嘴太厲害,與全班同學差不多都吵過了。她媽媽數落她:“你是歪嘴騾子賣個驢價錢——全吃你嘴上的虧了。”(河南·安陽)
【第32句】:【佛在心頭坐,酒肉腑腸過】釋義:心中牢記佛祖的教誨,喝酒吃肉沒關系。指修行只須虔誠,不必吃素。例句:人人修善,全在自己心上,不在一張口上。故諺語有云:“佛在心頭坐,酒肉腑腸過。”
【第33句】:【家雞打得團團轉,野雞不打滿天飛】借指自己人有矛盾也 能夠團結,與外人沒有矛盾也不易團結。《新鳳霞回憶錄》: “他本來就不是咱們唱戲的根兒。家雞打得團團轉,野雞不 打滿天飛。”
【第34句】:【百聞不如一見】釋義:聽到不如看到可靠。強調親眼看見很重要。例句:孫主任立刻笑了:“哦,你就是李秋蘭同志?哈哈,百聞不如一見哪!”
【第35句】:茶館里的買賣——滴水不漏;點滴不漏
【第36句】:【一個毛廁里的蛆——沒有兩樣貨】(歇)比喻同是壞人,不會有兩樣。
【第37句】:【 萬金油干部】上海以前出產過“萬金油”,又稱“老虎油”, 即今之清涼油。不能治大病,卻可以治多種小病。借指沒 有專長的干部,而又可以在任何部門勉強任職。王蒙《湖 光》:“我算是一事無成的萬金油干部哩!反正是除了婦聯 主任以外,我什么工作都干過。”
【第38句】:媽媽跟爸爸打賭,說第二天準會下雨。我勸媽媽小心點兒,媽媽很有把握地說:“沒有那么大的腳,就不穿那么大的鞋。”(廣東·韶關)
【第39句】:【大丈夫膝下有黃金】(諺)男子漢的雙膝像黃金一樣貴重,絕不能輕易折膝向人下跪。指不恰當的下跪有辱人格尊嚴。 也作“男兒膝下有黃金”。
【第40句】:起風又下雨——雙管齊下
【第41句】:【燒餅枕頭餓死人】見“守著餅挨餓”。
【第42句】:真戲假做,假戲真做。
【第43句】:在家里,我常告弟弟和姐姐的狀。媽媽不高興地說:“你不要吃自己的飯,量人家的腸子。少操點閑心,把精力用在學習上吧!”(河南·民權)
【第44句】:一位老太太被自行車撞倒了,路旁一個青年急忙過去扶她,沒想到這位老太太硬說是這青年撞她的。知情的人說:“真是好心無好報,點佛燈被佛告。”(四川·姿陽)
【第45句】:【這個耳朵進來,那個耳朵出去】(慣)比喻不把別人的話放在心上。 也作這個耳朵聽進去,那個耳朵跑。 左耳進,右耳出。
【第46句】:肥胖肥胖,身體不壯。
【第47句】:【把天放在頭上說話】(慣)指說話做事公平公正,不違天理。
【第48句】:爸爸見小紅的本子上有錯題,總是責備來責備去。一次,小紅實在忍不住了,就氣呼呼地說:“你就是見到紅棗當火(炭)吹。”(安徽·廬江)
【第49句】:【—竹篙打倒—船人】撐船用竹篙,船上人被打無法躲避。 指傷人太多。高云覽《小城春秋》:“咱把話扯明白,今天不 是誰跟誰過不去,掃大伙兒的臉的是你!你,一根篙竿壓倒 一船人!”
【第50句】:爛了腳丫子一該歇了
【第51句】:二虎相爭——必有一傷
【第52句】:【木匠斧子——一面砍】(歇)本指木匠的斧子只有一面開刃,不能兩面砍;轉喻看問題片面,只說一面之理。也比喻處理矛盾糾紛不公正,偏袒一方。 也作“木匠的斧子——一邊砍”。
【第53句】:奔騰的洪水——攔不住
【第54句】:【一斗米養個恩人,一石米養個仇人】(諺)石(dan):容量單位,一石等于十斗。一斗米救濟及時,別人把你當恩人尊敬;一石米救濟不當,別人反而對你懷恨在心。指救濟人只可救濟窘困,長期救濟,恩反成仇。
【第55句】:【公門里面好修行】在官府任職,有條件行善做好事。或 說:身在公門好修行。清代《儒林外史》:“自古道:公門里好 修行。你們服侍太爺,凡事不可壞了太爺的清名,也要各人 保得各人的身家性命。”
【第56句】:【放下屠刀,立地成佛】、釋義:屠刀:宰殺牲畜的刀。立地:立刻,馬上。原是佛教勸人悔改的話。比、喻改惡從善,做好人。“立地”又作“立刻”。例句:海蠻毫不畏縮,“你跟產:豐特務外逃,當然不是為了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第57句】:鐵匠爐里的料,庵堂寺廟的鐘——不是挨打就是挨敲
【第58句】:【君子動口,小人動手】(諺)指發生爭端后,修養好的人講道理,沒有修養的人往往會動武。 也作君子動口不動手。 君子動言,小人動拳。
【第59句】:我雖然總愛花零錢。可有時一天只花一角錢。媽媽說:“一角錢?燕子銜泥壘大窩。”(山東·昌樂)
【第60句】:耗子啃皮球——嗑(客)氣
【第61句】:【馬不知臉長,牛不知角彎】(諺)比喻人總是缺乏自知之明,或總是為自己護短。 也作馬不嫌臉長,羊不嫌角彎。 牛不知角彎,馬不知臉長。
【第62句】:爺爺提醒將要做生意的爸爸:“話是風,筆是蹤,做什么事都要記下來,防止說不清。”(江蘇·丹陽)
【第63句】:【不看僧面看佛面】釋義:僧:和尚。佛:佛教徒信仰的對象,一般指釋迦牟尼。即使不看和尚的面子,也要看佛的面子。意謂要講情面。例句:聽說那五落魄,云奶奶跟哥哥商量,要把他接來同住。她說:“不看僧面看佛面。不能讓街坊鄰居指咱脊梁骨,說咱不仗義。”
【第64句】:【放松一步,倒退千里】(諺)指逆水而上的拉船纖夫要是松了手,船就會倒退上千里。借指為人向善不易,一旦意志松懈,就會迅速倒退。
【第65句】:叔叔老愛吹他本領高,爸爸一聽就不耐煩,說:“你吃一個豆子,屙兩個豆瓣,也叫本事?”(河南·湯陰)
【第66句】:菜鍋里炒鵝卵石——不進油鹽
【第67句】:戴草帽沒頂——露頭
【第68句】:【你有來言,我有去語】(慣)你提出什么問題來,我都能回答你。指人善于應對。
【第69句】:【蜻蜓撼石柱——越撼越堅牢】(歇)形容對方武藝高強,神通廣大,根本無法動搖。 也作蜻蜒撼石柱——動也不動。 蜻蜒搖石柱——休想動得分毫。 蜻蜒撼石柱——不動分毫。
【第70句】:【一斤肉包的餃子——好大皮子】(歇)皮子:本指包餃子的面片兒,轉指外表、架勢。指人派頭、架子大。含譏諷意味。
【第71句】:【七大姑,八大姨】(慣)指眾多的女性眷屬。
【第72句】:【親者割之不斷,疏者續之不堅】(諺)關系親密的,用刀也割不斷;關系疏遠的,強連到一起也不堅牢。指人際關系是親是疏不可強求。 也作“親了割不斷,假了續不上”。
【第73句】:【會看的看門道,不會看的看熱鬧】(諺)門道:事物內部的規律與訣竅。指會看的,著眼于事物的內在聯系;不會看的,只滿足于表面的熱熱鬧鬧。 也作會聽的聽門道,不會聽的湊熱鬧。 不會看的看熱鬧,會看的看門道。
【第74句】:【記德不記仇】記住別人對自己的好處,忘掉別人對自己 的傷害。明代《醒世恒言》:“那白氏是個記德不記仇的賢 婦,念著同胞份上,將前情一筆勾卻。”
【第75句】:懷里揣鏡子——心里明
【第76句】:吃了線團-子——心里結疙瘩
【第77句】:【拆穿西洋鏡】西洋鏡即洋片,通過放大鏡看畫片,貌似真 實。指揭露真相,揭穿騙局。鏡,也說:景。香港唐人《金陵 春夢》:“剛才我們分析得很清楚了,拆穿西洋鏡,也沒有什 么奧妙。”
【第78句】:獨個人照鏡子一里外是自己
【第79句】:【 人有臉,樹有皮】人有羞恥心。反義說:人怕沒臉,樹怕 沒皮。類似的:人怕不要臉,驢怕臥磨道。《詩經》:相鼠有 皮。海外張愛玲《連環套》:“人人有臉,樹樹有皮,我不是你 買的,我就由著你欺負么?”
【第80句】:【大六月里曬日頭——念他啥晴】(歇)晴:諧“情”。指不念他什么情分。
【第81句】:大簍灑香油,滿地拾芝麻——得不償失
【第82句】:【響鼓偏用重槌敲】(諺)響度很大的鼓,偏要用重槌敲打青樹林文案館網,才能發出更亮的響聲。比喻對德才兼優的青年,更應加強教育,以造就成出類拔萃的人才。 也作響鼓還須重錘敲。 響鼓離不開重槌。
【第83句】:桂林山水甲天下——獨一無二
【第84句】:【好賬不如無】(諺)好賬:別人不討還的債。借人家的債,即使人家不討還,也總歸是個負擔。指不負債是最輕松自在的。
【第85句】:【虎老雄心在】釋義:比喻人老志不衰。例句:我們老掌柜的,虎老雄心在,春天死了老伴兒,少東家不許他續弦,打算給他雇個上炕的老媽兒。
【第86句】:新修的馬路——沒轍
【第87句】:【魚兒蹦到沙灘上】(慣)比喻陷入絕境。
【第88句】:爸爸與一位干部的親戚一起找工作,那人找到了,爸爸卻沒找到。爸爸悻悻地說:“交情有厚薄,磚頭有缺角。”(江蘇·揚州)
【第89句】:灶王爺上天——有啥說啥
【第90句】:【人非草木,孰能無情】人有情感,不能無動于衷。諶容 《心》:“承認這一點,對宋小慶來說,也是很痛苦的。人非草 木,豈能無情?”
【第91句】:【錢過北斗,米爛陳倉】(慣)金錢堆得高過了天上的北斗星,米多得吃不完,爛在以前堆放的糧倉里。 形容極其富有。 也作“錢過北斗,米爛成倉”。
【第92句】:張五第一次偷東西,被公安局抓走批評教育了一陣就放了出來。可他回來不久又去偷,結果判了刑。村里人說:“他啊,是不當和尚頭不冷,不打棍子不知疼,非得好好整治一下不可!”(山東·文登)
【第93句】:灶王爺伸手——穩拿糖瓜兒
【第94句】:我下棋時從沒把小卒放在眼里,結果許多次都輸在不起眼兒的小卒手里。爸爸語重心長地說:“孩子,俗話說‘千里之堤,潰于蟻穴’,某些大事的成敗,往往就存在于一些不起眼兒的小事和細枝末節中啊!”(廣東·龍門)
【第95句】:【三心二意,永不成器】(諺)三心二意:主意不定,意念不專。指人做事拿不定主意,永遠難有成就。
【第96句】:小明的爸爸天天打牌,后來小明也跟著學開了,結果考試沒有及格。小明爸爸知道了,要打小明。小明媽在一旁道:“你自己帶著毛病,還給人家治癬,誰聽你那一套?還是你先改了吧!”(山東·東營)
【第97句】:【搖了半天船,忘了解纜繩】(慣)纜繩:拴住船只用的由許多股繩擰成的粗繩。比喻白費力氣。
【第98句】:【雙拳難敵四手】(諺)雙拳:一人。四手:二人。一個人勢單力薄,難以對付兩個人。指在雙方爭斗的較量中,總是寡不敵眾。 也作雙拳難抵四手,好漢也怕人多。 雙拳難敵四手,四手還怕人多。
【第99句】:我家的鬧鐘壞了,為了不耽誤上早自習,我纏著爸爸連夜去修。爸爸說:“慌啥呢?有雞叫天明,沒雞叫也天明。明天不誤你上早自習就是。”(河南·淮陽)
下一篇:返回列表